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教案 鳥的天堂-- 小獅子愛爾莎 (S版四年級下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12W

   25、鳥的天堂

教案 鳥的天堂-- 小獅子愛爾莎 (S版四年級下冊)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感情。 

2、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3、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感受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2、體會課文描寫景物靜態和動態的方法。 

教學難點: 

想象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以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正確;

(2)讀通順。 

思考:談談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檢查反饋。 

(1)課堂交流:你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2)個別讀課文,隨機學習生字和部分新詞。 

三、學習課文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

2、找出容易寫錯的字,分析字型。

3、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留戀:不忍捨棄或離開。

顫動:本課指微風吹動,葉子一閃一閃的樣子。

4、分段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

四、再讀課文,理清文脈 

1.速讀課文。 

思考:課文可以分成兩個部分,怎樣分?為什麼? 

(1)自己讀讀、劃劃、想想。 

(2)小組討論,重點討論“為什麼?” 

2.檢查反饋。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全班齊讀,你讀懂了什麼?

2、分組讀課文,思考:巴金爺爺在何時去何地?怎麼去?天色和景色如何?心情怎樣?

3、默讀課文,作者在乘船途中,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4、作者的所見、所聞給你什麼感覺?

5、作者快要到“鳥的天堂”了,他的心情如何?

五、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書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作者兩次去鳥的天堂分別看到了什麼?板書:樹  鳥

二、學習第2大段

1、瀏覽課文第二段,看看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大榕樹?遠-----近。

2、遠看大榕樹是怎麼樣?  

3、瞭解榕樹的真面目:是一棵大樹

4、這棵榕樹真是非同一般呀,這個朋友説是一棵,而那個朋友説是兩棵,其實它的真面目:是_______一棵大樹_______(生齊答)板書:大

5、是,下面自由讀7、8自然段,作者近看大榕樹寫了那些方面?各有什麼特點?

枝有什麼特點? 

6、近看大榕樹從枝寫到葉,看看樹葉有什麼特點

這段課文哪些是作者的見聞,哪些是作者的聯想?請你用“------”將聯想的句子劃出來。

作者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聯想呢? 

7、有感情朗讀第8自然段。

8、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主要寫了大通書靜靜的美,為什麼沒看到一隻鳥?(棲息)

9、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看到怎麼樣的場面呢?這次是在早晨,陽光明媚,我們又到了鳥的天堂。

三、學習第三大段。

1、讀課文12自然段,找出課文中的一對反義詞。(清靜--熱鬧)

2、為什麼熱鬧呢?你從哪些句子看到熱鬧?那些詞説明鳥多?

3、在13自然段中哪個詞也能寫出鳥多?指名朗讀(應接不暇)

4、“應接不暇”是什麼意思: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接待不過來。課文指鳥太多,作者眼睛都來不及看。

作者寫了眾鳥紛飛的熱鬧場面後,又特寫了一隻?(畫眉鳥)

5、這也是一種寫作方法:先總寫後分寫,從面到點,抓住事物的特點,就寫得更具體了,也更加表現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6、齊讀這一句。

四、小結

今天,同學們跟老師一起去了鳥的天堂。第一次看到生機勃勃的大榕樹,展示了它的靜態美。第兒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時候,展示了小鳥的動態美。所以作者説“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板書設計:

                  大

          榕樹    茂盛美麗

                  活力

鳥的天堂          多

           鳥     活躍歡鬧

                  歡樂

26、鯨

教學目的:

1、瞭解鯨的大小、種類和生活習性等有關知識。

2、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懂得説明事物要抓住特點發及説明事物的常用方法,還要注意用詞造句的準確性。

4、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5、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第四段寫鯨的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鯨的進化過程。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1.板書課題,學生齊讀。

2、激發讀趣,看了這個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呢?(鯨有多大,鯨怎樣睡覺,鯨吃什麼,鯨有些什麼種類……)好,讓我們大家一齊來學習這篇課文,學完之後,同學們的這些問題都能得到解決。

二、通讀全文,理清文章脈絡。

1.引導學生將自然段段意概括為四個方面,即課文從鯨的大小、進化過程、種類、生活習性四個方面來介紹鯨。

2.給課文劃出段落。

三、學習生字詞。

1.檢查生字自學的情況。

①讀準字音:

鯨、獲、肢、噸

②掌握字形:

肢(肢體)濾(過濾)肺(肺部)胎(胎生)

枝(樹枝)慮(考慮)柿(柿子)治(治病)

2,檢查生自學的情況。

教師解釋幾個詞語:退化、進化

②檢查生詞學習情況。

四、佈置作業。

朗讀課文,書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對鯨有了初步的認識,那麼你能告訴大家鯨可以分哪兩類嗎?(鬚鯨、齒鯨)

2、接下來,我們繼續看課文還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二、學習課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來就向我們介紹了鯨的什麼特點?(體形大)

請大家讀讀課文,找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説明鯨的體形大的?

