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花季雨季》創新課堂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2.99W

江蘇省海安縣丁所中學 王純

《花季雨季》創新課堂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自讀目標:

1、 感受花季雨季中多彩的生活畫面。

2、 體會出人意料的情節安排的妙處。

3、 學會做人,增進理解。

自讀重點、難點:

1、 品味人物語言及神態動作對錶現主題的意義。

2、 體會出人意料的情節安排的妙處。

教學設想:

問題點撥、探究式,以學生自學為主。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多媒體下載《花季.雨季》主題曲來播放)伴着輕快亮麗的歌聲,我們一起走進《花季雨季》。這是一部曾經反響不錯的電視劇,我們的課文節選了其中一個精彩的片斷。之前,我請大家回去自讀,有沒有認真讀?(回答)

好,現在,我想用幾個小問題來了解一下你們的自讀情況。

二、 自讀、反饋

思考的問題:(多媒體顯示)

1、 請用一句話概括情節內容。

2、 江老師是怎麼教育引導大家的,老師的話包含怎樣的道理?

3、 謝欣然在老師的啟發教育下,自己如何做的呢?她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4、 花季雨季的題目,你如何理解?

導語:課前,大家對《花季雨季》劇本選文都已經認真預習過了,那麼大家讀到了一則什麼樣的故事呢?

學生瀏覽片刻,作短暫討論,分組分工,一組一道題,指導小組承包問題

(第一組)回答:

謝欣然要搞生日party,排斥父母參加,經過江楠老師的啟發教育,謝欣然自覺改變行動……

那麼,江老師是怎麼啟發引導的呢?老師的話包含着什麼道理呢?

(第二組)回答,教師點撥:老師讓同學們説出父母生日,沒有一人能回答,老師讓他們好好想想該怎麼做。

老師的話包含這樣一些道理:懂得養育之恩,才能愛媽媽;懂得愛父母的人,才能愛更多人,愛我們擁有的一切。一個人要了解別人為自己付出的愛,要想着怎樣去報恩,怎樣去奉獻自己的愛,而不能光想自己,愛是互動的。

(師):謝欣然作為一個班長,肯定知道該怎麼做了吧,那她是怎麼做的呢?

(第三組):她主動取消了同學聚會,而在家裏靜侯父母回來過一個親情湧動的生日。

她是一個怎樣的女孩?

隨機抽問,學生回答:“她是一個活潑、成熟、冷靜、自覺性高、領悟力強的女孩,是典型的乖乖女。”

(師):同學們對故事情節的瞭解還是比較清楚的,故事起名《花季雨季》有什麼含義呢?

(第四組)回答,教師啟發:如花的歲月中下着迷濛細雨,這細雨是老師的教育,父母的哺育,細雨讓花兒更紅,更靚麗,花兒需要雨露,因此,花季也離不開雨季。

三、 再讀研討

師生互動,走進文本:

(師):一個好的電視劇總有許多精彩有片斷,請大家看看“校園存車處“這一場戲第3場,想一想,作者為什麼要極力展示同學們如何策劃她的生日派對?

學生再讀,深入感知場面,明確:這是渲染一種生日氣氛,似乎在欣然家開生日派對勢在必行。

(師):我們知道是江老師啟發教育了他們,讓謝欣然明白了道理,我們來感覺一下當時的氣氛好不好?

(表演性朗讀,找班上氣質與角色接近的女生扮謝欣然,老師演江楠,全班進入情境)

(師):想像一下,欣然聽了老師的話之後,眼睛裏慢慢閃出了淚影,體會一下這淚影中的感情吧!自由討論

明確:謝欣然覺得老師是在批評她搞生日party不對,應該想想媽媽,對媽媽產生一種內疚。

(師):能説説她內心活動嗎?

學生自由説

參考:我這樣做是不是太過份了,我對不起爸爸媽媽。

(師):預習時,有同學提出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既然寫孩子過生日,幹嗎要寫父母書城看書、城外散步閒聊呢?請大家來當編劇解釋一下。

學生深入劇情,一個男生、一個女生表演性朗讀人物對話。

明確:劇中父母尊重孩子,願意留給孩子一份自由的空間。通過人物對話的展示,瞭解到父母的不容易,這就激起觀眾的思考:面對這麼好的父母,兒女該怎麼做呢?這個情節不能少,

它正是突出母愛的偉大,父愛的偉大,這種愛具有感召力。

(師):大家都知道了謝欣然最後的行動了,讓我們讀者恍然大悟,請問,本劇在情節安排上有什麼特點?

