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37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用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8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課題: 色彩的對比 (小學四年級上冊第5課)

課型:造型、表現,欣賞、評述

課時:1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和運用色彩的對比知識,掌握對比技巧。

2、引導學生正確表達自己的色彩感覺,提高學生畫色彩畫的興趣。

3、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習好方法,感悟色彩的強烈對比效果。

教學重點:

感受色彩對比的效果,培養學生對色彩美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大膽運用色彩對比知識於創作之中。

教學準備:

教師:資料圖片、課件、畫筆、顏料等。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複習舊知識、激趣導入

出示冷暖對比色兩幅圖片,圍繞下面問題師生對話交流。

1、請説説你對這兩幅畫的色彩感受。

2、組織學生用油畫棒按色彩推移排列成一個色環。

(課的開始以複習舊知識引入,引導學生回憶冷暖色的表現力,以鞏固所學過的色彩知識。讓學生總結冷暖色的特點,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過渡導入新知,並以排列色彩推移環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新課

1、師引出對比色感念。

我們生活的環境裏,因為有了鮮豔的色彩對比,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麗。今天我們來認識在色彩中對比最強烈、最鮮明的顏色。我們稱兩個相互作為補色的顏色為對比色。

2、師出示色彩的對比圖片。學生了解色彩知識,直觀感悟。

3、欣賞和分析

(1)、欣賞民間年畫,談一談運用了哪些對比色?説一説你有什麼感受。

(2)、繪畫中色彩的運用(講解繪畫比對色彩的運用技巧)。

4、生活中色彩對比的運用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為小女孩配褲子、遊艇上的救生圈。

運用對比色配色,説説自己的配色習慣?為什麼要選擇強烈的色彩?

5、師生總結梳理

四、鞏固練習:

運用色彩的對比為一幅年畫配色。

五、展示與評價

作品展示,師生一起評價,評“個性鮮明、色彩運用合理、構思巧妙”之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課題:裝飾人型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 設計 應用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創造美的慾望,開發創造性思維,提高審美能力。


2、鍛鍊動手能力,學習裝飾人型的基本技巧,充分利用“廢棄物”,學習組合粘貼、色彩配置等手法。

教學重難點:

1、人物的製作、裝飾等一系列工藝技巧。

2、對“廢棄物”的巧妙利用及獨特的設計。

教具學具:各種廢棄物,彩紙、布頭、剪刀、膠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在我們的生活中,美是無處不在的。

2、賞析作品:

師:瞧,這些生動有趣的裝飾人型,神態各異,第8頁左上圖那個穿着揹帶褲的小夥子,仰頭大笑,一副得意瀟灑的神氣,旁邊那位少女卻低頭害羞,似乎在説:“別笑了,多難為情。”右上圖兩個像在演小品的滑稽人,一個挺着胖胖的肚子,撅着厚嘴脣,眨着小眼睛,穿着大花袍子,十分可愛;另一個正在演講,激動的頭髮都豎了起來。

3、分析作品材料

師:同學們仔細看看,這些有趣的人型是用什麼材料製作的?

小結:是用各種不同形狀的瓶子做身體,蛋殼、藥丸殼或乒乓球做頭,配有各種布頭、彩紙、毛線、糖紙進行裝飾製作而成。

4、製作方法與步驟:

(1)構思

(2)組合

(3)裝飾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秀作業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一、 教學理念

(一)教材分析

《全日制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實驗稿)新設置了“綜合探索”的學習領域。這一領域的設置能使學生通過綜合和探究性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與探究精神,並使這種興趣與精神轉化成持久的情感與態度。“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總體特徵為拓展性、探索性、創造性,因此學習內容的開發與課題的設定都體現這一特徵。《花的世界》一課的教學研究即由此而展開,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探究精神、提高創造能力、促進個性發展為宗旨。本課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圍繞“花”這一主題,以豐富、多樣、開放的內容文字、例品範例、學生活動場面等,揭示了“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主要教學要求和線索。

(二)設計思路

談話導入,創設情境。讓學生欣賞四季花卉的圖片,通過對花形、色、味的感知,引導學生髮現、理解、掌握花的知識。從生活應用認識藝術的表現,整體去感知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一年級教學已經學過方形、圓形、三角形的物體以及《簡練的幾何形狀》,對幾何形狀有一定的認識。以拼一拼的遊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借形畫花,借形做花。再欣賞其他同學製作的花,認識他們的製作材料、方法,激發學生用各種材料製作花的興趣。然後根據材料的不同分成小組,合作完成幾朵花,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運用不同材料的表現能力。將學生製作的花放在一起,辦一個小花展,裝飾教室,體會創造的樂趣,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二、教學目標

