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走進美術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9.58K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走進美術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走進美術教案

走進美術教案1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杆及樹葉進行創造性地裝飾與表現。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範畫二幅

2、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

1、教師: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為什麼説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麼幫助呢?

(幼兒討論回答)

2、小結: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這麼美麗舒服,

大家都很喜歡樹。

3、教師:如果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

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裏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麼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

1、討論一

(1)教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示範畫一根豎線)

提問:這是棵大樹嗎?為什麼?(樹杆太細了,大樹樹杆粗粗的)

(2)教師:我來加加粗,現在這棵大樹的樹杆可粗啦!樹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

提問:樹杆上長着什麼呀?樹枝比樹杆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麼樣長的?

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着一個往上長。

(師邊示範邊討論)樹枝越往上長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

(1)提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麼樣的葉子呢?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

(2)提問:樹身上還少了什麼?我們給樹杆穿件什麼花紋的新衣服?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示範)。

3、欣賞比較

(1)教師:森林裏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

那我們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

(2)(出示範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

提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麼花樣的新衣服?

(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形狀,排列形式)。

(3)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麼樣?象什麼?(幼兒聯想)

三、聯想創作

1、.教師:未來森林裏的樹真漂亮,我們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

2、提示

(1)未來的森林裏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幾棵不一樣的樹。

(3)在森林裏我們已經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快找幾個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裏迷路的。

3、(出示範例2)

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鑽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裏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數)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

(幼兒繞場走)

3、教師引導幼兒看樹杆上的花紋,有些什麼形狀葉子等。

五、結束:

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後學會各種本領,

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打扮我們的環境。

走進美術教案2

課題名稱:走進美術

王璽

教材分析:

教學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為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繫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中學生由於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欣賞活動。收集,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望,同時培養髮現問題的能力,流成果的能力。

三維目標:

1

23教學重點教學難點課前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欣賞、討論教學過程:1.

才會產生從藝術形式上分析、探討美術作品的

側重於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

語言的角度、從歷史背景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從美術家的生平或創作心理的角度進行欣賞。

2.和中國畫《粒粒皆辛苦》比較。

學生討論、發言。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手法創作的同一題材的美術作品放在一起欣賞,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髮現藝術作品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可以從題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對中國畫、油畫進行比較分析。

3.出示一組不同題材的中國畫、油畫作品,進一步比較、區別,加以鞏固。

4.其他畫種:版畫、水彩畫。

側重於介紹不同的材料、技法產生特殊的畫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啟發學生回憶生活周圍的雕塑,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體積和材質。

6.混合所有繪畫和雕塑作品,讓學生辨別、歸納,感受藝術家是如何發現、表現美的。

7.學生把自己收集的圖片根據要求進行分類粘貼,或者根據自己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展示。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如果發現學生帶有藝術設計類的圖片,可以提示下一節的內容和課前準備的要求。

8.提示學生在課後按小組調查小區等公共場所的雕塑藝術情況。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與生活非常貼近的藝術設計作品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反思

2.得出視覺傳達設計的範圍。

3.

4.

5.

可分為平面、立體、

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式。

8.佈置課後內容:調查某項藝術設計的情況,作簡單的評價。

課後小結:

走進美術教案3

一、教學目標:

1、引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關注。

2、認識常見的顏色。

3、嘗試運用線、形及平塗着色的方法描繪身邊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重難點:

1、認識常見的顏色。

2、運用美術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準備:

歌曲《春來了》、《春天在哪裏》,表現春天的繪畫作品,六種顏色的大張色紙。

四、教學過程

一)、感知與體驗

1、説春天-瞭解春天

2、演春天-瞭解春天中生物的形態

3、賞春天-感受春意

4、唱春天-體驗春天

二)、創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春天

以《春姑娘來了》為主題創作一幅表現春天的作品:可以用繪畫、剪紙、摺紙等各種方式表現春天。注意色彩的選擇和運用

三)、評價與反思

把學生的作品貼在老師準備好的有簡單裝飾的綠色紙上,聆聽《春來了》,在音樂聲中説説自己最喜歡哪幅畫為什麼喜歡它。

走進美術教案4

有益的學習經驗:

1、注意到車輛的車輪花紋,加深對車輛的認識。

2、體會到合作做事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顏料液、海綿、小碟子若干、玩具車、白紙。

活動與指導:

1、讓幼兒把玩具車翻過來,看一看車輪上凹凸不平的紋路,並用手摸一摸。結合實物向幼兒解釋什麼是凹,什麼是凸。幼兒理解後,讓他們再次用手摸一摸車輪上凸起來的部位和凹進去的部位。比一比它們摸起來的感覺有什麼不同。

