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通用10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7.66K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通用10篇)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1

主題:

認識自己

指導者:

楊倩周淑媛

輔導班級:

婁底一中,初一247班

題注:

所謂自我意識,是指個體對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對自己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的認識和態度。實踐活動,人們不僅能認識客觀事物,也能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客觀世界的關係。自我意識不是個別心理機能的顯現,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具有完整的內在結構。自我意識的發展在個性形成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的興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為無不受到自我意識的制約和影響。

教學對象:

婁底一中初一247班全體學生

分析:

初一學生剛邁進了中學的大門,就先後進入了青春期,是從幼稚期向成熟期發展的過度時期,也是自我意識迅猛發展並走向成熟的時期。學習壓力大,父母的過高期望值,使得中學生的精神壓力增大,由此容易形成一些複雜的身體和心理性問題,逆反心理、敵對,人際關係緊張、適應性不良、考試焦慮與恐怖等。同時身體的迅猛發展使中學生很快出現了成人的體貌特徵,生理上的突然的變化,使得生心的發展失去平衡,關於自我意識的困惑和衝突縈繞於心,我是誰?我的特徵是什麼?別人喜歡我還是討厭我?

中學生心理髮展的不穩定,使得他們的自我意識呈現出兩重性:獨立性與幼稚性相連;自尊心與自卑感同在;封閉性與開放性並存。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説:“只有能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國著名教育學家葉聖陶先生亦説過:“教育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不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自我意識,是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調節進而達到自我教育目標的必由之路。

教學目的:

本堂課將以團體心理遊戲形式方式寓教學於其中,讓學生更一步認識到內心的自我,瞭解自我,明瞭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人眼中的我是什麼樣子。

教學流程:

一、自我介紹

指導者的自我介紹,助理的介紹,對本課程的介紹

二、破冰遊戲———可憐的小貓

遊戲目的:本遊戲在於活躍氣氛,解除緊張感,使活動成員身心放鬆。時間:大約10分鐘

活動程序:

1、將成員分成四組,以擊鼓傳花方式選出四位小組長進行協助,再以同樣方式選出四位成員,扮演小貓。

2、小貓走到任何一人面前,蹲下學貓叫。面對者要用手撫摸小貓的頭,並説「哦!可憐的小貓。」但是絕不能笑,一笑就算輸,要換當小貓。

3、撫摸者不笑,則小貓叫第二次,不笑,再叫第三次,再不笑,就得離開找別人。

4、當小貓者可以裝模做樣,以逗對方笑。

三、自我意識遊戲———自我畫像,心中的我,他人眼中的我遊戲目的:

1、通過畫“自畫像”,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展示一個“內心的我”。

2、通過交流學生讀懂你、我、他,促進彼此的瞭解

遊戲時間:大約30分鐘

活動程序:

1、主持人發給每位參與者一張白紙,成員自備一支筆

2、在8—10分鐘內,每個人在白紙上畫一幅自畫像,主持人暗示大家,“自畫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畫,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畫(例如動物,或者自己生活中的場景),但是需強調、聲明這個自畫像是能代表自己。要求成員們畫自畫像像期間不要看他人的畫像,提醒成員本遊戲不是繪畫比賽,不用因為自己的畫技不好而感到為難,只要求大家的畫像從內容、形式上反應大家對自我的認識。

3、自畫像畫好之後,請成員在白紙的另一面寫下自己心中的“我”,即用一些形容詞描述自己,例如外向、內心,開朗樂觀,安靜,隨性等等之類能表現個人個性性格的一些形容詞,描述中不能透露個人的姓名之類信息。然後請成員們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描述的後面。

3、收取成員的畫像作業,指導者選取幾份有代表性的畫像,與成員們一起討論、交流。

猜猜這是誰?選取幾份畫像,先給全體學員們看畫像,讓他們猜測這畫像可能是誰,讓成員們進行交流和討論,得出他們的答案,指導者不公佈答案;然後指導者將畫像者的自我描述一點一點讀出,給以提示,這時再讓成員們來猜測下這位自畫像是代表了誰,最後公佈答案,討論。並請畫像者談談自己畫這幅畫像的含義,為什麼這麼畫,覺得這幅自畫像在那些方面能代表自己、表現自己是個怎麼樣的人。指導者注意觀察其在討論時的神情並結合畫像加以相應的分析。

4、指導者對活動進行總結,啟發成員進行思考。

四、課程總結

學生代表總結自己遊戲後的感觸,指導者進行總結。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2

活動主題:

“增進交流,提高團隊凝聚力”

活動目的:

1.使團體成員積極融入團體,為團體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使團體成員彼此信任、相互協助、融洽相處;

3.使團體成員感受團結的力量,體會集體的温暖,並在以後的工作中繼續發揚合作精神。

活動對象

江蘇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心理協會成員

活動場地

待定

準備材料

報紙若干張

活動時間

50分鐘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在活動開始之前播放背景音樂“相親相愛一家人”,營造活動氛圍。主持人説明本次活動主題及活動目的,並説明保密規定。

二、破冰之旅——大風吹

活動目的:讓學生放鬆身心,並打亂學生所站位置,便於之後活動的順利展開。

活動時間:10分鐘

活動程序:所有人圍成一個圓圈,先由主持人站在團體中説:“大風吹”,學生問:“吹什麼?”,主持人説:“吹…….的人”,那麼所有…..的人就必須離開自己站的位置,重新尋找新的位置。沒有找到位置的人表演一個節目,並作為新一輪的主持人重新提問“大風吹”,如此進行下去。如有時間主持人還可以説“小風吹”,則…的人不動,沒有的…的人移開自己現在所處的位置。

備註:可「吹」的資料:戴手錶的人、扎辮子的人、穿X顏色衣服的人……做四組遊戲

三、團體智慧——心有千千結

活動目的:讓同學們體驗團結與合作的力量,從而增強集體凝聚力。

活動時間:20分鐘

活動規則:

A.同學間手拉手圍成圓圈,並記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邊分別拉的是誰。

B.記住後,當聽到主持人説放手時,大家立刻放手,並在一定範圍內走動,要求是走得越亂越好,再當聽到主持人説“停”時,大家都立住不動,迅速找到原來左、右手所牽的那兩隻手。

C.當手牽住後,再一定時間內恢復到起初的完整的圈。

分享感受:

(1)一開始面對這個複雜的“結”時,感覺是怎樣的?

(2)來自不同班級卻同在一個社團,是否曾因為意見不一致產生心結,那我們應該以何種心態來面對這些“結”?

(3)要想解開這個結,靠的是什麼?

