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熱門】大班美術教案四篇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62W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熱門】大班美術教案四篇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淨涼幹並分類)

2、油畫棒、棉籤、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籤、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範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説説、想想石頭象什麼?

要求: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説説、想想它的形狀象什麼,可以變成什麼?

2、和同伴説説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麼?為什麼?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麼?

(三)教師介紹製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後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後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麼。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製作的石頭來創編故事。

教學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於孩子的一次偶然發現,可以説該活動是生成於孩子的興趣。石頭對於孩子來説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範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並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可以説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預定的活動目標。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教育價值的取向還是比較確定的,這節美工活動的教育取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揮想象裏,能夠通過石頭的組合來表現事物,在這基礎上,在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來完善整個石頭畫;二是從生活化的綱要精神來看,具體的就是我上述的內容。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過過後的反思,我認為存在着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製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着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後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製作方法這個環節提前到前面,過後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操作完材料後,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於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於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鬆,自由的環境下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裏所説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於幼兒操作等等。

3、教師的範例過小,不利於幼兒的觀察。我的範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並沒能很好的體現,由於範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範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範並協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範例的這一特徵,範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並無其他用處了。

(三)幼兒的創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新之處。如,卓卓小朋友用石頭組合了一個小人,最後用稻草給小人弄了一頭美麗的“頭髮”;欣欣小朋友用吸管為她不倒翁的氣球製作了一條繩子,並且懂得用吸管的摺疊來體現繩子的動態。另外,也有許多孩子對石頭外型觀察的十分仔細,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創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刮目相看。

小百科:石頭畫是創作者利用石材本身所具有的形狀,質地,紋理,進行藝術構思,憑藉深厚的繪畫功力,進行創作。通過把畫和石頭本身特質的結合,保留石頭自然的美,昇華和提升石頭自然之美。通過精巧設計和繪畫,給予石頭新的生命,讓一種普通平常的玩石“鮮活起來”。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小朋友們都見過夜晚的高樓,萬家燈火,背景的天空被燈光與夕陽裝扮的絢麗多彩,多麼神祕的景象。夜晚的城市和白天的城市完全不一樣,夜晚的城市燈火輝煌,那麼明亮,燈火通明下的大樓把整個夜空染成了美麗的紫色。

活動目標:

1、學習刷畫的技巧,瞭解刷畫的特徵,初步掌握刷畫的方法。

2、發展想象力、觀察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夜景的圖片鉛畫紙畫筆與黑色顏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1、瞭解夜晚的城市

(1)你見過夜晚的城市嗎?是什麼樣子的?

(2)你喜歡夜晚的城市嗎?為什麼?

2、幼兒相互交流,然後個別回答

二、欣賞圖片

通過欣賞圖片,豐富幼兒的經驗,開闊幼兒的視野。

(1)這是什麼時候的城市?

(2)夜晚的城市有什麼?

三、欣賞範例,示範講解

1、通過遊戲讓幼兒瞭解深色和淺色

(1)你知道哪些是深顏色的?哪些是淺顏色的?

2、感知色彩明暗對比

四、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畫出心中的城市

你想畫出什麼樣的夜晚城市?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遠近關係

五、幼兒講述自己的作品。

活動反思

活動前我在網上搜索到許多美麗的夜晚的圖片,通過觀察孩子發現了房子晚上的時候窗户和霓虹燈都是發光的,就是它們給房子染色了五顏六色的光彩。在欣賞圖片的過程中,孩子們對那些美景已是讚口不絕,當我出示範畫時他們更是連聲叫好。在創作過程中孩子們大膽的將自己看到的夜景畫出來有的畫的是城市的高樓大廈,有的畫的是夜晚的霓虹燈,有的孩子繪畫的是消防部隊的夜晚,有的孩子繪畫的是新街口的夜晚,有的孩子繪畫的是小區的夜晚,還有的畫的是世博的夜景,真是各不相同,自由創作,也可以通過互相談話激發自己能有更多的創作靈感。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靖江是一個美麗的濱江城市,也是物產豐富的“魚米之鄉”。近期,本園正致力於“突顯濱江特色,整合幼兒園課程”的課題研究。大班美術活動《美味的“長江三鮮”》便是在這一課題背景下產生的。

