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精選8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4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精選8篇)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由來。

3、學會閲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4、通過對劇本台詞的閲讀品味,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

二、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題

1、“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麼?

2、廉頗是怎樣向藺相如請罪的呢?我們來看劇本第二幕。

二、出示目標

三、自學指導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麼?把讀懂的內容在書旁做簡單的批註。海洋什麼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讀懂的及不懂的。

3、指導歸納出不懂的幾個主要問題,再次默讀課文,思考:

(1)為什麼説藺相如“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

(2)廉頗是怎樣的人?(知錯就改。從語言、動作可以看出。)

四、先學(比讀書、比寫字)

學生展開充分自學,讀、説、想,教師巡視。

五、後教(更正比説話)

出示:“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2)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表現在哪裏?

(3)讀下面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哪種説法好?

你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六、全課小結(比歸納)

第二幕劇本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刻畫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點,對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也有一定的瞭解。

七、當堂訓練(比完成作業)

(1)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

(2)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板書設計:

廉頗藺相如

對不住你避讓要是……

寬恕我過去的事別提了

背荊條扔在一邊

跪下扶起

(勇於改過)(顧全大局)

為了趙國的利益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2

一、教材解讀:

這篇課文是個歷史小話劇。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劇本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台佈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圓括號內交代人物説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通過人物對話,講述了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軍廉頗向遭其侮辱卻不與之計較的上卿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

二、教學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中的2個字只認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

3、學會閲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三、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語音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不計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2、體會話劇的文本特點,排演話劇,深化語言訓練。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總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詞語意思

2、整體感知劇本特點,瞭解每一幕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瞭解劇本特點

1、直接板書課題,負荊請罪

2、齊讀課題,據題質疑。

看了課題,你想了解什麼?

(什麼叫“負荊請罪“?誰負荊向誰請罪?為什麼要負荊請罪?……)

3、大家進行了預習,説説這篇課文與其他課文不一樣的地方。

4、回憶劇本的一般特點,説説怎樣閲讀劇本。

5、小結: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劇始和劇中的方括弧內主要交代舞台佈景及人物活動情況;圓括號內交代人物説話時的表情、動作等。據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鋭的戲劇衝突來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閲讀時,要弄清楚故事情節,仔細品味人物語言,瞭解人物性格特點。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

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文中的四字詞語。

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邊讀邊思考揭題時所提的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正音:“趙、脣”是翹舌音,“廉、韓、脣”是前鼻音;“廟、卿”是後鼻音。

辨析字形:懼——俱廉——庸

(2)、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三、整體感知課文

1、想一想:這兩幕劇獎了什麼?

2、小結

四、學習寫字

1、觀察字形,瞭解生字的比劃、筆順和結構。

2、重點指導

“廉”:不能丟掉“兼”字的第一橫上面的點和撇。

“懼”:右邊“具”字有三橫,不能少一橫。

“脣”:半包圍結構,不能寫成上下結構。

3、生描紅、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4、展示、評議。

作業設計

一、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精讀劇本第一幕,初步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

2、排練第一幕話劇

三、教學過程:

一、指名板書,複習導入

1、指名上台板書“負荊請罪”

2、根據上節課學習回答:課文寫誰向誰“負荊請罪”?

3、過渡:廉頗為什麼要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呢?我們一起到第一幕當中找找原因。

二、精讀劇本第一幕★

1、輕聲讀這一幕,想一想,藺相如和廉頗是怎樣的人?提示: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體會

2、分組討論

3、指名讀

A體會主要人物藺相如

B行動:在路上有意避讓廉頗的車子:好幾天不上朝,避免與廉頗見面。

藺相如避讓廉頗為的是什麼?

討論:假如他們倆鬧翻了,將會出現什麼結果?

C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提示:注意小括號中的內容,抓住人物的台詞、動作、神情,聯繫人物的職位、身份、經歷等來體會人物的內心。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品質讀課文。沒有動作神情提示的地方,我們可以自己動筆補充動作、神情的提示。

4、分角色朗讀第一幕

三、排練第一幕話劇

分小組排練第一幕

1、討論:排練好這幕話劇要注意些什麼?

人物分工:揣摩人物表情,模仿人物動作、語言;在課文記敍的基礎上爭取有創新;適當利用道具。

2、分組排演,教師巡視。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朗讀課文和話劇表演,我們明白了成語“負荊請罪“的來歷,也對主人公廉頗和藺相如有了初步的瞭解。

第三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課文

二、教學目標

1、精讀劇本第二幕,讀懂廉頗和藺相如的精神品質

2、完整地表演話劇《負荊請罪》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讀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留給我們的印象是不同的。隨着故事情節的不斷髮展,在劇本第二幕中,廉頗和藺相如還會給我們留下怎樣的印象呢?

