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精選5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6.64K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精選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1

一、情境引入

出示一片黃葉。老師在路上撿到這片黃樹葉,你知道了什麼?是啊,秋天來了,老師也感受到了,你們知道一年有哪幾個季節?(板書:春、夏、秋、冬)你們看,(課件)圖上畫的分別是哪個季節?人們把這四個季節就叫做四季。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去感受美麗的四季。

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

想讀好課文得先過這一關,你們有沒有信心?(對、説、就是、穀穗、雪人、肚子、冬天、頑皮)

(1)看拼音讀詞。(荷葉圓圓,把荷葉怎麼樣讀清楚;看圖解釋穀穗;換詞解釋頑皮)

(2)去掉拼音開火車讀卡片,説、雪、進行擴詞訓練

(3)齊讀

把這些生詞寶寶帶到課文中,你還能把他們讀好嗎?請同桌的兩個同學每人讀一遍,互相聽一聽,如果他讀的準,你要向他學習,那個音讀的不太好,你要提醒他。注意我們剛才讀的那些詞要連讀,遇到標點符號要停一停。

我們知道兒歌一般都分成幾小節,這首兒歌有幾小節呀。

分小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每個小節各寫了哪個季節?

讀感悟。

請你仔細讀讀這個小節,看看你讀了以後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全班交流:

春天:你最喜歡哪個季節,請你讀讀這個小節,

讀了這小節知道了什麼?(説出小草剛發芽,所以尖尖的)把春天小草的樣子讀出來,自己讀、指名讀(老師穿插指導:什麼尖尖,草芽怎樣,把什麼怎麼樣讀清楚)

你還知道了什麼,讀讀下面的句子。

誰對誰説(生讀)説了什麼?(讀)他指的是誰?句中得我呢。

指導朗讀:小草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終於從土壤裏鑽了出來,他會是什麼心情呀?

(那現在你就是這株鮮嫩的小草,你能用高興的語氣讀讀這小節嗎?換位讀

可愛的小草們,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唱一首春天的歌

夏天:你還喜歡哪個季節,請你讀讀這個小節,

説説你知道了什麼,

指導讀:

從荷葉圓圓我們知道夏天來了,你還從那能知道夏天來了

秋天:你還喜歡哪個季節,讀讀這小節

穀穗為什麼會彎彎的?好像在鞠躬,穀穗彎彎還像什麼?

指導讀:

從穀穗彎彎我們知道秋天來了,你還從那能知道夏天來了

讓我們一同走進金色的秋天,播放課件“金色的秋天”。

指導朗讀,讀出秋天的美

冬天:你還喜歡哪個季節,請你讀讀這個小節,

讓學生模仿挺肚子的動作,感受雪人的頑皮可愛

指導朗讀

實踐活動:

四人一組,選擇喜歡的小節進行朗讀表演

拓展延伸

春天在清脆的山林裏,還在小朋友的眼睛裏。你們知道春天到了,大自然會有哪些變化嗎?

讓我們一同走進美麗的春天

有個小朋友在春天裏看到桃花開了。就把它編成像課文裏一樣的兒歌。

桃花紅紅,

他對蜜蜂説:

“我是春天。”

他對()説:

“我是春天。”

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四季這首小兒歌。感受了四季的美好、可愛,並且還仿照兒歌編出了春天兒歌,課後,請你把了解到的夏天、秋天、冬天的景物特點編成這樣的兒歌請假張幫着記錄下來,寫一首新的四季歌,還可以把自己喜歡的季節畫下來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2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閲讀放在低年級閲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閲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並感受閲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閲讀教學的第一要求,採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嚮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閲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季的特徵,感受各個季節的美麗。

2、讓學生通過朗讀和感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3、進行説話訓練,句式遷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聽説四季王國的景色可美了,你們想去嗎?

學生一起大聲回答:想

師:那好,今天老師還請來了小鹿乖乖做你們的導遊,你們歡迎嗎?

學生一起興奮地回答:歡迎

師點擊課件,出現一隻小鹿,小鹿説話:小朋友,你們好。

師:小朋友,趕緊和小鹿打聲招呼吧!

學生一起熱情地打招呼:小鹿乖乖,你好

小鹿:能與你們一起去四季王國我可真高興,馬上就要進入四季王國了,你們可要認真看哦!

小鹿:請大家坐好了,火車馬上就要出發了。

師點擊課件,火車開動。學生做開火車動作。

小鹿:看,四季王國到了。請大家盡情地欣賞吧!