四、團隊合作——同舟共濟

活動目的:齊心協力,發揮集體的聰明才智,讓學生進一步明白合作的重要意義。

活動時間:20分鐘

活動規則:每6人一組,每一組的圈內放上一張報紙,要求每組的所有成員同時站在報紙上,尤其是成員的任何一隻腳都不可以留在報紙外的地面。在行動之前每一小組可以充分討論,拿出最佳方案。再請各小組派人將報紙對摺,比較各小組用時。如此下去,不斷將報紙對摺,讓各小組的同學想方設法使所有成員同時站在報紙上。

分享感受:

(1)描述一下你們組剛剛是用怎樣的方法做到的?

(2)在此次活動中哪些是讓你印象深刻的?之前有無類似這樣的感受?

五、結束——相親相愛一家人

讓學生髮表在此次活動的感受,主持人總結學生在此次活動中的表現,讓學生之間相互擁抱,並説“有你們真好!”以此結束本次的活動。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3

一、活動主題:

團結就是力量

二、活動目的:

團體成員彼此信任、相互協助、融洽相處為團體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使團體成員感受團結的力量,體會集體的温暖,並在以後的學校生活中繼續發揚合作精神。

三、活動對象:

初一學生

四、活動場地:

餐廳三樓

五、活動時間:

45分鐘

六、活動過程:

(一)導入

尊敬的各位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在這一個明媚的春日的午後大家聚在這裏開展大型團體心理輔導活動,在活動中希望我們每位同學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去體驗活動帶給自己的感受。在遊戲之前將全體同學成員隨機分成四組,確保每組的人數及男女生的比例差不多。(5分鐘左右)

(二)熱身運動:

1、活動目的:讓學生放鬆身心,儘快進入狀態,以便活動的順利開展。

2、活動時間:10分鐘

3、活動程序:

每組圍成一個圈,小組以速度最快,動作最整齊、聲音最洪亮的説出“相信我們組是最棒的”為優先勝出者。

活動規則:每個人拍一下手,説出第一個字“相”同時向右邊的人背上拍一下,然後一次拍兩下手,説出開兩個字“相信”同時向右邊的人背上拍兩下,依次往下進行。(10分鐘)

分組展示,選出優勝組,請優勝組的同學分享你們成功的心得。

(三)坐地起身

1、活動目的:這個任務體現的是團隊隊員之的配合讓大家明白合作的重要

2、道具要求:無需其他道具

3、活動時間:25分鐘左右

4、詳細遊戲規則

⑴每組先派2個人背靠背、臀部貼地、雙臂相互交叉地坐在地上。

⑵當領導者發出“開始”的指令時,兩人合力使雙方一同站起。要求在站起的過程中,手不能鬆開,也不能觸碰地面。

⑶如果成功站起,則該小組繼續增加一人,三人一起手挽手地坐地起身。如果失敗則重新再來一次,直到成功方可再增加一人。如此類推,小組成員全部成功地一起坐地起身者為勝方。

⑷在遊戲過程中,領導者負責發出“開始”的指令,並監督各小組不要犯規。在此過程中可引導同學“堅持、堅持、再堅持”因為成功往往就是再堅持一下。

5、分享感受

(1)描述一下你們組剛剛是用怎樣的方法做到的?

(2)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感受是怎樣的?當成功的時候感受是什麼?

(3)之前有沒有過這種感受?聯繫實際生活對你有什麼啟示?

6、老師總結:

(四)圍圈坐腿(10分鐘)

1、活動目的:在同學們初步感悟到團結就是力量的基礎上,最後進行昇華,使同學們進一步的感受到團結的力量。

導語:俗話説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我相信同學們在剛剛活動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做一個遊戲,感受一下團結的力量。

2、遊戲規則:全班同學圍成一個圈,每一個同學的雙腳併攏,腳尖抵在前一個同學的腳後跟上,手搭在前一個同學的肩膀上,屁股坐在後面一個同學的腿上,看大家能保持多少秒。

(五)結束語

願我們的同學們在今後的學校生活中都能帶着今天滿滿的收穫團結奮進,相親相愛,一路花開。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4

一、輔導目標:

總體目標:撫平學生心理創傷,穩定其情緒,使其正確認識車禍事件給自己帶來的心理困惑,端正自己的心理狀態,引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善待人生,學會感恩。

二、輔導準備

學生凳圍成一圈、紙箱、筆和白紙、《感恩的心》視頻、《陽光總在風雨後》視頻

三、輔導對象

車禍受牽連的同學、老師。

四、輔導過程:

第一步:講明意圖,建立信任

今天我們開一個主題班會,是因為,我們有兩個同學在車禍中離開了我們!想起他們我們依舊心痛不已!平時他們總是給我們帶來歡笑,老師知道他們的離去給你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所以借這個班會課讓在坐的同學對這兩位逝去的同學表示祝願,把我們對他們的愛通過特殊的方式傳遞給他們。

這件事情的發生,除了帶給你們巨大的悲痛,可能還有震驚和困惑:生活中的苦痛真的可以通過死亡來解脱嗎?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壓力及痛苦,甚至絕望的情緒?

第二步:情境重現,情緒抒發

團體分享:

1、車禍當時,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怎麼做的?有什麼感受?身體有些什麼反應?先小組交流。然後全班交流。(引導學生説出各種情緒,並引導這些情緒都是人在緊急情況下的正常反應。)

2、車禍過後,你做了些什麼?想過怎樣做?沒法可施時你有什麼感受?(從學生的分享中瞭解學生對事件的認知,並及時引導。)

3、小組討論分享。(現在,你最擔心什麼?我們能做些什麼?瞭解影響學生心理的關鍵問題,教給一些應對的方法,樹立學生信心,幫助學生重建安全感。)

根據學生討論得到的情緒反應,老師給予指導,讓學生知道發生車禍後自己有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

第三步:情緒羅列,端正認識

1、心理應激反應

當我們遭受一些重大的打擊和挫折時,由於這些打擊和挫折超出了我們個人的承受能力,因而會帶來強烈的痛苦和壓力,並引起情緒、認知、行為上的消極反應。

情緒上:感到悲哀、憤怒、愧疚與自責,焦慮、孤獨、無助、疲倦;驚嚇、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認知和行為上:不相信、困惑、迷茫、失去目標和感覺生活沒有意義;失眠、食慾障礙、漫無目的和心不在焉的行為、社會退縮行為、做惡夢、歎氣、坐立不安、哭泣等;

還可能出現一些生理上的症狀:如胃部空虛、胸口緊迫、喉嚨發緊、口乾、呼吸急促、缺乏精力等。

2、悲傷現象

親人或朋友的突然去世,這是非常大的災難性事件,會導致我們的急性應激並出現各種悲傷反應:

(1)某種形式的身心症狀或生理不適

(2)逝者影像縈繞腦海不去

(3)對逝者或死亡當時情境感到愧疚

(4)對外界有敵意反應或消極看法

(5)失去遭遇失落前的生活功能

(6)發展出逝者曾有的行為特徵

(7)產生想追隨而去的念頭等。

3、跟學生交流這段時間他們情緒、認知、行為的表現

“這些都是你曾經歷或正在經歷的,都是正常的反應。但我們仍需要學會面對和接受這樣的事件,並進行自我調節,需要讓悲傷告一個段落。現在我們帶着心痛一起緬懷和悼念我們的朋友。”

第四步:深情追悼,表達情感

“你走的那麼匆匆,還多想跟你把酒交心談到天亮!”