二、精讀劇本第二幕★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麼?把讀懂的內容在書旁做簡單的批註。還有什麼不懂的?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讀懂的及不懂的。梳理出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藺相如和廉頗分別是怎樣的人?你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

3、抓重點詞句討論:

(1)廉頗:沒穿上衣、揹着一根荊條、趕忙跪下、老邁昏庸、緊緊地拉、親密地交談

(2)藺相如:快請、取、扶、披、緊緊地拉、親密地交談

(3)觀察課本插圖,想象當時兩人不同的神態和心情:廉頗滿面羞愧、滿心悔恨,藺相如滿面驚訝、滿心歡喜。

(4)出示:“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理解“深明大義、寬宏大度”

4、小結:第二幕劇本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刻畫廉頗勇於改過、爽直磊落的性格特點和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宏大度的性格特點。他們兩個人都能為了國家利益顧全大局。

5、練習排演第二幕話劇

(1)自讀第二幕劇,體會圓括號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及其心情。

(2)説話前面沒有圓括號內容的,小組內討論補充內容恰當。

(3)根據圓括號中的這些提示,體會怎麼表演,小組內分工練習表演。

6、完整地表演兩幕話劇

7、學生相互評價,教師小結。

三、總結課文

1、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成了千古佳話。對於這樣的兩個的歷史人物,我們可以用一組成語來形容他們。對於劇本的特點,我們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2、齊讀詞語

廉頗:負荊請罪知錯就改

藺相如:深明大義顧全大局

作業設計

一、按要求改寫句子

1、按要求改寫句子

改為陳述句

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藺將軍嗎?

2照樣子,改寫句子

例:劉星今天沒來參加活動,是因為他生病了。

劉星因為生病了,所以今天沒來參加活動。

秦王不敢侵犯我國,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三、閲讀故事《將相和》

板書設計

5負荊請罪

藺相如:深明大義顧全大局

愛國

廉頗:負荊請罪知錯就改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檢查本課生字詞的掌握情況。

2、練習排演小話劇。

3、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表現人物形象的習作方法,並練習仿寫。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和神態表現人物形象的習作方法,並練習仿寫。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本課生字詞,同桌相互訂正。

2、展示評價學生書寫,並複習改進提高。

3、回顧課文內容,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戰國時代的廉頗和藺相如,他們分別是怎樣的人?

二、領悟表達方法,仿寫。

1、回讀課文,領悟表達方法。

(1)再讀課文,看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和廉頗的知錯就改的精神分別體現在哪些具體的描寫中,這些描寫給你什麼啟發?

(2)學生自讀自悟,然後小組討論交流。

(3)集體交流,感悟寫法。

作者主要通過描寫刻畫了人物性格特點。

2、學以致用,完成寫話。

(1)激發興趣,提出訓練要求。

在描寫人物時,抓住人物的進行細緻地描寫,可以使讀者對所描寫的人物有深入地瞭解,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請同學們仿照這種寫法用一段話來介紹自己熟悉的一個人,注意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和神態描寫來體現人物的特點。

(2)學生完成練筆,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寫話,集體評議修改。

三、排練小話劇。

1、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先讓學生讀好劇中人物各自説的話,再琢磨怎樣把這些話的感情表達出來。

2、排演小話劇。讓學生自由結合,練習排演,再指名錶演。

四、課堂總結。

1、交流本節課學到的寫作方法,説説自己以後怎樣運用於習作。

2、教師根據學生表現進行評議總結。

五、作業:

閲讀歷史故事《將相和》。

六、板書設計:

5、負荊請罪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意思和由來。

3、學習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精神品質。

2、在分角色表演中表現人物特點。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讀題激趣,質疑導課。

1、板書課題,齊讀。

2、理解成語,誰來説説它的意思。(揹着荊條上門請罪。表示誠懇地賠禮道歉。)負:揹着。

3、課文寫的是誰向誰負荊請罪?(板書:廉頗藺相如)

4、課前同學們查閲了資料,你知道這個故事出自哪裏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故事。

二、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1、劇本是可以用來演的,但是要演好人物,首先要了解這個人物。

這個劇本中出現了幾個人物?(補充板書:韓勃)誰是主要人物?(藺相如、廉頗)

2、我們先來分析這兩個人物,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廉頗又是怎樣的人?劃出有關語句,把體現人物品質的詞寫在旁邊。

3、學生默讀課文,做記號,師巡視。

4、交流。

(1)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A 、從哪裏看出他深明大義,以大局為重?