用小動物帶小朋友到四季王國參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學習的興趣都被激發起來,一下子就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學習的氛圍。

二、欣賞四季美景

師點擊課件播放四季的圖片,老師並配樂解説。

師:春姑娘邁着輕快的步伐,悄悄走來,沉睡一冬的小溪甦醒了,歡快地流淌着,樹木抽出新芽,花兒競相開放。

火紅的太陽熱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金蟬不停地鳴叫,一個勁兒地告訴人們夏天來了。

秋天,四處一派豐收的景象,空氣中充滿了果實的濃香,耳邊傳來人們的歡笑。

雪花讓寂靜的冬天變得熱鬧起來。孩子們在雪地裏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別提多高興了。

師:(欣賞完圖片)小朋友,參觀了四季王國以後,你想説什麼呢?

生1:四季王國的景色真美啊!

生2:四季王國的景色太美了,要是我的家在那裏就好了!

生3:我彷彿聞到了秋天濃濃的果香,聽到了冬天孩子們的歡笑。

三、自由選讀,自主探究

師:是啊,大自然是位神奇的魔術師,它不斷地變幻出美麗的四季,下面請小朋友打開書本61面,讀讀寫《四季》的詩歌。然後把你最喜歡的季節找出來美美地多讀幾遍。

學生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

師:老師看到小朋友都讀得有滋有味,現在請你把自己喜歡的這個季節讀給四人小組的小夥伴聽一聽,再告訴小夥伴,你為什麼喜歡這個季節?

學生四人小組交流。

四、精讀課文,感受四季的美

師:剛才小朋友都美美地讀了四季,哪個小朋友先來説

生1:我喜歡冬天,因為冬天會下雪,我們就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2:我喜歡夏天,夏天可以吃冰淇淋。

生3:我也喜歡夏天,夏天可以游泳

生4:我喜歡春天,春天小草都發芽了,花都開了,很漂亮。

生5:我喜歡秋天,秋天水果成熟了。

1、學習秋天:

師:(根據學生説的板書:春、夏、秋、冬)説的真好,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歡的季節,那你們知道現在正是什麼季節嗎?

生:秋天

師:是啊,金秋送爽,丹桂飄香,收穫的季節已經來到,所以王老師特別喜歡秋天。有和老師一樣喜歡秋天的小朋友嗎?喜歡的舉舉手

生:有(一邊説一邊舉手)

師:好,請一個喜歡秋天的小朋友美美地來讀讀這一句(點擊課件出示課文第三幅插圖和第三句話)

一個學生讀第三句話。

師:能告訴老師你為什麼喜歡詩歌中描寫的秋天嗎?

生:秋天到了,穀穗彎彎的,好象在鞠躬,真有趣,所以我喜歡秋天。

師:你們見過真的穀穗嗎?

生:沒有。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真的穀穗,想看嗎?

生:想

師(出示實物):小朋友,你們看,這就是穀穗,上面一粒一粒的叫穀子,去掉穀子外面的殼,就是大米,我們每天吃的大米飯就是這個來的。你看,穀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它好象在

生:彎腰

師:誰來學小穀穗做做鞠躬的動作?(指名一學生做鞠躬的動作)

師:哎呀,真有禮貌。想做的小朋友站起來做一做。(想做的學生站起做)

師:真是一羣有禮貌的小穀穗。穀穗鞠着躬説:

生:我是秋天

師:誰來學穀穗説一説。(指名錶演並説話)

師:如果你小穀穗是穀穗,你還想説什麼呢?

生1:我會説:看我多肥呀,我沉甸甸的都彎腰了。

生2:我會説:看我多神氣,我又給人類做貢獻了。

生3:我會説我成熟了,我多棒。

師:哇,你們這些小穀穗可真自豪,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誰能把穀穗自豪的心情也讀出來。先自己試着讀一讀。

師:誰來讀。(指一名學生讀)聽了他讀你想説點什麼?

學生評價:①、他讀得很有表情。②、我聽了他讀,我好像真的看見穀穗很彎,他鞠着身子對我説秋天來了。

師:嗯你真會想象。

生③:聽了他讀我也想讀了。(生讀)

在競爭中培養自信心,增強榮譽感。引導學生善於合作學習,重視過程評價,讓學生在練讀和評價中感悟讀書方法,提高讀的水平。

師:誰還想再讀一讀呢?這麼多小朋友。那想讀這節的小朋友們一塊讀吧!(學生讀文)

師:你知道秋天還有哪些變化嗎?把你上課前觀察到的向小朋友彙報一下吧:

生:秋天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人字一會兒排成一字。秋天果實成熟了,大蘋果紅紅的,綠綠的。

莊稼成熟了,一片金黃,農民伯伯開始收割了。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那你能學着課文中的句子也來説一説嗎?

