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09W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1

教學內容:

課本91—92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錶,在具體情景中建立時間觀念。

2、使學生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學會看整時,並且在實際生活中會應用。

教具:實物鐘錶、鐘錶圖片。

學具:實物鐘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問題要問你,仔細聽好了。

你早上是什麼時候起牀的?

(生:6點半、7點……)

你是怎麼知道這些時間的?

(生:聽家長説的、看鐘表的……)

要想知道這些時間我們就要學習認識鐘錶。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有關鐘錶的知識你知道哪些?

(請優等生介紹:鐘錶上有數、有長針、有短針……)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數長針短針

誰還有補充?

(生:鐘錶上有大格、有小格……)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大格小格

2、指導觀察:

現在我們就來研究一下鐘錶。

拿出你的鐘表。請仔細觀察鐘錶上的數。

你有什麼想對大家説的?

(引導學生觀察發現鐘錶上有12個數。還有學生會邊説邊比劃數是按照這樣的方向排列的。)

你知道鐘錶上的長針、短針分別叫什麼嗎?

長針叫分針,用手指一指你的鐘表上的分針。

短針叫時針,用手指一指你的鐘表上的時針。

鐘錶上每兩個數之間是一個大格,數一數鐘錶上共有多少個大格?

(生:有12個大格。)

你知道共有多少個小格嗎?

(生:共有60個小格。)

有關鐘錶上的知識你還想知道哪些?

引導學生明確時針就是表示幾時的。

3、認識時間:

出示鐘面圖:

8時3時6時

這幾個時間你們認識嗎?分別是多少?

你是怎麼認識的?

想一想這些時間你在幹什麼?

仔細觀察這三個鐘面上的分針指向幾?

(生:都是指向12。)

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是因為分針都是從12出發正好走了一圈,又指向12。)

分針指向12就是整時,也就是説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4、寫時間:

你會認時間,會寫時間嗎?

我們來看第一個時間是8時,我們先寫一個“8”再寫一個“時”。

時間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就是電子錶的顯示方法。

這種表示方法是這樣寫的“8:00”。

你見過這種表示方法嗎?在哪見過的?你可真會觀察。

你想試試嗎?

請你把後面的兩個鐘面上的時間用兩種方法表示出來。

找兩人板演,其他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後集體訂正。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認識鐘錶的方法是什麼?

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

下面就我們對這些知識進行練習。

三、鞏固練習:

1、師撥表學生報時:

現在我要觀察一下哪個同學眼睛亮、嘴巴巧,我撥鐘錶你報時,搶答。

2、師報時學生撥鐘錶:

咱們班的學生個個眼睛亮、嘴巴巧腦子轉的快,現在我要看一下你的小手是不是很靈活,準備好你的鐘表我報時你撥鐘錶。

請同桌兩人互相檢查。

3、課本92頁內容:

請同學們趕快收拾好學具,快速打開課本92頁,請同學們獨立用兩種方法把圖中的作息時間表示出來。

教師逐一批改及時反饋指導。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的特徵。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4、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辨認和區別各種立體圖形。

教學難點:

給學生充分的動手操作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觀察意識和能力。

教學準備:

生:(每個小組一份)鞋盒、牙膏盒、藥盒、磁帶盒子;易拉罐、鉛筆、茶葉罐;魔方、骰子、小立方體10個;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師:課件、各種形狀的實物若干、獎品、四種抽象出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出示講台上的一些實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朋友,你認識它們嗎?(學生自由説各個實物名稱,師指出:它們都是同學們生活中的好朋友。

師:同學們,你們都帶來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夥伴們大聲介紹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組裏有不同的嗎?