藺相如深明大義,他知道,出示填空:

()秦王不敢侵犯我國,()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

如果把第一句話倒過來該怎麼説?()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秦王不敢侵犯我國。

誰來讀一讀這段話,讀出一個深明大義的藺相如?

2 B 、寬容大度。

出示詞語:笑笑,依然笑笑

從這兩次笑容中,你感受到什麼?(毫不介意,心胸寬廣)

誰帶着這樣的笑容來讀他的話?

廉頗負荊請罪的時候,你能感受到他的寬容大度嗎?

從哪裏感受到的?能將這一段演一演嗎?可以找同桌配合。

C 、足智多謀,膽識過人。

出示句子:想當年,秦王那麼厲害,您毫不懼怕,針鋒相對地跟他鬥,脣槍舌劍,寸步不讓,多解氣!

哪些詞讓你感受到他特別勇敢?(毫不懼怕、針鋒相對、脣槍舌劍、寸步不讓)

當年和秦王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呢?誰將課前蒐集的資料説出來聽聽?(學生補充完璧歸趙和澠池相會的故事)

藺相如面對秦王,在那麼危險的情況下都毫無懼色。所以他説——既然秦王我都不怕,我會怕廉將軍嗎?

你能換種説法嗎?

你知道如果將相不和,會有怎樣的後果呢?

歷史證明,正是因為當時的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趙國才平安無事。後來藺相如退休,廉頗被秦國使反間計離開了趙國,趙國最終被秦國所滅。所以藺相如的“怕”不是真的怕,而是他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表現。

聽了藺相如的話,韓勃若有所悟,什麼叫若有所悟?你現在明白了嗎?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他的話

(2)廉頗:知錯就改爽直豪邁

A 、廉頗做了什麼錯事?

他為什麼會這麼做?你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嗎?

他在負荊請罪之前,一定説了藺相如不少壞話。他可能會對別人説什麼?(想象説話。)

B 、現在,廉頗知道錯了,他負荊請罪,請罪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他為什麼要採取這種方式呢?從中你看出了什麼?

除了負荊之外,你還可以從哪些細小的地方感受到他的誠意呢?讀一讀第二幕中描寫廉頗的句子,圈一圈關鍵詞。

交流,出示第二幕中描寫廉頗的句子,關鍵詞:狠狠地實在老邁昏庸完全。

帶着誠意自己讀讀廉頗的話。

3廉頗是一位極有威望的大將軍,但他能知錯就改,登門負荊請罪,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啊!看不慣別人的時候不掩飾自己,做錯事情了,痛痛快快地認錯。我們也可以看到他作為武將的爽直豪邁的性格特點。

誰能給大家讀讀他的話,表現出他的誠意,也表現出他性格爽直的特點。可以自己先練一練。

(3)韓勃:性格直率打抱不平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位次要人物。你覺得他是個怎樣的人?從哪裏看出來的?

他是藺相如的門客。你們知道什麼是門客嗎?

他為主人受到的委屈而氣憤而不滿。請你在第一幕找一找他的話,來表現他的氣憤和不滿。

指名讀,注意表情。

三、補充動作、表情,為表演做好準備。

怎樣將故事表演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呢?除了圓括號給的提示,我們還可以加進自己的理解,進行補充,在細小的地方都可以寫一寫人物的表情、動作。做好這樣的準備,演起來才得心應手。

嘗試在第一幕補充表情、動作。

四、課堂練習

完成小練習冊。

五、作業安排

將兩個故事適當的地方做好補充,課後排練,下節課準備表演。

【板書設計】

5、負荊請罪

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廉頗知錯就改、爽直豪邁

韓勃性格直率、打抱不平

【教後記】

《負荊請罪》是一篇歷史小話劇,我從理解課題出發,題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負荊請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誰請罪,為什麼請罪?帶着問題去學習課文。接着,我讓學生説説本篇課文與平時學的課文有什麼不同,藉機瞭解戲劇、劇本等相關知識。

文中藺相如和廉頗的性格特點就是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的描寫來表現的,我先讓學生從文中找出相關的句子,並思考説説從這些語言和動作中看出什麼,

4學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訴學生,要表現人物的性格品質,就要通過對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來體現。課餘,我還組織學生演課本劇,學生的積極性很高。