2、佈置幼兒將海綿在顏料液裏泡一會兒,取出來後反過來放在碟子裏(這一步視幼兒能力發展水平而定。如果幼兒能力還做不到完成這一步驟,可以由教師事先泡好放在小碟子裏,幼兒輪流使用)。示範指導幼兒把玩具車從海綿上經過,然後再把玩具車放在白紙上,從上面經過,拓出不同的車輪花紋來。幼兒拓完後,幫他們在自己的作品上寫上名字。

3、等幼兒拓出來的花紋涼幹後,每名幼兒選一份作品,把選出來的作品用膠水粘連起來,組成長長的綵帶。組織幼兒比較一下,自己手裏的一張花紋圖案和長長的綵帶相比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好看一些,和孩子們一起把綵帶掛起來,用來裝飾活動室牆面。裝飾好後,讓幼兒去找一找哪一條綵帶是自己拓出來的。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小服裝設計師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小小服裝設計師

有益的學習經驗:

1、發展動手、動腦的設計製作能力。

2、增強自信心,激發與同伴分享喜悦的情感。

準備:

用白卡片剪成的各式服裝樣板,用剪刀將剪好的各種花布剪出不同的圖案,膠水,幾件春季服裝。

活動與指導:

1、先組織幼兒觀察春季服裝,給幼兒介紹每件服裝上的主要圖案,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2、幼兒裝飾服裝:

每人取一張服裝樣板,再從各種圖案中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案,將圖案設計佈置在服裝樣板上並用膠水粘好。

3、幼兒將自己設計裝飾的服裝可以贈送給同伴、老師或媽媽,讓他們與自己一起分享快樂。

幼兒園小班美術教案:蒲公英去旅行

活動目標

1、用繪畫來表現蒲公英種子飛翔的樣子,體驗繪畫的樂趣。

2、能保持畫面的整潔,並養成耐心細緻的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蒲公英

2、範畫:蒲公英

3、幼兒用畫紙,畫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蒲公英,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它嗎?蒲公英是什麼樣子的?

(幼兒觀察圖片進行講述)

二、引導幼兒想象講述。

1.教師:蒲公英的種子是什麼樣的呢?被風一吹會怎麼樣呢?

2.蒲公英非常喜歡旅行,蒲公英的種子跟着風兒去旅行,

它們在空中飛呀飛,會看到哪些美麗的景色呢?

(幼兒自由想象講述)

3.小朋友想不想把蒲公英的種子在旅行的時候看到的景色畫下來呢?

三、示範畫蒲公英種子

教師:畫的時候,蒲公英飛翔的種子畫在紙的什麼地方?

看到的景色又要畫在什麼地方呢?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指導幼兒先畫朝各個方向飛的種子,再畫地面上的景色,注意畫面的整潔。

合理安排畫面。

五、展示幼兒作品。

1.鼓勵幼兒與同伴講一講自己畫的蒲公英種子旅行的故事

2.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畫的故事。

走進美術教案5

學習領域:造型與表現

課時:2課時

教學重點:

欣賞、感受了解大自然的美麗,增強環保意識,激發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

教學難點:

如個啟發引導學生用簡短的語言來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及愛護方法。

教學目的:

1、顯性目的:通過欣賞使學生能夠發現大自然的美,並結合自己的認識和聯想,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2、隱性目的:通過課堂活動的參與與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活動過程中感受發現美的愉悦,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教學思路:1、通過啟發回憶,讓學生説説自己喜歡的大自然中的景物,使學生明白自然界所包括的內容。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感知和發現自然界中各種景物的美,經過小組的討論和交流表達自己喜歡大自然的情感。最後延伸到如何從我做起保護好大自然。

2、教師設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經常帶你們到大自然或公園玩嗎?那裏的風景美不美呢?給你印象最深感覺最美的是哪些景物?請學生大膽地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要調動氣氛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大膽的發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師小結:你們回答得真好!大自然非常的美,我們都非常的喜歡大自然,這節課老師就將帶領大家走進大自然,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教師板書課題。

4、講授新課:

⑴教師展示圖片或者播放圖象,引導學生觀察並讓學生説出課本上的圖片都有哪些大自然的景物;

⑵教師重點介紹一到兩幅圖片,重點從圖片中的造型、顏色以及自己的美的感受上來介紹,為學生分組評訴作品時提供一個範例。

⑶學生分小組進行欣賞和交流,説説自己喜歡的景物以及喜歡它的原因。

⑷小組進行學習後的彙報工作。幾哦市要多鼓勵表揚發言的同學。

⑸拓展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身邊的自然景物中感受美,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在生活中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傳遞美的信息。你們感受到了嗎?樹木正在發芽,葉子正在由淡綠變成深綠,露珠兒在小草尖上晶瑩的閃動着,這一切是多麼美好啊!你們能感受到嗎?大自然是最美好的,我們能為保護她而做點什麼呢?請同學們來自由談談。

