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環保教育教案彙總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44W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環保教育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環保教育教案彙總5篇

環保教育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知道喝了生自來水會得病,懂得飲水衞生。

2、引導學生認識水是生命之寶,每天不能少。

3、知道科學飲水,合理飲水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讓學生知道生水為什麼不能喝。

2、讓學生知道為什麼不能用飲料、礦泉水、純淨水代替白開水飲用。

3、讓學生知道個人的飲水衞生需做到哪幾點。

教具和學具:顯微鏡、掛圖、錄像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談話:體育課上,同學們正在激烈地運動着,60米、100米賽跑,迎面接力賽,踢小足球……個個熱得滿頭大汗,口乾舌燥。這時,有人喊了一聲:“水來了!”是啊,這時候有水喝多好啊!同學們,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

2、講述:水是人身體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需要喝一定量的水,這對我們的身體健康很有好處。但是如果不注意飲水衞生,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入手,體會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水對我們的身體健康的影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學習新課

1、不喝生水。

(1)談話:水對我們很重要,水災自然界分佈得非常廣泛。請看:(電視錄像播放自然水域裏的水)分佈在江、河、塘的水和地下的泉水、井水都能供我們生產、生活實用,我們把這些水稱為淡水。可是這些淡水能直接飲用嗎?為什麼不能直接喝?(有細菌、病毒……)

(2)講述:自然水域裏的水是不純淨的,有的含有大量的泥沙、腐爛的東西,有的裏面有大量的細菌、病毒,有的被工農業廢水、污水污染過,城鎮居民用的自來水是否就很乾淨,就可以直接喝呢?也不能。因為自來水雖然經過淨化處理,但在輸送過程中,往往又被二次污染,所以也不能生喝。

(3)讓我們看一看一滴生水裏有些什麼吧。觀察:顯微鏡下的生水中的細菌(或觀察放大的細菌圖片)

(4)討論:根據觀察到的事實,想一想:能喝生水嗎?為什麼?

(5)講述:由於生水裏面含有大量的細菌,喝了生水會得病,如常見的拉肚子,這樣對人體的傷害是極大的,如治療不及時有時還會危及人的生命。

(6)小結:生水裏面有細菌,喝了生水會生病,如痢疾、肝炎、傷寒等等。為了身體健康,我們應當不喝生水。

2、不能用飲料、礦泉水、純淨水代替白開水飲用。

(1)講述:為什麼飲料不能代替白開水?

(2)講述:為什麼清潔爽口的礦泉水、純淨水不能長期飲用?

(3)講述:為什麼説水是人類的生命之寶?

3、怎樣喝水,喝什麼樣的水才有利於人體健康?

注意科學飲水。

(1)提問:除了不喝生水外,我們還應注意飲水的科學和衞生。你知道飲水還有哪些注意事項?

(學生集思廣益,體味科學飲水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事項。)

(2)討論:為什麼要一人一個杯,不用別人的杯子?

(3)講述劇烈引動後為什麼不能立即飲水的道理。

三、小結:

注意飲水衞生,有利於人體健康。

環保教育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P102~10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圍繞自身的生活與生活空間,初步學會設計簡單的統計活動,通過調查、統計身邊的數據,進一步熟悉統計方法與過程,進一步感受統計與現實世界的聯繫及其在生活裏的應用。

2.讓學生在活動中,初步瞭解自己的生存空間以及影響生存空間的一些因素,初步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促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

3.讓學生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和能力,獲取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活動使學生更加熟練掌握統計圖的製作方法。

難點:蒐集數據需要一段時間,蒐集的數據是否準確。

教學準備

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如查閲圖書、上網收集等)瞭解環境及保護的相關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談自己對環境問題的瞭解:

1.談話導人:同學們,還記得乘坐“神舟”5號進入太空的我國第一位宇航員楊利偉嗎?楊利偉成功地在太空遨遊了一番,並在太空拍攝了一張地球的照片,這是一個美麗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體中,惟有我們人類的家園——地球,才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電腦展現圖片)

這麼美好的生活空間,我們人類又是怎麼對待的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我們的生存空間。(板書課題)

2.交流認識:課前,同學們去收集了有關環境問題的資料,你對環境問題知道了哪些,你是怎麼知道的?

學生利用實物投影儀充分交流收集的材料(圖片、文字、數據等),説説是怎麼收集的。

小結:是的,這麼美好的生活空間,我們人類卻不懂得珍惜和愛護,大量的採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類對大自然不斷索取的同時,大自然也對我們作出了無情的報復,我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環境就是影響我們生存空間的重要因素。我們就從這兩方面着手,來進一步瞭解我們的生存空間。

二、閲讀相關資料——體驗統計作用:

1.讀圖:閲讀書上第102頁的兩張統計圖(我國人口增長變化情況統計圖和我國城鎮生活污水排放總量變化情況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麼?

