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12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指導思想

1、《無筆畫》一課是預備年級第二學期中的一課內容,《無筆畫》教學設計。在美術創作中,無筆畫是一種特有的繪畫表現形式,也就是不採用畫筆直接繪製,通過一定的技法來表現畫面。

2、無筆畫有其偶然性即隨意性的一面,又有其可控性的一面。我認為加強其可控性而削弱其隨意性,這正是形成無筆畫作品的個性特徵而防止雷同化的關鍵。沒有隨意性不行,因為這正是無筆畫的形式所在;沒有可控性也不行,因為這正是感情滲透的一個根本環節。許多人想了解無筆畫的祕密,其實作品的背後躲着畫家自己。我主張無筆畫"始欲人意,終於天趣"。

3、課題《無筆畫》設計的意圖是讓學生在興趣的帶領下積極主動參與教學,並通過操作練習,使學生在體驗和感悟的過程中,掌握特殊的色彩技法,體會不同色彩技法產生的不同畫面效果。

讓學生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中開闊視野,提高審美能力,體會創作過程帶來的樂趣與美感。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學會不用畫筆,利用排水法、對印法、粘貼法、噴刷法、化水法、吹法等製作方法來創作圖案。

(2)過程與方法:

在製作圖案中,發現肌理,認識肌理,創造肌理,從而獲得無筆畫的經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現無筆畫的樂趣,體驗肌理產生的美感,激發對美的追求慾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各種圖案製作技法的掌握。

難點:顏色搭配與色彩濃度的掌握。

二、教學設計:

(一)演示導入(給學生演示一個小魔術)

教學意圖:

利用生動而有趣的排水法來抓住學生的心理,使學生對無筆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進入我們的技法介紹。

師:先拿出一張白紙,用蘸滿深色的大刷在紙上刷一遍後,白色的紙上就會出現一張漂亮的圖案。(在白色的紙上,老師事先用白色的蠟筆或白色的油畫棒畫上了漂亮的圖案)。

(二)複習前面一節課學習過的圖案技法

教學意圖:

回想學過的圖案技法,加深學生對線描法、平塗法的製作中必須用到筆的印象。從而與後面的無筆畫形成對比。

師:學過的圖案製作技法有:線描法、平塗法。

(三)講授新課

教學意圖:通過大量的演示與講解,讓學生在輕鬆的課堂氛圍中帶着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從而掌握各種無筆畫的製作技法。

師:除了上述兩種製作技法外,還有許多不用畫筆來製作的技法,今天,我們就與同學們一起來學習這些技法。

出示課題:《無筆畫》

(一)師: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有那些不用畫筆製作圖案的技法。

1、排水法:

利用水與蠟不相溶的原理,用蠟筆畫紋樣,再用顏料塗在紙上。(教師演示)

2、對印法:

用顏料在對摺的紙上印、拖、拉,產生出各種機理。

3、粘貼法:

用膠水畫出紋樣,並在其上撒上染了色的紙屑或沙子等材料

4、噴刷法:用噴槍或刷子蘸上顏色後噴刷與畫面上。

5、化水法:用顏色點在濕潤的深色畫面,造成柔和或漸變的滲化效果。

6、吹法:顏料滴於紙上,吹出各種圖案。

7、刮畫:

在自制的蠟紙上,用工具在紙上進行刮蠟創作。

8、拓印法:用準備好的模具在畫紙上進行創作、

師:由學生總結:製作中,不用畫筆,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也可以產生出許多不同的藝術效果。

(二)堂練習:

要求:不用畫筆,參考以上圖案的製作方法,或根據自己的工具材料,創作一張漂亮的圖案。

(三)學生練習、教師巡迴輔導

(四)作業展評、評比

教學意圖:

通過評比,講解學生的作業,加深學生對本課教學目的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鑑賞水平。

師:1、談談你的設計意圖。

2、你對自己的作品滿意嗎?

3、你認為最好的作品是哪幅?為什麼?

