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我的中國心音樂教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1.75W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的中國心音樂教案,歡迎閲讀與收藏。

我的中國心音樂教案

我的中國心音樂教案1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唱歌曲《我的中國心》,能以堅定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情感。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過程中運用聆聽、表現、合作等方法,學生能夠完整表現歌曲並能提升音樂表現能力。

【知識與技能】

能夠準確地把握唱準切分節奏,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夠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難點】

能夠準確唱出切分音。

三、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分別演唱《歌唱祖國》和《我愛你中國》;提問學生,歌曲中所表達的情感有什麼共同之處?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剛剛老師所表現的歌曲,都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以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之情。今天我們的音樂學習同樣和愛國有關。

引入課題,《我的中國心》。

(二)感受體驗

1.初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什麼樣的?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受?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為稍慢,深情的,給人一種鬥志昂揚的感受。

2.復聽歌曲

並設問:“歌曲表現了怎樣的情感?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表現出祖國在海外遊子心中的分量,同時也表達了強烈的愛國之情,本首歌曲可以總共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三)學唱歌曲

1.進行簡單發聲練習,12 32 1。學生學習運用自然、圓潤的聲音進行發聲;

2.教師範唱歌曲,學生小聲哼唱,並提問學生歌曲與其他的曲目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歌曲總共分為兩個部分進行演唱,有一種慷慨激昂的氣勢。

3.教師彈奏鋼琴,學生跟唱樂譜,並提問學生歌曲中難以把握的節奏型有什麼?

學生自由發言,

老師總結:切分音節奏較難掌握。

4.教師講解切分節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一下切分音這個節奏型,前後四人為以小組,給8分鐘的時間,編創自己喜歡的節奏型。

5.教師講解大跳音程,並提問學生大跳音程我們應該怎麼去唱?

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總結:演唱大跳音程的時候我們要做一個搭橋的遊戲才能唱的更準確。

6.完整演唱樂譜。

7.有感情的朗讀歌詞,並且體會歌詞中所傳達的情感。

8.分組進行競賽演唱,並進行評價。

(四)鞏固提高

教師將學生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歌曲(編創自己喜歡的節奏型等),提醒學生注意與組內其他成員的配合;

創編完成後請各組進行表演,並互相評價推選出最受歡迎的小組。

(五)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我的中國心》,體會出了歌曲正中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請同學們課後收集其他愛國的作品,對比聆聽一下,並和同桌討論自己的心得體會

四、板書設計

我的中國心音樂教案2

教學目標 :

1、情感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生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體會歌曲中游子的愛國情懷,並通過歌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2、知識目標:(知識技能目標)通過歌曲的學唱,通過找旋律和進行對比,讓學生能很好的瞭解歌曲的結構。

3、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在演唱中感受音樂的表現力,體驗歌曲中的情緒情感變化,抒發出對祖國的熱愛與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1、能很好的體會歌曲中的愛國情懷,通過歌曲的學習,能很好的激發學生 的愛國情懷。

2、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

教學難點:

歌曲感情的處理,能較好的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教學用具:藍牙發送、接收設備、音箱

教學設計思路:

本節課以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理解歌曲情感為指導思想。在教學設計中,主要以學生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情感為主。以問答方式提出問題, 引發學生的思考與判斷;使用對比的方法,指導學生更好的演唱歌曲,並通過對比兩個樂段結束句的不同,更好的理解歌曲的情感。整節課以情貫穿其中。 教材分析:

《我的中國心》是香港歌星張明敏在 1984 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唱的一首歌,它深深的.打動了海內外億萬中華兒女的心。歌詞通過一位海外遊子的深情訴説,刻畫了海外遊子對祖國的赤子之心。歌曲結構為A+A+ B +A′曲 式結構。A 段6-3五聲音階結構的旋律給人一種深沉平穩抒情的感覺。B 段的兩個樂句以模進的形式產生高潮讓人心潮起伏,思鄉之情一浪高過一浪。最後又回到

A 段的平靜。結束句提高八度音高來表達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海外僑胞的赤子之心。 教學過程:

一、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

1.導入新課

師:在你的印象中,祖國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學生談祖國留給自己的印象。輕聲播放《我的中國心》音樂。)

2、初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

這首歌曲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遊子思念家鄉和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情感)。(設計意圖:通過欣賞歌曲, 學生從中感受華人華僑們對祖國的無限眷戀和熱愛之情)

3、再聽歌曲,找出第一樂句的旋律(前兩行)在歌曲中出現了幾次(3次)。每次出現是不是一樣的?哪裏不一樣?

4、學生演唱一、二、四樂句。找出相同的樂句和有變化的樂句, 並對聲音進行要求指導(第四樂句在第一、二樂句的基礎上結尾的音高有變化)。告訴學生把相同的一、二樂句用A 表示,把有變化的第四樂句用A′表示,剩下的第三樂句用B 表示,所以我們這首歌的節構就是A+A+ B +A′的結構。(設計 意圖:以聽為主來分析歌曲,鍛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並通過找旋律、唱旋律、進行旋律的對比,讓學生能清晰準確的瞭解歌曲的結構和很好的感受、體會音樂 中的情感。)

5、學生分別讀一、二、四樂句的歌詞,找出幾個最能體現華僑們愛國的詞進行分析。如:“烙上”、“不管怎樣”。讓學生從歌詞中體會華人華僑們那種對祖國的深深的思念和深深的愛。分別給一、二、四樂句加上歌詞進行演唱,詞曲結合,讓學生體會怎樣演唱才能表達出海外赤子們的心聲。老師範唱第一句和第四句結尾,讓學生很好的體會第四樂句結尾“我的中國心”和第一樂句結尾“我的中國心”的感情變化,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設計意圖:層層引入的方式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慾望,同時也體現了新課程強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在親生體驗的過程中,懷着探究的興趣去主動學習的理念,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感想,引導學生主動理解音樂感受音樂,更深刻的體會歌曲的情感)

6、教師範唱全曲,學生輕聲跟唱,感受第三樂句的情緒。(設計意圖:增強了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並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應一致、和諧)

7、學生跟琴完整的演唱歌曲《我的中國心》,注意演唱方法及歌曲情感的處理。(設計意圖:讓學生能整體感受和表達歌曲的情緒)

8、介紹歌曲及演唱者張明敏。張明敏(1956 年9 月-),香港著名歌手,擅長演唱具中華民族色彩的歌曲,有"愛國歌手"之稱。其演藝事業始於 1979 年。 1983 年2 月,張明敏受到香港青年聯合會的邀請而錄下《我的中國心》。1984 年張明敏在該年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導演袁德旺的邀請下再次演唱此曲,憑 此曲成名。除此之外,張明敏流行的民歌有《中華民族》、《我的中國心》、《我是中國人》、《外婆的澎湖灣》等。

9、欣賞張明敏 84 年春節晚會上演唱的《我的中國心》,學生更深入的體會情感。(設計意圖:張明敏就是一個海外赤子,通過對他的介紹可以讓學生很好的瞭解海外赤子對祖國的愛。通過欣賞他演唱的歌曲,讓學生很好的體會一個真正的海外赤子是用什麼樣的情緒和情感來演唱這首歌曲的。)

10、跟伴奏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感情處理。(設計意圖:學生對祖國熱愛與讚美的情感的釋放)

Tags:教案 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