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初一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案(精選10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15W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一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案(精選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一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案(精選10篇)

初一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研讀文章,感受文章畫面美,搜尋作者賦“雨”的信息,體會作者用筆之細膩。學會鑑賞。

2、品讀美句,體會作者筆下賦“雨”的嫻熟技能, 品味本文詩化了的語言。學會聯想與想象。

3、閲讀比較,借鑑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抒發“雨”情。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4、通過作者對四的季雨的不同性格的描繪,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並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

二、教學設想

本文通過作者對雨的描繪,實在抒發作者的情趣和對人生的態度。這種散文的學習,對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學生引導到學習中來,是至關重要的。本文教學通過賞析語言和藝術手法入手,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筆者嘗試將同類型的三篇文章糅合在一起,使之成為一個整體;讓學生對這個類型的知識和能力有一個系統的掌握和提高。三篇文章分別是劉湛秋的《雨的四季》,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樑遇春的《春雨》。

(一)教學重點

感受畫面,描述畫面。分析四季的雨不同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雨寄託的思想情感,賞析本文的語言特色。

(二)教學難點

啟發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感受自然界的自然美、內在美,並用形象而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提升學生文學鑑賞能力。

(三)教法與學法

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筆者設計了以下教法與學法:

1、自讀法:將學生自讀與教師點撥相結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誦讀法:配樂朗誦,將學生誦讀與教師範讀結合起來,注意朗誦的語氣、節奏,通過誦讀、賞析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3、探究法 :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導學生展開聯想與想象,對三篇文章對比分析,並提出問題,進行分析探究。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及課件。

四、教學安排:1課時。

五、教學流程

(一)課前預習:讀通、讀懂、讀透、讀活課文。分別閲讀本節(重點放在第一篇)三篇課文,注意語言特色,比較畫面的層次描述。

(二)明確目標,導入新課,展示課件。配樂展示四季不同的雨景,讓學生在輕鬆的氛圍下感受雨的氣息,提高學生對賞析本文的興趣。

(三)導入新課

導語:先請大家聽一段音樂。(放《三月裏的小雨》片段 。今天,天氣晴朗。在我們大西北的夏天,只有7、8月份才能下幾場小雨或中雨,如果偶爾下一場大雨,那是一種奢侈啊!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本文的學習,領略一下南國四季的雨,它們是多麼清新,多麼纏綿,多麼親切呀!是的,在不同的四季,雨的色彩都是不一樣的。那麼,今天,就讓我們通過劉湛秋先生《雨的四季》來感受不同季節雨的性格特徵吧!

(四)作者介紹

劉湛秋,當代詩人。 1935年10月生。安徽省蕪湖市人。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快樂》,曾被譽為“當代抒情詩之王”。

(五)整體感知,鑑賞文章

1、配樂朗讀課文,教師範讀2—5段,要求學生在聽的同時注意文章語氣、節奏;並注意四季雨不同的特點,感受作者對雨的思想情感。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片段大聲朗讀,並簡潔敍述為什麼喜歡這個片段)

3、找學生讀課文。(可為學生配樂。在學生讀中反覆提示感情的處理。師出示相應的語句,提示學生注意生字<找學生邊讀邊注音>。)

①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

②忽然,在一個夜晚,窗玻璃上發出了響聲,那是雨,是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的秋雨啊!

③你只會感到更高邈、深遠

④它經常變成美麗的雪花,飄然蒞臨人間。

⑤那種清冷是柔和的,沒有北風那樣咄咄逼人。

⑥而近處池畦裏的油菜,經這冬雨一洗,甚至忘記了嚴冬。

(六)欣賞畫面(讀懂課文)

1、導語:鑑賞散文的美可從三方面進行:即畫面美、語言美、情趣美。先讓我們欣賞一下雨中的畫面。

2、分小組討論,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對學生朗讀中讀到的佳句讓學生齊讀。)

春雨: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美麗、嬌媚)

夏雨: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熱烈、粗獷)

秋雨: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端莊、沉思)

冬雨: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自然、平靜)(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3、剛才大家讀了自己最喜歡的語段。學生自讀課文,找出體現四季雨不同性格的詞語。

4、分小組討論,分析四季的雨各有什麼特點?作者對雨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情感?(依據文意,言之有理即可,由生歸納)

板書 :

春雨: 美麗、嬌媚

夏雨: 熱烈而又粗獷

秋雨: 端莊而又沉思

冬雨: 自然、平靜

作者通過形象化的描寫,寫出了雨的親切可愛,這實際上寄託了作者對雨的讚美與喜愛,表現了作者對生命與大自然的熱愛。

5、宋代蘇軾曾經稱讚王維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樣,劉湛秋先生也用他自然美妙的筆調,飽含深情的筆墨,深刻獨到的觀察,為我們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畫面。現在,請大家繼續以小組為單位,從文中找出一幅幅畫面,交流、討論,發散思維,展開聯想與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你所體味到的四季的雨。

(此處可引導學生重點討論春雨,但也可根據現場情況靈活操作,不給定答案。教師引導學生注意幾個基本要素是課文原句、修辭方法、畫面描述、藝術技巧等。學生可讀、可寫、可朗誦自己心目中的雨景,不拘一格。)

(七)延伸遷移

師生在充分欣賞了四季雨不同的美景後,再來讀讀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與樑遇春的《春雨》,比較一下與劉湛秋先生《雨的四季》在藝術手法,感情的表達上有那些異同?作為一個能這樣細膩地體會身邊雨的性格的人,作者該有怎樣的一種胸懷?在你的生活經歷中你所熟知的作家還有那些?

