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獨特的離別詩《再別康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5W

 

獨特的離別詩《再別康橋》(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古往今來,離別詩就像文學長河中的顆顆璀璨的明珠,迄今仍然閃耀着晶瑩的光芒。而在這眾多的離別詩裏,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以它獨特的美廣為傳頌。

《再別康橋》的獨特之處在哪裏呢?

一、 構思巧妙:

氣氛輕鬆。

古往今來,離別總給人一種沉重悲傷的感覺。江淹在《別賦》中感歎:“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道出了離別讓人黯然銷魂的特點;《西廂記》中崔鶯鶯在送別張生去趕考時,眼中之景卻是:“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眼中景即是心中情啊,二人分別時的眼淚,把秋景都給染紅了,可見離情多麼濃重;《雨霖鈴》中柳永在同歌伎女友告別的場面更是沉重: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悲傷得都説不出話來,哽咽了。但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營造的卻是一種淡淡的傷感,貫穿於全詩的“輕輕的”“悄悄的”“沉默”等詞給詩歌營造了一種輕靈飄逸的氛圍。

意象新穎。

詩人離別的對象不是人,而是“雲彩”“青荇”“金柳”“星輝”等可愛的景物,這些意象的存在,淡化了離別之情,而重於對康橋美麗景物的描繪,營造了一種清新之感。

二、情景交融。

詩人把離別的主觀情緒融於康河的客觀風物,康河的風物是美麗而有靈性的,帶有詩人柔和飄逸的風度,與詩人的感情融為一體。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雲彩本不可告別,雲彩也不可能帶走,然而云彩這個意象的存在,讓我們感到了詩人離別康橋時淡淡的傷感,雖然有離別的傷感,然而作者沒有沉溺於傷感,而給人一種飄逸輕靈和灑脱之感。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裏的豔影,在我的心頭盪漾。這裏,詩人把康河畔的柳樹比喻成新娘,不但點出了柳之美,而且也傳達了對康橋的戀戀不捨。這種眷戀,已經不是由詩人眼睛流漏,而是深入到了詩人內心。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這裏寫青荇對他“招搖”,招手,打招呼,讓他再呆一會,再看看母校。這兒的青荇,多麼有人情味啊,然而青荇本是沒有意識的,應該是詩人運用了擬人和移情的修辭手法,把作者依依不捨的情感轉移到青荇身上了。作者眷戀母校,原作母校的一草一木,而且是“甘心”,更加強烈的突出了詩人對母校的深厚情感。

那榆陰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澱着彩虹似的夢。詩人把拜倫潭比喻成天上虹,寫出了夕陽下的拜倫潭波光鱗鱗的美,虹這個意象也藴含着人的希望理想和追求,暗示着拜倫潭邊也記錄着詩人讀書學習戀愛的美好時光。

物是人非,拜倫潭還是美麗如初,可是詩人美好的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看到這潭水,詩人好像又回到了過去。自然地引起詩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追尋。到康河裏去泛舟,水波和星光交相輝映,以至詩人情不自禁的要“放歌”。然而卻不能放歌,因為詩人並沒有尋到往昔的美夢,又回到了離別的現實,而現實是“悄悄”,是“沉默”,整個康橋也都寂靜了下來。詩人由尋夢的情感高潮陷入了依戀無奈而惆悵的情感交織。

這樣,全詩由三個輕輕的寫起,又有兩個悄悄的收束,運用迴環對應的結構,使全詩成為一幅幅流動的畫面,細緻入微地將詩人對康橋的依戀對往昔生活的憧憬,對眼前離愁的無奈,表現得真摯、細膩而又雋永,亦景亦情,情景交融,如肖邦的一首小夜曲,輕柔而婉轉。這離別之情,輕靈飄逸,如夢如幻,就像天空裏的一片雲,偶爾投影在詩人的波心。

三美兼具。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詩人,新月派的創作蹈行“三美”主張,即“音樂美”“繪畫美”“建築美”,《再別康橋》一詩,可以是“三美”兼具,堪稱徐志摩詩中的絕唱。

繪畫美:是指訴諸視覺形象的選擇和使用,能充分體現我國象形文字在狀形繪色方面特點,富有色彩感。《再別康橋》一詩選用了色彩明麗的詞語,如夕照下的“金柳”,波光裏盪漾的“豔影”,“青荇”“虹”等,就是一幅幅彩色鮮明的畫面,而“招搖”“揉碎”“漫溯”又是賦予畫面一種動感。

音樂美:是指音樂琅琅上口,錯落有致,富有韻律感和旋律感。《再別康橋》一詩每一行詩基本上由三個音節組成,每一詩節裏,二句和四句的末尾字押韻,這樣就形成了強烈的節奏感,舒緩的韻律感,猶如肖邦的小夜曲,輕柔而委婉。開頭和結尾回還呼應,增強了音樂性。

建築美:是指詩的形體結構的美感。《再別康橋》全詩七節,每節四句,字數大體相近;每一詩節,單行和雙行錯開一字,這樣就形成了詩的形體的均衡,對稱和多樣統一,但又避免了詩形過於方正二產生的那種板滯的缺點,給人以視覺的美感。

《再別康橋》作為一首離別詩,以其輕靈飄逸的情感和優美的康橋景物以及這首詩的完美的形式,顯示了徐志摩的才情和個性,也成了中國20實際一首最為出色的離別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