自由體會,教師小結:

設置懸念,讓人想像,在意外中收到了很好的戲劇效果

謝欣然被母愛感動着,最終選擇了跟父母過生日。

請把這個故事情節發展脈絡寫一寫:

 

    

 

    

四、 品讀交流

1、 亮點聚集

(放手讓學生找,自由體會)

如:(1)開頭 “欣然笑得彆彆扭扭”,值得玩味!

體會:她感到有點對不住父母,內心有些不安。她畢竟是個乖女孩,硬生生地把父母拒之門外,自己也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2)江老師的“我參加你的生日,會不會太老了”這句話弦外有音!

玩味:我知道你們年青人流行搞生日party,不讓父母參加,我也是父母同輩人,一定也在你們排斥之列了!你們這些孩子,光想到自己,有沒有想過父母的感受呢?

(3)劇中媽媽説欣然真的長大了。“長大了”耐人尋味!

品味:這是媽媽的肺胕之言,她知道女兒開始關心父母了,覺得孩子懂事了,媽媽感到很欣慰。

2、 疑雲點撥:

(抽取預習時學生的提問)過生日時,爸爸為什麼要把欣然的碗換給媽媽?

(學生解決)讓女兒明白母愛的深沉,讓孩子真正明白父母的愛。

五、 感悟延伸

(師):我們應當怎樣對待爸爸媽媽?長輩、老師?

母親節快到了,你準備了一句什麼樣的貼心語送給自己的媽媽?大家好好想想。

六、 遷移拓展

課後請自讀《十六歲花季--.撕榜》思考幾個問題:(多媒體顯示)

1、 瞭解故事圍繞什麼事件展開的,有哪幾個主要情節?

2、 在對待考試和公佈紅白榜問題上,校長和同學各持什麼看法,請用文中語言説明。

3、 課文高潮在哪兒?説出理由

4、 試以白雪、小樂、童老師為例,説説他們各自的思想性格。

播放《十六歲花季》片尾曲結束。

備教手記:

《花季.雨季》設計理由陳述

江蘇省海安縣丁所中學 王純

一, 目標的設定:

無論是小説還是劇本節選,在課本中都是課文,本質是語言文字。因此,感受其中的生活,揣摩人物個性特點,理解情節的安排都是教學的重要環節。

二, 教學環節的設計:

本文是以中學生生活為題材的,比較貼近現代人生活,學生樂於接受,故事情節也不復雜,就是圍繞一箇中心事件看人物如何把它的關係處理好。因此,我在教學上設計了這樣五大環節:情境導入,自讀、反饋,再讀研討,品讀交流,感悟延伸。

語文課堂首先需要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我選擇電視劇主題曲的播放,一是讓大家明白這是劇本,要聯繫戲劇的有關特點來看課文,二是通過亮麗的歌聲引人入勝,讓學生饒有興趣地走進這多彩的《花季雨季》。

課文適合自瀆,設計幾個問題可以促動他們去培養思考的習慣,得出自己的感受。在課堂上,我把主要時間、精力用於再讀研討、品讀交流這兩方面。在研討中注意把學生課前預習中解決不了的問題拿出來當作教學的焦點,大家才有興趣去研討。另外,情節安排的妙處是本文重點也是難點,必須讓大家在再讀中整合信息、篩選有效信息,可以整理成一個情節發展流程圖。問題也就弄清楚了。品讀交流是真正能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環節,學生所指出的都應是自己發現的亮點,闡述的都應是自己的“偶得”、“妙悟”。通過這種獨立鑑賞和獨立評價的過程,有利於培養學生今後閲讀文學作品的理解能力,這個環節需要教師認真地聆聽,真心地支持,善意地點評。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疑雲點撥”也可以放手讓學生去互相點撥。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溶入到這種氛圍中去收穫。

最後的“感悟延伸”是新課標積極倡導的一種教學樣式。我們的語文是生活的而不是真空的。學好語文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要提升自己的人文修養,這一點不能漠視,而且“感悟延伸”能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感受力,表達能力,使其張揚個性、閃現靈性。真正獲得心智美育。

三, 教學方法的設計:

力求充分尊重學生的思維,鼓勵他們展開多種合作,如小組內合作,小組間競賽,教師適時點評。

總之,這樣的教學不求歡聲雷動、掌聲四起,但求能達到一種師生共同享受的愉快境界,能讓我們走出課堂仍然心旌搖曳就好了。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