⑹學生髮言,教師總結。

教學反思

在這一課中,學生在活動中度過,在田野、學校的沙坑裏進行。學生玩得很愉快同時也學到了親身體驗到自然中的樂趣。再一次感受大自然的力量。設想在其他季節、地點進行此類活動,夏遊、秋遊或班隊活動中實施。那他們更容易理解這課的內容。

走進美術教案6

活動目標

(一)欣賞波洛克作品,大膽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二)嘗試用滴流的方法繪畫,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波洛克的畫、紙張、顏料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喜歡畫畫吧?你們有沒有嘗試過一邊跳舞一邊畫畫?有一位叔叔就能邊跳舞邊畫畫,想知道他是誰嗎?對了,他是波洛克,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

(二)欣賞波洛克作品

1、欣賞第一幅作品《暢想》

(1)提問:看着這幅畫你有什麼感覺?覺得他的畫像什麼?你想到了什麼?誰能來猜一猜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怎麼樣?為什麼?

(2)小結:這些流暢的線條和亮麗的色彩,好像把我們帶到了……讓我們的心情快樂又愉悦。

2、欣賞第二幅作品《第五號,1948》

(1)提問:這幅畫你看到了什麼?有些什麼線條?有哪些色彩?這些暗暗的顏色和亂亂的線條給你什麼感覺?

(2)小結:就像小朋友説的那樣,畫家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心情很壓抑很難過,這些暗暗的色彩,亂亂密密的線條,讓我們的心情很難過,好像走進了……。

3、欣賞波洛克其他作品,將波洛克作品放大,讓幼兒自由欣賞。

4、你最喜歡哪副畫,為什麼?(追問,抓住顏色和線條)

5、波洛克叔叔的這些畫神奇而美麗,他的畫和我們平時的畫是不一樣的,在他的畫裏,只有顏色和線條。但他不是用筆直接畫出來的,你想知道他是怎樣畫畫的,想不想知道波洛克叔叔的故事?

(三)介紹波洛克

1、出示1912

(1)師:1912是什麼意思呢?幼兒猜測。

(2)教師播放錄音。波洛克1912年出生在美國,因為在他的畫面上只有一些線條和色彩。所以別人把他的畫叫做“抽象畫”。波洛克是20世紀美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

(3)師:原來1912就是波洛克叔叔出生的時間。

2、出示:滴流。波洛克喜歡用很大很大的紙或者畫布畫畫,因為畫布實在太大了,所以索性把它鋪在地上,用筆沾顏料滴到畫布上,有時沿着畫布的四周作畫,有時就乾脆提着戳了洞的顏料桶在畫布上來回走動,人們把這種畫畫方法稱為“滴流”。因為波洛克喜歡聽着音樂邊跳舞邊畫畫,所以,人們又把他的畫叫做“行為繪畫”。

3、討論:瀏覽了這些知識的寶藏,小朋友你知道了些什麼?

孩子們説得真好,老師很高興,我也想用波洛克叔叔作畫的方式,把我的心情畫下來,教師示範。

(三)嘗試滴畫

1、教師示範。

2、師:孩子們,你們是不是也想用滴畫的方式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你們現在是什麼心情?你想用什麼線條和顏色滴畫?

3、師:波洛克叔叔説過顏料都是有生命的,現在就讓我們隨着音樂起舞,用這些美麗的色彩和線條把自己的心情都大膽的表達出來吧。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幼兒自由選擇顏料,滴畫時筆放低一點,小心不要滴到身上和同伴身上。

(四)展示講評

1、老師當記者採訪:這位小畫家,你好,你今天玩得高興嗎?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你們的畫嗎?畫了些什麼?

2、幼兒介紹。

走進美術教案7

教學目標:

1.瞭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區別、美術館和博物館的歷史、性質、作用。

2.瞭解作品展示的最佳方式,總結所參觀展覽的意義和目的。教學難點:拓寬美術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的目的。

 教學重點:能為學校或班級策劃一次展覽。

教學過程:

一、美術展覽展示方式。

1.中國自西周以來,宮廷中就一直收藏美術品。1925年組建的故宮博物院是以美術為主的博物院。1959年落成的中國美術館,是20世紀以來的中國美術作品的展覽中心,同時舉辦世界各國美術展覽。

2.美術館的性質作用:美術館的作用日益廣泛多樣,不僅可提高一般羣眾的文化水平和美術修養,而且可協助學校的美術教育,還可為美術家的創作提供參考和借鑑,向理論工作者提供資料和信息。

3.今天的美術館是藝術、教育、學術和科學的多機能綜合體。

4.博物館

你知道世界五大博物館嗎?

你知道世界博物館日是哪一天嗎?

5.美術館與博物館的關係

美術館是博物館的特殊類型,它從博物館中分化而出。美術館既特指美術館,也包括具有美術館性質的博物館。

二、走進中國美術館

1.總結本課學習知識點,總結參觀展覽的意義目的。

2.同學們生思考:

①你知道中國美術館在美術界的地位和作用嗎?

②美術館是如何佈置、展示美術作品的?