同學們,接下來我們會在這裏做一個哀悼儀式。如果你有什麼話想跟我們逝去的同學説,就把它寫下來吧!

1、讓學生先寫下最想對逝去同學的話。

同學把寫好的紙折成心形,播放《天堂沒有車》柔和的音樂喚起學生對逝去的同學的思念。

2、哀悼儀式:接着在空曠的地方準備一個紙箱,把同學寫下的心裏話燒了。然後讓他們大聲説:“我的……,一路走好。”

3、默哀1分鐘

最後在原地默哀一分鐘,給這件事情畫上一個句號。引導學生逝者以已,作為有幸活着的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生命。

第五步:正視生命——“假如生命還有三天”

通過這個環節,我想讓他們明白:在災難頻繁的今天,我們很有必要對人自己的生命價值做一番思索。感悟生命和淨化心靈,從而以愉快飽滿的精神去度過剩餘時光,在以後的人生路上走得更堅強和快樂。因此從以下幾步操作:

(1)給每位學生髮一張紙,每人在紙上寫出假如生命只有三天大家會去做的事情。

(2)然後依次向右傳,每個人將自己寫的話讀給右邊的一個人聽。

(3)請學生們大聲念出自己“三天生命的規劃”,並對他人表示深深的感謝。

(4)活動分享:讓他們明白其實每個人都有遺憾,也都想去挽回,只是因為一些原因沒有去做,與其等到那個時候,不如現在就去做。如果我們把每一天都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來過,那我們的生命一定更加精彩。

第六步:珍惜人生,感恩身邊的人

讓學生思考對於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懂得珍惜和感恩身邊的人。

感恩生活,每一個活着的生命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更何況我們健康地活着。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感謝我們的父母給予我們生命;感謝我們朋友給予我們快樂;感謝我們的老師給予我們知識……

(1)給每位學生髮一張紙,每人用筆在紙上寫上對自己比較重要的20個人的身份,比如父母,親戚,姐姐,老師,朋友等等……

(2)然後將20個身份捨棄10個,再捨棄5個,再捨棄3個,再捨棄一個。

(3)引導大家思考對於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

(4)請同學回答自己的選擇及理由。

(5)然後,用電腦播放並引導參加活動的成員唱手語歌《感恩的心》

老師小結:面對災難,我們不哭,因為我們相信,苦難總要過去,希望即將來臨!我們充滿信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面對災難,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自己,珍愛生命!面對逝去的生命,我們沒有理由不珍視親情、友好同伴。

面對災難,我們不哭,讓我們學着堅強!讓我們期待明天!……”最後老師把《陽光總在風雨後》這首歌送給全體同學,願每一個同學,每一位老師都能把傷心、悲哀、感動化作一種力量,一種源自災難的力量,一種令世界矚目的力量!快樂堅強地度過每一天!

五、輔導效果:

通過將近4周的輔導,主要通過觀察、問卷等方式來評估學生的情緒,心理有了明顯的改善,具體表現在:

1、情緒上:大部分學生不再感到悲哀、焦慮、孤獨、無助;驚嚇、苦苦思念、麻木感等;

2、認知上:正確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如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有價值。

3、行為上:同學之間更加團結,互助互愛。

但與逝去學生有密切關係的個別學生情緒上還有點恍惚,第二天重點找他們進行一個心理測試,讓他們瞭解這樣的情緒、心理反應還是正常的,特別讓學校心理老師跟進這些情緒較大的學生。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讓學生明白聽到並不代表是正確的,要小心地聽話,正確及謹慎地解讀明白地表達才不至於產生誤會。

2.使學生掌握傾聽的正確方法。

適用對象

班級全體成員

活動準備

心理情景劇,沒有五官的人頭像

活動程序

一.熱身引入

播放優美音樂創設情景,聽後設問:你們覺得這音樂好聽嗎?聽後有什麼感受呢?你們是從什麼時候學會傾聽的呢?

談話:是的我們從嬰兒開始就在學着傾聽,聽親人的呼喚,聽自然界的風雨聲,聽優美動聽的音樂。傾聽是人最基本的品質。但是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沒能學會如何傾聽。他可以聽到兒童的笑聲,可他感受不到兒童的純真,他可以聽到旁人的哭聲,可他感受不到他人的悲苦。聽是人類不學就會的本能,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傾聽往往是所有溝通技巧中最被我們忽視的部分,當我們急於表達,各説各話的時候,傾聽就往往被忽略了。

二.遊戲:《悄悄話》

每10人一組,全班分成4組,老師給每組第一個同學看一句語音類似又富有意義的話,由第一個同學往後傳話,傳話過程中不能與其他人聽到內容,請最後一位同學説出他聽到的話。傳話速度快而準確的小組獲勝。

交流與分享:

1.你們小組成功或失敗的經驗是什麼?

2.做完這個遊戲你有什麼感受?

三.小組活動:《你畫我説》

四個同學上台表演,兩人一組,其他同學在台下兩人一組

活動規則:一個扮演盲人,一個扮演明眼人.

交流與分享:

1.通過這個活動你有什麼感受呢?

2.做完這個遊戲大家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四.情景劇表演

在日量常的人際交往過程中,常常需要有人充當傾聽者,“聽”似乎是件簡單不過的事了,但果真如此嗎?看看下面的情形,在你的身上是否也發生過?

