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01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1

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瞭解五四運動的背景、內容(時、地、人、口號等)、結果及其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意義

掌握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概況

能力訓練過程方法閲讀觀察再造場景從課文和插圖、圖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現五四運動的時代背景,探索其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所起的作用

討論分析理解概念從五四運動的傳單、口號分析其性質,理解其精神;從中共一大、二大的召開,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

構建宏觀知識結構五四運動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組織基礎,它屬於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國近代開天闢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情感態度價值觀愛國情感五四青年表現出來的鬥爭精神是極其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應當繼承光榮傳統,奮發學習,矢志完成民族復興大業

思想意識中國的資產階級天生軟弱妥協,無法完成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中國革命需要建立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

教學重點

五四愛國運動的歷史意義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教學難點

對於五四精神和中國共產黨誕生意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組織學生回顧上一節課學過的線索,討論回答問題:新文化運動有什麼歷史意義?(它是我國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

承上啟下,教師講授:就在新文化運動發展的過程中,爆發了五四愛國運動,中國歷史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新民主主義革命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這個目標上是一脈相承的,所以還屬於民主主義革命。但是領導革命的階級從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變成了無產階級;參加者也從少數“精英分子”擴大為人民大眾了。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階段從1919年的五四愛國運動開始,到1935年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其間還經歷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北伐戰爭、國共對峙等重大歷史事件。今天大家要探究的是第二單元第10課的內容,它可以告訴大家青年節(學生節)的由來、“七一”建黨紀念日的由來等重要歷史知識。(佈置學生閲讀45——49頁全課內容,對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閲讀標記。)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五四愛國運動

1、“導言”和45頁小字部分的內容與五四愛國運動有什麼聯繫?(它們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2、根據46頁“動腦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也是戰勝國,國家主權為什麼仍然遭侵犯?(當時中國綜合國力仍然弱;北洋軍閥政府仍然實行封建統治;帝國主義在中國仍然享有許多特權;中國仍然處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之中。)

3、五四愛國運動中的青年學生提出了哪些主張?(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21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對於“21條”,要指出它是袁世凱復闢帝制過程中,與日本帝國主義簽定的賣國條約]

4、46頁插圖《還我青島》反映學生什麼樣的心態和要求?(願為收回國家領土,不怕犧牲、鬥爭到底)

5、46頁插圖《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到學校時受到同學們的熱烈歡迎》頂端題字中的“中華民國八年”是公元哪一年?(1919年)你從這幅圖片中獲得了哪些信息?(它證明了北洋軍閥政府曾經鎮壓學生運動;但是,北洋軍閥政府迫於人民的壓力,不得不釋放被捕的學生,五四愛國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被捕學生返校受到熱烈歡迎,説明五四愛國運動得到廣大學生的支持和擁護;被捕學生敢於鬥爭的愛國行為值得炎黃子孫為之自豪和驕傲。)

6、46頁資料?‘五四’傳單反映了中國人民的什麼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於奉獻、敢於鬥爭——這些又被稱作“五四精神”。)

7、五四愛國運動的性質是什麼?有什麼意義?(它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準備了條件。)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識

參加者 內容 性質 意義

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人

通過黨綱,選舉產生領導機構

中國無產階級先鋒隊

中國曆開天闢地的.大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

2、根據47頁《共產黨早期組織分佈示意圖》説明:中共一大的代表來自哪些地方?(北京、上海、濟南、武昌、長沙、廣州、日本東京、法國巴黎等地。)

3、根據48頁三位人物頭像指出他們的姓名。(從左到右依次是毛澤東、董必武、李達)

4、根據插圖《“一大”會址嘉興南湖遊船》説明:“一大”原來在什麼地方召開?(上海)

5、這三則材料反映了什麼樣的歷史事實?(“示意圖”反映中共“一大”召開的條件,“人物像”是中共一大的參加者,“南湖遊船”是一大召開的地點之一。它們都是中共正式成立的歷史證據。)

6、根據48頁“動腦筋”:陳獨秀沒有參加“一大”,為什麼被選為中央局書記?(他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貢獻巨大,聲望很高;他還是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的發起人之一。)

7、“活動與探究?議一議”:中國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為什麼要建立中國共產黨?(在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舊式的民主主義革命中,領導革命的階級是農民、開明地主、資產階級等,他們都由於自身的弱點,無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歷史使命。這使得早期的馬克思主義者認識到,要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最終勝利,必須有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必須建立中國共產黨。)