高年級的閲讀教學,我認為不能什麼都講,這樣不但時間不夠,而且教師也講得很累,應選擇一個重點,組織學生訓練,使學有所獲。教學中,我覺得只有教師一言堂的課堂是很糟糕的,學生的思維得不到訓練,教師也不知學生心裏想些什麼,教學就會顯得盲目。所以,教師要在課堂上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閲讀教學不能把理解課文內容作為唯一的目標,應與習作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因為每一篇課文其實就是一篇很好的範文,值得學生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閲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使閲讀與寫作不脱節。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2、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3、學會閲讀劇本。練習排演小話劇。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負荊請罪”的起因,交流《將相和》中的“完璧歸趙”和“湎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初步認識廉頗和藺相如這兩個人物形象。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3、瞭解劇本的特點。

教學過程預設:

一、揭示課題,故事激趣。

1、揭題板書。談話。

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你由這個這個成語想到了哪些問題? (你知道誰向誰請罪嗎?為什麼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 根據初步的回答板書:廉頗 藺相如

2、在負荊請罪這個故事之前,還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呢?

(1)請一生介紹戰國時期七雄並立的情況,瞭解秦國的實力。

(2)請幾生介紹“完璧歸趙”和“湎池之會”這兩個小故事,老師和同學做補充和評價。

(3)説説從故事中你認識了怎樣的廉頗和藺相如? (英勇善戰 忠心為國的.廉頗 有勇有謀、忠心為國的藺相如)

3、導入課文。

因為這樣,趙國的兩根頂樑柱一個文官,一個武將之間竟有了隔閡。故事又是如何發展的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走進課文。

二、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這篇文章與其他課文從形式來看,有什麼特別之處?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厲害:難以對付。 懼怕:害怕。 寬恕:寬容。 昏庸:糊塗而愚蠢。

(3)提示閲讀劇本的一般方法。

這篇文章與其他課文從形式來看,有什麼特別之處?

認識多幕劇。瞭解劇本的一般特點和閲讀劇本的基本要求。

(劇本開頭先寫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本中的任務。劇始和劇中的方括號內主要交代舞台佈景及任務活動情況,劇中的小括號內交代人物説話時的表情、動作等。劇本一般都是通過尖鋭的戲劇衝突來展示人物性格特點。閲讀時,要弄清故事情節,仔細品味人物語言,瞭解人物性格特點。)

三、感知課文,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想一想:這兩幕劇分別講了什麼?

2、交流。

四、作業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通過劇本中對人物語言、動作、神態描寫的揣摩,體會廉頗知錯就改、顧及大局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和他寬廣的心胸。

2、體會當時情境,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流程預設:

一、複習“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來源。

1、“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麼?

2、課文又是如何描述的呢?我們來看劇本第一幕。

二、品讀第一幕,感受藺相如這個人物形象。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麼?認識了怎樣的藺相如?你是通過那些語句感受他的這些品質的?

2、交流

感受藺相如:顧全大局 胸懷寬廣 深明大義

(行動:在路上有意避讓廉頗的車子;好幾天不上朝,避免與廉頗見面。

語言:“你要知道,秦王不敢侵略我國,是因為我們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跟將軍鬧翻了,後果將會怎樣?” 態度的對比:藺相如笑笑 再笑笑 韓勃:生氣 不滿 )

3、深入體會藺相如的語言。

(1)指名説;藺相如避讓廉頗為的是什麼?

(2)討論:假如他們倆鬧翻了,將會出現什麼結果?這結果藺相如有沒有考慮到了?

(3)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4、分角色朗讀第一幕。評點。

三、品讀第二幕,感受廉頗的鮮明特點,深化藺相如的形象。

1、默讀課文,想一想:你從這一幕中讀懂了什麼?認識了怎樣的藺相如?怎樣的廉頗?你是通過那些語句感受他的這些品質的?

2、交流

(1)藺相如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謙虛有禮的人。

(2)廉頗知錯就改 ,態度誠懇,深明大義。

3、品析表現廉頗特點的語言行為的詞句

(1) 負荊請罪、身為大將,光着上身,到門上來請罪。

(2) 跪、抽、不肯起來。

(3) 重點品味:老邁昏庸。

※如果説他是老邁昏庸的,表現在哪?(聯繫第一幕,處處侮辱、為難藺相如)

※如果説他並不老邁昏庸,從哪裏看出來?(經人提醒明白。也能從趙國的利益出發來負荊請罪。出示廉頗的話,指導學生讀好。並恰當地加上提示語)

4、品析表現藺相如特點的語言行為的詞句

(過去的事就別提了 迎上去 扶起 雙手扶起 扔在一邊)

5、賞析:“你真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1)理解“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2)讀下面一組句子,比較一下哪種説法好? 你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你是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啊!