(劇情內容:在課堂上,老師正在組織學生討論問題。一個同學在發言,有兩個同學不斷的插嘴,爭先恐後急於表達自己的意見,不讓對方把話説完,在課堂上就和發言的學生髮生爭吵;同時,對待他人的發言,有一個同學,面無表情,看起來好象很認真,其實卻沒有任何反應;有一個同學手裏轉着鋼筆,臉朝窗外;有一個學生面帶微笑,搖頭晃腦,還輕聲哼着歌,不斷地翻書,看手錶。)

學生表演情景劇,表演完後學生談談:上面的情景中,作為傾聽者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你還知道哪些不好的傾聽表現?你是否有過劇中相似的經歷?你有什麼損失嗎?結合實際生活談談。

五.學生談談

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如:態度自然、友好、真誠、目光接觸、不隨便插嘴等。

六.學生練習

跟小組同學講“一件讓我難忘的事”。在你説時,體驗一下良好的傾聽方式帶給你的感受;在你聽時,別忘了提醒自己做個合格的傾聽者。

學生談談學會傾聽的好處,如:增長知識、得到別人的尊重、取長補短等。

七.教師總結歸納

當人們深刻地明白了傾聽的道理,我們就會發現傾聽無處不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學習離不開傾聽,工作離不開傾聽,生活也離不開傾聽。藉助傾聽,你可以知道智者的教誨,你可以領略文化的精髓,你可以享受生活的美好。

同學們,讓我們學會傾聽吧,當我們能夠沉靜地坐下來,目光清澈地注視着對方,拋棄我們的傲慢和虛榮,微微前傾你的身姿,向對方投去鼓勵的目光,那麼你就會有意外的收穫。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6

一、教案背景

(一)面向學生:中學

(二)學科:心理學(團體心理輔導課)

(三)課時:一課時

(四)課前準備:

1.收集關於自我認識方面的故事,影片,準備若干白紙。

2.思考目前存在的學生對自我認識的情況。

3.收集引導學生加強自我認識的心理活動。

二、教學課題

自我意識是一個人對自己身心狀況以及周圍事物關係的認識和體驗。自我意識的發展過程是個體不斷社會化的進程,也是個性特徵的形成過程。隨着生理的不斷髮育和心理的不斷髮展,初一年級的孩子剛剛步入青春期,對自我的認識不斷關注,學生已出現了較為獨立的評價標準,但由於獨立判斷能力仍處於較低的發展水平,所以自我評價的水平仍然較低,對自身的認識還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因而,指導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使其對自我的評價更客觀,更合理,對其今後正確地對待生活、學習都會有很大的幫助。為此,我準備了《我是誰——自我認識團體輔導》這樣一節心理健康課,利用集體輔導的優勢,藉助熟悉的動植物暗喻自己,讓學生全面關注、發現、認識自我,從而培養學生正確地對待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自己能客觀地評價自己,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充分開發潛能,爭取成才。

1、認知目標:讓學生了解“認識自我”的重要性;引導學生理解自我認識心理學含義和真正內涵。

2、情感目標:幫助學生掌握“認識自我”的方法。

3、能力目標:通過學習活動,知道從別人的反饋中調整言行,使自知的“我”與他人所知的“我”更為一致。

三、教材分析

《我是誰——自我認識團體輔導》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到客觀全面認識自我的重要性,並充分掌握認識自我的方法。教學難點是通過學習活動,知道從別人的反饋中調整言行,使自知的“我”與他人所知的“我”更為一致。

四、教學方法

講述法、討論法、心理遊戲法

授課中主要通過講故事、心理遊戲、小組討論分享、等方法,創設情景,營造良好的心理氛圍,促使學生主動敞開心扉直面自己存在的實質問題,接納他人的觀點,客觀全面的認識自我。

五、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激發興趣(分組做遊戲)

學生起立,開始活動時,喊口令:“大風颳,大風颳,刮呀刮,刮具有特點的人。”具有這種特點的人聽到後就以最快的速度跑到場地中間再重新找一把椅坐下,刮到了“戴眼鏡的人”、“喜歡跳繩的人”“寫作業快的人”“愛運動的人””刮到喜歡幫助別人的人……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在活動中,大家一起思考,怎樣儘快找到位置,需要注意聽口令、動作快,更重要的是要充分了解自己的特點。

活動進行到這裏,教師問學生:“你瞭解自己嗎?”大家有的搖頭,有的點頭,認為不完全瞭解自己,在自我認識上存在盲區。通過活動和提問,讓學生們在活動中思考“我是誰”這個有趣話題,激發大家的參與樂趣,從而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卸下心理戒備,達到師生心理互融。

(二、)自己眼中的“我”

現在,我們來做一個填充句子的遊戲,看看你對自己的認識與別人對你的認識是不是一樣的?

1、師用五個句子給出自我評價

例:我是誰?我是一個認真負責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善良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

我是誰?我是一個有點不善表達的人。

請一組學生現在表達。

2、發給每位學生一張白紙。請學生寫説我是一個XX樣的人。

遊戲:①將紙收齊後放放一小紙箱中,師抽取一張紙,並念出紙中句子。問:請你猜猜這張紙描寫的是誰?為什麼?

3、討論:

討論:①某某同學對自己的瞭解與大家對他的瞭解是一致的,這説明了什麼?師小結:同學們對你的看法與你對自己的看法一致,説明了你瞭解了“我是誰”以及你的外在行為表現出了真正的你,因此,大家都能夠猜出來是你。

討論:②某某同學對自己的瞭解與大家對他的瞭解不一致,這又説明了什麼?師小結:同學們對你的看法與你對自己的看法不一致,説明了你還沒有真正瞭解自己,或者是,你的行為沒有表現出真正的你,以致大家都沒有猜出來。

(三)別人眼中的我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對自己的認識、瞭解總有不全面的地方。聽聽別人的意見,你對自己會有新的認識,會有新的發現。

心理遊戲“戴高帽”

方法:請一位成員坐在團體中央,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姓名、愛好和特長,然後其他人輪流根據自己對他的瞭解及觀察説出他的優點及欣賞之處(如性格、相貌、處世……),全組進行表揚,優點轟炸。然後被欣賞的成員説出哪些優點是自己以前所觀察到的,哪些是不覺察的。每個成員到中央戴一次高帽。(實事求是評價)

規則:

1)必須説優點。

2)誇別人優點時態度要真誠,不能毫無根據地吹捧,這樣反而會傷害別人。

3)參加者要體驗被別人稱讚時的感受如何;怎樣用心去發現別人的長處;怎樣做一個樂於欣賞別人的人。

從遊戲中聆聽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比自己對自己的認識,然後完成10個“我是誰”句子。

(四)認識自我的方法

小品《照鏡子》大致內容:兩位同學按要求閉上眼睛,老師用染紅的手指點一位學生的鼻子,問:“這是什麼?”學生回答:“鼻子”。接着再點另一位同學的額頭,問:“這是什麼?”學生回答:“額頭”。學生回答的同時,顏色已染到他們的鼻子或額頭上了,他們卻全然不知。然後讓他們面向全班同學,同學們鬨堂大笑,他們感到莫名其妙,最後老師把小鏡子遞到他們手裏,他們這才發現真相。

(1)、思考:剛才的小品對你有什麼啟發?