8、教師指出:由於“一大”是當年7月召開的,以後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由於五四運動是愛國的青年學生首先發起的,以後就把每年的5月4日定為青年節。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2

一、中國所處的時代和國際環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國十月革命

(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三)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國際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壓

(一)外國壟斷資本在華擴張

(二)中國封建經濟佔優勢地位

(三)官僚資本急劇膨脹

(四)民族資本主義經濟處境艱難

三、兩個中國之命運

(一)三種政治力量,三種建國方案

在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的時期,中國存在着三種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1927年後形成為官僚資產階級);二是民族資產階級;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

在中國共產黨產生以後,三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建國方案:

第一種是地主階級與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方案。

第二種是民族資產階級的方案。

第三種是工人階級和其他進步勢力的方案。

(二)兩種基本的選擇,兩個中國之命運

從根本上説,由於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並不具備現實性,可供中國人民選擇的方案主要是兩個:或者是繼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或者是創建新民主主義的新中國。最終,資產階級的民主主義讓位給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主義,資產階級共和國讓位給人民共和國。

五四運動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案3

一、説教材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人教版初中歷史中國近代史第三單元第二課時。本單元是抗爭和探索的繼續,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革命的開始。而本課中共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的里程碑,在全冊中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地位,在整個中國曆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

二、説學情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曆開天闢地的大事。學生們從小從報紙、新聞等多種渠道對中國共產黨有一定的瞭解,也產生一些共產主義方面的信仰,對本課的學習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三、説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其歷史意義,逐步培養學生閲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首先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來初步感知中國共產黨成立,然後再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小組討論交流、合作探究,來深刻的認識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曆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煥然一新。從而堅定學生的共產主義信念。

四、説重難點

1、重點: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中共一大的召開。

2、難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

五、説教法

教學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為了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地位。因此本課採取創設情景法、小組合作探究法、圖表資料研習法等體現學生的合作、討論、探究為主的教學方法。並充分利用多媒體來組織和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六、説學法

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因此本課倡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

七、説教學過程

1、導入

以中國共產黨召開黨會為背景圖片,以革命金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為背景音樂,來創設情景,迅速將學生帶入到本課的學習氛圍中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2、新課教學

(1)十分鐘自學,探究三個問題。

探究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有哪些?

探究二、中共一大召開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是什麼?

探究三、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是什麼?

學生在自主學習之後,通過對這三個問題的探究,以形成了對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初步認識。

為了檢測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之間相互討論,相互交流,對所存在的問題實行幫扶,最後形成統一的認識。接下來,我安排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合作一: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有哪些?通過小組的合作交流學習,使學生在相互啟發中加深對文本的認識和理解,也從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

通過教師多媒體課件的引導,以及小組合作交流對文本知識的歸納總結,得出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條件三個:思想條件是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當時宣傳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主要刊物有:《新青年》《每週評論》《湘江評論》等。通過對《中國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地點》的地圖觀察與分析,可得出中共誕生的組織條件是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培養學生識讀和分析歷史地圖的能力。並通過對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兩個時期,無產階級隊伍發展數據的對比表格,從而引導學生得出中共誕生的階級條件是無產階級隊伍的壯大,培養學生把圖表信息轉化成文字信息的能力。 通過小組的合作探究,最後我安排兩組展示他們對於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條件的歸納和總結。

(2)小組間進行交流討論合作二:中共一大召開的內容及其歷史意義是什麼?指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對於中共“一大”召開的具體學習:召開的時間、地點、代表、內容、意義。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的交流討論,可以迅速地完成。這塊內容的學習我安排另外兩個小組進行展示。學習中,強調學生注意中共“一大”召開地點的變化。由於祕密會議暴露的緣故,從上海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遊船上。中共“一大”的內容及意義是本課的重點。這裏我指導學生將會議內容從通過第一個黨綱、黨的奮鬥目標、黨的組織原則等方面進行分解,來幫助學生加以理解和記憶。特別熟記中共“一大”的召開,標誌着中共共產黨的成立。

3、鞏固提高

為了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提升學生的知識層次,增強學生的理解水平,這裏我設置了本課第一個小組合作探究和全班大展示的題目:動腦筋思考陳獨秀為什麼被選為中央局書記。由於此探究題目難度比較大,拓展性比較強。因而各小組的合作探究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出答案。

最後我安排小組間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