(3)指導朗讀。

6、指導分角色朗讀。

四、作業

將劇本連同其他兩個故事講給家長聽。並準備進行表演。

板書設計:

負荊請罪

廉頗 藺相如

勇於改過 顧全大局

態度誠懇 謙虛有禮

英勇善戰 有勇有謀

深明大義 深明大義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能進入角色品讀劇本第二幕,為課後表演做好準備。

2、感悟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3、積累詞句,豐厚學生的語文底藴。

教學重難點:

進入角色品讀課文,説好台詞。

教學準備:

1、練讀第二幕。

2、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

1、複習:(課前板書:21 負荊請罪,廉頗,藺相如)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劇本《負荊請罪》,初讀了劇本,我們知道這個劇本主要講的是廉頗和藺相如的故事,學習了劇本的第一幕,廉頗和藺相如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隨機板書:一心為國。

這裏有一幅對聯,説的就是他們的事情,讀:廉頗揚威盛氣凌人,相如忍辱顧全大局,將相不和。

2、小結過渡:廉頗和藺相如是水火不容、誓不兩立,那麼後來他們又是怎樣成為志同道合、同心協力、合力衞國的親密朋友的呢?這堂課我們就來讀讀劇本的第二幕,説好劇本第二幕的台詞。

二、角色品讀

1、通讀第二幕:學習第一幕時,我們體會到了讀好劇本説好台詞的兩個要求:一是要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一是要注意方括號背景的提示,小括號動作、神情的提示,表現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現在請大家運用這樣的方法讀好劇本的第二幕,説好第二幕的台詞。

2、指導朗讀第一個片斷

出示文本:

〔幕啟。幾天以後。藺相如在客廳踱步。一會兒,韓勃匆匆走上。〕

韓 勃 (緊張地)大人!大人!

藺相如 什麼事?

韓 勃 廉將軍來了!

藺相如 (奇怪地)什麼,廉將軍來找我?

韓 勃 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揹着一根荊條呢。

藺相如 快請廉將軍進來!

韓 勃 是!

教學思路:

(1)過渡:這是第二幕劇本開始的一個片斷,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韓勃和藺相如的內心先後是怎樣變化的?試着用朗讀表現出這種變化。

(2)請兩位同學説一説這個片斷的台詞。其他同學注意聽,看你能不能聽出韓勃和藺相如的內心的變化。

要求:人物的姓名、方括號和小括號裏的內容都不讀,直接説台詞。(下同)

(3)品讀韓勃的台詞

引導:

你覺得韓勃的內心先後是怎樣變化的?

點撥要點:

①大人!大人!

第一層:韓勃看到廉頗上門了,心裏會怎樣想?(上門尋事,點:讀書如果能注意前後聯繫起來看,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想到了這些,韓勃能不緊張嗎?誰再來説説這句話?

第二層:聯繫方括號中韓勃匆匆,老師描述:韓勃説這句話時,是急匆匆地,也可能是一路小跑了,他一邊跑一邊喊,那是一聲比一聲近,一聲比一聲高,誰會喊?

②廉將軍來了!

還在緊張之中。

③廉將軍他沒穿上衣,還揹着一根荊條呢。

緊張之中還有什麼?

④是

(韓勃這句話怎麼讀呢?我們等説好了藺相如的話再來看)

韓勃能領會藺相如的意圖嗎?(聯繫第一幕,多元解讀,肯定學生聯繫上下文的讀書方法)根據學生的理解,給這句話加提示語。

(4)品讀藺相如的台詞

引導:

你覺得藺相如的內心先後是怎樣變化的?

點撥要點:

①什麼事?

其一:聯繫藺相如的身份説:藺相如是文人,慢條斯理。

其二:聯繫藺相如的經歷説:想當年,完璧歸趙、澠池相會,面對兇殘的秦王,藺相如生死不顧,勇鬥秦王,那是何等的壯烈,現如今,一個門客的緊張他會放在心上嗎?

②(奇怪地)什麼,廉將軍來找我?

看臉上有沒有奇怪的表情,同座位互讀互看臉上有沒有奇怪的表情。

③快請廉將軍進來!

藺相如知道廉頗來幹什麼嗎?態度怎樣?為什麼要熱情主動?