(2)、師:臉上的髒東西,別人看得清,自己卻看不見,用小鏡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讓同學當一當這把小鏡子,你會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

認識自我,第一個方法就是照鏡子。

提到認識自己的六種方法。

i、照鏡子

ii、反省自己

iii、參加課外活動

iv、聽取別人的評價

v、敢於同他人競爭

vi、從心理諮詢和書本中認識自己

(五)鞏固提高自信心《掌聲響起來》

方法:學生試想,十五秒可以鼓掌幾下。然後進行比賽。

討論:設定可能實現的目標才能成功;對自己正確的計劃,就可以自信而勇敢的實現目標。正確評估自己,可以更自信,更成功。

今天和大家一起探討了如何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問題,非常高興與大家度過了一段快樂的時光。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多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正確認識自我和不斷完善自我。最後,我把下面這首詩送給大家,願同學們做一個自信又快樂的學生,充滿活力的度過學習生活!

如果你認為你將失敗,你就確實失敗了。

因為我們發現,在世界上

成功開始於一個人的美好願望,

取決於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如果你認為你是出色的,那麼你就是出色的。

你要相信自己能飛得很高;

你要相信自己能做得最好。

在生活的戰場上,

並不總是強壯或聰明的人取勝。

但是最終取勝的人,

一定是那些認為自己能勝的人。

一個小故事

當年,在紐約的街頭,有一位賣氣球的小販,每當他生意不好的時候,總要向天空中放飛幾隻氣球,由此引來周圍很多正在玩耍的小朋友的圍觀,有的還興高采烈地買他那色彩豔麗的氣球。一天,當他在街頭重複這個動作時,發現一羣圍觀的白人小孩中有一位黑人小孩,他正用一種疑惑的眼光望着天空,小販順着他的目光望去,看到一個黑色的氣球也在飛,黑色,在黑人小孩心中,代表着骯髒、懦弱、自卑和下賤。精明的小販很快就看出了這個小孩的心理。他走過去,用手輕輕地撫摸黑人小孩的頭髮,神情地説:“小朋友,氣球能不能飛上天空,不在於它外表的顏色,而在於它心中有沒有想飛的那口氣。如果這口氣夠大夠足,那它就可能飛上天空。”這個小孩就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基恩博士。

教師提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你能從這個故事中聯想到其他有關的故事或事例嗎?

小品小明拿着剛發下來的考試卷子,背者書包垂頭喪氣地説:“又是不及格!”這時小強從後面追上來,衝他一笑:“聽説要開運動會了,你這個體育健將可要多報幾項啊!”小明卻無精打采地説:“那有什麼用,跑得再快也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思考引發動機,製造懸念,創設情境,使學生很快進入角色。

(1)你認為小明説的對嗎?為什麼?

(2)你想對小明説些什麼?

(3)通過這個小品你能明白什麼?

故事啟思

課件:身上帶着細鏈子的大象(圖)。

這是一頭馬戲團裏的大象,馴象人用一根細細的鐵鏈綁在大象的腿上,然後拴在一個小木樁上。但我們都知道以大象的力量,可以輕易的用長鼻子捲起木樁,或掙脱鐵鏈。為什麼它會乖乖的站在那呢?原來,當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曾無數次嘗試掙脱鐵鏈,但每次努力的結果是,它的腳被鐵鏈磨的疼痛、流血。於是漸漸地小象不再掙扎,直到長成了大象,已經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脱鏈子時,它的想法依然是:我不行,我不會成功的。師: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

生:我想到了做事都要有自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非常努力。

生:我覺得應該相信自己的能力,大象就是不相信自己,它覺得現在自己的力量還和小象一樣。我們應該相信自己有能力,來完成這件事情。

生:我們不應該畏懼失敗,因為失敗只是一時的,我們是有能力戰勝失敗的,而不能像大象那樣,有能力卻不去嘗試。

師:這都是由於大象不能正確的認識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造成的。大家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因為對自己能力認識的不夠,自信心不足,而失去成功機會的經歷?學生互相交流

活動三:事例感悟

師:從剛才大家的交流中,許多同學談到了自己曾遭遇到的這樣或那樣的失敗,我完全能夠理解大家當時的心情。因為我也曾因對自己缺乏自信,而感到苦惱,也有許多面對失敗的痛苦。那我們應如何去面對失敗呢?請大家一起來看看這個故事中主人公的經歷。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7

主題一:新生適應團體輔導活動

活動目的:團體初期的相識、合作、信任

1、滾雪球

2人,拳頭尖刀布,選擇誰先自我介紹,聊天;

轉為4人,把小組成員介紹給其他人;

轉為8人,從某個位置開始,“我來自﹍﹍性格﹍﹍”,“旁邊的`是﹍﹍”;被8個人記住有什麼感受;

8個人背對圍成一圈。另8個人與之對坐,成為外圈。彼此自我介紹,1分鐘後向右走。談感受。教師點評。

2、突圍與闖關

11人圍成一個城堡,1人在中間,要衝出牢籠。(要求:不要傷害他人的身體,接觸是允許的。)

突圍者的感受;小組成員的感受;旁觀者的感受。

3、同舟共濟

汪洋大海中的一條船(一張報紙),全組8人要齊心協力站在報紙上。

面積減半,再站;

再減半,再站;

再減半,再站﹍﹍;

學生談感受。教師點評。

4、颳大風

學員圍坐一圈,把多餘的凳子拿掉。談這樣坐的感覺怎樣?

聽老師口令:戴眼鏡的站起來,找新的位置。穿裙子的站起來,找新位置。大學老師站起來,找位置。男士站起來,找位置。

在新的位置上,什麼感受?

5、推氣球

原來的8人不變,每人拿一氣球,吹起。聽口令:拋一個,不讓它落地。加一個,再加一個。哪個小組可以不落地的,哪個小組落地次數最多的。談感受。——為什麼頂不起來?

6、我的一天(作業)

每個人寫下自己有代表性的一天的流水帳:日程安排。然後,劃掉與他人在一起的時間,剩下多少時間是自己單獨的。談感受。

7、盲行

1212數數,數到1的站出來,蒙上眼睛,原地轉三圈,2號在外圈順時針走,停。找一個對象,牽起他的手,做他的嚮導。

“盲人”談感受;對枴棍是否滿意;什麼地方讓你滿意,什麼地方讓你不滿意。

8、夾乒乓球

3個盒子,每個盒子裝着15個乒乓球。在對面的桌子上放着三個空盒子。組員排隊,用筷子傳遞乒乓球,把球夾着傳遞到對面的空盒子裏。全部傳完後,又把對面的乒乓球夾着傳遞回來。第一個全部傳完勝出。要求:不能用手託。

談感受。

主題二、自我認識、自信心和團體凝聚力

1、“猜猜我是誰”

目的:從他人的反饋中認識自己,並體會被人理解的感受。

操作:每人一張白紙,請寫下3——5句描述自己的句子。如“我是——”不寫名字。寫完後將紙摺疊好,放在團體中央。然後每人抽取一張,打開紙上的內容,猜猜這一張是誰寫的。猜中的人要説出理由。指導者引導團體成員發表自己猜中別人或被他人猜中時的感受。

