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39W

   教材簡析:

《登鸛雀樓》教學設計 (鄂教版一年級上冊)

 這首詩講的是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象和產生的想法。前兩行詩寫了詩人在樓上所見到的,僅僅用十幾個字,就把祖國雄偉壯麗的山河勾畫出一個輪廓。後兩行寫詩人所想到的,反映了詩人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這首詩字與字、句與句都呼應對仗,充分反映了絕句的特點。這首詩之所以傳誦至今不衰,一是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氣質,二是那最後一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簡潔並帶有哲理色彩,使人們能深刻領會到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1個生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這首詩。

3、在理解古詩詩句的基礎上,領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的道理,學習詩人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詩句,瞭解古詩所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幻燈,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直接揭示課題《登鸛雀樓》(板書)

2、解題:簡介作者。(板書:王之渙)釋題。鸛雀樓,舊址在山西省永濟縣。因常有鸛雀在那兒棲息,所以人們把這座樓取名為“鸛雀樓”,樓共三層。一天,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眺望落山的太陽,奔騰的黃河,想得很多,就在樓上寫了《登鸛雀樓》這首詩。指名説出題目的意思。(將學生引入詩境)

二、初讀古詩

1、自由讀,畫出生字和不明白的地方。

 只有1個要求認的字“鸛”,1個要求寫的字“雀”。

 (1)出示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2)指名讀古詩,正音。

2、理解詩句意思。學生默讀詩句,結合書上註釋,查字典理解詞語,並結合詞義自己小聲説出每句詩的意思。注意啟發學生,對每個詞加以理解後,適當添加一些恰當的詞語,再調整一下順序,把意思連起來。

 (1)小組討論、交流。

 (2)質疑、解疑,重點理解目:看。欲:想要。窮:盡。

 (3)看課件理解。

 (4)第一、二句:理解“白日”“依”“盡”“入海流”的意思。登上鸛雀樓舉目遠望,看見一輪圓日連着延綿起伏的羣山快要沉下去了,黃河水正奔騰咆哮着向大海流去。

 (5)詩人登上鸛雀樓看到了什麼?

 (6)第三、四句:理解“欲”“窮”“千里”“目”“更”各是什麼意思?説出這兩句詩的意思。

 (7)説説“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有什麼道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要奮發向上,不斷進取。(如果我們想要看的更遠,就必須登的更高,因為登高才能望遠,在這裏詩人也告訴了我們:要想得到好的收穫,就必須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大家説對嗎?來讓我們再一次讀這兩句,把它深深的刻在我們的心中吧!)

三、反覆誦讀,啟發想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默讀思考:這首詩主要寫什麼?(登上鸛雀樓看到的景物和產生的想法)

2、哪些詩句的內容是詩人看到的?哪些詩句的內容是詩人的想法?詩人看到了什麼?

3、拿起手中的畫筆,把你想象的畫面畫出來。

四、小結:這首詩前兩句寫景,僅用十幾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雄渾壯闊的畫面,後兩句借景喻理,深刻而貼切。真不愧為千古傳頌的不朽之作。

板書: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寫景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