“江鮮”是濱江特色之一,且一些孩子已接觸過部分“江鮮”,如,刀魚等。大班的孩子,語言、繪畫、手工製作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礎,針對這些情況,我決定將“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豚)作為主要內容,開展一節集“語言、繪畫、製作”等多方面發展目標為一體的美術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做魚的生活情景,激發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能大膽地用線條勾畫出簡單的長江三鮮,並能用豐富的色彩與圖案代表不同的口味進行裝飾。

3.感受家鄉資源的豐富,激發對家鄉的熱愛、自豪之情。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演示文稿。

2.“煎盤”(紙製)每人一隻,剪刀人手一把,水彩筆,畫紙。

3.教師用品:煎盤一隻,剪好的刀魚兩條,彩筆,畫紙三張,視頻展示儀,電視劇,作品展示台,黑板,磁石。

4.小組操作材料:

紅燒組:綠色皺紋紙做的“葱花”,紅色、黃色臘光紙做的“辣椒”、“薑片”等。

咖喱組:紅色、青色、米色紙做的“紅椒塊”、“青椒塊”、“洋葱塊”。

清蒸組:黃色、綠色橡皮泥做的“薑絲”、“葱”,紅色的“辣椒”。

油炸組:紅色橡皮泥(做番茄醬)。

5.教師課前準備好三種長江魚(刀魚、河豚、鰣魚)的簡筆畫造型。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師(點擊畫面):“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誰啊? (小貓。)剛才它告訴我,今天是它的生日。你們説,我們該怎樣來招待它呢?”

“小貓最喜歡吃魚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家鄉靖江就是位於長江邊的。長江裏有許多種類的魚。今天我們就每人做一道美味的長江魚來招待小貓,好嗎?”

評析:在課的開始.運黽情景教學法讓孩子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進入主題。激發了幼兒的活動興趣。為下面的環節作好鋪墊。

二、簡筆畫——長江三鮮。

師(點擊畫面):“長江裏有三種魚是特別有名的,它們的味道非常鮮美,所以人們稱它們為“長江三鮮”。先讓我們看看是哪三種魚吧!”

1.幼兒觀察魚的形態,説説魚的特徵,教師介紹名稱。

刀魚——身體細細長長的,嘴巴尖尖的,尾巴細細的,身體就像一把刀。

鰣魚——身體有些扁。

河豚——頭和肚子圓圓的,眼睛鼓鼓的,背部和肚子上有刺。

評析:根據幼兒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教師引導幼兒先觀察長江三鮮的圖片,再説它們的外形特徵,加深了幼兒對長江三鮮的印象。

師:(點擊“三鮮”畫面)“長江三鮮”這三種魚各有各的特點,老師現在想把它們畫出來了。

2.教師示範三種魚的簡筆畫,(提醒幼兒要將紙畫滿,從紙的一端畫到另一端。)將其貼於黑板展示。

3.幼兒自選一種魚,簡筆畫出來。

4.用剪刀將畫好的魚沿邊緣剪下。

三、繪出“鮮美”魚餐。

師:“魚我們已經準備好了,接下來該做鮮美的大餐了。燒魚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點擊畫面,幼兒欣賞顏色鮮豔的烹飪美圖。)

1.結合圖片介紹各種烹飪方法。(注重各種顏色各異的佐料及盤子裝飾的介紹。)