2、“20個我是誰”

目的:認識並接納自我,認識並接納獨特的他人

時間:約50分鐘

準備:1張白紙,1支筆

操作:指導者可以先找出一個成員示範,連續讓他回答“我是誰?”當他説出一些眾所周知的特徵時,如“我是男人”,指導者告訴大家,這種回答不反映個人特徵,應儘量選擇一些能反映個人風格的語句。然後指導者讓大家開始邊思考邊回答“我是誰”這個問題,至少寫出20個。當指導者看到最後一位放下筆時,請團體成員在小組內(5——6人)交流。任何人都抱着理解他人的心情,去認識團體內一個個獨特的人。最後指導者請每個小組代表發言,交流活動的感受。

3、“棒打薄情郎”

目的:儘快相識,增進團體凝聚力。

時間:20分鐘

準備:用掛曆紙或舊報紙捲成一根紙棒

操作:全體成員圍圈而站,默默回憶或低聲交流其他同學的名字。選一個執棒者站在圈中央,由他面對的人開始大聲叫出一個成員的名字,執棒者馬上跑到那個被叫的人面前。被叫的人馬上再叫出另一成員的姓名。如果叫不出來,就會受當頭一棒,然後由他執棒。依此類推,直到大家熟悉互相的姓名為止。如果一個人三次被打,就必須出來表演,作為懲罰。

4、“紅色轟炸”

目的:增加個體自信心。

操作:六七人一組圍圈坐。請一位成員坐或站在小組中央,簡單地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姓名、專業、個性方面的長處與短處,然後其他人輪流根據自己對他的瞭解及觀察,説出他的優點和對他的欣賞之處(如性格、相貌、處事等),然後被欣賞的成員説出哪些優點是自己以前察覺的,哪些是不察覺的。每位成員輪流到中央戴一次高帽。

規則:(1)必須説優點;

(2)誇別人的優點時態度要真誠,不能毫無根據地吹捧,這樣反而會傷害別人;

(3)參加者要注意體驗被人稱讚時的感受如何。

5、“心有千千結”

目的:通過大家的努力,使同學們認識到生活中產生的人際矛盾是可以化解的,沒有解不開的結。

操作:每一小組的成員,手拉手組成一個圈,記住自己左邊和右邊拉手的人是誰。然後把手放下,成員在組成的圓圈內自由走動(不許靜止不動,也不要走到圈外)。當主持人喊停的時候,所有的人都不要動,然後和剛才拉手的人再次拉起來,記住不要拉錯人。從而編織成一張網,手臂交錯。成員們必須在手不能鬆開,但可以跨、可以鑽的原則下,將這張網解開,恢復到原來圍成的圓圈。

談體會。

6、“無家可歸”

目的:使成員意識到歸屬感的重要,並在與人交往中懂得要主動。

操作:全體成員手拉手組成一個大圈並走動起來。當主持人第一次喊:“停,八個人”的時候,成員立即解散並組成八個人一組的小組。被排斥在外的同學請他(她)談感受,使成員們在體驗遊戲快樂的同時感到融入集體內的喜悦感和被排斥在外的孤獨感。

7、“熱座”

目的:通過相互提供意見,協助成員解決個人面臨困惑。

時間:約60分鐘

材料:每人一個信封,若干紙條(比人數少一張)。人數多,可分為6—10人為一小組

操作:每個成員發給幾張白紙條,1個信封。在信封上寫上自己的姓名。然後將自己目前最困擾、最想得到幫助的問題寫在紙上,每張紙條寫同樣的問題,並留有足夠的回答問題的空間,每張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姓名。例如“怎樣減輕生活壓力?”“怎樣愉快渡過大學生活?”“緊張焦慮的消解方法”“改善人際關係的方法”“睡不着怎麼辦?”等,然後把寫好的紙條發給每一位小組成員,請他們回答。

每位成員拿到他人的紙條時,認真思考,根據自己的經驗與體會,懷着真誠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回答。沒有什麼對與不對之分,把自己對某一問題的真實看法寫出來,回答者不用署名。信封放在小組中央,回答完成後,把每個人的問題放回信封內。每個成員取回自己的信封,一一閲讀。最後,全組集中,每個人談自己閲讀完後的感想。

由於得到了多個人的幫助,豐富了個人有限的經驗,常使受益者感動不已。

8、“情緒紅綠燈”

目的:理解情緒的多樣性,學會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材料:事先準備好的情緒卡片,錄音機,磁帶。

操作:選出六名同學為扮演者,分別表演:驚奇、憤怒、高興、害怕、悲傷、厭惡六種面部表情。將寫有這些情緒的卡片分別呈現給六位同學,但不能讓其他同學看到。然後這六名同學分別進行表演,同時播放音樂。每一次表演完,讓同學猜測是什麼情緒,給予適當的評價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9、“個性發現”

目的:引導學生認識他人,坦誠反饋,瞭解自我。

時間:大約50分鐘

準備:每人一張“個性特徵表”,一張白紙、筆

操作:指導者給每一人發1張“個性特徵表”,請大家詳細閲讀。然後研究一下團體內其他成員每個人的個性,把你的認識記下來,對每個人可選擇一種類型或選擇多種(3—5)特徵。每人都寫完後,指導者按順序找出其中一人,請其他人説出對他的分析。最後由他本人發表對別人評價的感受及自我的分析。也許一致,也許差別很大。為什麼會有差別,深入探討一下會有許多收穫。

個性發現表

主題三:生命的價值思考

1、“生命線”

目的:對自己的一生做評估和展望,體會生命的寶貴,愛惜自己的生命。

時間:大約需要60分鐘

準備:一張紙、一支筆

操作:

(1)老師説明活動內容,見下圖,然後讓成員自行填寫。

(2)10分鐘後,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3)小組交流中,每個人都拿出自己的生命線給其他人看,邊展示邊説明,注意自己與他人內心的反應。

2、“墓誌銘”

目的:思考生命,認識生命的意義

時間:大約需要40分鐘

準備:一張紙、一支筆

操作:

(1)你得病即將離世了,現在要替自己寫墓誌銘,反應自己的一生。墓誌銘將會刻在墓碑

上,供人憑弔。

(2)墓誌銘除了生年、死年外,最低也要包括以下幾點:

A、一生的最大目標;

B、在不同年紀的成就;

C、對家庭、社會或其他人的貢獻;

D、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3)舉例:張海迪的墓誌銘:這裏躺着一個不屈的海迪,一個美麗的海迪。

3、“假如生命只剩一天”