根據學生回答,指導歸納説明方法並指導朗讀。

過渡:除此之外,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鯨的生活習性,現在就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每組選擇一個你們最感興趣的部分,根據剛才的學習方法展開學習。

(二)學習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學習要求:認真讀課文,想想作者介紹了鯨的什麼特點,他是怎樣介紹的?

2、生自學。

3、彙報交流:哪組先來説,你們一組都讀懂了哪部分的內容。

吃食:

(1)鬚鯨和齒鯨在吃食上有什麼不同?從中你體會到鯨吃食有什麼特點?(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説明方法?

(3)分男女生讀課文。

呼吸:

(1)鯨呼吸時有什麼特點?(用肺,噴水柱)運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2)不同種類的鯨噴出的形狀也不一樣

(3)畫一畫鯨呼吸時噴出的水柱。出示學生的畫,判斷説明原因,用上“因為……所以……”説一句話。

(4)師引讀。

睡覺

(1)鯨睡覺時是什麼樣子的?(聚、頭朝裏、圍成一個圈)

(2)出示鯨的圖片。

(3)對鯨睡覺的樣子感興趣的同學站起來讀。

生長

(1)通過這一段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作者用到了哪些説明方法?

(3)齊讀課文。

(三)學習進化過程

1、你們知道嗎?很早以前鯨並不是這樣的?出示圖片,師做一個簡單的介紹,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請大家讀讀課文,找找(陸地--淺海--海洋)

2、鯨的進化經過了很長的時間,從哪些詞可以看出,指導朗讀。

3、默讀全文:説説為什麼鯨不是魚類而是哺乳動物?

板書設計:

         形態:大  重   長

         哺乳動物,退化,形狀像魚

特點     種類:鬚鯨、齒鯨

         生活習性   吃食

                    呼吸

                    睡覺

                    生長 

            27、麋鹿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3.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憑藉具體的語言材料,對學生滲透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

讓學生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生字。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説説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

板書課題:麋鹿

3.請大家圍繞課題猜猜,課文可能會介紹哪些有關麋鹿的知識。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詞,邊讀課文邊認,注意讀準字音。

(2)查字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生字詞。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讀生字詞。

(2)理解詞語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教師相機點撥。

3.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把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幾個自然段是圍繞課題直接寫麋鹿的,寫了哪些方面,哪幾個自然段是寫關於麋鹿的經歷的,寫了哪些事。

(2)討論分段。

第一段(1):寫大豐自然保護區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羣。

第二段(2-4):具體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第三段(5-7):記敍了麋鹿的傳奇經歷。

4.小結。

三.作業

1.抄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課文可以分幾段,各寫什麼?

二.精讀訓練

1.學習第二段。

(1)觀察第二幅插圖,默讀課文,想一想:這段課文可以分為幾層?各寫了什麼內容?

(2)理解第一層內容。

①指名讀。

②為什麼説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③“更”字可以去掉嗎?為什麼説“更增添了它的神祕”?

④齊讀。注意重讀“更”。

(3)理解第二層內容. 

過渡思考:第一層已經為我們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為什麼作者還要接下去寫第二層呢?

①指名讀。

②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介紹麋鹿的外形特徵?讀讀、想想、畫畫。(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這幾個部分各有什麼特點?

④除了介紹麋鹿的外形,還介紹了什麼? (生活習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有關係嗎?為什麼?

⑥討論:有了第一層的介紹,我們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點,第二層寫實不是有點多餘,為什麼?

⑦引讀練習

(4)理解第三層內容

①默讀第三層,思考。

課文是從那幾點來説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學習第三段

過渡:麋鹿不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還有傳奇的經歷。

(1)指名讀課文

(2)出示“傳奇”,齊讀。

説説“傳奇”的意思。

(3)為什麼説“麋鹿的經歷充滿傳奇色彩”呢?再讀課文。

(4)討論交流,指導朗讀。

第一、麋鹿在我國出現最早,但後來竟銷聲匿跡了。

第二,1865年後。特別是1900年,麋鹿慘遭侵略者的偷盜、殺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鄉,並在祖國的土地上茁壯成長。

(5)從麋鹿多舛的命運,你領悟到了什麼?(一是要保護野生動物。二是野生動物的命運也和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我們長大了要建設祖國,是祖國更加強大、繁榮。)

三、作業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説説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慣和傳奇經歷。

板書設計:

  鹿科動物       

  繁殖能力低

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傳奇經歷

  迴歸故土

           28、小獅子愛爾莎

教學目的:

1、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瞭解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體會“我“和愛爾莎的親密關係。

3、理清課文的敍述順序。

教學重點、難點:

1、瞭解愛爾莎的成長過程和生活習性,體會“我“和愛爾莎的親密關係。

2、明白“我”把小獅子送回大自然的原因。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析課題,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説説你所喜歡的小動物。

2、本文寫“我”喜歡的小獅子,請你談談你對獅子的瞭解。

二、列出自學提綱,引導自學、反饋。

1、回憶自學要求。

A、讀生字,注意字音、不理解的詞要查閲工具書。

B、讀課文,標出自然段,讀準字音。

C、再讀課文,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質疑訓練。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檢查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3、自學反饋。