(1)紅燒——用褐色的醬油、黃色的薑片做成,還要撒上綠綠的葱花,也可以放上一些紅色的辣椒。

(2)清蒸——顏色比較清淡,需要一些生薑片或生薑絲、葱段等。

(3)咖喱味——黃色的咖喱粉,紅椒塊,青椒塊,洋葱塊配料。

(4)油炸魚一一用金黃色的油炸成,還可以澆上番茄汁。

(5)燒烤魚——用竹籤串起來刷上油燒烤,變成金黃色,再撒上胡椒粉、孜然粉等佐料。

評析:美麗誘人的色彩會讓幼兒發出嘖嘖讚歎,也許還會饞得流下口水。各種做魚的佐料,如:綠油油的葱花、黃燦燦的生薑片、細細的薑絲、紅豔豔的番茄汁、尖尖的辣椒等也會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及創作慾望。此外,作為一道好菜。盤子周圍的修飾也是不容忽視的:圍成一圈的黃瓜片,一個個的小櫻桃或一朵蘿蔔做的花無疑是錦上添花,給了幼兒極大的美感,教師與幼兒共述畫面內容。為下面的幼兒創作環節奠定基礎。

2.師介紹“煎盤”,利用各種製作材料(皺紋紙、臘光紙等)示範“咖喱刀魚”的“燒”法。

師:“這是一個煎盤,我們就是把魚放在這裏面煎燒。老師這兒有兩條新鮮的刀魚,我把它放人煎盤,澆上油先煎一煎,然後放入咖喱粉、紅椒塊、青椒塊、洋葱塊煮一煮,一道美味又好看的“咖喱刀魚”就做成了。”

評析:教師具體示範燒法:先在小煎盤內用彩筆塗上一層黃燦燦的“油”。然後放入準備好的兩條乃魚煎一煎,接着放入一些彩紙剪的紅椒塊、青椒塊、洋葱塊等,在魚上及盤子裏畫一些黃色的湯,最後,為了美觀,還可以在盤子周圍裝飾一些黃瓜片或小櫻桃等,當然,這也是彩筆畫的。

過渡:老師的咖喱刀魚已經完成了,下面該我們的小廚師們顯本領了。你們想做什麼魚呢?

3.教師簡單介紹各小組製作材料,幼兒按烹飪方法自由選擇製作小組。

評析:《綱要》要求,教師要鼓勵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教師提供材料自選超市,幼兒選擇喜歡的方式,兩者有機結合,創造出一個自由民主的學習環境。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要求把魚畫大些。

(2)啟發幼兒選用一些與茄汁、咖喱、葱、姜等佐料相似的材料、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3)引導幼兒運用豐富的圖案和色彩裝飾盤子。

四、評價。

師:“請燒好魚的小朋友把你的作品放到後面的展示台上,等會請客人老師來欣賞,她們認為哪個小朋友的菜做得最棒就在上面貼上一個紅五星,最後看誰得到的紅五星最多,他就是我們班最棒的小廚師。”

活動反思

我們的家鄉——靖江是一個美麗的濱江小城,這裏土地富饒,物產豐富,具有鮮明的濱江特色。刀魚、鰣魚、河豚是長江魚的珍品,因其味道鮮美、遠近聞名而被稱為“長江三鮮”。這學期,我園正在開展“濱江特色與幼兒園主題課程整合的研究”這一課題,我選擇長江裏的魚作為主題教學活動內容,《趣味製作畫——美味的長江三鮮》是這一主題活動中的一節美術活動。

活動實施以後,大家認為在以下幾方面做得比較好。

第一,選擇的內容具有典型性。長江三鮮不僅是濱江資源中魚類的珍品,而且具有鮮明的外形特徵:刀魚——身體又長又細像把刀;鰣魚——身體扁扁胖胖尾巴像剪刀;河豚——肚子圓鼓鼓像個小刺球。典型的活動內容讓幼兒樂於接受,易於掌握。

第二,設定的目標具有層次性。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作用。本次活動,我設定了三大目標,通過四大環節循序漸進,有效突破。

第三,活動設計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美術活動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它是幼兒通過用自己創造的圖式表現對事物的認識與情感,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培養探索發現的積極性,挖掘幼兒的創造潛能和自主創新的能力。本次活動處處體現了讓幼兒自主學習、自主創作的痕跡,例如,讓幼兒描述“長江三鮮”的外形特徵,讓幼兒勾畫出自己喜歡的“長江三鮮”之一,讓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烹飪方法和佐料繪製等。