師:是啊,秋天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讓我們一起到果園裏去和叔叔阿姨們共同感受一下豐收的喜悦吧。

播放課件《金色的秋天》,讓學生再次感受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

師:秋天滿載着大家收穫的喜悦,我們喜歡它,你們還喜歡什麼季節呢?(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學習課文)

2、夏天:

生:我喜歡夏天。

師(擊課件,出示夏天圖和內容)好,請你美美地讀一讀。(生讀)

師:讀得真不錯,還有誰想讀(再指名讀)

師:還能加上動作,真了不起。下面老師很想聽男生讀。(男生讀)

師:讀得真好!那女同學咱們也不能落後,一起讀吧!(女生讀)聽了你們讀,老師現在也喜歡上夏天了。還有誰喜歡哪個季節?

3、春天:

生:我喜歡春天。

師:(點擊課件,出示春天插圖和句子)那請你讀讀春天這句話(學生讀)。

師:誰還想讀?(學生讀)

師:讀得真好,老師真的感受到春天來了。

師:在這句話裏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什麼是草芽?

生:剛長出來的小草的嫩芽

師:剛長出來的小草是很嫩的,就像我們小孩子一樣,説話嫩聲嫩氣,很可愛也很好聽,我們女孩子的聲音很好聽,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請女生讀)男孩子,你們敢不敢和女孩子比,好,請男孩子讀。讀得真不錯。

師: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在春天裏,我們看見了嫩嫩的草芽可愛的小鳥,想想,還看見過什麼呢?

生:大雁從南方飛回來了,桃花、杏花都開了,還有香味呢!

師:真香,老師都聞到了

生:小河的冰都融化了,小魚在水裏跳着圓圈舞,真開心!

師:小朋友們真能幹,春天是一個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季節。讓我們一起再美美地來讀讀這句話。

全班齊讀。

4、冬天:

師:走過春夏秋,你們看,(點擊課件師播放輕音樂夾雜着北風呼呼的聲音,看雪花紛紛揚揚落下,雪地上有一個雪娃娃的動畫.感受冬天的可愛。)北風呼呼,小雪花紛紛揚揚地,小朋友堆起了可愛的雪娃娃,你們喜歡嗎?

生:喜歡

師:喜歡的就來讀讀這句話。(點擊課件,出示冬天圖和課文內容)(指名讀)

師:大肚子一挺這兒你讀得真好,你為什麼這樣讀呀?(生答)

生:因為雪人圓圓的腦袋,大大的肚子,樣子很調皮,所以我這樣讀。

師:真聰明,你很會想象。好啦,現在小朋友可以自己讀啦;也可以找小夥伴讀,還可以加上動作讀,大家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好嗎?

(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自由讀)

師:一年四季多美好呀,春天,生機盎然;夏天,熱情奔放;秋天,碩果累累;冬天,銀裝素裹。每一個季節都給我們美的享受。你能把課文連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嗎?(學生自由讀)

師:老師給你配上音樂,讓我們一同走進四季這美麗的畫卷吧!

師:讀得真不錯,老師都陶醉在大家的讀書聲中了。

五、延伸拓展,説畫唱跳贊四季

師:剛才,我們用朗讀和表演讀的方式表達了對四季的喜愛之情,現在,老師再給大家一個表現的機會,你還想用什麼方式來表達你對這個季節的喜愛之情。

生:我想背誦

生:我想跳舞

生:我想唱歌、畫畫、朗誦詩歌

師:還可以把你課前收集來的圖片及照片拿出來向同學們展示。老師先讓你們準備一下,你可以找小夥伴一起準備。

師:誰先來

生:我先來,我喜歡春天,我給大家唱首《春天在哪裏》

生:我喜歡秋天,我給大家朗誦一首詩歌《秋姑娘》

師:小朋友手上的畫和圖片真漂亮,請你趕緊掛到黑板上去吧,讓大家一起欣賞欣賞。

六、句式遷移,仿説四季

師:小朋友表演得可真棒,找來的圖片,畫的畫真漂亮,可是老師覺得還有點美中不足,如果你能學着文中小詩人的樣子,為你的圖畫説一句話那就更棒了。老師就做了一回小詩人,給我自己找來的圖畫編了一首兒歌,(點擊課件,出示)小朋友,你們想不想做一回小詩人。

