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關於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合集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09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小學語文課文教案合集5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11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

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樣子的,懂得遇事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教學點與難點

1、讓學生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理解老人通過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推理的過程;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説出來。

2、培養學生預習課文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平時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

3、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投影駱駝圖後問:這是什麼動物?誰能説説駱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投影“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問:“走失”是什麼意思?可以換成“丟失”嗎?

(3)商人走失了駱駝,於是就發生了一個“找駱駝”的故事,出示:13找駱駝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那些問題?

2、引導質疑

(1)聽課文錄音,想想剛才提的問題,那些聽了錄音就解決了。

(2)今天老師還要教給大家一種新的預習課文的本領。出示“閲讀提示”,通過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是“學習課文,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3)指導預習課文的方法與步驟。

①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分析生字的形,記住字形。

②劃出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想想新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詞語寫在作業本上。

③再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內容下劃上“—”線,打上“?”。

3、反饋交流,評析學生提出的問題。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表揚肯定,對“偏題”要妥善處理

,正確引導。

(3)緊扣閲讀訓練重點及學生預習前、後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結。

4、完成作業。

(1)《作業本》題2。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並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檢查生字,聽寫生字。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主要講什麼。

(2)這段主要講什麼?從那裏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語氣讀讀商人的話。

3、學習2—9自然段。

(1)佈置自學。要求:①輕聲朗讀2—9自然段。②同桌討論: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有那些特徵?老人説得對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2)反饋

①讓學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

”的句式説出駱駝的三個特徵,先分三句説,後綜合起來説。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話是怎樣説的?

③比較“是的”、“不錯”、“對極了”的異同,説説商人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忿忿”是什麼意思?商人的心情為什麼會轉喜為怒?該怎樣讀出“忿忿”的語氣來?

(3)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4、學習第10自然段。

(1)默讀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並沒見過商人的駱駝,可卻能那麼準確地説出駱駝的特徵,這是為什麼?請把老人得出結論的依據找出來。

(2)“不緊不慢”是什麼意思?

(3)請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説説老人的話。

(4)練習用因果句式説寫句子。

5、作業:(1)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2)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遇事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繼續進行因果句式的説話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複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1—9自然段。

(3)請你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問。

2、繼續學習第10自然段。

(1)齊讀“至於……順着它的腳印去找”句。

(2)理解“至於”的意思。

(3)仿照例句説話。

3、學習第11自然段。

(1)齊讀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駱駝了沒有。

(2)“果然”是什麼意思?“果然”説明了什麼?

4、總結。

(1)老人為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到駱駝,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2)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麼?

5、課堂練習:《作業本》3、4、5題。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理清文章段落,瞭解孩子想考科學家原因。

教具準備:

生字詞卡片、達樂文的有關資料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導入新課

1、教師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學習第11課------孩子考科學家。

(2)板書課題,齊讀,認識生字

2、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看了這個韙,你想知道什麼,或者説你有什麼問題要問的?

(1)學生自由質疑

(2)教師梳理問題,加以板書。

3、教師小結導入讀文:我們班的孩子真會動腦筋提問題,現在就請大家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答案來解決這些問題。

二、初讀識字,讀通課文

1、教師示範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識文中的生字新詞。

2、引導感受知故事中的人物。

3、學生自由讀文。

4、分段指名讀課文。

5、評議,糾錯正音。

6、結合評議,認識各自然段中的生字詞。

7、回到文中,同桌一起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理清文章脈絡

1、説説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麼故事?

2、教師給提示,引導學生將課文分成三個部分

3、學生獨立給課文分段

4、分明名反饋,評議。

四、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瞭解孩子考科學家的原因

1、質疑:孩子為什麼要考科學家呢?

2、學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

3、指名反饋,交流、評議,認識兄弟倆與達樂文

(1)小兄弟倆很喜歡捉蟲子玩

(2)爸爸講著名科學家達樂文的故事

(3)兄弟倆對達樂文很感興趣,想見達樂文,於是想考考達樂文工團是否真像爸爸説的那樣有學問。

五、總結課堂,鼓勵閲讀與查找資料

1、教師總結:酷愛蟲子的兄弟倆得知達樂文是個著名的科學家,懂得許多有關蟲子的知識,於是,他們就盼望着見見達爾文,並且想考考達爾文。

2、學生齊讀課文第1~4自然段。

3、鼓勵閲讀與查找資料:兄弟倆接下來是怎麼考達爾文的,結果呢?達爾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科學家呢?請同學們下課後繼續去讀課文,查資料。

六、結束課堂,佈置作業。

1、書寫本課生字

2、查找資料,瞭解達爾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聽寫本課生字組成的新詞。

2、説説上節課學了文中哪些內容,從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3、學生自由發言,回憶兄弟倆到底是怎麼考達爾文的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瞭解兄弟倆考前的準備工作

1、學生默讀課文第二部分。

2、教師導言:聽説達爾文要來,兄弟倆的心情如何,他們有什麼想法?