2.小組交流:你知道了什麼?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暢談感想:看了這兩幅統計圖,你有什麼話想説?

4.小結:是的,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保護我們的家園已經成為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我們國家在環境保護方面已經做了很大努力。大家可以閲讀第103頁的統計圖。(我國造林面積增長情況統計圖和我國自然保護區增長情況統計圖)

5.交流想法:從這兩幅統計圖中,你又知道了些什麼?

6.小結:我們國家在保護和恢復生態環境方面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這兩張統計圖就足以見證。然而,雖然我們國家已經做了那麼多的工作,但從前兩張統計圖來看,我們的人口、污水排放還在逐年增長,環境保護需要我們每個人的不斷努力。

7.拓展:人口的增長、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積、自然保護區等,這些都影響着人類的生存空間,除了這些,你知道還有哪些因素嗎?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

三、討論統計內容——提出現實問題:

1.選擇研究主題。

⑴思考:在我們的周圍,同樣能瞭解到有關我們生存空間的一些資料。你想了解些什麼?

學生可能選擇的項目:氣温變化情況;空氣質量情況;缺水情況;最近的天氣情況……

⑵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小課題。

2.成立研究小組。

根據各人選擇的小課題,成立相應小組,每組推選組長,展開研究。

3.確定研究方法。

⑴小組討論怎樣開展研究活動,教師巡視,參與小組交流,適時指導。

⑵交流方法:收集數據、整理數據、製成統計圖表、分析圖表。

四、指導收集數據——加強統計策略:

1.談話:收集數據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統計工作,討論一下,用什麼方法來收集到這些數據?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學生的方法可能有:每天測量,在報紙或網上查資料,走訪有關單位……

4.技術指導:在收集數據時還要注意些什麼?可能會碰到哪些困難?又如何克服?

學生交流。

説明:要按時收集數據,及時記錄下數據,防止資料的流失。如果瞭解空氣質量或氣温變化情況,至少要積累十天的數據。

五、經歷統計過程——提升統計能力:

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如下的統計活動(預留兩週的活動時間):

1.收集數據;

2.整理數據,用統計圖、統計表呈現數據信息;

3.分析、描述數據,並作出相應的判斷和預測。

六、分析、交流想法——獲得統計結論:

1.展示與交流:組織研究成果的展示與交流活動。小組代表展示與彙報研究成果。學生積極評價,發表自己的看法或提出建議。

2.發起倡議:在交流的基礎上,建議寫一封給全校學生的關於“保護我們的生存空間”的倡議書

七、家庭作業:完成練習與測試P63的“數學樂園(四)”。

環保教育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通過幼兒親自動手實驗,發現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瞭解香煙對水的污染,培養幼兒對科學實驗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香煙、金魚、魚缸。

三、活動過程

1、做一做

(1)金魚在魚缸中快樂地遊動。

(2)把香煙泡在水中。

(3)把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裏。

(4)金魚死了。

2、想一想、説一説

金魚放入泡有香煙的水裏,數分鐘後金魚死了。

請幼兒通過討論得出:香煙中含有有毒物質,吸煙對身體有害。

四、活動建議

1、本篇活動中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結果由幼兒觀察説出,教師可做簡單小結。

2、可用螞蚱做實驗:在玻璃缸裏放入螞蚱,用在泡香煙的水中泡過的青菜葉餵它,發現螞蚱會避開菜葉,並遠離菜葉進入睡眠狀態(時間需用20分鐘左右)。

3、活動延伸

(1)創編一個表演遊戲,讓幼兒進行表演。

(2)幼兒可在家與父母一起用小蝌蚪做實驗。可用小草魚、小蝦等其它小水生動物代替金魚。香煙水的濃度越大,實驗效果越好。

(3)幼兒可在家裏觀察、比較吸煙和不吸煙的人,如他們的手指顏色、牙齒顏色、嘴裏氣味等。

談話活動:我是桃園小主人-------不亂扔垃圾

設計意圖:

在圍繞我園探索性主題“我是桃園小主人”的實施過程中我和孩子們在園內觀察散步時發現在幼兒園的草地上、小樹林裏、大型玩具下有各種各樣的垃圾------糖紙、橘子皮、吃剩下的包裝袋、香煙頭等。孩子們對此現象提出了自己的問題:“這裏垃圾怎麼會這麼多?”“這些垃圾都是哪裏來的?”