生:想

師:好,那現在四人小組合作,一人選擇一個季節,為你喜歡的季節編一首新的兒歌,你可以模仿課文中的句子,也可以是自創的,先讓你們準備一下。也可以到黑板前來看一看再編。

小組合作:一人一個季節,為自己喜歡的季節編一首新的兒歌,學生自己觀賞課件中豐富多彩圖片的集錦,有的走到貼滿彩圖的活動黑板處自由地討論和練習説話、編兒歌,鼓勵學生對動物、植物、同學、老師、大自然説説心裏話。

七、彙報交流

師:小朋友,真能幹,不僅畫得好,説得也好。

小結:春天,温暖的陽光融化了山澗的冰雪,夏天,鮮嫩的綠葉有美麗的花朵為伴,不知不覺中,秋天便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它無聲無息,天空是那麼開闊、高遠;冬日,皚皚白雪珍藏了過去,而明天,將是一個令人欣慰的開始。讓我們把美麗的四季珍藏心中吧。請全體同學在配樂中將《四季》這首兒歌送給所有聽課的老師。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3

【教材分析】

《四季》是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的一篇兒歌,它富有童趣的簡介了四季的特點。要求認識11個生字,學會4個生字。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知識能力目標)並初步認識四季,激發喜愛四季,喜愛大自然的情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自主合作學習,在讀中知文、質疑、感悟、積累。(過程方法目標)兒歌中的鞠着躬、頑皮地等詞語比較難懂。

【學生分析】

學生剛剛學完拼音不久,朗讀課文和認知的水平都比較低下,讀通、讀懂課文難度較大。

【設計理念】

在教學中,應以表演朗讀為主,讓生讀中知文、讀中質疑、讀中感悟、讀中積累,並使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説話,培養語感;通過欣賞、擴展練習等增加有關四季的信息量,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產生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自制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圖説話,導入新課

1、看圖説話:(通過課件以動畫形式出現書中四幅插圖,最後定格畫面。)

請生仔細觀圖,看看他們分別畫的是什麼季節,教師逐幅圖引問,課件出示“春夏秋冬”四個字。然後引導學生説説每個季節的顏色特點,教師進行小結板書。如春天,草兒發芽了,樹木長葉了,到處一片綠色,我用綠粉筆寫春天(板書“春”);夏天紅紅的太陽赤烤着大地,用什麼表示好呢?秋天、冬天呢?(生回答,師板書)

2、揭示課題:

請學生把一年中的這四個季節合起來起個名字。(課件出示課題“四季”。)

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利用生動形象的畫面和悦耳動聽的音響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玩中對學生進行了觀察、口頭表達和概括能力的培養,既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經驗,又為知識的進一步建構打下基礎。

二、表演朗讀,學習課文

1、讀中知文:(準確、流利地讀課文)

⑴引讀課文:(課件展示配樂的課文畫面)

①教師帶表情和動作範讀,讓學生當小評委;

②請學生自由地大聲地讀課文,要求讀準確、流利(強調:如果遇到讀不準的字就拼拼音多讀幾遍,或者同桌之間互幫互學)。

⑵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課件展示生字詞)

抽生認讀;打亂順序認讀;齊讀。

(要求其餘學生認真聽,如果同學沒讀準,馬上幫他指出來。生能讀幾個就幾個,讀的好請他當小老師帶大家讀;生讀不準的,請其再拼讀後教師或其他小朋友幫助糾音。)

⑶學生個性化朗讀:(課件展示課文片段)

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點擊課件展示相應的.課文片段或句子朗讀,可以個別讀,也可以喜歡讀同一個句子的都站起來讀,要求學生互評。

學生在教師的範讀中獲得對課文的整體感知,並通過自己的認真聆聽和思考來獲得讀書的技巧;學生積極參與評價,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進行學習,正是新課程所提倡的個性化學習。

2、讀中感悟:(帶表情、動作讀課文)

⑴教師指導學習一個句子。(課件展示課文中描寫學生喜歡的一個季節的句子)