3、指名反饋

4、學生裝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讀出文中感歎號表示的興奮、高興的語氣

5、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想一想:弟弟在哥哥耳邊説了幾句悄悄話,他會説些什麼?

6、質疑:兄弟倆是怎樣製作這個怪蟲標本的呢?

7、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7自然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部分,瞭解兄弟倆考的過程與結果

1、教師導言?過了幾天達爾文爺爺綞來了,兄弟是怎麼考達爾文工團的?

2、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3、用橫線畫出文中描寫兄弟倆表情的語名,引導體會

4、教師質疑:達爾文真的被考信了嗎?你是怎麼知道的?

5、學生裝再次有感情地分角色讀課文第8~17自然段

6、議一議?兄弟倆為什麼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四、總結課堂,佈置作業

1、教師總結:這對調皮而聰明的小兄弟一心想用一個拼湊而來的“怪蟲“來考倒達爾文爺爺,然而就被博學多才的達爾文爺爺一眼識破,在這之後,他們對達爾文爺爺更加尊敬了。

2、結束課堂,佈置作業。

(1)把文中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一些昆蟲的知識與同學們互相交流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一、導課激興趣

春天是生機勃勃的,到處是綠色,到處是鳥語花香。而嬌豔的花朵,無疑是春天裏最絢麗多姿的一筆。它用繽紛的色彩、嬌弱的身姿、清幽的氣息吸引着無數的文人墨客。然而當你面對千萬朵在冷風冷雨中怒放的小花時,又會有怎樣的感受呢?(板書並齊讀課題)認真讀書吧,相信你一定會有收穫的。

二、初讀知大意

1、小組合作:

互相檢查讀課文情況,互相質疑問難,解決不了的問題先記錄下來,留到全班交流時提出來。

2、自學反饋:

⑴ 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⑵ 師生共同質疑答難。(此時重點解決理解字詞的問題)

3、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説一説:作者在維也納經歷了一件什麼事?(細讀理脈絡)

4、維也納的春天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他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默讀課文,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並聯繫上下文想一想,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5、請學生上黑板寫出表現作者感情變化的詞語,教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線索和作者的情感脈絡。

三、品讀感悟美

1、把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圈畫出精妙之處,反覆品味,揣摩作者的內心感受。必要時可以和身邊的同學交換意見

2、文學鑑賞會:

教師扮演文學鑑賞會的主持人:各位文學評論家們,大家已經反覆閲讀了著名作家馮驥才的散文片段《花的勇氣》。現在就請各位就文中的語言是否優美,遣詞造句是否準確生動發表高見吧。

教師根據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

四、美讀入情境

1、循着作者感情的變化,入情入境地朗讀全文。

2、舉辦朗讀比賽,評出優勝者。

五、回讀抒胸臆

生命是寶貴的,卻又是短暫的。有一位哲人説過:我們無法左右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同學們,學習了本組課文,當你為磚縫裏頑強生長的小苗喝彩時,當你被絕境中奮力求生的飛蛾震撼時,當你為花叢中感受春光的盲姑娘感動時,你對生命的意義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和感悟呢?請把你的所思所感記錄到自己的日記中吧。

閲讀選讀課文《生命的藥方》。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一、説教材

1.教材簡析

《問路指路》是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七單元的聽説課,也是這一冊中最後一次聽説訓練。教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有序

本學期聽説訓練的要求是能聽懂他人講的一件事,邊聽邊記住內容,並學會簡單交際應用中的應對用語。《問路》則是延續《打電話》後第二次進行交際性聽説的教材。

它由三局部組成。為什麼要問路、怎樣問路指路和結果怎樣。因為小蘭把寫着鼕鼕家地址的小紙條不知放哪兒去了,小蘭到鼕鼕家玩,於是就要問路。小蘭邊問,民警叔叔邊指,最後小蘭找到鼕鼕的家。教材依照不清楚具體地址——小蘭問路、民警指路——找到鼕鼕的家這樣的事情發展順序寫下來,思路清晰,條理清楚,便於同學述説。

(2)有物

這節聽説訓練的重點則是問路和指路的對話訓練。如何讓同學較易地掌握應對用語呢?教材圖文並茂,插圖的適當出現,則可引導同學仔細觀察圖上民警叔叔的姿勢、臉部的表情和手指的動作來體會他指路時的熱情態度。文章則可以引導同學閲讀,在民警叔叔指路的那段話裏,除了態度熱情外,還要注意指清路名、方向、標誌等,這是很重要的基本知識。同理,小蘭問路時態度該怎樣,注意什麼,禮貌用語該怎樣運用等都可以引導同學——觀察、——體會、——掌握。教材有血有肉,聲情並茂,變一段枯燥乏味的聽説訓練為一段連貫生動的對話訓練。