4、組織學生進行自評、互評。

5、挖掘每幅作品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教材同一幅畫分析

世界美術豐富而精彩,應讓學生對世界美術文化的精華有所接觸,從中瞭解美術生動的藝術語言。欣賞同一幅畫,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認識與感受,但色彩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本課同一幅畫學習的設置特挑選了美術史上以色彩表現見長的印象派畫家凡·高的名作《向日葵》,進行一次有趣的賞析、臨摹與組合的學習活動。學習同一幅畫活動方式屬於“造型·表現”學習領域。通過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能力,訓練學生調色塗色的技能和色彩畫的表現技巧,提升對美術名作的鑑賞水平,提高同一幅畫美術繪畫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它的意義在於運用色彩這一美術語言來與美術大師對話,體會美術語言的魅力,獲得藝術情感的薰陶,在臨摹與組合遊戲中感悟和體驗藝術帶來的美感與快樂。一般多數學生對世界名畫《向日葵》曾經耳聞目睹。《向日葵》佔據了教材較大的版面,並配上富麗堂皇的畫框,顯得特別珍貴而富有視覺感染力,誘發學生崇尚美和珍視世界文化的強烈意識,從而對美術學習充滿熱情,學生自主的視覺愉悦需要也得到滿足。

學習活動為臨摹練習與組合成畫。本課的教學分兩部分進行,這裏的臨摹並非寫實地臨摹《向日葵》的原始模樣,而是臨摹《向日葵》的色彩。所以教材右頁上有一幅對原畫進行了馬賽克處理的作品,眯眼遠看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向日葵》,該畫上分出五十個方格,每小塊內呈現出不同的色塊,這裏的色塊就是世界名畫《向日葵》所用顏色。臨摹這些顏色,需要進行塗色練習和色彩臨摹的學習,臨摹顏色實際是局部臨摹,學習效果完全可以達到。只有將塗好色的方塊按固定的位置組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完成世界名畫《向日葵》的整體臨摹。本教學將枯燥的塗色練習置於有趣的組合活動中,使學習變得輕鬆了,將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持久力,增強學生的班級集體意識,獲得成功感。

二、教學目標

◆瞭解色彩語言的豐富性,認識色譜,學習調色與塗色的方法。

◆能準確地識色、調色和塗色,個體完成塗色練習並參與集體組合成畫的活動。

◆表現出對世界名畫欣賞、臨摹與組合的美術活動的興趣和成功的快樂,富有敏鋭的觀察能力和集體協作的精神。

三、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學習色彩知識,瞭解與掌握配色、調色、塗色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感受與觀察能力。採用的工具為水粉顏料、毛筆、調色盤及調色用的清水等,進行分格臨摹塗色練習,並集體組合成名畫《向日葵》。

教學準備應考慮全套的水粉畫工具,大白紙l一2張,並完成一部分的塗色範式,要佈置學生帶好鉛筆與尺子,以備畫格子使用。

本課教學策略,應以調色練習為基礎,選擇教材名畫作品中的色塊進行臨摹為重點,個體臨摹與集體組合為活動組織方式,展開對同一幅畫的欣賞、識色、調色、臨摹表現及組合再現。教學設計可作相應的安排:欣賞討論、感受色彩美一認知色譜,配色調色練習一對比練習,獲得方法一提出規則,選擇任務一個體臨摹,集體組合一作業評述,再賞色彩美。

四、教學選擇

本課學習應使用水粉畫工具材料,水彩畫顏色在調色時會有些不準,但並不影響組合後的整體效果,對於個別地區因條件限制,也可以選擇其他合適的工具材料,只要達到最後的組合色彩效果,都可以嘗試,但卻失去了色彩調色塗色本身的訓練意義了。

五、教學建議

1、本課教學首先應考慮引導學生對世界名畫《向日葵》進行欣賞或評述,接觸世界名畫和世界美術文化,感受作品中色彩的豐富及其產生的美感。

2、綜合已知的色彩知識,進一步加強學生識色、調色、塗色的匈lI練。可利用色譜啟發、示範演示引導、分析判斷等方法使學生能較準確地完成所選方格顏色的塗色臨摹。

3、選擇馬賽克處理後的畫作的方格時,首先讓學生自願選擇,然後教師再對重複選擇和沒被選擇的方格進行調整。學生超過50人時,較難的方格可被重複選擇,學生少於50人時,教師應完成有代表性的方格和最容易的方格的塗色臨摹,保證組合成《向日葵》整幅畫作的完整性。

