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晏子使楚》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7W

作為一名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晏子使楚》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晏子使楚》教案

《晏子使楚》教案1

教學要求:

1、瞭解故事內容,學習晏子出使楚國時,以自己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2、認真分析人物的語言,注意體會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

3、學會生字、新詞,積累有關詞語。

教學重點:

學習晏子能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辨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的精神。

教學難點:

用心體會人物語言,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預習,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幾件事,都是什麼事,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略)

第二課時

一、板書課題:晏子使楚

提問:題目是什麼意思?

晏子:名嬰,號平仲。

使:出使(動詞)。

楚:楚國。

二、檢查預習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文,説説每段大意。

2、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詞意:國勢敝國枳安居樂業

3、答疑。

三、閲讀分析

1、閲讀思考:

①楚王譏笑晏子身材矮小,叫人在城門旁開了個5尺來高的洞讓晏子鑽進去。在這種情況下,晏子是怎樣對待的?結果怎樣?

②當楚王譏笑齊國沒有人才,所以派晏子這樣的人出使楚國時,晏子是怎樣反駁楚王的?結果怎樣?

③楚王譏笑齊國人做強盜,沒有出息時,晏子又是怎樣駁斥楚王的?結果怎樣?

2、討論、彙報。

3、重點思考:晏子是怎樣戰勝楚王的?

4、小結:

晏子出使楚國,能以自己的超人的智慧和善辯的口才駁倒楚王,不辱使命,維護了齊國尊嚴。

《晏子使楚》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認10個會認字,練習寫好8個會寫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好詞好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晏子是怎樣機智地駁倒楚王,維護齊國的尊嚴的,體會晏子的話語中所表現出的聰明和機智。

3、任選文中的一個小故事,分小組進行表演。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處理材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晏子的話語中所表現出的聰明和機智。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卡、課文朗讀磁帶。

學生提前做好預習。

教學時數: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引入課題。

1、老師講述“周總理機智應對美國記者維護祖國尊嚴”的故事。

一次,周總理接受一位美國記者的採訪。記者見桌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鋼筆,便不懷好意地説:“請問總理閣下,你們堂堂的中國人,為什麼還要用我們美國生產的鋼筆呢?”周總理笑了笑説:“提起這支鋼筆,那可説來話長了。這不是一支普通的筆,是一位朋友的戰利品。我無功不受祿,就想拒絕,哪知朋友説,留下作個紀念吧!我覺得有意義,就收下了貴國生產的這支筆。”

2、引導學生談感受。

3、引入課題,板題、讀題、解題。

二、檢查預習。

(一)小老師檢查預習生字的情況。

1、認讀生字、生詞。

2、在課文中找到生字並畫下來。

3、指名朗讀帶生字的句子。

(二)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聲音響亮,並做到“四不”。

(三)評議,相機正音。

(四)同桌相互檢測讀文情況,相互正音。

三、感知文意。

1、聽課文朗讀錄音,想一想課文的主要內容。

2、交流。

3、用上生字卡中的部分詞語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練習寫字。

1、師指導寫“矮”字。

2、學生練寫。

五、作業。

1、練習寫好其他的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閲讀類似的故事。

《晏子使楚》教案3

教學目標:

1、扣課題初讀課文,初步瞭解三次侮辱晏子的異同點。

2、學習生字晏,理解出使、侮辱、強盛等詞語。

操作目標:

1、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駁楚王的話的含義。體會晏子反駁的巧妙。

2、能表情朗讀晏子第一次反駁的話。

情感目標:

1、初步激發學生對晏子的智慧和勇氣的敬佩之情。

2、重點:理解晏子第一次反駁的含義,體會晏子反駁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簡介背景,揭題

1、距今二千多年前,我國曆史上曾出現過一個羣雄紛爭的春秋戰國時代,(師指春秋形勢圖)其中齊國和楚國是大國,而齊國的強大離不開一個人,此人雖然身材矮小,但能言善辯,口才極好,被派到其它國家執行外交任務,幫助齊國解決了許多外交上的爭端,他就是晏子。(教晏字,並向學生介紹晏子原名晏嬰,子是古代對男人的一種尊稱。)由此而引出課題。

2、讀題:

二、扣題默讀課文

圍繞晏子、使、楚這三個詞語,解決三個問題。

1、(1)晏子是個怎樣的人?

(2)使是什麼意思?

(3)楚國是個怎樣的國家?

2、讓學生默讀課文,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來回答。

3、反饋估計:針對學生可能選擇的問題及回答,教師相機誘導。

三、扣使再讀課文

導入:剛才我們抓住課文題目,初步瞭解了晏子是個怎樣的人,也初步領悟了使的意思和楚王侮辱晏子的原因。

深入:

1、課題中揭示這篇課文主要事件的關鍵詞又是哪一個呢?讓學生回答哪幾個小節在寫使的過程?