①激發學生表現欲:剛才,大家評價老師讀書的時候,都説帶着表情和動作讀才動聽,才美。那我們就一起來讀讀第一句,看看能不能讀得美美的。

②生在教師的啟發下自由創作動作。

③抽生上台表演讀,其餘小朋友認真看,當小評委。

④全班同學站起來一起表演讀。

⑤小結學習此季節的學法。

⑵學生自由表演讀:(課件展示描寫其餘三個季節的句子)。

①交代要求:下面,請聰明能幹的你們自由地練讀其他三句話,也可以和同桌一塊討論着讀,讀完了就馬上舉手告訴我。我要看誰讀得又快又好,就請他上台戴上美麗的頭飾表演,開始。

③生自由表演讀。

④檢查情況。全班同學都站起來表演讀後三句。

⑤抽生上台表演。請6位學生上台扮角色表演讀,其餘學生當評委,評出最佳小演員、最佳小評委。

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課文中的一個句子就是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的過程,即授之以“漁”,而讓學生自主學習其他三個句子則是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即授之以“餘”,給學生充分的探究空間和足夠的自主學習時間;學生通過帶感情、自創動作的表演讀,讓多感官投入獲取知識的過程,符合小學低年級兒童好動、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年齡特徵,利於學生的個性化學習,也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課間休息,增加信息

1、交代要求:(課件展示四季景象──視頻)

談話:孩子們,現在我們輕鬆輕鬆,聽聽音樂,看看還可以從什麼景象認出四個季節來。你可以隨音樂隨意的律動起來。

2、生欣賞美麗的畫面、動聽的音樂。

3、問:孩子們,四季美不美?你們喜歡四季嗎?

讓學生在欣賞中、律動中輕鬆地接受大量有關四季的信息,可以豐富學生的認識,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四、擴展練習,學以致用

1、述:四個季節仙子看到你們這麼喜歡他們,可高興啦!你瞧,他們來啦(課件展示四季景象——圖片),請你們這些聰明能幹的小詩人們為他們帶來的景象配上一兩句詩呢。看到美麗的畫面,你想到什麼就説什麼。

2、師由春到冬點擊課件圖畫引導學生觀圖説話,師生互評。

教師提供豐富的素材讓學生看圖説話、觀景配詩,可以促進學生學以致用,擴展創新。

五、自由活動,拓展延伸

做一做,用你喜歡的方式將你喜歡的季節表現出來。比如:畫一畫、説一説、寫一寫、唱一唱、跳一跳等(課件出示題目)。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擅長的方式將喜歡的季節表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倡導個性化、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並對課堂進行延伸,從課內走向課外。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4

設計理念:

在多元智能理論指導下,以問題體系為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以目標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目的。抓住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這條研讀主線,讀中悟,悟中讀;讀中説,説中議;從讀中習得語感,發展語言。同時,又以生字教學為重點,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目標:

1、學習12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能讀準字音,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3、瞭解一年四季每個季節的特徵。

4、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課件

2、引導學生課前瞭解每個季節的特徵。

教學過程:

一、揭示目標

1、揭示課題

(1)小朋友,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嗎?哪幾個?

小朋友都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板書:四季)。但是,我們現在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這4個字不但要會説,還要想辦法記住它們。

(2)有一位和你們一樣大的小朋友呀,他在每個季節當中選了幾樣東西,編成了一首很美很美的詩歌,你們想讀嗎?

2、學生自學

(1)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按要求自學。

放聲朗讀,要求想辦法把音讀準。

(2)自學檢查

A.抽4名學生每人讀一段。其他小朋友來當小醫生,拿起鉛筆,把他們讀錯的字圈出來。

B.4個小朋友讀完了,你們有沒有發現毛病呀?誰來説一説。

這個字你會讀嗎?你來讀。請讀錯的人再來讀。一起讀。

(3)糾音後再次朗讀,準備提問。

二、提出問題

1、學生提問,教師板書問題,隨後進行梳理。

什麼是草芽?

草芽長什麼樣?

為什麼説草芽尖尖是春天

為什麼説荷葉圓圓是夏天?

什麼是穀穗?

穀穗為什麼是彎彎的?

為什麼説穀穗彎彎是秋天?

一挺是什麼意思?

頑皮是什麼意思?