《指南》中提出教師應善於將幼兒在一日活動中自發生成的具有發展價值、共同興趣的熱點及時捕捉住,與預設活動的內容有機結合,並在實施過程中關注幼兒即時生成的內容,給以適度的迴應。

我感到幼兒提出的這一問題很有價值,它能引發孩子有關的很多想法,因而適時調整計劃,與孩子們一起展開討論。通過討論,促進孩子實現經驗的互動,知道作為桃園的一份子,我們都有責任關心桃園的整潔,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並延伸至提醒大家一起來保護幼兒園的環境,讓我們桃園幼兒園更加美麗、更加整潔。讓孩子在這種經驗互動中,思維得到發展。

環保教育教案 篇4

: 保護藍天—— 大氣污染和防治

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大氣對人類的重要性,大氣污染產生的原因,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

教學方法:閲讀講解法、討論法、電教法、觀測法。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舉例説明大氣對人類的重要性。 一、 大氣是重要的自然資源 恆定氣體:氮78%、氧21%、稀有氣體0.9% 可變氣體:二氧化碳0.03%、塵埃和其它氣體0.03%、水蒸氣 不定氣體:自然災害、人為原因造成的大氣污染物及有毒氣體 二、大氣污染產生的原因和危害

1.大氣污染對人體和健康的傷害。

2.大氣污染危害生物的生存和發育。

3.大氣污染對物體的腐蝕 。

4.大氣污染對全球大氣環境的影響 :(1)南極上空出現臭氧洞 (2)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 (3)“温室效應”的嚴重惡果 空調也給城市加温,太原空氣污染列榜首。

三、大氣污染的防治 1.對工業鍋爐進行了治理改造 2.創建無黑煙區和煙塵控制區 3.開展燃煤脱硫工作和改造燃煤爐為燃油爐 4.搬遷和撤消污染嚴重的工廠 。5.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安裝淨化裝置。6.1998年1月3日起,杭州市實施空氣質量每週公報 20xx年6月5日起,杭州市實施空氣質量每日公報 20xx年6月5 日起,杭州市實施空氣質量每日預報和公報 7.1998年12月起全面實施禁用含鉛汽油等

環保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基礎上,知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優點和不足之處。

2、知道機動車以及工廠排放的廢氣會污染空氣,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3、擴展幼兒的想象思維,發展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課前學會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

2、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製作好課件;

3、蠟燭一根、碟子一隻、打火機一個、“禁煙標記”一張;

4、幼兒人手一張紙,一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問題導入,複習鞏固。

師:早上,爸爸媽媽是用什麼送你們上幼兒園的呢?(用自行車、助動車、摩托車等)

師:上次我們知道了摩托車、助動車都是利用燃油式發動機帶動轉動軸使車輪轉動起來的,叫做機動車;而自行車、三輪車是用腳踩腳踏帶動鏈條而轉動的,是非機動車。它們都屬於什麼呢?(交通工具)今天我們就到“菲菲車店”去瞧一瞧,看看那兒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二)聲形並茂,幫助理解。

1、利用多媒體演示動畫故事

2、逐段看畫面並提問:

①菲菲車店裏賣哪些車呢?菲菲是怎樣叫賣的?(點擊聲音圖標,幼兒跟學,強調助動車的特點)

②有哪些動物來買助動車的?它們為什麼要買助動車?(結合動物的特性和助動車的方便、快捷來説)

③為什麼天空變得灰濛濛的、樹葉不那麼綠了,也有那麼多動物生病了?

3、在電腦圖片上區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找出它們的優點和不足。(答對或答錯,電腦給予表揚和提示)

小結:非機動車費時、費力,但車子後面不排廢氣、無污染;機動車省時、省力、方便快捷但有污染。

(三)演示實驗,啟發思維。

1、看電腦畫面。“其實除了機動車會排放廢氣以外,許多工廠、發電站的煙囱也會排出廢氣,你們看工廠的煙囱冒出滾滾濃煙,這些濃煙又隨風飄散到遠處,漸漸地看不出來了,但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就會被我們吸進身體,影響健康。”

2、做小實驗:點燃蠟燭,把碟子放在火苗上薰一會兒,為什麼碟面變黑?幼兒討論。

小結:我們點燃蠟燭,在碟子靠着火苗的那面蒙上了一層烏黑的炭,這種炭通常進入空氣中所以我們看不到,但這會污染空氣。

(四)遷移經驗,擴展想象。

1、為了減少空氣污染,不少科學家做了研究,他們發明了無污染的電動汽車。(看電腦畫面)

2、請小朋友們動腦筋想一想,怎樣才能減少空氣污染?(幼兒分組討論)

小結:我們可以讓菲菲在它的車店裏也多賣“綠色交通工具”,把樹林變得更加美麗。

3、在小朋友家裏有哪些空氣污染呢?(煤氣、油煙、成人吸煙等)老師這兒有一個禁煙標記,下課後我們也來畫一個貼在家裏,多種花、多植樹,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五、活動延伸:

1、幼兒繪畫禁煙標記。

2、幼兒為《菲菲車店》續編故事結尾,教師錄音。

3、大家爭做“環保小衞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