(一)認知:認識花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係,能綜合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作。

(二)情感:感知、體驗“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培養觀察生活、熱愛生活的情感與合作意識,激發大膽發表、展示的勇氣。

(三)能力:培養認識、發表、探究、創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綜合利用各種材料、方法去創作、裝飾、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感知、探討、理解花的自然美、藝術美、內在美,引發愛花之情和環保意識。綜合探索運用各種媒材和多種表現手法進行“花”的平面或立體創作的方法,培養合作意識。

難點:探索運用各種材料、方法表現有創意的“美麗的花”。

 四、工具材料

 (一)教師:

1、各種花的圖片

2、花的應用、裝飾圖片

(二)學生:

1、收集花的圖片和關於花的故事傳説、知識等資料。

2、水彩筆、橡皮泥、彩紙、絹紙、布、剪刀、易拉罐、塑料袋等各種媒材。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預備鈴響後,上課前整頓紀律並審視學生學具準備情況。

二)談話導入

師: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自然變漂亮了,知道為什麼嗎?

生:因為樹葉綠了,小燕子回來了,桃花開了,學校的山茶花也開了……

師:你喜歡花嗎?為什麼?

生:很喜歡。因為花很美……

師:花很美,如果到處都是鮮花多麼好啊。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進入鮮花的世界——揭題《花的世界》

 (三)觀察、欣賞、感受

1、 十大名花欣賞(課件展示,伴有音樂,逐一播放圖片。)

你知道國花嗎?知道它叫什麼名字,長什麼樣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2、 提問:(1)你最喜歡什麼花?為什麼?

(2)它是什麼季節裏開的?長得什麼樣子?有哪些顏色?

(3)能説説有關它的故事嗎?

3、説一説

(1)你還知道哪些花卉?

(2)它的名字是什麼?

(3)它長得什麼樣子?

(4)能説説有關它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的花,教師儘可能地展示。

4、 應用欣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見花。你從生活的什麼地方能找到它?用什麼材料製成的?點擊課件

 (四)拼一拼

同學們手中有許多不同顏色的幾何圖形,你能簡單拼一拼,使它變成花嗎?

(五)思考、探索

1、實例欣賞

師問:“除了拼,還能用什麼方法把這些美麗的花留住呢?先來看看其他同學是怎樣做的吧!”點擊課件,和同學説一説,它們是用什麼材料,怎麼做出來的?

2、 小組討論

(1)你帶了什麼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麼樣的花?你打算先做什麼?再做什麼?

花用什麼材料做,什麼形狀?怎樣做?

葉子用什麼做,怎樣做?

(折) (扎) (剪)

(2)想一想,説一説,怎樣做更好看?

(3)根據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組自由合作,然後辦個小花展,裝飾教室。讓美麗的花永遠開在我們的教室裏。

(六)學生創作

教師巡迴輔導解決學生作業過程中的問題,並及時展示優秀作業。

(七)小結

1、師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飛入各組“小花圃”中賞析評價學生作品。讓學生評出最好的鮮花,並説明為什麼。

2、 環保教育。

師:有的人看見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來,他這樣做對不對?為什麼?

生:不對。花是大家的,要愛護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結束語:同學們都知道摘花是不對的,我們自己不但不摘花,還要勸別人不要摘花,要愛護公物,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讓我們的祖國到處都是花的海洋。

六、教學效果

學生利用身邊可以用於造型活動的廢舊材料,如刨花、紙杯、粉筆頭等和最簡單的工具,經聯想與創造,巧妙地組合設計製作出美麗的花,在創造能力的培養方面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鍛鍊。在活動中,能積極參與,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受和對他人、自己作品的意見。(附學生作業)

七、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學理念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在教學中應時常把它放在第一位,針對不同類型的課用不同手段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快樂學習,這一點在本課教學中得以實現。

在這一課中,我收集了許多有關四季花卉的知識圖片和應用實例圖片做成課件,在談話導入,創設情境後,讓學生在視聽環境中真實感受花的美。在播放時能不時地聽到學生驚訝的讚歎聲,對花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與喜愛。就這樣,他們帶着這一份喜愛不由自主地進入學習的每一環節,並快樂學習。