生分組活動:説出帶來的東西的名稱

師:大家帶的東西可真多啊!看看這些物體,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嗎?(鼓勵質疑)。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些物體(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索

1、學具分類,初步感知

A、動手操作

師:你們看一看這麼多物品中,有沒有形狀相同的物品呢?你們能把“形狀相同的”放在一塊兒嗎?請每個小組裏的小朋友共同動手分一分。

學生分組操作,師巡視(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説説你們分了幾類?是怎麼分的?(3分鐘)

讓學生邊説邊舉起來讓大家看。

師:他們小組是這樣分的,和你們組是一樣的嗎?

C、小結概念

師:每種形狀的物體它們都有個共同的名字,你能給每類物體起個名字嗎?

指名生回答,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各種名稱,並板書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2、動手操作,感知特點

A、感知長方體

師:(舉起球)看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請你也舉起一個球,互相看看拿對了嗎?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裏。師帶領學生依次放回圓柱和正方體。

師:看看桌子上現在有的是什麼樣的物體?請小朋友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在小組裏和小朋友説一説。(2分鐘)

B、彙報反饋

師:誰能用響亮的聲音告訴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麼樣子的?你是怎麼感覺到的?(5分鐘)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來規範語言名稱。並板書:長方體:平面

C、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麼形狀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組的小朋友説説你的感覺。

D、集體反饋各種物體的特徵

師:哪個小朋友能來説説你認識的什麼物體?有什麼感覺?

師根據學生彙報的板書出各種物體的特徵。每彙報完一種,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找一個來看一看,摸一摸,驗證了他的感覺後再板書。

E、比較

師:剛才小朋友們都發現了圓柱和球能滾,那他們滾的是不是一樣的呢?

指名生説出自己的想法,能説清楚就要鼓勵。

3、抽象思維,形成表象

師:這幾種物體,如果去掉了它們美麗的外衣,你還認識它們嗎?

課件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

師: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一樣的嗎?

4、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各種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5、聯繫實際,拓展知識

師:説一説你身邊的物體還有哪些是這些形狀的?

三、基本練習,鞏固知識

1、找朋友:小朋友們學得都很認真,現在我們來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請4名小演員分別扮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其餘學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舉起來給大家看。(如生:我是長方體,我的朋友在哪裏?餘生響應)

2、摸一摸:請各小組將桌上的物品重新裝到盒子裏,蓋上,由一個同學報圖形名稱,另幾個同學摸,“看誰摸得準”。

3、數圖形:電腦出示畫有各種圖形的燈片,師:現在請同學們數一數,在這幅圖裏,長方體用了幾個,正方體用了幾個,圓柱和球各用了幾個,把數填在這張表裏。引導學生進行統計,説出每種圖形的名稱及其數量。

4、搭一搭: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四個夥伴兒隨處可見,它們的用途可廣了,現在我們就用這些物體做積木,搭一件你們最喜歡的東西,我們比賽看哪個小組合作得。你們願意嗎?看看桌上的學具,可以先討論一下,你們組裏想搭什麼?然後開始動手設計吧!

5、彙報:城堡、火車、樓房……

四、總結

今天,我們和誰成了好朋友?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見到它們,課後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裏了,小朋友們再見!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和半時。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使學生養成珍惜時間和遵守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93頁。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錶、實物投影、微機課件;學生每人一個實物鐘錶、每人一張作息表、一張有四個時刻的作業紙。

教學設計

問題導入

1.(在這一部分,教師通過層層深入的問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認整時,既明確了鐘錶的作用,又瞭解了學生的知識基礎,還為後面的認識埋下伏筆,激發學生的表現-。)問題分別是:

“你們每人桌上有一個我們生活中的小夥伴,是誰呀?”

“鐘錶是用來做什麼的呀?”

