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5W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通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1

《教學目標》

1、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教學重難點】

1、體會詩歌中的意象為本文奠定了怎樣的基調。

2、賞析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公元759年,杜甫為避“安史之亂”,攜妻兒由陝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節度使嚴武等親友的接濟維持生活。765年四月,嚴武病逝,杜甫失去依憑,於是離開成都,經重慶等地到了夔州(今四川奉節),住了兩年左右的時間。《秋興》既是他旅居夔州時寫下的一組詩,共有八首,“玉露凋傷楓樹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二、賞析課文

1、這首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聯以秋風起興,以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寄寓老大傷悲、悽苦落寞的情懷。頷聯緊承首聯“巫山巫峽氣蕭森”語意,進而描繪望中的巫峽景象和殷森氣憤:駭浪滔天,似暗寓了時局的動盪不安和心潮的翻卷不息;陰雲匝地,又象徵着國家命運的光景暗淡和作者心情的陰沉鬱悶。頸聯傾訴思鄉衷曲,以“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現出思鄉之情的深沉濃烈和欲歸不得的無奈與悽傷。尾聯在一畝的秋風裏,一片搗衣聲的環境、氣氛,含茹遊子無家可歸之惆悵淒涼,緊承上文之“故園心”,又暗釦題目,綰結全詩。

此詩以描繪秋景為外在的行文線索,以抒發悲愁之情作為連通各聯的內在聯絡,以情感的起伏流轉,貫穿次第展開的各組景物,形神教誨,渾然一體。

2、結合上一個問題,總結一下這首詩情景交融的特點

全詩自始至終,情景兩首互為依託、互相生髮,融會一體,密不可分。如首聯,楓樹為秋露侵蝕傷殘的景象,感發或者説是寄寓了作者在垂暮之年依然遭受悽風苦雨吹打得老大傷悲;而充塞於巫山巫峽的蕭森秋氣,則似乎是充溢於詩人心頭的鬱悶的象徵或形象展示。又如頷聯描繪江間波浪、塞上風雲,作者既生動的表現出他們“兼天湧”,“接地陰”的外貌特徵,又有意的強調了其動盪不安和陰晦不明,及詩人自身的驚魂不定和憂思不散。再如頸聯書寫思鄉之情,同樣是藉託“叢菊兩開”“孤舟一系”的圖景來生動的顯現令人唏噓悱惻的“故園心”。即便是最後兩句,貌似純粹寫景,實則蒼涼的暮色秋聲,使人隱約感受到彷彿就是詩人陰沉蒼涼的心情。整首詩既因物感興,使情思有所附麗;又因即景寄懷,使景物有了生命。情因景生,景因情而活,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深。真正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3、其他藝術特色

杜甫十分注重詩歌語言的錘鍊,曾表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願。他後期所寫的一些詩作,往往詞句平易而意象新警,語法奇異而內藴豐厚,語言精純圓熟,已臻出神入化之境。拿這首詩來説,頷聯中的“兼”“接”二字,即極為練達而傳神。尾聯在“白帝城高”之後綴以“急暮砧”,出人意表,卻有着含藴無窮的深長餘韻。最為傑出的是頸聯之遣詞造句。上句之“兩開”,既前應“叢菊”,表明客居夔州已兩度春秋;有下啟“淚”字,暗示兩年之中時時都向東歸故園,然而新院始終無法實現,每見菊花開綻就潸然落淚。如將“他日”解作“將來”,則更有歸鄉後痛定思痛,為今日之流離失所傷心再三的意味。與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旨歸相同。下句之“一系”同樣語意雙關。此二字既上承故園的思念之心一直牽繫於此岸邊孤舟,希望有一天能揚帆啟航,順流東下。不僅如此,上、下兩句還互文見義:“叢菊兩開”謂花開有時,“孤舟一系”傷歸鄉無期;“兩開”見出時光流走,“一系”見出人跡淹留;“他日淚”是果,“故園心”是因……兩句詩詞語平易而涵藴豐厚,句法奇異而旨意錯綜。對偶工穩而文氣流蕩,筆墨老成,爐火純青。