4、集體組合時應讓學生注意A-J與l一5的座標準確定位,不可隨意放置,教師可進行範例定位演示,起啟發作用。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瞭解適合紋樣的基本知識,掌握其圖案裝飾的一般規律,知道適合紋樣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應會運用以前學過的點、線、面等裝飾方法和誇張、變形、省略等變化方法來對適合紋樣進行裝飾。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用幾何形、自然形等要素點、線、面來裝飾適合圖形的紋樣。

教學難點:

運用點、線、面三要素及誇張、變形等變化方法來設計製作適合紋樣。

教學具準備:

適合紋樣圖片資料、作畫工具等。

教學內容:

1、組織教學導入新課

欣賞圖案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圖案中

(圖案本身的魅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帶入美的情景中,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欣賞圖案

提出問題:剛剛欣賞的圖案中,你們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生:我發現它們的外形有的是我們數學中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

生:有的外形像桃子、有的像樹葉。

生:裏面的圖案類型有的是一個形象,有的是幾個形象組合在一起。

生:裏面的圖案跟外面的形狀是一樣的,也跟着是圓形、方形——

(同學們説的都不錯,觀察的很仔細,説出了這些圖案的特點)

師學生的發言,揭示課題:適合紋樣

2、瞭解知識掌握方法

師:在我們生活中可以發現很多這樣的圖案。來説一説,你在哪些地方見過它們?

生討論發言。

師:那我們同學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做這樣的圖案呢?

我們在來仔細的觀察欣賞一下,同時思考以下的問題:

1)什麼是適合紋樣?

2)基本形有哪些?

3)我們可以有哪些填充的圖案

生欣賞、思考、討論

師和生一起:

1)適合紋樣指適合於一定的外輪廓形狀中的裝飾紋樣。適合紋樣的形態要與外廓相吻合,就是説,在除去邊框時,仍舊具有清晰的邊框外形特徵。

2)可以有正方形、圓形、三角形、自然形、人造形等3)我們可以用點、線、面來裝飾,也可以用一個形象或者幾個形象來裝飾。

(瞭解了適合紋樣的一般知識,掌握了基本規律,有利於下一步的設計製作)

師:在以前我們學過了誇張、變形、省略等方法,這節課中我們可以用到它們。

3、構思、設計、製作精美的適合紋樣

師:我們很多同學很想展示一下自己的身手了。今天呢,我們每位同學就來設計一些適合紋樣,要求先選好某種外形,在根據外形設計選擇填充圖案,去掉外形後,圖案仍能保持其形狀。

生作業師巡視輔導

4、作業(自評、互評)

教學反思:本節課的內容是很豐富多彩的,過程中設計的環節不是很多,沒有多少懸念,是靠着內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自己的繪製,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圖案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是非常廣泛的,因而,教與學生一些簡單有效的裝飾方法是很實用的。而沒有比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結合學生假期旅遊生活的親身經歷,在回憶、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表達、表現和創作慾望,將紛繁的世界、新鮮的印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出來。

教學重點

啟發學生回憶(國標本蘇教版美術教案小學第九冊)並交流、根據自己的參觀和旅遊的深刻而獨特印象,用自己最喜歡、最擅長的方式方法自由大膽地創作一幅作品。

教學難點

提醒學生注意自己作品構圖方式的趣味性、獨特性和合理性,用色彩和線條等手段,充分表達自己想表現的內容。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

照片,圖片,範畫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欣賞:

愉快的假期開始了,在假期裏同學一定參觀到了一些不常見到的事物,去過自己不常去的地方。

二、新授:

1、可以選擇鉛筆淡彩的方法來表現印象深刻的旅行(參觀)的經歷。(示範)

