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虞美人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21W

                    王斌

教學目標: 

1、理解本詞的內容,感知詞的思想內涵, 體會詞的音韻美; 

2、對李煜其人及其詞有一定的瞭解。 

3、感受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3、提高詩歌鑑能力。

教學難點:

  1、學會分析詩詞的意象及意境,從而把握詩人的感情。 

2、知人論世的欣賞方法。 

                         第一節

一、 導入:

       歌曲《虞美人》班上有些同學會唱,大家知不知道這首歌曲的作詞是誰?李煜你熟悉嗎?誰能介紹介紹他?

二、詞人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之子,公元961年嗣位,史稱南唐後主,在位十五年。作為文人的李煜善詩文、能書畫、通音律,尤以詞聞名。正如前人吊之詩:“作個才子真絕代”。但作為國君的李煜縱情享樂,政事不修,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封為“違命侯”最後被毒死。也印證了前人吊之詩:“可憐薄命作君王。”

李煜的前半生,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相對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基調歡樂;亡國後,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基調傷感,成就很高。

三、寫作背景:

       這首詞包含了一個悽慘的故事:公元975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封為“違命侯”,行動受人監視,失去自由。相傳後主於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宗知道後,大怒,賜酒將他毒死,所以這首詞可説是他的絕命詞。  

四、詞文學習:

 1、學生自讀詞文,弄清詞意:

 2、教師講解學生不懂的詞句:

五、誦讀:

 1、指定學生誦讀,其他學生思考文中哪個詞概括了全文的感情?  

 2、教師評點並作誦讀技法指導:

感情基調:低沉、淒涼。

把握節奏:  

重讀詞語:何時、多少、又、不堪、應、只是、幾多、一江。(這些詞特別  

能表現詩人的內心痛苦的世界,所以要重讀。)

韻腳:了、少、風、中、在、改、愁、流   

押韻特點:兩句一換韻,兩平兩仄。 

六、李煜為什麼而愁,又是怎樣抒發愁情?我們具體研習詩句: 

1、“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為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李煜降宋後雖然被封為違命侯,但實際上過着囚徒般的生活。“春花秋 

月”的美景容易讓作者睹物思人,想起過去美好的歲月,令人傷感,所以作者盼望它快點結束。奇語劈空而下,問得很奇,卻又在情理之中。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麼呢?  

“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具體來説可能是過去後宮佳麗的簇擁,錦衣玉食的生活,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可是以往的一切都沒有了,都已經消逝了。

3、“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又”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又東風”點明他歸宋後又過了一年,時光在不斷流逝,與開頭句照應。季節的變化引起他的無限感慨:感慨人的生命隨着花謝月殘而長逝不返;感慨復國之夢隨着花開月圓而逐步破滅。

4、詞中兩次提到“月”這個意象,“月亮”這個意象有什麼特殊涵義嗎?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我寄愁心與明月”:表現懷念故鄉、懷念親人。

5、“雕欄玉砌應猶在”一句中,為何只提到“雕欄玉砌”而不是其他事物?  

       皇權的象徵  

6、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為全詞的“詩眼”? “只是朱顏改”中,僅僅只有容顏在改嗎?

     “只是朱顏改”的“改”字

       改變的還有生活(錦衣玉食的生活變為囚徒的生活),地位(由國之君淪 

為階下囚),感受(由安富尊榮到忍辱蒙羞),社稷。  

7、本詞中,“變”的是什麼?“不變”的又是什麼? 

      “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 隔句相承,專説宇宙永恆不變;“往 

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隔句相承,專説人生之短暫無常。

 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表現用法? 運用比喻將無形的愁思賦在有形的流水上。顯示出愁思多得像那江水奔

騰流淌,一瀉千里;又像那江水晝夜不停,長流不息,無窮無盡的綿長。大

膽抒發了亡國之恨。

 9、我們講解了全文之後,請同學們想一想,李煜到底有哪些愁思? 

有往事之歎,亡國之恨,離家之痛,思家之苦。

七、這無限的憂愁,雖然真實存在,但畢竟過於抽象,雖然看不見,摸不着,卻

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麼,作者是怎樣來寫“愁情”的呢?

A、 比喻:

B、 對比:春花秋月的無休無盡與往事短暫無常的對比;小樓東風的永恆與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的對比;雕欄玉砌的常在與朱顏改的對比。 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前六句的章法是三組對比,隔句相承

C、 發問:問天-問人-問自己,一唱三歎。問天天不應,問人人不知,問己淚滿面。悽楚中,造成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

D、 虛實結合,情景交融:  實寫:物是(自然永恆) 虛寫:人非(人生無常)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