③不同的美術作品有不同的展示方式,説説各種美術作品的最佳展示方式是什麼?

比較各地美術館的建築外觀,凸現中國美術館強烈民族風格的建築特色,加深學生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瞭解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基本知識,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讓學生做策展人策劃一次展覽,可以是繪畫作品,也可以是手工製作或個人收藏品,讓學生開動腦筋,在展覽的內容及主題上加以創意。

走進美術教案8

一、《走進微觀世界》教材分析

遵循課程標準提出的使學生形成基本的美術素質的基本理念,《走進微觀世界》培養他們敏鋭的視覺意識,對視覺現象和美術作品能做出積極的?穴或許還應該是獨特的?雪反應,《走進微觀世界》發展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薰提高綜合思維水平,形成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教材在“造型·表現”學習領域設置了這一單元的課程,通過微觀世界的形式美感的啟迪,學習和運用藝術造型的基本知識。 初中美術教案9年級上:05課 走進微觀世界

學習活動的設置分三個步驟展開:欣賞微觀圖片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通過語言描述和討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觀察顯微鏡下的微生物或通過顯微攝影圖片,感受微觀世界的現象,並通過記錄、想像、設計基本形,組合形狀構圖等一系列的工作,進一步發現和探究圖形的奧祕;採用繪畫或計算機輔助繪畫以及製作立體模型等造型方法進行藝術表現,在不斷認識、想像的基礎上,運用構成方法創造出獨特的富有想像力的圖形。

“評價建議”從對圖形的想像和創意、空間意識的形成以及繪製水平和動手能力幾個方面展開,便於學生自評或互評。

“資料庫”摘錄了有關名詞術語的解釋。

“學習大空間”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出發,列舉了自然形態和人工形態的圖片,講解了它們之間的區別和關係,幫助學生更廣泛地理解現實生活中豐富的視覺形象。

本單元的教學旨在幫助學生開拓新的視角,啟發他們關注自然形態,開闊視野,發揮想像,探究和思考圖形結構的規律。通過學習活動,進一步認識自然,對豐富的視覺形象產生興趣。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力求幫助學生在物質結構的基本形式和藝術創造的造型要素之間找到某種聯繫,並歸納出方法,用以創造新的圖形。

二、教學目標

*發現和欣賞微觀世界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探究自然結構與圖形結構的共同規律;根據自然現象進行想像和表現,創造性地運用簡單元素構成圖形。

三、教學思路

1. 教學題材

教材呈現的顯微攝影圖片注重體現和諧、秩序兩個特點。圖片中可以找到等距排列、對稱、重複以及空間結構、運動變化等形式,呈現了自然形態的基本特點。與藝術作品比較,説明人工形態的創造都是基於對自然形態生成和變化的認識、理解。

基本形體的設計與變化組合的學習活動,引入平面構成和立體構成的一般方法,通過繪圖和製作的技能學習,掌握分割、集聚、插接等造型技能,體會自然形不僅可以作為模仿的對象,而且還可以作為功能、構造和美的形式(對稱、比例、調和、平衡、對比)的範例。從而領悟研究自然形態的生成過程,即可瞭解形態的本質的道理。

2. 教學組織

課前準備多媒體演示課件,包括教學所需圖片文字、動畫示意,最好有影片資料,學生用繪畫或立體制作的工具材料等。欣賞活動在老師的引導下展開,立體制作活動可以分小組進行。教學過程中發揮班幹部的作用,每組選定負責人。

3. 教學策略

按照學習活動的設計,這一單元的教學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

第一課時從關於“形態”的話題開始,運用實例解釋“形態”的詞義,引起學生的注意。通過議論的形式展開師生之間的交流,逐步引導學生髮現微觀圖片中呈現的形式結構美感,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像。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形式和情感兩條線索進行思考。

走進美術教案9

有益的學習經驗:

知道過年的時候,人們有擺放糖果、瓜子、糕點等供別人來拜年的時候食用的習俗,加深對過年風俗習慣的瞭解。

準備:

舊糖紙、糖塊狀泡沫塑料或橡皮泥、紙碟子。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交流一下過年時自己到別人家拜年主人是如何招待自己的,引導幼兒説出:主人會擺出糖果給自己吃、倒茶等。教師把幼兒討論的話題集中到糖果擺放上,提問幼兒:家裏過年時會在什麼地方擺放糖果?如何擺放?