“你們認識時間嗎?”指名學生回答。

[以問題引入,直接明瞭。用設問引起懸念,激發學生的表現欲。課前,我們對學生這一部分知識的掌握進行了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認識整時,一部分學生認識半時。通過動手撥這個環節的設計,可以給學生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使學生自然地應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當然,也有個別學生不認識時刻,所以撥不出來,但他們也會對知識感興趣,認真地看其他人撥。]

2.結合學生經驗,讓學生撥出認識的時刻。

讓學生動手撥一個自己認識的時刻,並提出:不會撥的小朋友可以看看別的小朋友是怎麼撥的。

3.投影展示。

請撥出不同時刻的學生拿着自己的鐘表到投影上展示。(讓每個學生把自己撥的是什麼時刻告訴大家。)

可能出現三種情況:

a.撥出整時。b.撥出半時。c.撥出幾時幾分。

認識整時

1.結合學生撥出的整時刻,出示其中的3個,讓認識的學生説出時刻,少部分不認識的也會在其中找到整時的特點,慢慢學着認識。

説完三個時刻後,教師規範學生語言:“小朋友們都説對了,但在數學中,我們要把幾點説成幾時,誰能再説一説,這三個時刻分別是幾時呀?”讓學生用“時”字再説出三個時刻。

2.再出示兩個時刻讓學生對整時進一步認識,然後問:“這樣的時刻都是整時。仔細觀察,想一想,你們是怎麼認識整時的?”(總結整時的特徵,使全部的學生都會看整時。)

3.通過整時的認識,介紹分針、時針的'名稱。

4.出示2個時刻讓學生鞏固,然後,教師説一個整時讓學生撥出來,全班訂正。

[整時的認識,主要是使學生認識分針、時針,並且總結整時的特徵,使少部分不認識整時的學生學會,併為後面學習半時做好鋪墊。]

認識半時

(前面將學生撥出的半時先留下)出示學生撥的時刻,讓認識的學生簡單説一説他是怎麼認的,初步感知。

出示3時半、8時半,讓學生來認(8時半的認識學生有可能出錯,讓認識的説一説是怎樣認的,簡單滲透半時的特徵)。

師引導學生觀察,並對比認整時的方法來討論如何認半時,得出認半時的方法,在對比中加深印象(學生小組討論)。

出示3個時刻鞏固。

[在總結半時的特徵時,我提出了一個具有導向性的問題:“剛才我們知道了整時的時刻,時針和分針指的位置。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半時的時刻時針和分針又指向哪裏呢?我們怎麼來認呢?”這樣可以突破認半時這個難點,並採用討論的方法得到規律,讓學生學會看半時。]

認識鐘面

課件演示鐘面:時針、分針以及12個數分別閃動。

提問:“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通過課件演示和學生的介紹,最終使學生知道鐘面上有12個數,長針是分針,短針是時針即可。]

寫時刻

1.認識電子錶上的時刻。

出示2個整時、1個半時讓學生認,並問一問在哪裏見過這種表示方法,為後面的寫法做準備。

2.寫時刻。

教師板書,學生學寫,並知道數字表示法和電子錶的表示方法是一樣的。

學生完成作業紙上的內容,小組訂正。

綜合練習

1.找座位(課件操作)。

2.小朋友的一天(動畫演示),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並使學生知道每天有早上的6時和晚上的6時。

讓學生填寫自己的起牀和睡覺時間。

3.師或生説出時刻,讓全班學生在鐘錶上撥出時刻,並及時反饋。

4.教師撥出5時讓學生認,並依次撥出6時、7時。通過撥表認識整時的順序,並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

結束語

“時間就這樣一小時一小時地過去了,而且再也回不來了,所以小朋友要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讓我們做時間的小主人,好嗎?下課。”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4

教學理念

聯繫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地觀察、操作、討論、交流、得出結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努力營造一種寬鬆的氛圍,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獲得知識,使學生既學得輕鬆,又學得快樂。

教學目標

1、認識鐘錶的時針和分針,使學生能正確説出鐘面上所指示的整時,學會兩種表示時間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遵守時間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讀寫鐘錶上的整時,並會應用於生活實際中去。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地説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準備

一個實物鐘面、課件、水果鐘面、時間的小卡片。

學具準備

每人一個學具鍾、每小組一個不完整的卡片鐘面。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語

同學們聽過謎語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你們猜一猜?