2、讓學生學會學習,把課堂還給學生,一切讓學生來支配,自主地探究學習。在這一課中,從觀察力的培養“它長得什麼樣?有哪些顏色?”,從創造力的培養“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麼樣的花?”,從表現力的培養“怎樣做更好看?”等問題的設計都以學生為主,努力讓他們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答案,並鍛鍊各方面的能力。學生對這一系列挑戰性的問題都產生了很大的興趣,積極思索,尋找方法。

3、學習是為生活而學習,創造是為生活而創造,美術作品的創作本是為生活而創作。所以我在這課中,設計了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作業。當他們根據不同的材料把花的作品完成後,辦起了小花圃,興奮不已,讓他們真實感受到了花帶給我們生活的美,從而轉化為對花的珍愛,進而引發思索,以生活主人翁的姿態內化為環保的重視。

4、教學流程清晰。談話導入 欣賞 簡單拼 製做

展示

(二)失敗之處

1、整堂課的時間安排稍覺不合理,學生的作業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充分得到評價。

2、有些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很好地參與進來,教師應該鼓勵其學生激情創造,大膽誇張,讓學生享受創造的樂趣,快樂地投入角色,不一定要以現實世界的標準決定其合理性。

3、大部分學生收集不到關於花的故事,可否用創編的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瞭解人體的基本形態結構,培養立體造型能力。

2、掌握立體人物造型的基本方法和製作步驟。

3、養成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教學設計

活動:發揮想象,用泥巴捏幾個自己熟悉的人物形象。

一、“我變小了”想一想

1、課件(1)背景音樂,魔法師話外音。

2、學生蹲下聽音樂,想象情景。

二、“做個小人”試一試

1、師生一起隨意捏個外形。

2、指名展示,師生共同調整。

三、“捏捏泥人”動一動

1、課件(2)小泥人不同動作,配歡快的音樂。

2、師生同做“小泥人體操”。

3、師捏泥人動態的要求。

四、“美化泥人”樂一樂

1、課件(3)小泥人圖片欣賞。

2、師生共同美化自己的小泥人。

3、學生下位自由展示。

4、師:巧妙利用材料,運用各種泥塑方法進行美化。

五、“合做泥人”玩一玩

1、課件(4)組合泥人圖片欣賞。

2、分組討論。

3、小組合作表現。

六、自我展示評一評

1、學生下位自由觀賞交流。

2、指名介紹、作品。

3、師下課。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摘要:小學課外美術教育是學校美術教學的一個環節,同樣也是對學生實施美育,提升智力發展以及進行發散式教育的核心,也是全面進行黨的教育體系的核心。一些小學生對相關的美術活動有很大的興趣愛好,所以,就怎樣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淺談一下如何有規劃、有目的地開展課外美術教育。

關鍵詞:小學美術;課外活動;全面開展

課外美術教育的一些內容,並不是延伸與重複學校美術課堂相關的學習內容。它是依照學生的興趣特點、年齡段以及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將培養學生的智力、鍛鍊學生的創造能力當做核心內容,合理的安排每一項美術活動。要經過學習美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基本技巧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創造能力、想象力以及藝術賞析能力,用以發展與培養學生的藝術造詣。

一、小學美術課外活動的作用

1、小學生有了更多參與實踐的機會及創新意識

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及學生實踐能力的鍛鍊。為學生構建有利於開拓其創新精神的學習氛圍,經過討論、思考、研究等過程,推動學生在美術創作中,富有創造性地掌握並使用美術語言。引導學生在欣賞作品中,進行研究性學習,發表自己獨有的

見解。因為美術課外活動不僅有相關的理論學習且還融入實踐內容,為學生自己動手、自己構思及創新創造了條件,讓學生知道,藝術源於生活,且高於生活,讓學生意識到進行美術學習對未來的作用及影響。

2、小學生的文化生活得到充實

從最基本的知識、技巧的基礎階段,提升到美術文化底藴及創新意識培養的階段。目前的美術教學裏融合學校的一些課題進行研究。可以構建相應的文化情境,提升文化內容,讓學生經過學習美術,深入地對文化以及歷史底藴有所認知,深化藝術對社會影響的概念,構建明確的文化價值理念,全面滲透人文精神。這樣的美術活動從素質教育的層面上説,充實了學生的文化生活,學生的生活不再侷限於課堂,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美術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