2、師生分四塊內容進行討論,從讀中感悟。

三、探究問題

根據課堂實際,分板塊靈活處理,隨機解決提出的問題。

1、春部分:

A.通過板畫理解草芽是剛才地裏長出來的,尖尖的,嫩嫩的。

B.通過讀中感悟到草芽尖尖是春天。

2、夏部分:

通過反覆朗讀,小組討論,得出荷花是夏天開的,圓圓的荷葉只有夏天才有,所以荷葉圓圓是夏天。

3、秋部分

A.從錄像中觀看農田裏稻穀豐收的景象。

B.通過實物,觀察穀穗的樣子,知道穀子成熟了,把枝壓彎了。

C.反覆朗讀,得出穀穗彎彎是秋天。

4、冬部分:

1)、通過每個學生的肢體語言挺肚子來理解一挺的含義,在讀中感悟到雪人因為高興而挺。

2)、聯繫生活實際來理解頑皮。

四、解決問題

1、小結學法。

2、感情朗讀(自由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結合,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五、檢測目標

每個季節有許多東西,如桃花是在春天開的。我把它編成像課文裏一樣的兒歌。

桃花紅紅,

他對蜜蜂説:

我是春天。

你能像小作者一樣也説編編兒歌嗎?看誰編得多,編得好。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四季》教案5

設計説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本設計力求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着力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學生在有趣的遊戲、美麗的圖片、豐富的想象、巧妙的內化、適度的延伸中,學生字、學語言、學詩歌,使語文課堂變得充實、厚實起來,喚起一年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從而真正喜歡我們的語文教學。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製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畫面渲染,激情導入

1.教師引言: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多媒體課件:秋天的景色)

2.教師配樂朗誦:聽,這悠揚的笛聲;看,那滿山遍野充滿了紅色和金色,這裏簡直成了花的海洋、火的世界。瞧,那一棵棵高大的白樺樹,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更加挺拔。金燦燦的葉子隨風擺動,那一片片楓葉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耀眼。瞧,那鮮紅的山楂多麼可愛!葉子紅了,果實也熟了。那一串串水晶似的紫葡萄,更是惹人喜愛。還有這不知名的果實也掛滿了枝頭。這不,就連那小小的蘑菇也被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一陣風吹來,一片片金色的葉子慢慢地飄落下來。

3.教師引學:看了畫面上的景色你們想説點什麼呢?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季節嗎?(板書:秋)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

4.教師引問:秋天,除了我們剛從畫面上看到的景色之外,你還能看到什麼?一年之中,除了秋季,還有哪些季節?(板書:春、夏、冬)真好,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四季,去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板書:四季)

5.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生動、形象的畫面,加上教師充滿詩情畫意的配樂朗誦,把學生帶進了碩果累累的秋天。本環節通過自然的導入,揭示了課題,激起了學生求知的慾望。

二、自主讀書,合作探究

1.教師引學:請同學們藉助拼音,自主識字,用圓形畫出會寫的字,用三角形畫出會認的字。(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

2.教師引導:同桌交流,如果遇到困難要相互幫助。

3.教師巡視,組長檢查,總結方法,練習説話。

4.教師引導學生彙報生字認讀情況。

(1)做遊戲識字。多媒體課件出示能夠明顯體現四季特徵的事物的帶字圖片(柳樹、荷葉、菊花、梅花、雪人、草芽、穀穗、桃花、橘子、麥苗、楊梅等),讓認識的學生上來説説這些事物是屬於哪個季節的。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卡片上的生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字音)

(3)學習多音字“地”。

(4)開小火車:每個同學和每個生字打個招呼,先開小火車讀,適當給予評價,以鼓勵為主。

(5)記憶比賽:以課件的形式快速出示生字,一次四個,看誰記得準,讀得好。

(6)擴詞比賽: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對每個生字進行擴詞練習,重點用“尖、説、彎、春”擴詞。(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詞彙的積累)21教育網

(7)練習説話。用“是”練習説一句話。(注重説話訓練)

5.自由讀文。(在讀中體現層次,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師引言:同學們把生字學得這樣好,相信課文讀得更棒。我們先自由讀一讀,然後比一比誰讀得最熟練、聲音最響亮、字音最準確。多媒體出示朗讀要求:

一讀:咬字準確,聲音響亮。

二讀:讀通句子,語速稍快。

三讀:讀得流暢,讀出感情。

6.學生賽讀,師生評價。

(1)每組選一名代表,讀後師生評價。

(2)組與組齊讀,評出優勝組。

7.合作探究,朗讀課文。

引言:同學們,你們想把課文讀得更美、更好聽嗎?請大家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讀一讀,然後比誰讀得最美。

(1)小組合作,選擇自己喜歡的季節,美美地讀一讀。

(2)(多媒體課件)啟發、指導學生把課文讀好。

(3)生生、組組、師生挑戰讀。

(4)熟讀成誦。

(5)離開課本,看四季的畫面,試着背一背。

8.欣賞,背誦。

(1)學生離開座位,邊欣賞畫面,邊做動作,邊背誦全文。

(2)師生合作,共同背誦。

(3)思考:這麼美的景物,大家知道是誰帶給我們的嗎?(大自然)

9.學生質疑,在讀中感悟。(培養學生質疑的好習慣)

預設:學生會提出以下兩個問題:

(1)小草、荷葉、穀穗、雪人都是景物,怎麼會説話呢?