2、選擇最有趣的。

3、用鉛筆打草稿,注意構圖。

4、在此基礎上,塗上水彩或水粉顏色。

5、待色彩幹後,還可以用軟的黑鉛筆加工。

三、指導學生練習:

1、選擇你印象深刻的旅行或參觀的經歷,可以欣賞自己或他人的照片,相互暢談獨特的旅行或參觀經歷供創作參考。

2、選擇最有趣、最能吸引人的獨特場景和內容。

3、在正式創作前,可以多畫畫小草圖以進行構

圖、色彩等方面的研究。

4 、既可以用單幅畫,也可以用連環畫的形式來表現。

四、評析學生作品

創意是否精彩、巧妙和獨特。

畫面是否一目瞭然。

構圖是否為自己的創作目的服務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知道兩種顏色調和後會產生第三種顏色。

2、根據吹畫後的效果,展開想像,並添畫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在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過程中,感受色彩變化的美。

2、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3、根據吹畫的效果巧妙地添畫。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幾張範作,以及水彩顏料、畫紙、吸管、毛筆、調色盤。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階段:

1、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遊戲:老師有紅、黃、藍三種顏色,兩人各滴一種顏色在畫紙上,再用吸管吹,讓顏料混合、互相滲透。讓全班同學觀察兩種顏色互相滲透的變化過程,並且把看到的變化分別在小組裏説一説。

2、請兩位同學上台,再做一次遊戲,把看到的變化經小組討論後,在班上説一説。

3、教師小結:兩種流動的顏色在互相混合、滲透的過程中變幻無窮,今天,我們一起動手試試,看看這種美妙的.變化。

4、揭示課題:流動的顏色

二、課堂教學:

1、師示範調顏色:用毛筆蘸水放在調色盤裏,再蘸顏料在調色盤裏調勻,調到毛筆蘸顏料時,水份飽滿且不滴落。

2、教師示範讓顏色互相混合、互相滲透的方法:傾斜畫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師問:除了老師的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還有什麼辦法可以使顏色流動嗎?(要求同學在小組裏討論,在作業時應用、嘗試。)

4、強調在作業遊戲的過程中要注意觀察色彩融合、滲透時的美妙變化。

5、教師幫助學生一起總結,示範語句表達形式。

小學美術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水果拼盤”是湘版教材六年級下冊“豐盛的大餐”中的一課。本課通過學習製作水果拼盤,使學生涉足應用設計領域。在小組活動中,體驗到合作的樂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時在生動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中,提高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瞭解掌握製作水果拼盤的方法和步驟,體驗製作樂趣,感受集體拼擺活動的愉悦和情趣,同時鼓勵學生將之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教學重點:

切、擺水果的方法

教學難點:

對材料進行整體造型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水果、實物投影儀、紙製水果切片、紙盤、評價小星、名稱小卡

學具準備:瓷盤、水果、黃瓜、水果刀、塑料墊板、牙籤

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的雙休是怎麼度過的?

生:我的雙休在玩遊戲……

[師生隨意的交流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為情境的創設做了鋪墊]

二、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師:我昨天去參加了一個朋友的生日宴會。豐盛的午餐過後,熱情的主人給我們端上來一盤時令水果,有新鮮的橘子、草莓、蘋果、奇異果,真誘人哪!可是,放在那裏誰也沒有吃,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生:是因為很不好意思。(生:剝皮多麻煩!)

2、師:是啊!剝皮、切塊真麻煩,還得弄髒手。如果端上來的是一份水果拼盤,能省去所有的麻煩,還能帶來視覺的美感,增進食慾。這節課,我們將一起來學習製作——水果拼盤。(出示課題)

三、初步感知

師:同學們以前見過水果拼盤嗎?課本上為咱們提供了一些漂亮的拼盤照片,我們去看一看,同時請小聲地議一議:你覺得一份水果拼盤要經過哪幾個製作步驟?

學生分組討論,統一他們對於水果拼盤製作的初步認識。

[這樣的形式有利於讓高年級的學生學會主動思考、理性分析,培養他們對事物的分析辨別能力,並從中獲得認同感。]

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並板書:

1、構思

2、切

3、拼擺

四、方法探索

1、師:讓我來考考你們:這個最普通的橙子,你們覺得它能有哪幾種切法?