(3)有用

本節課的問路指路用的日常應對用語,源於生活,用於生活,又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加之教材內容豐富,畫面形象,在訓練同學的會話能力上又能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真正體現了聽説訓練的廣泛性、交際性和實用性。

2.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特點和同學實際情況,按知識、能力、情感三條線,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懂得問路時態度要有禮、問得要得體;指路時態度要熱情、指得清楚。

(2)初步學會問路和指路,能説清一段連貫的對話。

(3)能把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説清楚。

3.教學重難點

本節聽説訓練的重點內容有三大塊:①問路和指路要注意什麼?②分角色扮演問路和指路。③能説清學校到自身家的路線。三塊中難以掌握的是理解指路時必需注意什麼。這必需聯繫自身的實際生活去概括。由於指路時關係到實際的方向,可能和地圖上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方位相矛盾,所以説清學校到自身家裏的路線也是一個難點。

二、説教法學法

1.教法

由於這是一篇具有生活氣息的生動活潑的聽説訓練教材,於是沿襲保守的“揭題——出示圖片——指導觀察——小段分説——整篇總説”的聽説訓練模式,大膽運用現代教學手段,融“優美的動畫揭題,多種形式的説話訓練,讀讀説説、演演説説、畫畫説説、評評説説”於一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體現教師的主導精神,勝利地達成教學目標。

2.學法

同學是學習主體,聽説技能的掌握也必需通過不時的練習才幹熟練。因此這節聽説訓練以同學的自學和扮演為主。通過自學讓同學明白聽説訓練的要求,懂得問路和指路時須注意的問題,再通過扮演、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操作,在操作中提高交際會話能力,出色地達成教學目標。

三、説教學程序

1.講述精彩故事,展示生活畫面——揭題

運用故事激發興趣,是我們教學中常見的導入揭題方法。但多媒體計算機集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動畫、視頻圖像於一體。它的大容量信息向同學提供了許多生動形象的感性素材,為聽説訓練創設了優美的情境。於是,上課一開始,我就邊講故事《糟糕的大頭兒子》,邊又為它添上新奇的一筆——動畫展現生動畫面。如“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正是一年春遊的好季節。”馬上畫面上就出現鳥語花香、桃紅柳綠的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再如當講到“當大頭兒子來到第一個十字路口的時候,糟了!爸爸給的路線圖不見了。”畫面上先出現一個十字路口,再出示一個大頭兒子摸摸後腦勺的頭像,最後音樂提醒,出現字幕:“糟了,路線圖不見了。”這樣畫面清晰,條理清楚,形象生動,其中也藴含了大頭兒子接着為什麼問路的原因。同理接下來“大頭兒子沒禮貌地問路,小白鴿不負責任地指路,以致最後大頭兒子仍在十字路口,傷心地流下眼淚”也都出示了一連串的動畫,不但讓同學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故事,饒有興趣地走進課堂。同時也激起了同學的好奇:大頭兒子在小白鴿的指路下,為什麼找不到長城呢?它們到底該怎樣問路和指路呢?教師在同學懸念迭起,思維被疑問所激活的時候順勢揭題,導入聽説訓練。

2.勇闖三關,紮實訓練

美國蓍名教育家布盧姆曾説:“假如同學對教學目標有明確規範的話,假如同學在學習遇到困難時能得到協助,所有的同學均能掌握學校所教的大量東西”。於是我就帶領同學去闖聽説訓練三大關。第一關就是內容關。如圖所示:

這三道題其實就是本節聽説課的重點,特別是後兩道題問路和指路的要求更是本節課的中心。讓同學通過自學明確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勝利的先決條件。

接着訓練聽説技能。技能是明確目標、掌握方法後通過不時的變式訓練而形成的。緊接着我就出示:

當同學自由扮演、指中扮演,再議議評評後,已初步具有操作問路和指路的能力時,我就帶他們闖進第三關:

以上三關,從熟悉要求——掌握方法,初步運用——兩次遷移,多次運用;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同時勇闖三關,爭奪金盃,形式新穎,能激活課堂教學氣氛。為攻克內容關,同學迅速地積極憑藉教材,閲讀考慮,解決問題。接着分角色扮演,同學在活動中主動探索,掌握方法。為順利闖過練習關,同學必需動腦、動手、動口來攻克難關。教師則重在指導、點撥、評價,還可以讓同學再次藉助電腦形象演示行走的路線(包括方向、路名、標誌等)協助同學準確地掌握指路的難點。這樣,教師教得輕鬆,同學學得主動,整個課堂教學實現優教、優學。