(課件展示)謎語: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嘀嗒嘀嗒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2、逛鐘錶超市

師:同學們真不錯,都猜出了謎底,鐘錶超市裏的鐘表可漂亮了,我們一起去逛逛吧!

(課件展示)各種各樣外型美觀的鐘表。

3、導入新課

師:鐘錶有這麼大的作用,想不想和它成為好朋友呀!那麼咱們就看看它長什麼樣吧!

板書課題:認識鐘錶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1)(出示實物鐘面)這是一個鐘面,仔細觀察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指名學生説出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

師小結:鐘面上有時針、分針,有12個數,還有線段那是刻度線,每個數之間有小格。追問:鐘面上的2根針有什麼特點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時針短粗

分針長細

(2)生認學具鐘的時針和分針

(3)我們知道時間爺爺是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所以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也不會停止!那這2根針是怎樣走動的?哪根針快哪根針慢?

生:朝着同一方向走,最慢的是時針,其次是分針。

(課件演示)師補充:最快的是他們的秒針弟弟。時針每天走兩圈,分針每天要走好多圈。

2、補鐘面(小組合作)

每個小組都有一個破損的鐘面,有些沒時針和分針,還有些沒數字。

行動起來!用你們靈巧的小手把鐘面補好,看哪組同學速度最快,表現,最先完成的小組獎勵一面小紅旗。

3、認識整時

(1)(課件出示)三個鐘面,指導認整時。

指名回答鐘面表示的時間,並引導學生説出是怎麼看的。

師小結:整時的時候,分針都指向12,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所以它們分別表示8時、3時、6時。

(2)生用學具鍾練習撥7時、11時。

請個別學生上台展示自己撥的結果。

(3)(小組合作)一人説一人撥。

4、教學整時的兩種寫法

(1)可以用漢字“時”表示。生回答師點擊電腦,鐘面下分別出現8時、3時、6時。

(2)用數字表示法

點擊電腦出現8:00,引導學生觀察兩點右邊是兩個“0”,左邊是幾就是幾時。

(3)生動手寫3:00、6:00

(4)點擊電腦出示3:00、6:00,指導學生觀察比較。

三、參與遊戲,鞏固練習

1、遊戲:找朋友

(課件出示)遊戲規則。隨着《找朋友》活潑的音樂,生進行遊戲。出現“12”時找不到自己的朋友,全體同學用學具鍾撥12時,重點引導學生認識12時的鐘面時針和分針重合。

2、(課件出示)P92頁

小軍一天的時間安排圖。聯繫生活,讓學生説自己一天的時間安排。

四、引導回顧,總結評價

1、今天,你學到了什麼?上了這節課,你有什麼話要對大家説嗎?

2、時間像小馬車一樣飛快地向前跑着。一節課又要結束了,我們一定要珍惜時間,合理地利用支配時間,讓我們做時間的小主人。

3、點擊電腦欣賞歌曲《時間像小馬車》。

五、課後延伸,生活調查

(課件出示):太陽剛升起的畫面;太陽剛落下的畫面。

請大家把剛才看到畫面的時間記下來,下次再討論、交流。

板書設計

認識鐘錶

時針 短 粗

分針 長 細

找朋友

蘋果鐘面 桔子鐘面 梨鐘面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鐘錶的認識教案最新範文5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繫。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麼?嘴巴上面有什麼?”“小明前面是誰?後面呢?”

同學們説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後。(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説一説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後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後的含義。

(1)你們聽説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麼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現了這麼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説出:汽車下面有什麼?輪船上面有什麼?大貨車前面是什麼?小汽車後面有什麼?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並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並訂正。

三、活動

1、拍手遊戲。

(1)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説“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説“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髮口令,其餘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遊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着前面一個人的後衣角,開始遊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説一説,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並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佈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