生:橫豎切成塊(生:切成圓片、半圓片、扇形片;生:去皮,分瓣……)

老師依次出示切開的不同形態的橙子。

2、師:説得真全面。可是,不同的水果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切法呢?請同學們睜大眼睛,看看老師課前蒐集的一些圖片資料,呆會兒告訴我你有什麼新發現。

播放課件——抽象圖案的水果拼盤圖片

[學生帶着問題欣賞着、判斷着美麗水果拼盤所使用的材料以及好看的形態,思索着。]

3、師:你們發現了用來製作拼盤的哪些原材料?

生:草莓、橘子、西瓜、梨、哈密瓜……(生:除了水果還有一些是蔬菜,有黃瓜、胡蘿蔔、西紅柿)

4、師:因為使用的水果的多樣性,水果拼盤的造型才有形狀、色彩、大小的對比和變化。你觀察注意到哪種水果的造型方法了嗎?

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各自觀察到的適合水果外形特色的切的方法,教師一邊協助並説明。

[學生的觀察所得和推測在展示台上得到驗證,不妥當的切的方式老師及時糾正,高明的方法得以推廣,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5、師:同學們真聰明,發現了這麼多種水果的切的方法。老師也切來了足夠多的水果,可是堆在盤子裏不怎麼好看,請名同學來幫幫我。

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上台做拼擺訓練,其餘的學生在課本的空盤子裏畫出設計稿。

6、師:他沿着盤子的“圓形”造型,大的圓形橙片中央點綴小的紫色葡萄,真好看!再看看你們的設計,有不一樣的嗎?

生紛紛到實物投影儀上介紹展示自己的設計。

7、師:除了同學們拼擺的這種抽象圖案,水果拼盤還有許多種具體的形象造型,讓我們一起去驚歎一些同學的鬼斧神工之作吧!

播放課件,欣賞水果雕刻的生動形象。(師生共同辨認它們所使用的蔬果材料)

8、師:經過精心的構思和切、雕加工,水果有了生命有了靈氣。老師這裏有一份水果拼盤——蝶舞,知道我使用了哪些材料嗎?

生:翅膀用的是蘋果、橙子,觸角是胡蘿蔔

五、創造表現

師:同學們真是慧眼!不知道是不是都有一雙巧手呢?今天,請咱們班的8個小組利用現有的材料展開構思,製作一幅最能體現你們團結合作精神的水果拼盤,併為它取一個動聽的名字,咱們火拼一場,看看哪組能夠勝出,好嗎?

(教室裏頓時熱火朝天,每一位學生都在組長的帶領下策劃着,或切蘋果,或舀酸奶,或插接或指揮,所有的個體都有參與到製作活動中來了。)

六、欣賞、評價

學生逐次將小組作品擺放到教室後的展台上。

1、師:48位“評委們”!帶着你們的神聖小星,排好隊,咱們開始第1輪的——評分。把小星放到你們認為造型最美的水果拼盤下面,最棒的作品即將產生了。

長長的“評委”隊伍圍繞着教室的四周緩緩行進,冠亞軍以10票、9票、8票的成績勝出。教室裏一片歡呼。老師拿出相機拍攝下學生的作品。

老師播放課件,傳來歡樂的音樂聲。

2、師:48位“廚師”們,桌上的水果拼盤十分精美、誘人,你們辛苦了!咱們現在進行第二輪——勞動果實分享!伸手品嚐一下最誘人的那塊水果吧!