活動目的:希望通過生與死的體驗,讓學生把心中的困惑、苦惱和真摯的感情吐露出來,讓學生接受一次死亡的洗禮,並獲得新生,從而從更高的角度來體驗友誼和生命。

所需設備:

麥克風、音響、温柔的輕音樂

活動時間:

100分鐘(最好安排在晚上)

活動過程:

由於某種原因,你們今天將離開人世。死神已經伸出了他可怕的大手,隨時會把你們吞噬,你們只剩一點點時間了。(聲音緩和、低沉,讓學生們真正感受到死亡的沉重感—能否讓學生們進人面臨死亡的狀態是整個遊戲能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在離開人世之前,你們要寫一份遺囑,我們假設你們已經寫好了其他方面的內容,現在老師要求你們寫遺囑的最後一部分,有關你們在班級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應該包括下面四方面的內容:一年來我在這個班級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我對這個班級和同學們的感受;我對的渴望;我最後的遺願(也必須是與同學們有關的)。

主題四:愛心訓練

1、愛是什麼

目的:進行愛的思索,考慮愛的內涵。

操作:(1)小組討論:用定義、比喻、描述等形式對愛(愛情)發表自己的看法。

(2)小組代表發言。

2、信賴感訓練

依賴感是一個人發出愛心的基礎,當一個人對他人缺乏信賴時,他就會變得過於自我保護,防範他人,甚至產生敵意,當然就很難用愛心去待人。因此,要想變得有愛心,就應當先增強對他人的依賴,進行依賴感的訓練。

3、矇眼搖晃

你可以尋找六七個同學一起玩下面的遊戲。其中一人用布帶蒙着雙眼,雙手抱肩,雙腳並立,站在中間,其他人緊挨着,圍繞着他(她),然後,圍着的人依次推動中間的人,中間的人像一根木棍子一樣,毫無顧忌地隨着他人的推動,倒來倒去,轉來轉去,完全依賴周圍的同伴。幾分鐘後,其他人依次站在中間,進行同樣的訓練。這樣的訓練可以幫助你變得越來越感到心靈平穩,變得越來越依賴他人。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8

一、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引導學生了解自己的幸福指數,關注幸福指數;

2、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存在的幸福”,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數。

二、活動準備

1、事先了解學生對幸福的認識情況與現狀;

2、準備一些“神祕禮物”(按小組數準備份數,禮物儘可能包裝精美,封好)

3、“幸福之星”設計和印製,每個同學一張;

4、“幸福之旅”的錄製。

三、活動過程

1、小小調查

準備:播放柔和的音樂《初雪》,放鬆情緒!

問題1:你覺得幸福是什麼?

問題2:你覺得你現在幸福嗎?

學生自己採訪,自己回答。

假設,“幸福度”的滿分是五顆星,你的幸福程度有幾顆星呢?請在自己的卡片上,給自己的幸福之星塗上顏色吧。

請大家在塗顏色的時候,還要思考一下你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內容?那麼,沒有塗色的星星又包括什麼內容呢?

2、感受分享

學生談談自己的幸福之星包含哪些內容,沒有塗色的星星又包括什麼內容;

學生的回答預想:媽媽對自己的關心和照顧,讓自己覺得幸福;可以在這麼好的學校唸書,比起貧困地區的孩子,覺得自己更幸福……有兩顆星未塗,因為覺得自己還不是太幸福,可能自己還可以更幸福……

3、遊戲體驗:變化的幸福度

面對大家真誠的交流,我也分享到了同學們的幸福與快樂,我覺得自己更加幸福了。為了表示感謝,我決定送給大家一份小小的禮物。這可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哦。但禮物不能隨意的打開,它需要遵循幾個步驟,我們一起來看看,並按照規則的要求來打開這份神祕的禮物。

規則步驟:

(1)、在禮物拆開之前,打出第一個滿意度分數;

(2)、拆開禮物之後,打出第二個滿意度分數;

(3)、在和其他組的禮物比較之後,打出第三個滿意度分數。

大家看看這些記錄,發現什麼沒有?

(學生交流討論)

教師引導:對禮物的期待、和對他人之間的比較等因素,影響了我們的滿意度,也影響了幸福感覺,你們看是這樣的嗎?

那面對這些禮物,大家現在最想做什麼呢?

預想:學生説:吃(老師給的禮物都是可吃的零食)

老師知道同學們現在都很渴望分享這份禮物,好,那麼滿足大家的願望,拆開禮物一起盡情的分享吧。

(同學分享禮物)

4、討論分享:我的幸福在那裏?(視頻呈現案例)

我從你們滿意的神態上感覺到大家都很開心,很幸福。看來願望的實現,可以提升我們的幸福指數。那麼,現在請同學們幫幫一位同學,她遇見了關於“幸福”的煩惱!

(播放視頻)

教師提問:覺得生活糟糕透頂的姍姍,真的像他所説的那樣“生活一點意思都沒有嗎?一點幸福都沒有嗎?”如果她有,那在哪裏呢?

好,接下來,我們請各小組認真想一想,研究一下,在剛才的視頻,姍姍的幸福在那裏?

(學生交流討論)

(小組發言)

看來幸福就在姍姍的身邊,是她沒有發現,那怎麼幫助姍姍感受幸福呢?大家根據剛才所説的,從中選擇一個場鏡,用表演的方式重現,來告訴大家你們組的姍姍怎麼感受幸福好嗎?

大家表演得真不錯,請每個人總結一句話,説説幸福在那裏?或者怎樣感受幸福?我們要把這些都放進幸福寶典。

5、感受幸福(錄音或現場説)

正如同學們剛才所説的,我們用心去感受,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處處都是幸福。現在讓我們在柔和的音樂中來經歷一次美麗的“幸福之旅”吧。請同學們跟隨我的指導語,靜靜地聆聽和遐想。好,現在開始。

冥想開始。

6、幸福再調查

教師引導:的確,生活中不是缺少幸福,而是缺少發現幸福的眼睛、耳朵和心靈,關鍵是我們能否用心去感受、去體驗。不是嗎?

以我們現在的心情,再次打出我們的幸福指數,你會為現在的幸福塗幾顆星?並請大家思考多出來的星星包含了哪些內容?

(全班一起分享交流)

教師小結:願每一個同學用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心靈去發現,去感受,去體驗我們身邊的幸福,記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去尋找和感受生活的樂趣,祝願大家天天幸福,做個幸福的人!

