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語文S版《雪頓節上看賽牛》教學設計及反思 (S版三年級下冊)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3.33W

  一、課標相關要求

 語文S版《雪頓節上看賽牛》教學設計及反思 (S版三年級下冊)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在“閲讀”上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生詞的意義。”“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語言材料。”介於這些要求,加之《雪頓節上看賽牛》又是小學階段描寫場面的開篇之作,因此對課文主要內容的把握以及作者表達特點的體悟,讓學生在閲讀中積累語言、領悟寫法應該是本文學習的價值所在。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分析

《雪頓節上看賽牛》是語文S版三年級下冊教材第八單元的第二篇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先概括後具體地記敍了藏族牧民一場賽犛牛會,反映了西藏人民歡度傳統節日“雪頓節”的歡樂情景。

本文顯著的特點是作者以事情的發展順序,按比賽前--比賽時--比賽後三部分構篇。通過比賽前的節日盛裝;比賽時的壯觀、有趣、揪心,比賽後的高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真是一場別開生面的犛牛比賽;從比賽後沒有獲得名次的選手也並不介意,圖的就是高興,讓我們看到了藏族人民的豁達,樂觀。

本單元主要圍繞我國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進行介紹。“認真閲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而《雪頓節上看賽牛》課文脈絡清晰,情節簡單,富有情趣,只是記敍了一次賽犛牛會,但有着濃郁的民族風情和民族文化,反映出藏族人民過着歡樂、美好的幸福生活。這樣有利於幫助學生理清課文順序的基礎上把握主要內容。教學中應有效利用課文的有利資源,充分體現單元的學習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理解並積累詞語。

2.初步讀文,抓住重點詞語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能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細讀課文,通過抓重點段落、句子、詞語,結合上下文、看圖片、想象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犛牛時的歡樂心情,認識傳統民族文化的博大豐厚。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閲讀,理清課文的寫作順序,能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難點:抓重點段、句、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犛牛時的歡樂心情。

(四)教材課型、課時

閲讀教學 兩課時

三、教學方法設計

(一)教學準備

學生學習準備:預習課文,蒐集有關雪頓節的資料,字典

教師教學準備:生字詞卡片,CAI課件

(二)教法與學法設計

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説,藉助拼音認讀生字詞和課文的能力已經具備,但對於文中的一些多音字和篇幅較長的文章,需要進行方法上的點撥和學習實踐。在內容理解方面,部分學生能夠了解文章寫了什麼,有一定閲讀能力的學生能理清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但對於作者情感的體悟、寫作手法的運用、觀察場面的方法等等則需要老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和提升。因此,設計的教法是:

1.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思考。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閲讀,做到一邊讀一邊想,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抓住段首語句弄清作者寫這場賽犛牛會的順序。通過討論交流大體瞭解課文的記敍順序和內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找出雪頓節賽犛牛會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讓人揪心,進一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抓重點的詞句品讀,體會情感。在指導朗讀課文時,要引導學生抓住賽前、賽中和賽後出現的壯觀場面、犛牛發怒奔跑的驚險和它與主人的親近及賽後歡樂的情景所藴含的情感因素,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藏族人民過雪頓節參賽犛牛的歡樂之情。

3.引導學生讀課後學習鏈接的內容,瞭解雪頓節的有關民俗,還可以交流課前蒐集到的其他資料,或者在閲讀理解課文的基礎上,主要根據課文內容和學習的需要去查找、蒐集有關資料,擴大閲讀範圍。三年級的學生社會經驗缺乏,對於藏族節日雪頓節瞭解得不多,因此,教學時,可採用課件教學蒐集關於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和藏族的民俗風情圖片,讓學生通過直觀感受學習課文。

4.課標要求:“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閲讀和生活中獲得語言材料。”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積累優美的詞句。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犛牛發怒奔跑及它與主人親近的語句,讀讀背背,再抄寫下來,進行語言積累。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和比賽有關的文章,拿出你的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重點提示“雪”的第三筆和第九筆、“頓”的第二筆和第四筆。齊讀課題。根據課題質疑:看到課題你會產生哪些疑問?

生質疑,師相機引導並梳理板書。(“雪頓節”是什麼節?賽牛是怎樣的場面?)

【抓住一切有利時機指導學生寫好字。並且引導學生抓住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及觀察力,以及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

2.請同學們打開書131頁看“學習連接”,自由讀一讀,説説你從中瞭解到了什麼?有關“雪頓節”你還了解哪些內容,介紹給大家聽聽。

【引導學生充分運用教材中現有的教學資源,瞭解雪頓節的有關風俗,並且課前佈置學生蒐集相關的資料,在此時進行交流,培養學生蒐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今天,咱們就一起到拉薩看看那裏的賽犛牛會。

(二)自主讀文、探究識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採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法自學生字。

【學生已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此環節要尊重學生學習需求和學習方法的選擇,鼓勵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2.字音都讀準了的同學把書立好就大聲讀課文。

3.檢查生字、生詞、句子掌握情況:屏幕出示,開火車認讀詞語,出現問題及時訂正。

4.重點生字的學習:足字旁的生字和足字加偏旁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踢”和“踩”,注意足字旁的寫法以及這兩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佔位。教師邊指導邊範寫,學生練習寫,師巡視指導,然後進行展示。

