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9W

《聲音的產生和傳播》最好通過探究活動體驗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出發,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及收集的信息進行對比分析,得出結論。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篇一:

課題: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發生的,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2.知道聲音傳播需要介質,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不同,熟記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3.知道回聲現象和回聲測距離原理。

教學難點:回聲測距離的計算

教學重點: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過程,聲速

教學方法:實驗演示、引導學生探索

教學用具:音叉一對、乒乓球、鐵架台、透明塑料杯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請一位學生朗讀課本p31帶?的文字,提問:同學門是不是都聽見了?他朗讀的聲音是怎麼發出來的?他的聲音是怎樣鑽進每個人的耳朵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聲音的發生和傳播過程,學習聲現象的基本知識。

二、聲音的發生

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這些千千萬萬的聲音到底是怎樣發生的呢?

通過實驗和研究我們發現:一切發生的物體都在振動(解釋何為振動)

舉例:講話發聲是聲帶在振動、吹口哨、打雷是空氣在振動、打鼓時看到鼓皮在振動………

演示實驗驗證:音叉發聲,彈開乒乓球。

音叉發聲,濺起水花。

得到結論: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提問:反過來,是不是一切振動的物體都在發聲呢?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總結:一切振動的物體都會發聲,只不過有些振動發出的聲音我們人耳聽不到。(聽不到的不一定是不存在的)

提問:振動就會發聲,發聲就一定有振動,那如果振動停止,聲音會怎樣呢?

手握音叉演示實驗説明:振動停止,發生也停止。

三、聲音的傳播

舉例:老師講課,每個同學都聽得見,聲音是怎樣傳到你們的耳朵的呢?

聲音能通過空氣傳播,物理教案《聲音的發生與傳播》。

演示實驗證實:音叉共鳴,另一音叉彈起乒乓球。

提問:除了空氣可以傳聲外,還有哪些物質可以傳聲?

學生討論、舉例,老師歸納:其他氣體、液體、還有固體都可以傳聲。

舉例説明:釣魚、潛水員喊話,鐵道游擊隊聽軌等等

學生實驗:將耳朵貼在桌面上,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

我們把所有可以傳播聲音的'物質(媒介)叫介質

氣體、液體、固體都是介質。

提問:如果沒有氣體,也沒有液體和固體,沒有介質,還能不能傳播聲音?

沒有介質不能傳聲,即真空不能傳聲。

請學生查看課本P33聲速表

得出結論:一般而言,聲音在固體中比在液體中傳播快,在液體中比在氣體中傳播快

(由分子密集程度決定)

找出15C時,空氣中聲速為:340m/s要求學生識記。

一般空氣中,如無另外説明,都認為聲速是340m/s。

練習題:鐵道游擊隊隊員卧軌聽火車,如離火車距離為s,問能聽到幾個聲音,聲音

之間間隔是多久?

四、回聲

回聲: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

老師講課,為什麼沒有聽到回聲?

回聲存在並被聽到,只是人耳不能區分---和原聲時間間隔太短。

人耳區分原聲和回聲最小時間間隔為:0.1秒

組織學生計算聽到回聲的最短距離:

s=vt=340mL=s/2=17m

五、回聲的利用

1、測距離:L=vt/22、測深度:h=vt/2

六、思考題:一小車以40m/s速度向山腳行駛,在某地按了下喇叭,1s後聽到回聲,問小車按喇叭時離山腳多遠?

七、小結:作業:P43頁3題,4題.

七、板書設計:

第四章聲現象第一節聲音的發生和傳播

一.音的發生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2.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

二.聲音傳播

1.聲音靠介質(任何氣體、液體和固體)傳播。

2.聲速(15℃)340m/s

3.聲速由大到小排列:固體、液體、氣體。

三.回聲

1.回聲是聲音在傳播中遇到障礙物反射回來的現象。(聽到回聲條件:0.1s以上,17米)

2.利用回聲測距離:s=1/2s總=1/2vt。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案篇二: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 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

3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知道15℃的空氣中的聲速是340 m/s。

(二)能力目標

通過實驗與探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初步探究物理規律的能力。

(三)情感體驗目標

1 豐富多彩的聲現象,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樂於探索物理學原理。

2 通過討論交流、實驗探究,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二、教學設想

1 重點、難點、疑點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振動發出聲音。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實際是聲波的傳播,聲音要靠氣體、液體、固體物質作為介質傳播出去。

2 課型及基本教學思路

課型:新授課。

基本教學思路:本節課實驗較多,採用以直觀為主的綜合啟發式教學,初步滲透探究式學習方法

三、教具

真空罩實驗儀、鋼尺、吉他、鼓和槌、玻璃缸、音*、白色泡沫塑料球、蠟燭、火柴、錄音機。

四、教學設計

(一)引入新課

“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在聆聽歌聲中讓學生進入聲音世界,今天我們研究關於聲音的問題。

(二)進行新課

1.整體感知

聲音是由於物體振動而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聲音消失,氣體、液體、固體都能振動發聲,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一切氣體、液體、固體均能作傳聲物質。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的,通常我們聽到的聲音是靠空氣傳來的,真空中不能傳播聲音。

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同種介質當温度發生變化時,聲速也會改變。15℃時空氣中的聲速為340 m/s。

2.教學互動

互動1:觀察物體發聲的特徵。

明確 在同學討論基礎上動手做一些活動(如撥動鋼尺,敲擊桌面等),觀察、總結物體發聲的共同特徵: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互動2:體驗哪些物體能發聲。

明確 通過拍打水面、吹口哨等活動,體會除了固體能振動發聲,液體、氣體也能振動發聲。開頭歌詞中“空氣、馬的聲帶和黃河水”都是發聲體。

互動3:聲音是怎佯從發聲體傳播出去的。

明確 先讓同學們大膽猜想,進而設計實驗研究(如做土電話,把鬧鐘密封好放入水中)聲音的傳播條件是需要介質。一切氣體、液體和固體都能傳播聲音。

互動4:聲音是以什麼方式傳播的。

明確 用槌擊鼓,觀察旁邊的燭焰在擺動,引導學生推論空氣傳聲時形成了波動,也就是聲波。

互動5:你知道聲速嗎?為什麼打雷時先看到閃電而後聽見雷聲?

明確 打雷時總是先看到閃電而後聽到雷聲,説明聲音傳播需要時間,聲音每秒內傳播的距離叫聲速。由其他知識過渡感知聲速,瞭解聲速跟介質的種類和温度有關。15℃時空氣中聲速為340 m/s。

3.達標反饋

(1)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通常聲音是通過空氣傳播到人耳的,空氣中聲音是不能傳播的。

(2)在生活中常説“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説明:①氣體、液體、固體都能發聲;②空氣能傳播聲音。

(3)某人在一根裝滿水的鋼管的一端敲擊一下後,在另一端的人能聽到 3 次響聲,第一次是由鋼管傳來的。

(4)打雷時一人看到閃電後5 s 聽到雷聲,則此人到雷擊處的距離為1700 m。

Tags:傳播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