(此處答案靈活多變,強調發散性思維,學生可回答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樑遇春的《春雨》等篇目,只要講出共同點,言之成理即可。)

(八)小結全文

今天我們在同一時間聆聽到了四季的雨聲,重點訓練了通過發散性思維,展開聯想與想象,親身領略了散文的賞析方法。其實我覺得聽雨有兩種境界,一是雅趣盎然的賞心樂事,雨聲具有一種樂感、美感;一是悲苦、惆悵莫名,再聲淅瀝,蓋增愁思結半語,有人説,“每個人不一定要成為詩人,但每個人可以詩意的活着”,但我要説:沒有一顆鮮活靈動的心,沒有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是無法進入詩意的境界的,讓我們走進大自然,擁抱大自然,用心觀察自然,你會發現這個世界真的很美,生命太有意義,太有價值。

(九)作業佈置

根據本文所學習的細節描繪的方法,展開聯想與想象,描寫一幅你所想象的本地區綿綿秋雨的情景,不少於400字。

初一語文上冊《雨的四季》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品味語言。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的手法。

3、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時間:2個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瞭解作者,積累語言。

2、理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內容與步驟

情景激趣:

劉湛秋(1935——),當代詩人,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為“抒情詩之王”。兼創作散文、報告文學、小説及編輯詩歌。著有詩集《寫在早春的信箋上》、《温暖的情思》、《生命的歡樂》。

雨是文人的寵兒,對雨的情感,隨文人的情感而各有不同,對雨的描寫亦隨作者的風格而有所不同。在劉湛秋先生筆下,抒發了怎樣的情感?寫出了怎樣的形象,讓我們一起走進《雨的四季》。

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讀課文。指導學生閲讀時,要求用着重號標出散文寫作的對象,用橫線標出文章的線索、文眼等,用序號標出意義段,用波浪線標出抒情或議論的文字。分別找出描寫不同季節的雨的特徵的文字,批註自己的閲讀體會,列出不懂之處。

在閲讀過程中校正讀音,積累詞語:

探究結構

學法指導:理解文章整體結構,要注意通過文章的結構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詞語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結構方式為提出對象,對對象進行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點明意義。

理解結構要從抓線索或文眼入手。

1、本文有怎樣的行文線索?

明確:一條是以四季景物的描寫為線索,一條是對雨的情感為線索。即:喜歡(美)愛戀(活力、滋潤、流動)

2、劃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①):我喜歡四季的雨。

春雨:美麗、嬌媚

第二部分(②~⑤)四季的雨的特徵。

夏雨:熱烈、粗獷

秋雨:端莊、沉思

冬雨:自然、平靜

第三部分(⑥)四季的雨對我的影響。

總結固趣:

作者用詩化的語言、抓住各季節雨的特徵繪出如畫的四季雨景,在其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

佈置作業

深入閲讀課文,並對課文作個性理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品味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徵的手法。

2、領悟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趣。

教學內容與步聚

情景激趣

劉湛秋的散文有一種田園美,被海內外文壇譽為現代山林文學的代表。其文字自然、親切、優美,一事一物、一草一木、一色一聲,他都能輕鬆道來,吸引着你,並跟着他的行文一走到底。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就是要體會他的行文的風格,領悟他在文中所表現的意趣。

探究生趣

第二步,精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一、朗讀第一二自然段,然後探究

1、作者喜歡四季之雨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四季之雨給他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2、一場春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讓樹枝變柔軟了,萌發的樹葉簡直就起伏着一層綠茵茵的波浪;讓整個大地變美麗了。小草復甦,發出春天才能聽到的沙沙聲。完全驅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變了姿容。

3、請找出最能表現春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春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水珠子從花苞裏滴下來,比少女的眼淚還嬌媚。

特徵:美麗、嬌媚。

二、朗讀第三自然段,然後探究

1、“而夏天,就更是別有一番風情了”,這句話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明確:總領下文內容,能引起讀者的閲讀興趣。

2、夏雨給大地帶來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大地就以自己的豐滿而展示它全部的誘惑:花朵怒放着,樹葉鼓着漿汁,數不清的雜草爭先恐後地成長;暑氣被降低了,雨打荷爾蒙葉之聲與蟬聲蛙聲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響曲。

3、找出最能表現夏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夏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

特徵:熱烈、粗獷。

三、朗讀第四自然段,然後探究

1、秋雨能對人產生怎樣的作用?

明確:使人靜謐,使人懷想,使人動情。

2、找出最能表現秋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秋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親,顯得端莊而又沉思了。

特徵:端莊、沉思。

四、朗讀第五自然段,然後探究

1、冬雨能產生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南國城市和田野帶來異常的謐靜。

2、找出最能表現冬雨特徵的語句,並概括出冬雨的特徵:

明確:語句:它既不傾盆瓢潑,又不綿綿如絲,或淅淅瀝瀝,它顯出一種自然、平靜。

特徵:自然、平靜。

五、朗讀第六自然段,然後探究

1、一年四季的雨對作者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明確:給他的生命帶來活力,給他的感情帶來滋潤,給他的思想帶來流動。

2、“但在北方乾燥的城市,我們的相逢是多麼稀少!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把你請回我們的生活之中。”這幾句話表達了怎樣的內容?

明確:對北方少雨感到遺憾,希望日益增多的綠色能改變北方少雨的現狀,進一步表達了作者對雨的喜愛。

探究中心

學法指導: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寫作重點和文章中對整體內容進行抒情或議論的部分;指導學生結合上述內容,根據作者的寫作背景、意圖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並理解含義;理解這個中心的深刻或新穎之處,並理解這個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達出來的;指導學生理解這個中心對自己的啟示。

1、本文表達了怎樣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