[同學們首次肆意地在課堂上吃着水果,分享着彼此的勞動成果,甜絲絲的感覺在嘴裏,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滿足感在心間。]

課後反思:

這節課熱熱鬧鬧地上完了,可是課上的若干細節若干笑臉在腦海裏縈繞。有名叫丁鬆的男生獨具創意,“晃來晃去的香蕉”的切法讓所有的人笑破肚皮;孩子們認真地策劃,甚至手繪出水果拼盤的設計稿;課上沒有提到的材料——酸奶、煉乳也在拼盤中得以合理利用;我為他們的熱情感動、為他們的獨具匠心的創意感動、為他們開心的笑而感動。這節課我給他們比較大的空間——8人小組自由組合、材料準備、技法探索直至創造表現始終堅持給他們儘量多的主動性,他們從中也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成功感愉悦感,體驗到合作學習和創作學習的活動樂趣。只有讓學生自己做學習的主人,他們才會真正地喜歡學習。

小學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的:

1、培養觀察、創造力

2、學習街頭標識物的設計

教學重點及難點:

色彩新奇強烈,引人注目

電教、教具、學具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街頭標識物(二)。

二、欣賞一組街頭標識物圖片。

1、討論、發表自已覺得成功之處。

2、不足或自已覺得可改進之處。

三、談一談家鄉的商店、賓館和飲食娛樂業的標識物。

師:它們的設計有些什麼問題和不足嗎?

1、小組討論

2、交流意見和建議

四、構思、想象心中的標識物。

1、繼續欣賞圖片

師:這些設計簡潔明確、新奇強烈的標識物是現代城市繁榮的標誌,也給商業注入了藝術氣息。

(1)傢俱店標識物

(2)汽車配件商店標識物

(3)鞋店標識物

2、學生構思

從色彩、形狀上考慮,大膽創新

五、學生創作:為商店設計一個街頭標識物。

要求:注意標識物的實際大小和放置位置。

色彩新奇強烈、引人注目

學生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六、作業觀摩。

觀摩、交流大家的設計,看誰的最能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也較有趣,同時能符合特定的商業服務要求。

小學美術教案 篇8

一、教材俯瞰山川分析

習慣於從一個相當固定的位置看待事物,俯瞰山川一般得到的印象總是相似的。但如果有意識地改變視角,重新審視眼前發生的變化,俯瞰山川即使平常一般的形象,也可能由於視覺方式的改變而展現出嶄新的景象,給我們一種前所未有的視覺體驗。本課俯瞰山川從視覺藝術的語言運用介入,抓住從俯視到平視的變化,選擇祖國的美麗山川作為學習內容,在訓練和發展學生的視覺思維,建構和完善學生的審美心理結構,俯瞰山川增強和激發熱愛故土的思想感情方面提出了新的學習任務。

本課俯瞰山川根據學習需要設置了前後有着緊密聯繫的兩個學習活動。“活動一”的設置為:“收集、欣賞各種航拍和俯拍的攝影作品,談談自己的感受。”為此,教材俯瞰山川呈現了《黃河彎道》、《大地的血脈》、《農田網絡圖》等優秀攝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視覺形象和美麗的畫面展示了祖國河山無比壯美的景象,可以藉以引入教學。欣賞是本活動的着重點,在欣賞學習中應抓住主題、形式和藝術特點進行比較深入的瞭解和分析,深化認識並避免體驗活動停留於事物的表面。

“活動二”的活動設置為:“根據圖片畫一幅俯視角度下的景物。”教材提供了可資參考的圖片以及作業範例,並從表現方法的使用上給予適當提示。

在學法指導方面教材選用了兩組不同的圖片。俯瞰山川一組是兩張從不同視角拍攝的同一石頭組合,兩種截然不同的形象告訴我們由於視覺位置的不同,即使同一組織,所發生的視覺變化也是如此地驚人。第二組是4張既有仰視也有俯視,畫面完全不同的圖片。通過小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屋”中則簡要説明了俯視運用於美術學習中的意義。提供了有趣的樣圖。

二、教學目標

培養髮現的眼光,讓學生體驗視覺位置變化產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視的特點。

增強表現的能力,讓學生在臨圖改畫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表現手段。

激發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從新的視角出發,看美好山川。抒熱烈情懷。

三、教學思路

本課集體驗、欣賞、探究與表現於一體,學習內容所體現的綜合性比較強。區別於其他幾課,更重視改變學習者的固有觀念和習慣思維,教學實施方面應看重操作的可行性,在策略運用方面需激活學習誘因,挖掘學習潛能,總結學習經驗,採取一套靈活而講求實效的方法。在學習方式的轉變方面偏重於將自主與探究相結合,培養追求真善美的學習品格。