三、初讀課文,瞭解內容,初步感知課文情感。

1、課文圍繞“我”馴養小獅子愛爾莎又把它還給大自然這件事,寫了哪幾步?(抱回、照料--生活習性及建立情感--放回大自然。)

2、將全文內容按上述順序歸納,用“先……再……然後”訓練説話。

四、按順序學習,理解內容,體會情感

出生:

1、讀讀第1段,用橫線畫出寫小獅子的句子。

2、用橫線畫出“我”和小獅子初步建立情感的句子。

3、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句子。

成長:

(1)、讀讀第2自然段,説説這個段的主要內容。

(2)、請用最簡單的詞概括小獅子的特點。

(3)、用自己的話説説小獅子頑皮體現在哪裏?

4、有感情地朗讀。

第3段:勇敢--犀牛非常兇猛,愛爾莎卻和它搏鬥並趕走了它,保護了“我”。

第4段:温順--它開始換牙的時候,像孩子一樣張開嘴給我看,還撒嬌似的吮着“我”的大拇指,温順可愛。

第5段:馴服--它夜間闖入驢羣,被“我”教訓時的表現可看出它的馴服。

小獅子的性格特點:頑皮、勇敢、温順、馴服。

5、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小獅子已和“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先讀一讀,再仔細地體會。

6、有感情地朗讀,同學之間互相評讀。

迴歸大自然:

1、默讀這一部分課文,全班討論質疑的內容--“我”為什麼要把愛爾莎送回大自然?

2、全班討論。

3、討論歸納。

A、我真正深愛它,讓它自己去生活。

B、試驗由人撫養並帶有人氣味的獅子,能否在大自然中生存。

4、説話訓練:用“因為……所以……“來回答“我”為什麼要送小獅子回大自然。

5、在送回小獅子的過程中,哪些語句可以看出“我”和愛爾莎的深厚感情?

6、指導理解感悟。

五、總結全文。

1、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想?

六、佈置作業。

1、將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2、寫一寫你讀文後的感想。

板書設計:

       出生:撫摸喂一刻不離

小獅子  成長:頑皮、勇敢、温順、馴服

愛爾莎  迴歸:莫大痛苦、戀戀不捨

語文百花園七

教學目的:

1、學習“音同形象字”,給動物起別稱,認識中心句。

2、讀讀背背中《畫眉鳥》以及我的採集本中的成語故事。

3、閲讀平台《獅子和鹿》。

4、語文大課堂--動物寓言故事。

教學重難點:

給動物起別稱。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語海暢遊和讀讀背背

教學過程:

一、 學習“語海暢遊”。

1、 出示文字“音同形相象的字。

2、 指名讀。你讀懂了什麼?

3、 那麼“度”和“渡”有什麼區別呢?

4、 用這兩個詞組詞。

5、 全班朗讀。

6、 你還能編一首辯字歌。

7、 解釋下列成語意思。再説説幾個帶動物的成語。

鶴立雞羣--

九牛一毛--

虎頭蛇尾--

再説幾個成語(課本上沒有的):

8、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研究,看誰想得貼切。

9、 指名口頭交流,得出最受歡迎的別稱。

10、出示文中片段。

(1)指定小組進行朗讀。

(2)想一想,這一段圍繞哪句話來寫。

(3)你知道這樣的句子叫什麼句嗎?

二、讀讀背背

1、出示《畫眉鳥》

2、指名認真朗讀。

3、小組內自己説説各個詩句的含義。

4、交流、討論。

5、出示:

(1)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2)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説説你的發現。

(4)反饋:出示泡泡裏的話,全班齊讀。

(5)學生展示收集到的成語故事。

三、佈置作業

背誦《畫眉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閲讀平台和語文大課堂。

教學過程:

一、 複習,導入。

1、 檢查《畫眉鳥》的背誦情況。

2、 聽寫成語。

二、閲讀平台。

1、指名分段朗讀短文。

2、你讀懂了什麼?

3、作者在這篇短文裏告訴我們什麼?

4、自讀短文,説説每個自然段都在講些什麼?

5、你認為梅花鹿是一隻怎樣的鹿?

6、讀了這篇短文,你有什麼啟發?

三、語文大課堂

1、 教師讀題目要求。

2、本次練習對我們有什麼要求呢?

3、展示學生收集到的資料,在小組內進行歸類,分組,推選出發言代表。

4、各個小組派出代表進行發言,各個小組進行評比是否講清晰了,是否語句通順,是否達到本次練習的要求。

具體要求:

(1) 從一個深刻的道理,包含在一個有趣的故事中,這就是寓言的主要特點。

(2) 故事要短小,讓每個學生都有講故事的機會。

(3) 選擇你喜歡的認真讀一讀,想一想,再填寫讀書卡片。

(4) 把自己喜歡的動物寓言故事講一講。

四、佈置作業

將自己的寓言故事給同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