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荷塘月色》的教案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4W

教學目標

《荷塘月色》的教案設計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二)能力訓練目標

1.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悟能力。

3.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鑑賞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引導學生關注社會,追求理想。

教學建議:

一、本文的教學重點應放在結構安排、寫景的層次和運用語言的技巧上。

二、本文語言精美,寫景狀物傳神,應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自然地受到感染,體會文章的韻味。

本文語言樸素、典型,充滿詩意,這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要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巧妙運用比喻、通感,精心選用動詞、疊詞的表達技巧。

解決辦法

1.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2.引導學生品味表達作者感情基調與感情發展變化的關鍵語句。

3.引導學生體味本文描寫景物的特點,從中領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4.通感的修辭方法學生第一次接觸,可以結合練習題講一點知識,必要時可擴展一些練習。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要點:

講解《荷塘月色》,弄清作者寫作的緣起及描繪月色下的荷塘的特點,環境描寫與抒發感情的關係。引導學生學習作者巧妙運用比喻、通感,精心選用動詞、疊詞的表達技巧。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解題:荷塘月色(加點部分板書,下同)是朱自清的早期散文作品之一。荷塘,是指作者任教的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裏的荷花池,表明作者所要描繪的特定處所。月色是文章描繪的中心,它是作者心目中嚮往、追求的和諧寧靜的境界。

朱自清在青年時代曾參加過五四運動,嚮往過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後來也投身過反對北洋軍閥的鬥爭。1927年,蔣先生叛變革命,中國革命處於低潮,朱自清陷入苦悶之中。他既對現實不滿,又不敢投入火熱的革命鬥爭中去,因而借賞景來排遣苦悶。本文中所反映出來的憎惡現實,想找一個安寧的所在而不得的苦悶心情,在當時一部分正直的知識分子中很有代表性。

二、學生默讀課文,參照練習一,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

三、教師先讀課文、正音並解釋詞語。

四、理清全文的段落。教師歸納:全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即第1自然段),寫作者夜深人靜時去荷塘觀賞月色的緣由。第二大段,(26自然段)是全文的主體,細緻地描繪荷塘月色的迷人、恬靜,抒發作者淡淡的喜悦和哀愁。第三大段(末兩個自然段),寫江南採蓮習俗及惦念江南之情,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全文結構完整,銜接自然緊密,寫景與抒情有機地揉合在一起。

五、講讀第一段。

(一)指名朗讀。

(二)提問:作者為什麼惦念起荷塘來了?作者寫自己離開沉浸在寂靜中的家有什麼用意?

師生共同談話,注意忽然兩字。

月亮升高了,馬路上孩子們的嬉笑聲聽不見了,妻子拍着閏兒也漸入睡。周圍已經沉靜下來了,本來可以好好想一。些問題,但是,許多的事縈繞在自己頭腦中,無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為了排遣內心的煩惱,找尋片刻的心靈的寧靜而去荷塘邊的。

第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它象是一支樂曲中的主旋律,在全曲中迴盪。

六、講讀第二段:

(一)提問,這一段是按照什麼線索來寫的?學生回答,教師歸納:這一段是按照作者漫步荷塘的過程來寫的。按照作者的活動、視線的轉移,有層次地展現荷塘月夜的美麗景色,抒發作者的感情。

小路(第2節)荷塘(第4節)月色(第5節)荷塘周圍的樹(第6節)

漫步思索(線索)(板書)

(二)講讀第2節:

文章先寫去荷塘必經的小路。提問:這條小路有些什麼特點?學生回答,教師歸納:作者抓住了小路的曲折、幽僻,多樹的特點(板書),這三者中,幽僻是主要的特點。曲折與多樹是構成幽僻的重要條件。小路沿荷池而築,隨荷池彎曲,呈曲折之態。多樹則蓊蓊鬱鬱,更顯幽深僻靜。

文章用了對比的`方式,襯托出月下小路的美。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對比的?

用白天(少人走)、一般的夜晚(更加寂寞)、沒有月光的晚上(陰森森的)和今天的淡月比,寫出景色朦朧,富有詩意,第一次把月色點了出來。

(三)講讀第3節:

提問:這一節寫作者去荷塘時的感受,請你説説這種感受的具體內容?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請學生把象今晚上,現在都可不理這段話劃出來。這是作者感受的具體內容。作者感到在這種幽僻的壞境之中,自己成了一個自由的人。在這種環境裏,可以不做違心的事,不説違心的話,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拋棄塵世間的喧囂和煩惱。聯繫文章的寫作背景,可以理解這種感受,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進一步點明瞭夜遊的原因。

(四)講讀第4節:

背誦課文第四段,討論以下問題。

(1)作者寫月下的荷塘景物順序是如何安排的?有何特點?