2、佈置幼兒學習包糖果。發給幼兒舊糖紙、泡沫塑料若干(如果是用橡皮泥代替泡沫塑料的,要先教幼兒學習用橡皮泥搓糖果)。示範指導幼兒用舊糖紙、泡沫塑料包糖果。

3、發給幼兒紙碟子,讓他們把自己包好的糖果擺放在碟子裏,供佈置活動室時使用。

走進美術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杆及樹葉進行創造性地裝飾與表現。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運用線條與圖案裝飾樹杆與樹葉。

難點:表現樹枝交錯生長的形態。

三、材料與環境創設:

1、在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木,瞭解樹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2、範例二幅,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音樂帶。

四、設計思路: 中班下學期美術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在欣賞中豐富幼兒的裝飾表現能力。在近階段美術目標中以色彩、線條裝飾為主,且中班幼兒對色彩及圖形、線條表現十分敏感,樂意使用這些方法裝飾自己的畫面,圍繞這個目標,我們從幼兒生活經驗、認知領域等各方面選擇教學內容。我結合春天萬物復甦,自然生長等季節特徵,以散步、談話活動形式,豐富了幼兒對樹木的認識,瞭解樹木與人類生活環境的密切聯繫,在此基礎上設計了活動《走進未來的森林》,讓幼兒在繪畫中進一步發揮對樹的暢想,加深瞭解自然與人的密切關係。其中在導入情境中引起幼兒的作畫興趣,又通過欣賞討論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接着以優美的音樂渲染創作環境,引起幼兒遐想。整個活動以發展幼兒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為教育目的的。

五、流程設計: 導入情境——>討論欣賞——>聯想創作——>引導講評

(一)導入情境:

1、師:最近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為什麼説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麼幫助呢?(幼兒討論回答)小結: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這麼美麗舒服,大家都很喜歡樹。

2、師:如果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裏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麼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師:走走走,出發啦!

1、討論一、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示範畫一根豎線)問:這是棵大樹嗎?為什麼?(樹杆太細了,大樹樹杆粗粗的)師:我來加加粗,現在這棵大樹的樹杆可粗啦!樹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問:樹杆上長着什麼呀?樹枝比樹杆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麼樣長的?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着一個往上長。(師邊示範邊討論)樹枝越往上長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麼樣的葉子呢?(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問:樹身上還少了什麼?我們給樹杆穿件什麼花紋的新衣服?(幼兒擴散,師選一種示範)。

3、欣賞比較:師:森林裏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那我們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出示範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麼花樣的新衣服?(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形狀,排列形式)。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麼樣?象什麼?(幼兒聯想)

(三)聯想創作:師:未來森林裏的樹真漂亮,我們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提示

1、未來的森林裏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幾棵不一樣的樹。

3、在森林裏我們已經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快找幾個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裏迷路的。(出示範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鑽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師: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集合了(集中幼兒注意力)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裏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數)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幼兒繞場走)師引導幼兒看樹杆上的花紋,有些什麼形狀葉子等。

結束: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後學會各種本領,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打扮我們的環境。評析:隨着教改的深入,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所在。在本次活動中,老師精心設計較好地體現了現代美術的要求,對促進幼兒的發展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其一,整個活動設計情景性強。教師設計了“走進未來的森林”這一情景,在寬鬆,愉悦的環境中,通過師生看看,找找,種種未來樹,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與探索慾望,為幼兒的創作開拓思路。

其二,活動設計體現整合性。“愛護森林,保護環境”是人人皆知的,但真正內化為學齡前兒童的情感與行為是較難的。今天的活動既滿足了幼兒的大膽想象,大膽創作的繪畫慾望,又培養了幼兒愛護環境的美好情感。

其三,活動中幼兒參與才主體性強。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自主選擇材料、自己設計未來樹,孩子們專注的神情、投入的神態,充分體現了他們的需要,成功的體驗。建議,在欣賞討論過程中可適當簡略些,讓幼兒有更多的時間聯想創作。體驗成功。

走進美術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生明白民間美術的基本概念,瞭解民間美術的發展。

2、學生能對民間美術作品進行賞析,説出自己家鄉的一些特色作品。

3、培養學生熱愛民間美術、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講清並使學生了解民間美術的特點及主要種類的藝術特點。

難點:學生對民間美術的有關特點的掌握及對作品能進行正確的賞析。

教學準備:教學輔助課件製作,播放設備及幻燈機、錄象機等。

課時:4-5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看圖導入

通過播放一户人家室內的圖片,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發現,並提問,然後導入本課。展示課題《中國民間美術》

(課件展示課題和教學目標)

學生活動:通過觀察圖片,感受民間美術的魅力。

明確本課學習內容和教學目標。

2、探索發現、學習新知識

(1)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

展示不同類型民間美術幻燈作品數幅,讓學生區別,發表見解,再作歸納,得出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民間美術是廣大勞動人民為滿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創作,並在民間廣泛流傳和應用的美術作品。它以民間傳説為為素材,從古至今,時代傳承,是勞動人民情感智慧的結晶,併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民間美術在古代是相對於宮廷美術、士大夫文人美術,在現代是相對於專業美術而言的美術種類。)

學生活動:通過不同類型的作品比較和區別,發表見解,理解民間美術的基本定義。

(2)民間美術的特點:

A、展示圖片數幅

提問:從以上圖片中,是否能感受民間美術的特點?