7、播放歌曲《我們多麼幸福》結束課程。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活動,使學生初步瞭解溝通首先從傾聽開始;

2、學生在參與活動中初步學習如何傾聽,瞭解合格的傾聽行為要求聽眾做到: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活動重難點:

傾聽技巧的揣摸和練習。

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與導入

1、要求:

反向動作:大西瓜小西瓜(老師説大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小西瓜狀,老師説小西瓜時學生用雙手作大西瓜狀,看誰做的最棒,取得遊戲的最終勝利)請坐(起立)大西瓜(小西瓜)大笑(大哭)立正(稍息)看黑板(不看)舉右手(舉左手)立正(請坐)!2、提問

(遊戲結束,同學坐好!老師問:“遊戲好玩嗎?”(好玩!)你有什麼感受?找3個人簡單回答就可以。有沒哪位同學對自己在遊戲中的表現特別滿意的?很自信,給自己鼓勁,很棒的!你們是怎樣做的?)

師小結:看來,只要用心了,專心聽老師説,就可以把遊戲做成功!今天我們一起上一節心理活動課《學會傾聽》。

(出示本節課的主題:學會傾聽)

二、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談感受

有一天,貓媽媽把小貓叫來,説:“你已經長大了,三天之後就不能再喝媽媽的奶,要自己去找東西吃。”小貓驚恐地問媽媽:“媽媽那我該吃什麼東西呢?”貓媽媽説:“你要吃什麼食物,媽媽一時也説不出來,就用我們祖先留下的方法吧,這幾天你躲在屋頂上、樑柱間、箱籠裏、陶罐邊,仔細傾聽人們的談論,他們自然會教你的。”

第一天晚上,小貓躲在樑柱間偷聽,一個大人對孩子説:“小寶,把魚和牛奶放在冰箱裏,小貓最愛吃魚和牛奶了。”

第二天晚上,小貓躲在陶罐邊,聽見一個女人對男人説:“老公,幫幫我的忙,把香腸、臘肉掛在樑上,小雞關好,別讓小貓偷吃了。”

第三天晚上,小貓躲在屋頂上,從窗户裏看到一個婦人叨唸自己的孩子:“奶酪、肉鬆、魚吃剩了,也不收好,小貓的鼻子特別靈,明天你就沒的吃了。”

就這樣,小貓每天都非常開心,他回家告訴貓媽媽:“媽媽,果然像你説的一樣,只要我留心傾聽,人們每天都會告訴我該吃些什麼。”

靠着聽別人的談話,學習生活的技能,小貓終於成為身手敏捷、肌肉強健的大貓,它後來有了孩子,也是這樣教導孩子的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教師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同學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課堂上老師經常説,豎起小耳朵認真聽,不僅要認真聽老師講話,還要認真傾聽同學講話!要學會傾聽,傾聽收穫智慧。

(二)、傾聽能力小測驗。

1遊戲《猜一猜,他是誰》一位同學蒙上眼睛,請另位同學發出聲音,判斷出是哪位?猜得真準啊,明明眼睛看不見,你還猜的這麼準,你是怎麼做到的?

師小結:眼睛雖然看不見,可以通過認真的傾聽去獲得成功,看來認真傾聽是很重要的!

2你説我傳

(1)教師發給每個小組的第一位同學一張字條。

(2)每組的第一位同學看完字條後,小聲告訴後面的同學,依次往後傳,傳到最後一位同學。

(3)以傳話速度最快,傳話內容準確無誤的組為勝利組。

你們小組是如何獲得成功的?交流一下成功的祕籍啊!

你們聽懂了嗎?我們就用剛剛的方法再來玩一次,看看成功的小組是不是越來越多了!再玩一次!

三、感悟與昇華

孩子,來問問自己,課堂上是不是認真傾聽老師的講課?和同伴交流,是不是認真傾聽別人的建議了?和父母交流,是不是以一顆恭敬的心認真傾聽父母的心聲了。你有沒有這樣認真傾聽的經歷或者不是特別認真的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嗎?四人一小組,先交流一下?

四、總結

你有哪些收穫?

記得以前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一個小孫子問爺爺:為什麼人有兩隻眼睛、兩個耳朵,兩隻手,卻只有一張嘴巴呢?你知道爺爺是怎麼回答的嗎?(爺爺告訴小孫子:這是讓人要多看,多聽,多做,少説話呀。”)

那麼,合格的傾聽行為應該是怎樣的呢?

下面介紹幾個要點:

A、注意眼睛注視説話的人,將注意力始終集中在別人談話的內容上。不要打斷對方,在對方未提問時,不要隨便發表自己的看法。

B、接受用點頭、微笑表示你理解對方的想法。如不一定贊同對方的觀點,仍要保持尊重的態度,可以適時加入一些表示聽清楚的短語,如“是嗎”、“我明白了”、“原來這樣”等等。

C、有耐心。在別人説話內容較多、較長或言語不簡潔時,不要隨便打斷對方、發表自己的看法,應等別人説完再發表不同意見或補充,表達自己意見時也要以“我認為……”、“我想補充説明……”等比較温和的方式參與交流。

教師總結:應深刻理解作為一個合格的聽眾要掌握五條基本要素,即誠心、專心、用心、耐心、應心(反饋)。

五、活動結束

送給同學們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在春天的聲音中結束這節心理課,聽一聽,他們都是誰與我們在一起。

團體心理輔導活動教案 篇10

一、看圖片

(裏面是我國貧困地區一些兒童的照片,點滴着他們的日常生活,學習環境)

二、你看到什麼?你感受到什麼?

1、學生互相交流

2、暢所欲言

(有得孩子笑了,有得孩子露出鄙視的表情,有得孩子目瞪口呆了,有得孩子哭了。這就是在經濟社會、獨生子中成長的孩子們。孩子們暢所欲言地表達着自己的想法,也互相爭辯着,但是,聲音慢慢變成了安靜。我就站在一邊,沒有任何表示地看着。知道有學生忍不住站起來表達她自己的想法,訓斥一些同學的行為和想法。大家都是那麼安靜了)

三、愛的教育

1、對比生活

2、你享受到是什麼?

3、你又為身邊的人做了什麼?

(讓孩子們在對比中瞭解自己的幸福,把握自己的幸福,而要懂得為別人做點什麼,為身邊的人做點什麼)

四、學會珍惜

1、你要珍惜什麼?

2、你要怎麼做保存現在的幸福?

五、把愛蔓延

1、對身邊的人應該怎樣做?

2、對需要幫助的人,我們可以做什麼?

六、小結

“給予”所收穫的快樂遠遠比“索取”所收穫的快樂要幸福。讓我們少為自己索取,多給予身邊的人幫助,讓自己活在真正的快樂裏。

效果:在日常生活中,日記作文中,感受孩子們懂得了什麼叫做自私,什麼叫做無私。也知道如何做才是珍惜。幫助同學,協助老師,在家裏做乖巧的孩子。這樣的教育,不會一次就成為習慣,還得不斷的持續着,讓孩子們在長期的教育中,丟棄自私,懂得用心去對待別人。懂得“給予”比“索取”會收穫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