(2)“穀穗”是什麼?它為什麼會彎彎的呢?

這些問題,可以通過小組討論、教師引導的方法來解決。

設計意圖:在閲讀教學中,教師應提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這種輕鬆的環境中學文、識字與交流,把學生的被動接受變為主動獲取。注重對學生進行詞彙的積累、説話的訓練、語感的培養,體現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的教學原則。注意體現讀書的層次性,讀熟、讀懂課文,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教師指導,學生練寫

教師引言:同學們不但説得好,而且畫得好、唱得好。有個新朋友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它就是“撇”,你看它像什麼?

1.認識筆畫撇,指導學生書空練習。

2.指導學生書寫“四、是、天”。

(1)引導學生髮現“四、我、是、天”的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四”,第四筆是豎彎,不要寫成豎彎鈎。“是”,第二筆是橫折,第五筆橫從橫中線上起筆。“天”,第一橫短,第二橫長,最後一筆是捺,從橫中線和豎中線的交匯處捺出。

(2)學生觀察字形。

(3)提醒學生在書寫每個字時應注意些什麼。

(4)學生練習書寫,每個字練寫兩遍。

(5)學生互評。

設計意圖:寫字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項不可忽視的內容。針對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的特點,每節課上讓學生動手寫一寫,即使寫一兩個字,也可以。這既體現了讀寫結合的教學原則,又將課外作業在課內完成,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真是一舉兩得。

四、佈置作業,課外延伸

1.教師引言:小朋友們可真了不起,春、夏、秋、冬四位小姐姐也向大家豎起了大拇指。大自然媽媽請老師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喜歡她,還要學會保護她,讓她變得越來越美。對了,大自然媽媽還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好多禮物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2.課件展示四季圖,學生觀看。

3.教師引導:大自然媽媽也相信,同學們一定會畫出更美的畫。下課之後,請同學們畫一畫你最喜歡的季節,明天帶來和這些畫比一比,好嗎?

設計意圖:將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將自己對大自然美的感悟用圖畫表現出來,將語言美與藝術美進行整合。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激趣導入

1.教師引導: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複習,抽同學讀全文。2.教師激趣導入:同學們,一年四季都是非常美麗的,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草芽、荷葉、穀穗、雪人分別喜歡的季節。那麼,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麼?

設計意圖:認讀生字卡片、進行擴詞複習、抽同學讀全文等教學過程的設計鞏固了學生對生字的掌握,四位朋友的喜好,喚起了同學們對四季的喜愛之情,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的學習熱情被激發了。

二、根據學情,隨機學文

1.春天視覺篇——萬紫千紅總是春

(1)教師導入:這麼多小朋友喜歡春天,誰來説説理由?

(2)引學課文:有一個朋友也很喜歡春天,他還給春天寫了一句話呢!課件出示: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3)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草”和“草芽”比較,“草芽”是什麼樣啊?(除了“尖尖”,還有“綠綠、嫩嫩”等)正因為春天才有尖尖的草芽,所以草芽説:“我是春天。”

(4)教師引讀:尖尖的草芽在對小鳥説的時候是什麼表情?請你也帶着這樣的表情來讀一讀。

(5)多讀評價:請同學們也來做小草芽,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男生女生分讀等多種形式,讀出小草芽的自豪、高興等語氣,並進行評價。

(6)教師引導拓展:同學們,春天除了尖尖的草芽外,還有什麼呢?你們看(出示課件:美麗春光圖),春天多美麗啊!誰能也給春天寫一句話呢?

(7)課件出示句式:桃花(),他對小鳥説:“我是春天。”梨花(),他對()説:“我是春天。”()(),他對()説:“我是春天。”

(8)總結昇華:欣賞了美麗的春天,你們覺得春天是什麼樣子的?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教師出示課文中的一句及學生補充的三句,組成一首小詩。)

2.夏天聽覺篇——大珠小珠落玉盤

(1)激情導入:夏天多熱鬧啊!這是誰在唱歌啊?誰在説話啊?讓我們趕快去聽一聽!