與此同時,我更多地感受到了活動中的不足。

1.活動時間達45—50分鐘之久,幼兒在活動後半部分顯然注意力不夠集中。

2.幼兒繪製的形式過於單一。教師僅提供了彩筆,讓幼兒畫出不同的佐料、圖案等,幼兒繪製出的作品可賞性不高。

3.示範性的講解扼制了幼兒創造性的發揮。在繪出鮮美魚餐這一環節,由於我示範了咖喱魚的製作,接着便有半數以上的幼兒製作了咖喱魚,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4.評價作品的方式單一。“展覽式”的評價方式忽略了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重要性。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通過欣賞大師作品、觀察放大的花卉圖片瞭解並學習色彩漸變的方法。

2. 嘗試用飽滿的構圖和漸變的色彩表現自己喜歡的單朵花卉。

3. 細緻觀察感受花卉的美,萌發熱愛生活的情感。

活動準備:

花卉照片,畫家奧基弗的繪畫作品,兩幅圖形一樣色彩不一樣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欣賞花卉照片,感知色彩、造型的美。

1.教師播放6幅花卉照片的幻燈片,根據幼兒的選擇點擊放大欣賞。(挑選六張漸變色的花朵圖片展示,並用1~6的數字給每張圖片做標記)2.通過提問,引導幼兒從造型和色彩等方面進行觀察。

教師提問:這裏擺了了六朵花,它們的形狀顏色各不相同,我想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喜歡幾號花?

學生回答:我喜歡*號花教師問:那你為什麼喜歡這朵花呢?是喜歡它的顏色還是形狀呢?

學生答:……

二、欣賞奧基弗的作品及放大的花卉圖片,學習表現色彩漸變及畫一朵大花的方法。

1.教師説:今天我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位畫家的作品,這位畫家的名字叫奧基弗,她也畫了一朵大花,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畫的,好不好?

學生答:好教師:我們看完奧基弗的畫了,我現在邀請一位小朋友告訴我,它的花瓣顏色是怎麼樣的?

學生答:它是紅色的教師問:那這朵花只有紅色嗎?你仔細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顏色……學生答:它還有黃色跟橙色教師:噢,那這朵花的花瓣上一共有三種顏色,

2.提問:你看了她畫的花以後有什麼感覺?花兒的顏色是怎樣變化的?為什麼你會感覺它畫的花很大呢?

(引導幼兒説出這朵花給人的感覺,花兒的顏色由黃色變成紅色再變成橙色,)

3.教師播放小花漸漸變大的幻燈片,引導幼兒對比討論。

教師:這兒有一朵小小的小紫花,它要變變變,變成了一朵大大的花。為什麼同樣是一朵花,左邊的很小,右邊的看起來很大呢?

學生:……教師:那我們畫畫的時候呢,也要把這朵花畫的大大的,把圖紙都畫滿

4.總結:花瓣要畫大,畫紙邊緣留下空白的地方要少,也可以讓花瓣伸到畫面外面去

三、教師示範教師拿出兩幅圖片作對比,比較單色花跟漸變色花的不同。

教師:老師今天也畫了兩幅花的畫,上面都只畫了一朵花,你們覺得哪一幅畫比較好,並且要説説哪裏又不同的……學生:……通過對話讓幼兒瞭解這次的繪畫內容是要畫出一朵漸變色的大花

四、交待要求,幼兒創作今天我們也來學一學畫家奧基弗,畫一朵自己喜歡的美麗的大花,請你選擇自己喜歡的色彩去畫一朵自己喜歡的大大的花可以先想一想,自己花一朵什麼樣的花?花瓣是什麼形狀的?顏色是怎麼變化的?想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五、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你最喜歡哪一幅作品?喜歡它的什麼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