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教師之家 > 教案模板

林黛玉進賈府(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欄目: 教案模板 / 發佈於: / 人氣:7.39K

 

林黛玉進賈府(人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瞭解《紅樓夢》前五回內容,及在全書的地位作用。

二、體會人物出場特點和重要人物性格特徵。

三、對作品中人物、環境能作出一些評價,對作品中精彩片斷進行創作表演,提高分析鑑賞古典小説能力。

教學重點

一、學習人物描寫方法。

二、分析人物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如何指導學生通過揣摩人物出場方式、語言、肖像、動作來歸納人物性格特徵。

教學設想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在論及“閲讀與鑑賞”時,反覆強調的是“體驗”,要求學生能在“主動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感受體驗”,並能“表達這種體驗和思考”。因此本課教學,建立在重視學生獨特審美體驗之上。為學生搭建創造體驗展示體驗的平台,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審美體驗中走進文本、解讀文本、再創文本。一切以學生自主體驗為中心,所有教學活動都要圍繞學生自主體驗進行。教學活動分四步:研讀文本--觀看影片--質疑探究--展示表演。

課前準備

一、給學生提供與《紅樓夢》有關資料目錄及網站。

二、影像材料:對電視《紅樓夢》進行剪輯,形成三個獨立的影像材料:《林黛玉進賈府》《王熙鳳出場》《寶黛初會》。並在課前組織觀看《林黛玉進賈府》。

三、音像資料:《紅樓夢插曲》《終身誤》《枉凝眉》《聰明累》《葬花吟》電視連續劇《紅樓夢》主題曲。

四、幻燈片製作

1、《紅樓夢》人物關係簡表。

2、林黛玉進賈府線路圖。

3、《紅樓夢》前五回內容簡介。

五、學生預習

1、初讀課文,完成教材作業第一題(人物出場)。

2、蒐集整理資料卡片。

①曹雪芹及《紅樓夢》創作。

②《紅樓夢》中關於林黛玉,王熙鳳的判詞,以及詩詞《終身誤》《枉凝眉》《葬花吟》。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簡介《紅樓夢》作者及主要內容,着重介紹前五回內容以及在全書的地位作用。

2、介紹《紅樓夢》中主要人物關係。

3、賈府典型環境。

教學過程:

1、播放電視劇《紅樓夢》主題曲。

2、學生到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卡片“曹雪芹及《紅樓夢》”,並結合卡片,向同學作簡要介紹。

3、課件展示有空缺的“《紅樓夢》主要人物關係表”(其中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賈迎春、賈探春、賈惜春幾個重要人物空缺),讓學生上講台操作鼠標填空。

4、結合課件展示,老師介紹《紅樓夢》前五回內容及作用。

5、對照課件“林黛玉進賈府線路圖”,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有關賈府環境描寫句段,概括特點,並分析賈府威勢烜赫的原因,從而理解賈府即當時封建王朝一個縮影,賈府由盛及衰的過程,也形象表現封建王朝由盛到衰的過程。

6、作業:勾出有關人物描寫,並標出人物描寫方法,概括人物性格特點,有疑問處請作好標記。

[説明]本課時設計注重師生互動,特別是學生活動。開課時主題曲的播放,勾起了學生課前觀片的感受體驗,又激發了學生進入新的體驗的慾望。學生上台展示資料卡片,操作鼠標,向同學講解等,代替了教師單一繁瑣的介紹,形式新穎,更重要的是在此活動中,學生既體驗到了上講台動手的樂趣,更體驗到了向大家展示成果的甜蜜。賈府環境特點及作用,本是一個難點。但指導學生把課件與課文相對照,自己探究歸納,既化難為易,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體驗到了從尋章摘句到歸納總結的過程,要比教師直接給出結論,生動得多,深刻得多。總而言之,本設計把學生的“自主體驗”放在了首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人物描寫方法。

2、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教學過程:

1 、在《紅樓夢引子》的背景音樂中,大屏幕上滾動展現王熙鳳、賈寶玉、林黛玉三人電視特寫鏡頭。

2、組內討論。(交換預習成果,探疑解難。教師巡迴參與,瞭解學生理解情況,注意收集帶傾向性的問題。)

3、共同探究。(教師把組內探究帶有傾向的問題,選擇一、二,展示在大屏幕上,引導全班共同探究。比如説,學生普通感興趣的是“王熙鳳為何能獨攬賈府庶務大權?”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從出場、肖像、見黛玉、回王夫人等過程中,去感受她的乖巧與刁鑽、領略她機變與幹練,充分體味“辣子”之辣。從而較全面地體驗作者人物塑造高妙處。)

4、自由練筆(題目不定,內容不限,只要與本課內容有關就行。老師可提供參考題目:比如《話説“鳳辣子”》、《寶玉之“痴”》《曹雪芹為何不寫林黛玉的服飾》《我看寶玉摔玉》《賈府女兒讀書之我見》等等)。

5、佈置作業。

①完善課內練筆。

②仔細揣摩文中人物描寫,準備課本劇表演:《王熙鳳出場》《寶黛初會》《賈母初見外孫》《黛玉辭飯》。

[説明]本課時設計目的,仍是把學生自主體驗放在首位。高二學生對人物描寫有關知識已經掌握,如果教學仍按描寫方法--性格特點逐個分析人物,學生勢必感到沉悶,無法進入解色,更談不上有獨特的審美體驗。而本課時由小組討論,全班探究,老師點拔,自由練筆幾環節構成,各個環節都強調的是學生參與,看、思、説、寫相結合,體驗強烈而深刻。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展示習作,表演課本劇,加深文本理解,提高鑑賞能力。

教學過程

1、低音播放《葬花吟》,營造氣氛。

2、二至三名學生上講台宣讀自己的練筆。

3、師生評價(以肯定為主。下同)

4、大屏幕靜音播放《寶黛相會》片斷,讓學生上台表演配音。

5、師生評價。

6、同學上台表演課本劇《王熙鳳出場》

7、觀看電視片斷《王熙鳳出場》對比評價。

[説明]本課屬活動課,通過學生上台宣讀作品,表演配音、戲劇,讓他們着實過把“作家癮”,“演員癮”,滿足了學生的“遊戲衝動”“角色幻想”,學生參與之積極,體驗之深刻,自不用説。

結束語:閲讀鑑賞是人類特有的心智活動,應洋溢着創造的愉悦。而現實教學中,即使是名篇佳構,也很難激起學生情緒迴應,其尷尬的原因,就是學生並沒有真正獲得對文本的體驗,他們與文本之間有一段較長矩離,對文本的體驗很大程度上是別人經驗的翻板,只有被動接受,缺乏主動體驗,愉悦自然無從產生。《普通高中語文課課程標準(實驗)》把閲讀鑑賞,定位在“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個人對國家、個人對社會、個人與自然界關係的思考和認識”上,確立了一個高標,要完成這一高標,就必須突出學生自主體驗。課堂應該是學生創造體驗,展示體驗的平台。教師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搭建這一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