(2)教師引導學生想象説話:在讀文的基礎上,説説你知道了夏天的什麼。(重點品味“圓圓”)美讀詞句並想象:青蛙跳上荷葉會説些什麼?(荷葉圓圓,可以當我的……)

(3)教師引導拓展練句:讓學生也以課文為例説句子。

()(),他對知了説:“我是夏天。”

()(),他對()説:“我是夏天。”

3.秋天觸覺篇——絕知此事要躬行

(1)激情導入:同學們看一看秋姑娘給我們送來了哪些禮物。指名説:秋姑娘給我送來了()。

(2)教師引導學生體驗:分小組,看看、摸摸、聞聞秋姑娘帶來的禮物,自己練説:秋天到了,()。

(3)教師導學: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果子熟了,莊稼也熟了。課件出示詩句:穀穗彎彎,他鞠着躬説:“我是秋天。”

(4)教師引導學生品味語言:讀了這句詩,你有什麼問題?(重點:一是理解“彎彎”。可用實物演示,因為秋天穀穗成熟了,非常飽滿,所以是彎彎的。二是理解“鞠着躬”。人會鞠躬,穀穗怎麼也會鞠躬?讓學生看看彎彎的穀穗的樣子,明白兩者很像,小作者把穀穗當成人來寫,形象生動。)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5)美讀感悟:如果你是穀穗,你會帶着什麼樣的心情來讀?指名讀、帶動作讀、齊讀,等等。

4.冬天感受篇——熟讀深思子自知

(1)(多媒體課件出示:冬天雪景圖)請同學們讀一讀雪人的話。

(2)讀文品味:你覺得雪人怎麼樣?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頑皮。從“大肚子一挺”可以看出來)讀出雪人的頑皮,比賽讀。

(3)表演品讀:讓學生邊讀邊表演,體會雪人的頑皮。

(4)練習説話:如果請你對冬天説一句話,你會説什麼?課件出示句子:

冬天,()。

設計意圖: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根本任務,本教學環節讓學生在品味語言的基礎上,通過美讀、評價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結合課件內容,進行言語圖式拓展訓練。學生從文本的言語中獲取信息,並用個性化的言語進行表達,進而展開想象,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練習説話,為學習句式打好基礎。此外,學生還可以通過品味語言與動作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學習擬人的修辭方法,並通過美讀加深理解。

三、思維拓展,強化訓練

1.你喜歡哪個季節呢?仿照書中的句子,展開想象,練習説話。

________對小鳥説:“我是春天。”

________對青蛙説:“我是夏天。”

________對________説:“我是秋天。”

________對________説:“我就是冬天。”

2.教師引言:同學們説得可真好!大自然中除了詩中所描寫的這些景物,還有許多奇妙的景物。誰願意把自己課前收集的描寫四季景物的資料向大家介紹介紹?

3.學生介紹收集的資料,練習説話。

4.分組活動,採用不同的形式來讚頌四季。

設計意圖:在低年級閲讀教學中,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展示課前收集的資料的環節可以激發學生課前預習的興趣。背一背、畫一畫、唱一唱、説一説等環節,可以讓學生充分展示、盡情發揮,在課程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四、佈置作業,課後延伸

1.找找描寫四季方面的小詩,讀讀並介紹給自己的小夥伴。

2.瀏覽有關四季的圖片,朗讀有關四季的兒歌。

設計意圖:作業內容提高了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豐富了積累內容。這種開放性的作業,既減輕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又在學習方法和習慣上有了方向性的指引,對於一年級學生來説是十分有益的。

板書設計

四季

草芽(尖尖)→春天

荷葉(圓圓)→夏天

穀穗(彎彎)→秋天

雪人(頑皮)→冬天

教學反思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語文實踐。低年級語文閲讀實踐活動,要做到以下兩點: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採用了畫面導入法,美麗的秋景動畫,加上教師富有激情的配樂朗誦,吸引了所有的學生。上課伊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充分調動起來,為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春、夏、秋、冬幾幅動畫的插入,不僅再現了不同季節的特點,而且充分利用多媒體這一教學資源突破了難點,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使學生了解到四季景色的不同特徵。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了語文實踐活動。

2、多種形式教學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學語言,不是孤立地識記生字,而是通過不斷的復現和運用,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和發展語言結合起來。遊戲、表演和各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加深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