設難:我有點想不通,在這之前,廉頗是三番五次地擋道,還侮辱藺相如,藺相如這麼做不是太沒有骨氣了嗎?為什麼不趁這個機會好好羞辱廉頗一番呢?

從這句台詞可以體會到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不計前嫌,寬容大度,一心為國,心胸寬廣)隨機板書:寬容大度,點藺相如寬容大度是為了什麼?為國而寬容大度,為國家而熱情迎接廉頗。

(5)總結讀書要領。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應該能體會到,要讀好劇本説好台詞,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不僅要注意小括號、方括號裏面背景、動作、神情的提示,還要注意説話人的身份,注意説話人的經歷,體會説話人的心理活動和內心感受,如果沒有動作、神情的提示,你還可以補充出動作、神情的提示。

(6)自由練讀。

(7)男女生分角色讀。

3、運用學法品學劇本後面內容

教學思路:

(1)運用讀法,自主試讀,

讀好了這個片斷,讀好劇本後面的內容就容易了。下面請大家運用讀好劇本説好台詞的方法,讀讀劇本後面的內容,説説後面的台詞,請大家一邊讀一邊動筆給沒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添上小括號和提示語。即使有小括號和提示語的地方,你也可以寫出你自己的理解、感受。

(2)交流品評,隨機點撥,練讀句子。

引導語:剛才你寫了些什麼呢?能告訴我們嗎?如果你還有其他的想法,也可以和大家一起討論討論。

點撥要點:

①哎呀,廉將軍,您這是

破折號表示語氣的延長,表現吃驚。

②藺大人,請你用這根荊條狠狠地抽我一頓吧。

一是體會自責、悔恨的心理,強調狠狠、抽。

二是介紹荊條是古代刑具,體會真誠:廉頗説這句話的動作是怎樣的?(提示看背景介紹)跪。還有接下來藺相如一再地請他起來他都不肯起來。

機動:從這句台詞中,你能想到廉頗是個什麼樣的人?(知錯能改、爽直磊落)板書:知錯能改,點廉頗知錯能改是為了什麼?為國改錯,為國向藺相如請罪。

廉頗的這種真誠的認錯行為不僅使他名垂千古,而且還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成語:負荊請罪。

③藺大人,請你寬恕我這個老邁昏庸的人吧!我常常在別人面前侮辱你。現在,我知道,那完全是我的過錯。

一是自責、悔恨;二是罵人,哪些詞是在罵自己 (機動:由此,你體會到廉頗是個怎樣的人) ;三是動作低頭。

廉頗對藺相如説這句話,實際上是在向藺相如表白,他以後要怎樣做?

(痛改前非、棄舊圖新、洗心革面、浪子回頭、迷途知返、改頭換面、改過自新)

④哈哈哈,廉將軍,您能明白我的心思,我實在太高興了!韓 勃,快叫人準備筵席,我要跟廉將軍痛痛快快地飲幾杯!

討論藺相如的笑法。(機動)(文人身份:藺相如用您,廉頗用你)

藺相如此時的心情如何?高興什麼?(提示聯繫後面方括號背景的提示想)

藺相如的心思是什麼?你想到藺相如是個怎樣的人?含有國字的成語有哪些?(深明大義、顧全大局、大公無私、赤膽忠心、精忠報國、以身許國、憂國憂民)藺相如為自己有了知心朋友而高興,為廉頗知錯能改而高興,更多的是為了國家而感到高興。

另外隨機點撥:迎笑,扔急切,別提原諒,明白由衷讚美等。

4、三人小組分角色朗讀第二幕。

要讀好劇本説好台詞,使廉頗和藺相如的性格特點和精神品質表現得更加鮮明,劇本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個詞語都值得細細地推敲。課堂上,我們沒有時間對每一句台詞來進行討論,但是我相信,有了剛才的學習,大家再來讀劇本,一定能讀得更好,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穫。現在請前後座位的同學三人一組,分角色完整地説一説第二幕的台詞。

5、推薦三名學生分角色朗讀第二幕。(或者男女生分別做廉頗和藺相如,老師做韓勃,或者根據學生的願望,自定角色參與朗讀。)

三、感悟提升

1、感悟內容(機動)

師:讀了劇本的第二幕,説了劇本第二幕的台詞,相信同學們心裏一定會有很多的話要説?能不能請你選用下面的關聯詞語來説説你的感受、你的理解?也可以選用其他的關聯詞語。

不僅還,雖然但是,因為所以,如果就,無論都,寧可也不

2、感悟人物

(1)第二幕中的廉頗和藺相如又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2)廉頗和藺相如是兩個個性鮮明的歷史人物,可以用這樣一組成語來形容他們,一起讀讀。