【引導學生髮現書寫規律,根據這些規律把字不但要寫正確,更要寫工整、美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放聲自由讀文,用書上的一個詞語概括這是一場怎樣的賽牛會?(板書:別開生面)“別開生面”怎麼理解?知道的同學説一説,若不知道,也沒關係,學了課文大家一定會明白。把這個詞語加到題目裏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一篇課文,我們不但要弄清楚寫了什麼,還要知道作者是怎樣寫的?出示閲讀提示,明確閲讀要求。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一場賽犛牛的?具體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從文中找一找,劃一劃。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的能力。”一篇文章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可以是主要內容,可以指思想感情,可以指表達方式。內容,情感,都要通過語言文字來表達。葉聖陶先生曾把一篇文章比作一個圓球,組成文章的所有詞句段都環繞於這個球心,缺了其中的某部分,就成不了圓球。所以教學一篇文章,要着眼於整體。“一般都是先全篇閲讀(整體)--分段閲讀(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體)。本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語和擴充題目相結合的方法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落實單元訓練重點。】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字卡,複習檢查。

(1)認讀生字並組詞。

(2)聽寫生字。

2.説説作者按什麼順序寫一場賽犛牛的?具體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板書:比賽前--比賽中--比賽後

(二)自主研讀,理解體味

1.默讀課文,思考:(1)雪頓節賽犛牛會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讓人揪心?畫出有關語句,做好批註。(2)讀一讀這些句子。

2.組織交流,教師進行點撥,幫助學生體會

(1)讀第三自然段的兩句話,看圖片或者結合生活實際,理解“精神抖擻”“節日盛裝”“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説明什麼?

(2)“幾十頭犛牛一起奔跑,場面頗為壯觀。騎手的甩鞭聲、牛蹄的砸地聲和觀眾激動的喊叫聲交織在一起,氣氖熱烈極了。”主人的動作、犛牛往前衝的情景及“甩鞭聲、砸地聲、叫喊聲”客人們的擔心,寫出了比賽場面的壯觀、驚險、熱烈。

仿寫:過“六一”了,( )一起( ),場面頗為壯觀。( )聲、( )聲、和觀眾的( )交織在一起,氣氛熱烈極了。

(3)騎在牛背上的主人死死抓住韁繩,緊緊趴在牛背上,隨着牛的身體上下起伏。沒過多久,騎手啪的一聲被甩下牛背,重重地摔到了地上。

對比理解:去掉劃橫線的這些詞語好不好,為什麼?讀一讀體會。體現了牛的脾氣很大,比賽的緊張和驚險。引導學生讀出比賽的緊張、驚險。採用抽讀,師範讀、全班齊讀的方式。

(4)“沒有取得名次的騎手,也不介意。”“介意”能不能換個詞,説明什麼?説明參賽者都有一個好心態,目的是圖個好心情,跟着高興。引導學生讀出藏族人民過雪頓節賽犛牛時的歡樂心情。

【本環節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讀書、思考、圈畫,可按照“讀文--找句子--讀句子--説感受--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樣的思路引導學生學習。尤其在“説感受”時教師在尊重學生自由表達的前提下,要給學生適當的點撥、一定的評價,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獲得切身的情感體驗,再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對於學生理解不了的詞句,先要指點他們怎樣理解--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聯繫自己的體驗,或變換句式,或仿寫句子,或找近義詞反義詞等】

(三)迴歸整體,深化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再看板書,進一步領會“別開生面”的意思,切實體會雪頓節上場面的壯觀,賽牛比賽的驚險刺激,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愉悦心情。

3.按照寫作順序,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佈置作業,進行拓展

1.積累詞句:把喜歡的詞語記下來;從課文中找出描寫犛牛發怒奔跑及它與主人親近的語句,讀一讀,並抄寫下來。

2.查找、收集有關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傳統節日的資料,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剪報。

3.課外拓展閲讀《語文同步讀本》(三年級下冊)中的《犛牛》和《川北草原觀馬記》兩篇文章。

【語文課程的開放性決定了語文教學決不能侷限於課堂教學,而應在此基礎上深化、延伸,使學生學以致用,真正形成語文能力,提高語文素養。】

板書設計:

雪頓節上看賽牛

比賽前 -- 比賽中 -- 比賽後

別開生面 就圖心情好

節日盛裝 驚險壯觀 滿意而歸

【板書力求簡潔,突出重點。把課文的順序、結構和重點詞語直觀地反應其上。】

五、教學效果預測及反思

1.本設計緊扣文本內容、單元訓練重點、課後題,打破傳統的串講串問教學模式,先從整體入手,大體瞭解課文的記敍順序和內容,然後直奔教學重難點,重點學比賽時,再學比賽前和比賽後,層次清楚,條理分明。抓住重點詞語“別開生面”,貫穿教學始終,通過比賽前主人的節日盛裝,比賽時場面的壯觀、有趣、揪心,比賽後人們的心情是隻圖高興加以理解。

2.運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各民族特別是藏族濃郁的民俗風情,尤其是犛牛比賽時的圖片更能讓學生直觀感受場面的壯觀,同時,把課文裏一些重點語段提煉出來,更能集中學生注意力。對一些重點詞語用不同顏色的字標記出來,加深理解,也有利於朗讀指導。

3.重視了朗讀訓練,尤其幾個重點段落。通過朗讀讓學生進一步感悟。除此之外,適當加入了語文擴展練習:變換句式和仿寫句子,在語言實踐中加深理解,培養語感。

本課設計容量較大,學生沒有良好的語文基礎和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二課時就難以完成,尤其是讀的能力,因此在預習和第一課時教學時一定要掃請閲讀障礙,才能為後續學習基礎。

熱門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