三、小結主題

這是一篇隨物興感、即景寄懷之作。詩人由深秋的衰殘景象和陰沉氣氛感發情懷,書寫了因戰亂而常年流落他鄉、不能東歸中原的悲哀和對干戈不息、國家前途未卜的擔憂。自宋玉在《九辨》中感歎“悲哉!秋之為氣也”以來,悲秋成為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主旨,劉禹錫詩韻“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此詩,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國運衰落之秋,充溢着蒼涼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秋,含意較一般的悲秋之作遠為深厚。

四、關於練習

前人評《秋興》(其一)前兩聯“因秋託興”,後兩聯“觸景傷情”。你認為這種説法有道理嗎?你是怎樣理解作者的情懷的?

設題意圖:引導學生參照古人的評點,加深對詩意的理解,並探尋作者隱藏在“秋興”後面的思想情感。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2

【教學目標】

1、瞭解托爾斯泰及其代表作品,瞭解《戰爭與和平》的內容和主旨。

2、通過文本分析,把握少女娜塔莎的思想感情,分析人物形象。

3、通過娜塔莎形象分析,瞭解和掌握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法。

4、瞭解“圓形人物”與“扁平人物”。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心理描寫和語言描寫對娜塔莎這一人物形象的刻畫作用。

2、對作為圓形人物的娜塔莎這一人物形象的複雜個性的理解。

一、文學常識

1、作家簡介:

列夫·托爾斯泰,19世紀俄國最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他的思想中充滿着矛盾,這種矛盾正是俄國社會錯綜複雜的矛盾的反映,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貴族知識分子在尋求新生活中,清醒與軟弱、奮鬥與彷徨、呼喊與苦悶的生動寫照。他被列寧稱為“俄國革命的鏡子”。有人評價他是“從文藝復興以來,惟一能挑戰荷馬、但丁與莎士比亞的偉大作家”。托爾斯泰是俄羅斯文學創作時間最長、作品數量最多、影響最深遠、地位最崇高的作家,是大師中的大師。

代表作品有長篇歷史小説《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寧娜》和最後一部長篇小説《復活》,以及自傳體小説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2、作品簡介:

《戰爭與和平》一直被人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説”。它長達一百三十多萬字,是列夫·托爾斯泰歷經7年艱辛創作的鴻篇鉅製,被列寧稱為“了不起的鉅著”。小説的主要情節就是圍繞着保爾康斯基、別素霍夫、羅斯托夫、庫拉金四大貴族家庭的生活展開的。小説的主人公是安德來·包爾康斯基、彼埃爾·別素霍夫和娜塔莎·羅斯托娃。

安德來和彼埃爾是探索型的青年貴族知識分子。安德來性格內向,意志堅強,有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他後來投身軍隊和參與社會活動,在嚴酷的事實面前逐步認識到上層統治階級的腐敗和人民的力量。

彼埃爾心直口快,易動感情,缺少實際活動能力,更側重於對道德理想的追求,後來主要在與人民的直接接觸中精神上得到成長。

女主人公娜塔莎與兩位主人公的關係使她成為小説中重要的連綴人物,而這一形象本身又是個性鮮明、生氣勃勃的。小説充分展開了娜塔莎熱烈而豐富的情感,她與人民和大自然的接近,她的民族氣質,以及她在精神上的成長。這幾個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較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

選文內容為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因貴族會之事而去拜託羅斯托夫伯爵,在伯爵家他被充滿生命力的年輕小姐娜達莎深深地吸引了。但由於禿山老公爵強烈反對,只好互相約以一年的緩衝期,而後,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即出國去了。但是,年輕的娜達莎無法忍受寂寞,且經不起彼爾之妻愛倫的哥哥阿納托爾的誘惑,而擅自約定私奔,因此,與安德烈·保爾康斯基的婚約即告無效。安德烈·保爾康斯基於多勃琪諾戰役中身受重傷,娜達莎於傷兵中發現將死的安德烈·保爾康斯基。她向他謝罪並熱誠看護他,但一切都是徒勞了,安德烈·保爾康斯基仍然逃不過死亡之神而去世了。