學生回答

歸納:1、自發性。(課件展示)

B、展示圖片數幅啟發學生思考特點之二。

學生回答

歸納:2、實用性。(課件展示)

C.展示圖片數幅(課件展示)

提問:從以上圖片中不同的民間玩具風格,是否知道民間美術還有什麼特點?

學生回答

歸納:3地方性。(課件展示)

D.再展示圖片數幅(課件展示)

提問:從圖片中説明民間美術還具有什麼特點?

學生思考回答

歸納:4、就地取材,因材施藝。(課件展示)

試讓學生對作品《萬象更新》(年畫)、《布老虎》(玩具)等作品進行賞析。

(3)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

播放一段有關民間美術介紹的圖片後(課件展示)

提問:民間美術主要有哪些種類?

板書:民間美術的主要種類:

學生活動:觀後思考,討論並回答

歸納:年畫、剪紙、風箏、玩具、刺繡、編織等。板書)

3、家鄉民間美術的種類和特點。

通過以上對民間美術的學習,我們明白了民間美術的概念、特點和種類,那麼請同學們説説自己家鄉有哪些民間美術作品,家鄉民間美術的種類和特點

4、學生欣賞評論練習:

學生對活動:學生對《萬象更新》(年畫)、《布老虎》(玩具)等作品作認真觀賞賞後、小組議論探討

學生代表對作品賞析評論同伴作適當補充、歸納。

5、課堂小結:

本課對民間美術進行了欣賞學習。中國民間美術內容十分豐富,我們應以本課學習為起點,對民間美術作進一步的研究學習,並可對我們常州地區的民間美術進行探究,樹立熱愛家鄉、熱愛中華民族的精神。

走進美術教案12

課題名稱:

教材分析:

教學中美術作品的選擇是以國內優秀藝術家作品為主,同時結合其他國家藝術家的優秀作品,促進學生對人類優秀美術文化傳統的美好情感、積極態度的養成以及重視它們在人類文化傳承中的價值,同時認識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和社會的豐富性。在重點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同時,與廣泛的文化情境聯繫在一起,才能拓展學生的人文視野,提高人文素養。中學生由於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在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瞭解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地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欣賞活動。課前課後做一些相關文字、圖片的收集,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喜愛質疑、樂於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探索和創新的積極慾望,同時培養髮現問題的能力,提出解決問題的設想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三維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美術的主要種類及藝術特點。

2、逐步形成提高視覺感受和欣賞美術作品的能力。

3、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

瞭解美術不同種類的`特點及區別。

教學難點:

掌握美術的類別及不同角度的分類。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美術作品的圖片和實物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欣賞、討論

教學過程:

1、導入油畫作品《父親》,學生感受發言。

先用《父親》導入是因為此作品的寫實功力,激發學生的興趣,自覺而積極地參與到欣賞和評述活動中,才會產生從藝術形式上分析、探討美術作品的積極性,從自發的欣賞進入到自覺的欣賞,從而有意識地按照一定的欣賞程序,使欣賞從視覺的直觀層面上升到理性分析的層面。

教師引導學生從作品的美術語言的角度,側重於觀察和分析作品的線條、色彩、構圖、明暗、肌理等是怎樣圍繞着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者説作品的主題進行組織的。

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多角度的欣賞意識,對一幅美術作品從美術語言的角度、從歷史背景的角度、從文化的角度、從美術家的生平或創作心理的角度進行欣賞。

2、和中國畫《粒粒皆辛苦》比較。

學生討論、發言。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和手法創作的同一題材的美術作品放在一起欣賞,用比較的方法,讓學生髮現藝術作品有什麼不同的特點。可以從題材、工具材料、技法等方面對中國畫、油畫進行比較分析。

3、出示一組不同題材的中國畫、油畫作品,進一步比較、區別,加以鞏固。

4、其他畫種:版畫、水彩畫。

側重於介紹不同的材料、技法產生特殊的畫面肌理效果。

5、雕塑。

啟發學生回憶生活周圍的雕塑,引導學生感受作品的體積和材質。

6、混合所有繪畫和雕塑作品,讓學生辨別、歸納,感受藝術家是如何發現、表現美的。

7、學生把自己收集的圖片根據要求進行分類粘貼,或者根據自己收集的作品進行分類展示。

教師適當引導,學生相互評價。如果發現學生帶有藝術設計類的圖片,可以提示下一節的內容和課前準備的要求。

8、提示學生在課後按小組調查小區等公共場所的雕塑藝術情況。

第二課時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與生活非常貼近的藝術設計作品

(教師)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進行小組發言,説説雕塑藝術的調查情況。

由貼近學生的廣告導入(如播一則麥當勞的電視廣告),教師引導學生的思路:在上學路上、在商場購物時,不知不覺地可獲得許多信息。

反思:

中學生由於性格、文化修養方面的差異,會有不同的審美趣味和審美價值標準,審美意識也就逐漸形成。

1、由學生歸納出標誌、廣告設計等藝術設計作品在生活中無處不在。

2、展示一組視覺傳達設計的圖片,通過識別,得出視覺傳達設計的範圍。

3、通過學生對學習用品的選擇,引導學生認識工業設計以及範圍(包括傢俱、服裝、紡織品和交通工具等設計)。

設計是指對工業產品的功能、結構、造型、色彩、表面肌理和裝飾等方面進行綜合性的設計,從而創造出符合實用和審美需要的產品。

4、啟發學生思考:除了以上介紹的藝術設計種類,還有哪些設計類別?