廉頗:知錯能改,迷途知返;負荊請罪,痛改前非。

藺相如:顧全大局,寬容大度;深明大義,一心為國。

(3)自從廉頗負荊請罪後,兩個人就團結合作,共同保衞趙國。趙國也因為有了他們兩個人,國勢大增,成為當時非常強大的諸侯國。像他們的這種親密合作的情形,可以用哪些成語來形容?讀:親密無間,志同道合;同心協力,風雨同舟;肝膽相照,生死與共。

四、拓展延伸

1、編寫對聯

對聯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語文活動,課後請同學們繼續比試,一定要分出個高低。

2、自由組合,合作製作道具,表演課本劇《負荊請罪》

板書

廉 頗 知錯能改

負荊請罪 一心為國

藺相如 寬容大度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7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聯繫課文內容,説説“負荊請罪”這個成語的由來。

3、通過朗讀理解劇本語言,體會廉頗知錯就改及藺相如顧全大局的品質。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練習排演小話劇。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藺相如為國家而不計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可貴精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劇本常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劇本?你知道關於劇本的哪些知識?今天,我們要學習另一個關於我國古代人物的現代劇本——

二、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看了課題,你知道“請罪”怎樣解釋嗎?為什麼請罪?請罪的結果怎樣?我們讀了這個劇本就知道了。

三、自讀課文,疏通詞句

1、自由輕聲讀,要求:

(1)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3)邊讀邊思考解題時所提的問題。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結合正音,理解詞義。

3、理解“負荊請罪”。

(1)“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

(2)誰向誰請罪?

(3)為什麼要請罪?

(3)結果怎樣?

4、默讀課文,想一想自己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向老師提出來。

四、指導書寫

五、作業

1、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2、閲讀老師發放的打印材料(人教版教材中的《將相和》一文),再和劇本相互印證。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聽寫生詞。

2、“負荊請罪”是什麼意思?這個成語的來源是什麼?

二、精讀劇本,理清人物特點,把握人物性格

1、默讀課文,想一想:

劇本中所描寫的三個人物分別具有什麼樣的性格和品質?你是怎樣知道的?

2、學生自學。

3、學生交流自學成果,大家討論。

板書:

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

韓 勃:衝動

廉 頗:知錯就改

(1)為什麼説藺相如“真實一個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的人”?(從語言、動作可以看出。)

(2)為什麼説廉頗是個知錯就改的人?(從語言、動作可以看出。)

4、第二幕劇本主要通過語言、動作刻畫了廉頗勇於改過的爽直磊落的性格特點,對藺相如的深明大義、寬容大度也有一定的揭示。下面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再現當時的情景,體會他們的心理活動。

三、精讀劇本第一幕

深入體會藺相如的語言。

(1)指名説;藺相如避讓廉頗為的是什麼?

(2)討論:假如他們倆鬧翻了,將會出現什麼結果?

(3)指導朗讀這幾句話。

6、分角色朗讀這幾句話。

四、分角色朗讀全文。

五、排演話劇

1、分組練習。

2、學生表演。

六、總結課文

學了本課,你有哪些收穫?

七、作業

將劇本改寫成一篇記敍文。

板書設計:

5、負荊請罪

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愛國、顧全大局

韓 勃:衝動

廉 頗:知錯就改、愛國、顧全大局

小學六年級語文《負荊請罪》優質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品味語言、神情、動作,認識人物特點,瞭解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顧全大局的品質,及廉頗知錯能改、以大局為重的品質。

2、通過《史記》、《將相和》、詞串、《公儀休拒收禮物》、《司馬遷發憤寫<史記>》等課內外資料的整合,幫助理解人物的特點,理解故事的內涵。

3、在把握人物特點的基礎上,能夠分角色朗讀課文。

4、培養學生的自主蒐集資料、處理資料的能力,為學習語文打好基礎。

重點、難點:

1、韓勃不明白藺相如“怕”廉頗的原因。

2、人物特點的理解。

課前準備:

個人博客。

一、揭題導入,瞭解劇本。

1、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個廣為流傳的成語故事,一起讀課題。(讀板書:負荊請罪)

2、師:請同學打開課本,快速瀏覽一下課文的結構,想想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公儀休拒收禮物》有什麼不一樣?