小説的最後一卷,彼埃爾回到莫斯科。他把自己在戰爭中的歷險經過講給娜塔莎聽。他們互相愛慕起來。1813年,他們結了婚,組成一個幸福的家庭。

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教案3

教學目標:

1、瞭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於暗示性的特質,進而提升古典詩歌鑑賞的能力。

2、熟讀課文,瞭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的情感差別以及作者的觀點。

3、理解並積累文中的古詩詞句子,掌握文中出現的重點詞語。

教學重點:

1、理解“樹葉”“木葉”“落葉”“木葉”在藝術領域的差別。

2、把握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特徵。高考導航:

1、積累文中“相去無幾”“一字千里”等常考成語,糾正文中“一字千金”的錯誤。

2、把握詩歌語言的暗示性以及高考常見意象的含義。學法指導:

1、熟讀課文,走進文本,認真細緻地把握語句的含義以及作者的觀點。

2、調動平時閲讀文學作品的藝術體驗,與文章中的相關評論做一番比較。

3、總結並掌握課文中的一些帶規律性的鑑賞方法,並且嘗試用這種方法去鑑賞詩歌。教學媒介:多媒體、導學案

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

“同學們好,我姓卓,卓文君的”卓“,我來自廣西;我的丈夫姓張,來自雲南富源。”

【提問】

請問,我剛剛這段話給大家傳遞了一個什麼暗示性的信息?

——我已經算得是雲南人。

是的,文字具有聯想意義,可以傳遞一些暗示性的信息,那麼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林庚先生的《説“木葉”》,看看木葉給我們傳遞什麼暗示性的信息。

二、文本探究

(一)擺現象——中國古代詩人鍾愛“木葉”

【提問】

文章的題目是《説“木葉”》,這告訴我們本文主要討論的中心是“木葉”,那麼請問,文中告訴我們一個有關“木葉”的什麼現象?(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一段,篩選有效信息。)

——現象:中國古代詩人鍾愛“木葉”一詞。【PPT展示】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九歌》

洞庭始波,木葉微脱。——謝莊《月賦》

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渡河北》

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雲歇山。——陸厥《臨江王節士歌》

【提問】一般來説,我們“木葉”可以理解為“樹葉”,為什麼古代詩人幾乎不使用“樹葉”一詞呢?

(二)析問題——分析“樹葉”“木葉”“落葉”“落木”的藝術差別

(1)“樹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與“木葉”的差別點在於“樹”與“木”,那麼,二者有什麼不同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三段、第四段,篩選有效信息,回答“樹”與“木”的區別。)

樹——有生命力的,翠綠的,枝葉繁密的

木——沒有活力的,枯黃的,樹葉落盡的

【朗讀】第四段最後兩句話

然則“高樹”則飽滿,“高木”則空闊;這就是“木”與“樹”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這裏要比“樹”更顯得單純,所謂“枯桑知天風”這樣的樹,似乎才更近於“木”;它彷彿本身就含有一個落葉的因素,這正是“木”的第一個藝術特徵。

(2)“落葉”與“木葉”

【提問】“樹葉”會讓人聯想到飽滿青翠的葉子,的確不適合秋風葉落的季節,那我們改用“落葉”是不是就可以符合秋天的意境了呢?(請大家快速瀏覽第五段、第六段)

落葉——強調的只是樹葉落下的動態

木葉——不僅強調了樹葉落盡,樹幹光禿禿的樣子,還暗含着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

【朗讀】第六段

第一句:“木”不但讓我們容易想起了樹幹,而且還會帶來了“木”所暗示的顏色性。

第三句:至於“木”呢,那就説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黃色,而且在觸覺上它可能是乾燥的而不是濕潤的。

第五句:而“木”的更為普遍的潛在的'暗示,卻依然左右着這個形象,於是“木葉”就自然而然有了落葉的微黃與乾燥之感,它帶來了整個疏朗的清秋的氣息。“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這落下絕不是碧綠柔軟的葉子,而是窸窣飄零透些微黃的葉子,我們彷彿聽見了離人的歎息,想起了遊子的漂泊;這就是“木葉”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動的緣故。

【過渡】由於“木葉”一詞更生動形象地詮釋了秋天疏朗乾燥的特點,所以古代詩人就特別鍾愛“木葉”一詞了,甚至推陳出新,在詩中運用“落木”一詞。比如杜甫《登高》中: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比起“木葉”又有什麼暗示性的信息呢?