3.首尾呼應,小結回味

好的課堂教學結尾,不只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使同學堅持旺盛的求知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的效果。當同學闖三關後,我又重新帶領他們回到故事中,把故事揭題中留下的問題放在課內將結束之際解決,讓同學判斷剛才大頭兒子糟糕在哪?他該怎樣問路呢?小白鴿又該怎樣正確指路呢?讓同學在辨析明理中再次提高認識,也從同學的信息交流中反饋教學的效果。這樣首尾呼應、完整鮮明。最後課在大頭兒子經過小白鴿的指點,終於找到長城,師生一起欣賞長城美景的愉悦氣氛中結束。同學得到了美的享受,課也得到了美的昇華。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26課,請大家齊讀課題。(出示PPT),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提出讀書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其實今天,還有一位朋友跟我一起來到了課堂上,它就是小鳥波比。波比想請大家去它居住的森林裏看看。咦,怎麼出現了一些詞語寶寶?只有打敗了它們,我們才能繼續趕路。

(1) 出示帶拼音生詞,小老師領讀

蓬鬆 活躍 鳥巢 嶄新 木牌

撲稜稜 嘰嘰喳喳 蹦蹦跳跳

撲稜稜 “稜”單獨讀一聲,組成詞語是變成了輕聲。(放在什麼地方?)

撲稜稜,小鳥在做什麼?(它在揮動翅膀呢)請學生做動作體會。

撲稜稜,你能再説説這種形式的詞語嗎?(ABB)

詞語寶寶一看大家讀得這麼好,一下就把帽子摘掉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 去掉拼音自讀,排火車讀

現在只剩下了生字,大家加油啊!

(3) 去掉拼音讀生字:同位互讀 齊讀

大家識字這麼棒,一定都有自己的方法,誰來説一説?

(4) 交流識字方法

大家都説得很好。下面我給大家出一道看圖猜字

出“鳥窩”圖—古文“巢”——巢

我們的祖先用類似圖畫的符號記錄自己的生活,這種字就是象形字。演變到現在就是“巢”

我們終於趕上了波比,快跟它走吧。

三、學習課文

這裏就是波比生活的森林。(視頻,小鳥在林中)如果你是生活在這裏的小鳥,會有什麼感覺?(快樂)

教師隨機板書:小鳥 快樂

那讓我們用快樂的語氣來讀一讀第一小節。

大家都注意到了,第一句是問句,讀出了疑問的語氣。請大家再讀一下第一句讓我欣賞好嗎?我學會了,下面老師問,大家答,合作讀第一小節。

找同學讀第一小節

你讀得真好,我彷彿看到小鳥就在我眼前,一會兒唱歌,一會兒梳理蓬鬆的羽毛。

誰還能用一會兒,一會兒來造個句子。

3學習第二小節(出示第二小節)

其實,清晨的林中,小鳥不光快樂,它們還最(指着活躍)

教師隨機板書:活躍

請同位互讀第二小節。

它們在忙什麼?(捉害蟲)

你都知道哪些益鳥是捉害蟲的?(生答)

大家知道的益鳥真不少.咱們一起來看看。

小鳥們棒不棒?有了它們,小樹才能健康茁壯的成長!誰能再讀讀第二小節,誇誇這些小鳥呢。男生女生互問答。

有了你們的誇獎,小鳥捉害蟲就更起勁了!

1學習第三小節(出示第三小節圖)(這裏需要多讀一邊課文嗎?放在哪裏?)

師問:翠綠的樹林中,小鳥一邊捉害蟲,一邊唱歌,它們在讚美誰呢?(紅領巾)

紅領巾指的是誰?(少先隊員)

原來加了引號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呀! 板書:少先隊員

自讀第三小節,回答。

少先隊員來做什麼?(“放鳥巢”) 還做什麼?(放木牌)

(出示空木牌)你認為這塊木牌上會寫些什麼呢? (小組互相討論,指名説)

2“紅領巾”為小鳥做了這麼多好事,小鳥會説什麼呢? (指名説:)

讓我們帶着感謝的心情來讀一讀最後一個小節吧。

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像“紅領巾”一樣愛護小鳥們。(圖片)

你想對這樣的人説什麼?

所以,我們要做到(PPT)

當堂檢測:照樣子寫詞語。 AABB 來去

3指導書寫

(1)(出示本課生字“躍“)仔細觀察這個字,它是什麼結構?

(2) 仔細觀察“躍”你覺得在寫這個字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3) 老師範寫,學生書空

(4) 學生在書上練習寫一個

四、擴展閲讀

小鳥活潑可愛,不僅少先隊員喜歡它們,愛護他們,古人也有愛鳥護鳥的意識。

(出示古詩,齊讀) 畫眉鳥 [宋]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

始知鎖向金籠聽, 不及林間自在啼。

板書: 26紅領巾真好

放鳥巢 快樂 晨

少先隊員 小鳥

立木牌 活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