交流總結:《公儀休拒收禮物》是獨幕劇,而文章是多幕劇。有兩幕。

二、明確方法,初讀劇本。

1、師:劇本的閲讀有講究的。[出示《負荊請罪》]開頭交代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方括號裏介紹的舞台佈景、人物活動等,應以瀏覽與默讀為主,不能出聲朗讀。而小括號裏的語氣、神情、動作等是幫助有感情地讀出人物語言服務的,也不能讀出聲來。請同學們按這樣的方法快速閲讀劇本。想一想,這兩幕分別講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請大家再快速閲讀第二幕,看看從哪到哪,是直接寫了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的事。

(複製,發送到留言欄裏)

三、品味語言,瞭解特點。

1、師:劇本是用來表演的。故事中出現了三個人物:(板書:藺相如、廉頗、韓勃),主要人物是(藺相如、廉頗)。這節課,我們先來演一演“負荊請罪”這一部分。請大家大聲地讀一讀這一部分,想想你最想演誰?

生自主閲讀,交流。

2、説説你為什麼想演他。

藺相如:深明大義、寬容大度、顧全大局

廉頗:知錯能改、顧全大局。

3、出示詞串,辨析運用。

[師總結:許多詩詞,積累時我們並一定理解,但隨着學習的深入,你們就慢慢領悟了,多閲讀、多積累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

4、請大家帶着你們獨到的理解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從哪裏可以具體看出你準備飾演的這個人物具有這些特點。

5、品讀交流。

表現廉頗特點的語言行為:

(1)負荊請罪、身為大將軍。

(2)跪、抽、不肯起來。

(3)重點品味:老邁昏庸。

如果説他是老邁昏庸的,表現在哪?(快速閲讀第一幕,交流處處侮辱、為難藺相如)

如果説他並不老邁昏庸,從哪裏看出來?(經人提醒

明白。出示廉頗的話,指導學生讀好。並恰當地加上提示語)

別人是怎麼提醒他的?交流後,引讀第一幕中的藺相如的話。

總結:這一文一武、一將一相,是秦國不敢侵犯趙國的保障。只有團結一心,才能共同護國啊!

表現藺相如特點的語言行為:

(1)第一幕中的藺相如的話。不難看出其深明大義、寬容大度、顧全大局。

出示“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與藺相如的話進行對比。

(2)出示韓勃的話:“我真不明白……”你明白嗎?快速瀏覽《將相和》這個故事,看看藺相如還具有什麼樣的特點?[在板書上再補上相關的詞語:機智勇敢、有勇有謀、足智多謀等]

6、人物瞭解。

師:一位著名的演員説過:“一個演員要演好一個人物,必須深入研究這個人物的歷史背景和個人經歷,直到能夠深入角色的內心世界,才能演出人物的靈魂。”你們瞭解這兩個人物的情況嗎?請快速查閲你想了解的人物的資料,把你認為有價值的內容上載到人物介紹裏,進行補充,讓人物的資源更為豐富。(生操作),每一小組,派一名同學進行彙報交流。

生介紹。

師:通過這些資料的補充,你們覺得在表演過程中,應該注意些什麼?

四、分角色朗讀。

1、師: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

2、指名讀。

3、引導學生評議。

4、再指名讀。

五、課外拓展

1、相信同學們演好這個劇本不成問題了。對於韓勃這個人物,只要也像研究藺相如和廉頗一樣去解讀,一定會演好。

2、這個故事就出自於《史記》,出自於司馬遷用了整整13年,幾乎耗盡畢生心血、用生命寫成的《史記》,這段故事在《史記》中是這樣的記載的。

3、瀏覽,試着小聲地讀一讀。

4、這小小的片段裏就藴含着這樣生動、啟發人的故事,這部52萬字的輝煌鉅著又是何等的震人心魄啊。(點出鏈接《史記》)

六、課後作業

1、一節課只能為你打開一個窗口,希望你們透過這個窗口,領略到不一樣的風景。

2、選擇作業:

選擇一:點擊欣賞京劇《將相和》,並在博克里寫一寫自己對人物的認識或自己的感受。

選擇二:點擊課後作業,可以在作業本上完成,可以在網上直接提交。

(1)看到藺相如,想到哪些詞語:

看到廉頗,想到哪些詞語:

(2)背誦並默寫詞串。

(3)自由合作,表演話劇,下節課比賽。

(4)建議讀一讀《史記》。

(推薦理由:以文本為入手,引導學生品詞析句,理解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適度的課外拓展,引導學生自主感悟,豐滿對人物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