(3)“木葉”與“落木”

【朗讀】第六段倒數三到六行

“木葉”所以是屬於風的而不是屬於雨的,屬於爽朗的晴空而不屬於沉沉的陰天;這是一個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於“落木”呢,則比“木葉”還更顯得空闊,它連“葉”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點綿密之意也洗淨了:

(三)下結論——“木葉”與“樹葉”在藝術領域有巨大差別;

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

【朗讀】最後一段(第七段)

“木葉”之與“樹葉”,不過是一字之差,“木”與“樹”在概念上原是相去無幾的,然而到了藝術形象的領域,這裏的差別就幾乎是一字千里。

【更正】課本的“一字千金”應改為“一字千里”。

【高考鏈接】把握常考成語的含義

一字之差:原意是隻相差一個字,用來比喻相差的很少。

相去無幾:兩者之間距離不遠或者差別不大。

一字千金: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一字千里:在某句話中,只有一個字的差別,表達出的意藴卻相差很大。

三、拓展延伸

“樹葉”與“木葉”不過一字之差,在藝術形象領域的差別卻一字千里,這種一字千里的差別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十分常見。下面就分析詩人為何鍾愛“落紅”“落英”而很少用“落花”的原因。

“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但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落花”的意思。

如: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誇處,日傍東籬拾落英。”秦觀《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

【提問】詩人們為何在當用“落花”時而棄之不用,卻鍾情於“落英”“落紅”呢?

【結論】一、花字出現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於北朝(見《辭源》)。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緻,後者通俗。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落紅”盡顯花的明豔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過渡】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一個詞往往能暗示出作者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度,我們一起看看下面這些詩句能暗示出詩人什麼樣的思想追求或者情感態度。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軾《水調歌頭》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

四、課堂活動

林庚,字靜希。詩人、詩歌理論家。畢業於清華大學,與季羨林等人並稱清華園“四劍客”。後一直任教於北京大學中文系。1986年,年事已高的先生決意退出講壇,為學生最後一次講屈原和李白。開講那日,名流如雲,燕園為之擁塞。整整一節課,先生只講了一首詩,卻講得激情飛揚,貫通古今,出神入化。在先生的講授中,長眠千古的屈子和詩仙神奇般地復活了。這堂課下來,聽者皆感慨:詩歌竟然可以講到這個境界!

是的,讀詩可以獲得心靈的撫慰,而寫詩亦是一種情感的寄託。初學寫詩,可以從一些小片段寫起,重在靈感與堅持。下面,請同學們每人根據兒歌《春天在哪裏》的格式,共同完成小詩《秋天在哪裏》。

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

春天在那湖水的倒影裏

映出紅的花呀映出綠的草

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

【過渡語】:

老師根據木葉的形象也寫了一首詩,與同學們分享。配樂詩朗誦《聽見葉落的聲音》。

傍晚,天灰濛濛的,像個委屈的孩子,眼裏噙滿了淚水;秋夜,眼簾緊閉,在她微微的鼾聲中,我聽見,一片葉落的聲音;清晨,窗子微合間,溜進一絲泥土的氣息,我看見,一地斑斕;原來,銀杏與紅楓,相約在昨夜,悄悄和秋天見了個面。

五、課堂小結及板書

《説“木葉”》一文從“木葉”出發,以淺顯易懂的語言以及豐富的詩句,詮釋了“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的深奧道理,讓學生在體悟詩歌魅力的基礎上,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説“木葉”》

樹葉——木葉...

落葉——木葉暗示性

木葉——落木

六、課後作業

1、蒐集整理古典詩歌中常見意象的含義及情感特徵。2、閲讀文章《林庚:喧鬧時代裏的隱退者》,積累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