5、一組綜合所有藝術設計的圖片,讓學生辨認分別屬於哪類設計,以明確各自的特點,加深理解。

另外,讓學生了解因藝術設計佔據的空間狀態不同,可分為平面、立體、空間等設計。

6、回到前面的電視廣告,引出現代媒體設計。

7、複習兩節課的內容,總結你認為美術應包括哪些種類。

美術:美術是以物質材料為載體,塑造可視的、靜止的、佔據一定平面或立體空間的藝術形式。

8、佈置課後內容:調查某項藝術設計的情況,作簡單的評價。

課後小結:

走進美術教案13

初一《走進美術》教學反思

初一《走進美術》教學反思這一週我上的是欣賞·評述領域的課程,是初一《走進美術》的第一課,相比上週的設計·應用領域《元素替代》要難上許多。這一週我們改變了上課的策略,由導師給我們一個“原始”的PPT,我們根據教材和自己的理解來修改PPT,導師先來聽我們的課。《走進美術》是向學生簡單的介紹美術的門類,課程結束後學生能夠辨別不同的美術門類以及簡單的欣賞美術作品。因為包含着許多美術史的知識,對老師的知識儲備要求也很高,為此我也做了不少的功課,但在課中還是出現了許多的問題,現在總結如下:1、語言的精確度。美術是一門專業性非常高的科目,我在講解《富春山居圖》時,將山水長卷説成了山水圖,一下子拉低了準確性,而且在課後我自己都不知道,這些都是無意識中説出的,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所以建議同學們也可以在自己上課的時候錄音,課後仔細聽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口語化的語言,這些今後都要避免。

2、問題的設計。因為上的是欣賞·評述領域的課程,大部分時間都是由老師來講解的,備課的時候我擔心課堂可能會枯燥,就設計了許多問題。上課結束後導師就指出,許多問題都是“口水問題”,問題太多會讓學生覺得很疲憊,雖然會讓同學們參與其中,活躍課堂氣氛,但看似熱鬧的課堂卻沒有讓人印象深刻的地方。這也是今後我要注意的地方,問題設計貴精不貴多。3、及時的引導。在講解作品時,我總是會重複一下答案,多加敍述,其實根本沒有必要。有的時候在同學們的回答中已經出現了較為接近的回答,那時我只要自己進行一些正確的引導,補充同學們的回答,就能將作品完全解釋清楚。但過多的複述會將學生原本清晰的思路繞暈,使得整個課堂顯得囉嗦而又講不出重點。

4、課程順序的設計。在我自己上了3節課之後我才去聽了老師的課,發現課真的可以上的那麼不一樣,在這一週裏我總共修改了5次PPT,這是一個不斷改變的過程,圖片的順序以及微小的變化都會影響這節課的順序,這點很重要。5、教師的教態。自信、大方、昂首挺胸。

走進美術教案14

學生在風景寫生初級階段,會認為寫生是一種繪畫基礎的重複練習。但在長期從事繪畫實踐的從藝者,會體會到風景寫生的趣味性創造,本文根據自己的繪畫實踐和感受,給學生提供一個更高層次的認識。大千世界,自然景物藴藏着無窮無盡的美,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不僅可以提高我們的觀察力,加塗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還有助於培養審美能力,激發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之情。以描繪室外自然景物為內容的描繪稱為風景畫。優秀的風景畫,由於情感的傳遞作用,使人產生迴歸自然懷抱之感,得到移情的審美效果,給人以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1)作畫必須先“立意”,“意”就是畫面所要表現的主題和意景,所謂“立意”即是構思的意思。因此,構圖之前首先要確定畫什麼?表達什麼樣的主題和意境?這就是風景寫生程序的第一步,叫做“取景”。取景的過程,就是確定主題,構思意境的過程。所謂“意在筆先”就是這個意思。

面對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不能看到什麼就畫什麼,要多走走,多看看,熟悉寫生環境,感受景物氣氛,力求“遍而賞之”,通過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比較,選擇最能表達自己的視點感覺,最能表現景物“情趣中心”的角度進行構圖。