先總寫荷塘,再寫葉子、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定點觀察,由近及遠,由上到下,先靜態後動態。

(2)鑑賞景物特色及語言技巧

荷塘曲曲折折用疊詞,突出廣度

荷葉田田用疊詞,突出密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動寫靜,寫出了高而圓的風姿

荷花裊娜,擬人,飽滿的花朵姿態柔美

羞澀,擬人,含苞欲放的嬌美情態

明珠,比喻,晶瑩剔透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星星,比喻,忽明忽暗地閃光,暗寫月光柔和

美人,比喻,纖塵不染的美質

荷香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通感,將嗅覺形象訴諸聽覺形象,時斷時續,若有若無,輕淡飄渺,沁人心脾,擴大意境,烘托環境優雅、寧靜,這是月夜獨處的獨特感受

荷波閃電,比喻,突出快速

凝碧,以靜寫動

流水脈脈,擬人,默而有深情

(3)歸納月下荷塘的總體特點,寄寓的感情素淡,寧靜,寄寓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五)講讀第5節:

背誦課文第五段,討論以下問題。

(1)這一段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先寫月光,再寫月影,最後寫光與影。

(2)作者選用了哪些動詞來描寫月光,有什麼好處?

瀉,照應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這個喻體,增強動感,表現了月輝照耀、一覽無餘的情景。

浮,水氣輕輕升騰,慢慢擴散、瀰漫,以動景寫靜景,以青霧襯月光,表現了月光的朦朧、淡雅。

洗,牛乳的比喻承上文瀉字而來,一個洗字表現了月光潔白柔和而又鮮豔欲滴。

籠,夢的比喻承上文浮字而來,一個籠字表現了月光下葉子與花的輕飄柔美的姿容,襯托了月光的朦朧、柔和。

(3)月光朦朧、柔和的原因是什麼?酣眠比喻什麼?小睡比喻什麼?作者為什麼説恰是到了好處?

原因是天上有一層淡淡的雲。酣眠比喻朗照,小睡比喻淡淡的雲遮住了滿月的意境。這種朦朧柔和的恬淡正合作者此時的心境,所以説恰是到了好處。

(4)作者為什麼又要寫月影?哪個動詞用得精妙?

荷塘四周有蓊蓊鬱鬱的樹。月影當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輝映,能使月色表現得更為精妙。

一個畫字用得精妙,彷彿有無形的手在展紙描繪一般,富有情趣,表現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5)寫光與影運用了什麼修辭方法?有什麼好處?

運用了比喻與通感的手法。將視覺形象化為聽覺形象,光與影的黑白塊兒彷彿變成了活潑跳躍的音符,化靜為動,寫活了。光與影的和諧分佈與名曲的優美、悠揚、和諧動聽,兩相烘托,擴大了意境。

(6)這段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總體特點是什麼?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朦朧,和諧,寄寓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講讀末兩節。寫夜遊荷塘引起的聯想,想到古代詩詞中對採蓮的描繪從而引起對江南美好生活的懷念,表現了作者對眼前的寂寞、毫無生氣的環境的不滿之情,進一步表現了作者內心的不平和對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嚮往。在思鄉的哀愁中結束全文。

八、寫作特點: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準確生動,富有韻味。作者是如何使語言表達得如此美的?

(1)作者精心選用恰當的動詞,使語言準確、貼切,創造出生動的意境。

(2)作者善於運用疊詞,傳神地描寫事物特徵,加強語氣,舒展文氣,增加音韻美,深化物態情貌。

(3)作者善於運用比喻、擬人、通感等修辭手法,使語言形象生動,創造出引人入神的意境。

九、歸納中心思想。讓學生歸納,教師總結。從荷塘月色美麗景色的描繪中,表露了作者對黑暗的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總結、擴展

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善於通過鑑賞作者的景物描寫去把握其中寄寓的情感。而鑑賞作者的景物描寫,要善於分析景物描寫的層次、景物描寫的技巧造成的效果,要品味景物的特點,最後歸結到美感特徵。

課外閲讀朱自清的另一篇散文《綠》,領悟寄寓在梅雨潭的綠中的思想感情,並與《荷塘月色》表現的思想感情進行比較。

十、佈置作業

自由命題寫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要求運用比喻、通感的修辭方法,在選用動詞與疊詞上下點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