針對上述要求,可考慮將本課教學分兩課時進行。在教學準備方面,教師應預備精選的圖片、自制的小模型和其他用具,以及示範用材料。在教學條件較好的單位可根據教學需要編制用於本課教學的CAI。學生可根據課前佈置尋找自己喜歡的圖片和相關學習用具。

第一課時教學活動的程序安排可設置為:故事引路,創設情境——觀察體驗,建立假想——欣賞圖片,陶冶情操——比較分析,探尋發現——總結規律,延伸發展。

“故事引路,創設情境”重在將學生引向一個想像的世界,改變平常的視覺位置,用“巡天遙看一千河”的眼光來重新認識眼前的世界,一開始便引導學生建立高視點、大視界的意識,先入為主揭示課題。在“觀察

體驗,建立假想”的教學環節建議教師使用根據需要製作的實物模型,縮大為小,幫助學生建立直觀印象,使他們從不同視角去體味視覺形象變化帶來的驚奇。並可插入嘗試性的繪畫活動,再以此為基礎假想山川景色在俯視狀態下出現的美麗形態。“欣賞圖片,陶冶情操”的教學環節則爭取擴充學生眼界,獲取審美體驗,感受不同條件下地形地貌的豐富表象。“比較分析、探尋發現”的教學環節可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通過判錯肯定對俯視概念的確認,在對比中發現山地、平原的表徵差異等,認識到美的多樣性和特殊性。“總結規律,延伸發展”的教學環節即在開放的課堂狀態中,通過討論、總結歸納俯視狀態下視覺感受的特點和規則,並將這種規律引入到美術學習中,可能帶來期望中的驚喜變化。做好從看轉入到畫的認識準備。

第二課的教學活動設置可安排為:説一説體會——看一看圖片——想一想畫法——試一試手段——評一評作業。

承接第一課時教學活動的延續。本課教學可從複習進入,即説一説通過上一課時教學獲取的體驗和認知,重在對規律的認識;在看圖片的學習中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確立形的概念,提示表現方法的使用,比照教材使用的範例,説明從圖片到畫的轉換中,形式要素及其法則的運用,如有必要教師應做相應示範;想一想的教學環節應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分析畫面、把握重點、確定方法完成構思及動手作畫的認識準備;試一試手段則要求學生在自主表現中完成自己選定的作業,應鼓勵大膽表現,把個人從圖片分析中建立的認識用畫筆肯定下來,教師在學法指導時要注重學生對視覺狀態的正確表現;評一評作業可採用分組評定的方法,把討論、評議、展示結合起來,爭取把評議活動做得細緻一點,這樣更有利於發現問題和培養良好的學風。

四、教學選擇

在教學資源相對貧乏,教學條件相對落後的地方,可考慮將“活動一”與“活動二”整合為一課時。據此情況應充分利用教材和身邊環境中可資借用的實物,化繁為簡,重點抓住視點變化與視覺反應及效果這個學習中的核心問題來開展教學活動。

在條件成熟且又允許的情況下,可組織學生登高覽勝,拍攝一些在自己視覺經歷中感受尤深的課外作業,引入課堂教學,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給人更深刻的體驗。在此基礎上去設想隨着視點的步步高昇,假想中的畫面必然步步推移,因此而發生的變化一定是非常動人的。

五、教學建議

1、本課應重視教學材料的組織,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可將對比與分析相結合,着重解決平視與俯視兩種狀態下呈現的不同物象,幫助學生解決對漸高、漸遠、漸廣、漸模糊等視覺現象的認識和了解。

2、在媒體使用方面可以考慮多種視覺傳達方式的結合使用,以生動、準確甚至誇張的形象吸引學生,以利於體馬各行為,形成真切感受。

3、縮大為小或是小中見大都可以產生由觀感發生的聯想。把一種視覺現象轉變成為美術行為的。思考和表現,需要給學生説清楚一個道理,即畫面形成的美感同樣是需要通過一種適合表現的視覺傳達方式體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