(2)西方繪畫從文藝復興到法國新古典主義、現實主義、浪漫主義,一直是以一種寫實敍事性的表達方式在發展自己的繪畫語言,他們都用寫實的繪畫技巧來表達自己的感受。照相術和物理光學分離理論出現後,影響了西方繪畫的傳統技術語言,為西方現代派繪畫語言的建構提供了可能性。19世紀末的法國出現了以莫奈、雷諾阿為代表的一批有共同藝術追求的畫家,他們用一種新的視覺理念,以不同的方式看世界,以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由此拉開了西方現代派繪畫的序幕。

我曾醉心於莫奈先生寫意的睡蓮,定格在不同時間段陽光下的麥草堆;塞尚先生對形體的解構重組,追求物體永恆的呈現;梵高先生繪畫中捲動的筆觸,激情的作畫狀態;馬蒂斯先生那優雅的線色結合的東方韻味。我曾漫遊在鬱特里羅的街景中,體會那種凝重抑鬱的美。同時代的中國繪畫也在悄悄地發生着一些變化,有這樣一批前輩,他們面對西方繪畫時,沒有放棄傳統繪畫的審美法則和傳統文化的內核,以藝術家獨立的藝術品質與精神和西方現代主義繪畫對話,融合讓“美”散發出無界限的“芬芳”。

(3)林風眠先生是20世紀最鮮明、最堅定地提倡“中西融合”的畫家。他在法國學習“西洋畫”的同時,在課外畫着他心目中的中國畫,就在這中西之間,觸發了他的這樣一種感悟:“繪畫在諸般藝術中的地位,不過是用色彩同線條表現純粹視覺感的藝術而已,普通所謂?中國畫?同?西洋畫?者,在如是想法之下還不是全沒有區別的東西。”他的中西調和主張體現了異質文化只有相互吸納才能發展的深沉思考。林風眠一生都在探索着中西融合之路,他“竭力在一

走進美術教案15

一、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線條與圖形,對樹杆及樹葉進行發明性地裝飾與表示。

2、在活動中初步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二、 活動準備:

1、在散步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各種樹木,瞭解樹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係。

2、範例二幅,幼兒用紙,彩色水筆,各色水粉,音樂帶。

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情境:

1、師:最近我們熟悉了一位新朋友——樹木,它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為什麼説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有些什麼幫助呢?(幼兒討論回答)

小結:樹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保護了我們的環境,又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這麼漂亮舒適,大家都很喜歡樹。

2、師:假如將來的樹木能變得更漂亮,那該有多好呀!

提議:今天我們一起去未來的森林裏走一走,看一看未來的樹木會是什麼樣子的?

(二)討論欣賞:

師:走走走,出發啦!

1、 討論一

師:我看見了一棵大樹!(示範畫一根豎線)

問:這是棵大樹嗎?為什麼?(樹杆太細了,大樹樹杆粗粗的)

師:我來加加粗,現在這棵大樹的樹杆可粗啦!樹杆上伸出了手指,像在和我們大家打招呼。

問:樹杆上長着什麼呀?樹枝比樹杆粗一些還是細一些?樹枝是怎麼樣長的?像搭積木一樣,一個接着一個往上長。(師邊示範邊討論)樹枝越往上長就越細,越短了

2、討論二

問:這棵大樹上會長什麼樣的葉子呢?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添上,畫滿樹枝)。

問:樹身上還少了什麼?我們給樹杆穿件什麼花紋的新衣服?

(幼兒擴散,師選一種示範)。

3、 欣賞比較:

師:森林裏會有多少棵樹呢?(許多棵)那我們接着向前走,再去找一找其他未來的樹。

(出示範例)一下子找到了許多棵。

問:這些大樹穿上了什麼名堂的新衣服?(幼兒比較,教師歸納外形,排列形式)。

他們的樹葉變成了什麼樣?象什麼?(幼兒聯想)

(三)聯想創作:

師:未來森林裏的樹真漂亮,我們接着再向前走,找找新朋友,找得越多玩的越開心。

提示

1、未來的森林裏大樹多還是小樹多?(大樹多)

2、引導幼兒找到一棵再向前走,多找幾棵不一樣的樹。

3、在森林裏我們已經找到了許多未來的樹,趕緊找多個朋友一起玩,一個人可能會在森林裏迷路的。(出示範例2)看,我和我的朋友們玩的多開心。(引導幼兒添畫背景)。

4、今天天氣真好,陽光從樹縫中鑽進森林,象撒下了彩色的寶石。(水粉添加色彩)

(四)引導講評:

師: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集合了(集中幼兒注重力)

1、今天你在未來森林裏找到了幾位新朋友?(幼兒數數)

2、你們找的真不少,還剩下一點時間,我們來一起去看一看朋友們找到的未來樹吧!(幼兒繞場走)

師引導幼兒看樹杆上的花紋,有些什麼外形葉子等。

結束:今天的旅行真開心,我們該和樹朋友再見了,希望小朋友們今後學會各種本領,將來真的能把這些未來樹種出來,粧扮我們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