2、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至5節,選擇其中一個故事來談談晏子到了楚國以後就受到了楚王怎樣的侮辱?(板書)面對侮辱

3、反饋:你選的是第幾個小故事,這個小故事中晏子面臨怎樣的侮辱?

第一個小故事:

生:楚王讓晏子鑽狗洞。

生:楚王開洞讓晏子鑽進去。(課件演示)

師:你能用一個詞來説明晏子面臨的侮辱嗎?(板書)讓堂堂齊國大夫鑽狗洞,這楚王真是太欺負人了!

第二個故事:

生:楚王説晏子不中用。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楚王説齊國沒有人。

師:你是從那句話中知道的?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改成陳述句怎麼説?這兒的人指什麼樣的人?其實楚王的侮辱還是集中在另一個問句上?既然齊國有那麼多人,又為什麼打發你這個晏子來呢?楚王的言下之意就是侮辱晏子怎麼樣?用課文中的詞語來説。

第三個小故事:

生:楚王説齊國人是強盜。

師:你是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請用一個詞語概括晏子面臨的侮辱。

四、抓重點句讀議第三節

導入:剛才,咱們抓住了課題中的關鍵詞,初步瞭解了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進行了三次針鋒相對的鬥爭,但我們要全面地認識晏子,還需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好在這三個小故事間相互獨立,今天,我們先一起來研究一下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一回合的較量。

深入:

1、請同學們默讀第3節,劃出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如何反駁的句子。

2、反饋:(課件)這是晏子的反駁,也是這一節中的重點句。

3、自由朗讀這句話,你認為晏子反駁的話中哪一句最厲害。

4、反饋:讓選擇第一句最厲害的學生説説理由。(課件)

生:這是一個狗洞,不是城門?--承認要鑽的洞是狗洞。(板書)

生: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由狗洞推想到狗國(板書)

生: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還擊,向楚王質問(板書)

師:哪個句子在反駁中是晏子轉守為攻的關鍵?--不錯,晏子由狗洞推想到狗國,正是晏子由劣勢轉為勝勢的轉折點!

5、明確推理過程。

A、推理性填空:

只有訪問狗國才鑽狗洞,現在楚國要晏子鑽狗洞,那麼()

B、完成作業:

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這句話的'含義是:如果()那麼()

C、如果晏子不採用這種説話的方法,而採用最直接的回答方式,該怎麼説?

比較: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説:這是個狗洞,我不鑽!

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説: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我要是訪問狗國。當然得鑽狗洞,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1)自由朗讀這兩句話。

(2)想想這兩種反駁的方式哪一種好?為什麼?

(3)小組討論。

(4)反饋:從剛才的句子比較中,我們又進一步體會到了晏子的聰明才智。他不僅維護了自己的尊嚴,而且還把這種侮辱還給了楚王,讓楚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番話的確巧妙!

6、那麼晏子面對楚王的侮辱,他又會怎樣對接待的人説這番話呢?請選擇合適的提示語,然後讀一讀,説説你為什麼這樣選擇?

怒發沖沖地心平氣和地冷靜地

7、反饋誘導

(1)選怒氣衝衝。

你為什麼這樣選擇?如果真像你説的,晏子大叫大嚷,怒氣衝衝地説這番話,會產生什麼後果?晏子那麼聰明,會這樣説嗎?

(2)選心平氣和。

你為什麼選擇心平氣和?什麼叫心平氣和?晏子面對楚王如此的侮辱,他心裏能不氣憤嗎?但是他能把這種氣憤表現出來嗎?心裏感到憤怒但又要努力剋制這種憤怒,我們應選哪個提示語比較合適?

(3)選冷靜。

談一談你為什麼選擇冷靜?而不選擇其它兩個呢?

我們來看晏子究竟是怎樣説的--(課件演示)

8、小結:是啊,面對這意想不到的侮辱,晏子只有冷靜的反駁,不卑不亢地把侮辱還給楚王,才能維護自己和齊國的尊嚴,又不傷了兩國的和氣,讓學生一起冷靜地來讀讀晏子的反駁。

9、接待的人把話傳給了楚王,楚王聽了只好--(引讀)

教師指導朗讀:把只好迎接兩個詞讀重音,再試着讀(板書只好迎接)

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麼?哪一個詞語集中體現了楚王毫無辦法。

五、小結延伸

1、看來晏子這番話的確説絕了,把威風八面的楚王反駁得無話可説。

剛才我們就是用:

(1)找出重點句。

(2)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句含義。

(3)通過比較,朗讀體會晏子反駁的巧妙。

這種方法來學習課文的,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運用這一方法來讀懂晏子和楚王間的第二、三個回合的交鋒。

2、最後讓學生一起大聲朗讀1至3節,再次認識一下充滿智慧和勇氣的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