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雲南的歌會評課稿2篇

欄目: 稿件 / 發佈於: / 人氣:1.48W

雲南的歌會評課稿1

李老師這堂課着眼於“本色語文、詩意語文、和諧語文”教學,認真貫徹了新《課程標準》“主動、互動”的課改精神,注重學生的“參與、合作、探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我聽了以後深受啟發,獲益匪淺。

我認為,這節課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引領學生走進課文的意境中。沈從文先生的這篇散文,描繪了三個場合中唱歌的情景,字裏行間洋溢着對自然、對人、對藝術的品味與讚賞。生活的美好,人性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筆調中汩汩流淌而出。為了讓學生有切身的感受,李老師課前就教學生唱雲南民歌《猜調》、奧運會上歌曲《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並在導入時告訴學生,雲南的民間歌唱活動幾乎滲透到了生活中的各個領域,甚至“打官司”也是唱歌。這樣,師生關係融洽了,學生也先有了感性的認識,為理解課文內容打下了基礎。

二是學習方式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性。信息傳遞是個動態的過程,傳統的講授法即由教師單向灌輸的方式,這節課已經摒棄了,單純的談話式的雙向交流也有所突破,教師更多的採用了討論式和以自主、探究方式為主的綜合交流,使得課堂教學中的信息交流多層次、多方位、多通道地進行,更多的展示機會讓給了學生。教師創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整體感知課文的時候,李老師沒有馬上讓學生説出文中所寫的三個場合,而是先讓學生討論、交流前面學的三首歌分別可以放到哪個場合去唱,自然而然地概括出“山野對歌”、“山路漫歌”、“村寨傳歌”三個場合。

三是注重朗讀。本文是一篇極富情趣的散文,作者對“山野對歌”部分的演唱者、“山路漫歌”部分的優美環境和趕馬女孩以及“村寨傳歌”的空前盛況都進行了濃墨重彩的工筆描繪。李老師用師生對比朗讀的方法讓學生體味年輕女人的野性美;引進《邊城》中對翠翠的描寫與文中對趕馬女孩的描寫對比朗讀,讓學生體味趕馬女孩的天性美,等等。課堂上書聲琅琅,既活躍了氣氛,又調動了學生情緒,讓學生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是重視詞句的品味。散文教學中,品味語言應該是很重要的內容。李老師在課後反思時説:“閲讀教學是基於體驗的世界融合。”在課堂教學時,她也確實是這樣做了。她先自己示範,“蹬個十來下就可平梁,還悠遊自在若無其事”中“就”能否換成“才”,“還”字能否省略,引領學生談看法。然後要學生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讀讀、品品。教會了學生方法,培養了學生能力。

當然,就我個人的觀點,我覺得這堂課還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一是李老師讓學生在預習時提出了問題,並進行了歸納,但後來教學時並沒有以這些問題組織教學,與其這樣,不如就不把學生的這些問題單列出來。二是李老師在教學中經常提到沈從文,我認為有些零散,可以集中介紹,以強化學生的認識。另外,文中有些字如“龍吟鳳噦”的“噦”、“闢疫免災”的“闢”等,單獨拎出來講講比較好,可以讓學生掌握得更紮實一點。

李老師説,教研活動也是基於體驗的世界融合,同一篇文章有不同的教法。我想,如果我們在教學中都能像李老師那樣尊重學生,尊重編者,尊重作者,尊重自己,那麼我們的教學一定會有自己的特色,效果也一定會很好。

雲南的歌會評課稿2

今天,我們語文組集體觀摩了楊老師的教學錄像《雲南的歌會》,看完後感慨萬千。

回顧語文界,我們的語文課堂發生很大的變化,從以教師為主導到以學生為主體,從重視教師體現教師的教學到重視學生表現學生的學習能動性,可以説,語文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最根本的一點,語文,一定要讓學生學到真正的知識,這才是改變的根本目的。

曾經,我們的課堂是教師滿堂灌,學生學得昏昏呼呼;曾經,我們的課堂追求學生的.活躍,課堂好像成了學生的舞台,教師只是配角……於是,語文又向新的方向變化,我們的課堂又漸漸迴歸。在我看來,最好的語文課堂就是學生學得踏實起勁,有收穫,這就是“樸素的課堂,精彩的瞬間”。

而楊老師執教的《雲南的歌會》,讓我欣賞完後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我自己一直在追求的理想課堂終於在現實中浮出水面,讓學生或者説讓聽者在課堂上感悟到生活,提高人文素養,這應是語文追求的境界。在樸素的課堂上感受到瞬間的精彩。

於細微中感悟文章語言

在學生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教師敏鋭而明確地讓學生掌握該掌握的信息,課堂環節的開展很順利,請看教師精彩引導的語言:

我們不防再來靜靜地默讀文章,從細節中和字句中去發現其中的意思,別忘了在你有感覺的地方劃一劃,寫一寫。

於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細細地默讀課文,去發現他們眼中的發現,去認識文章帶給他們的認識。當然,他們果然發現了:

“第五段第六行……聲音極其輕柔,我覺得這裏既有聲音,又很有意境,還帶給人很舒服的感覺,讓我很想去那個地方看看、聽聽。”

在看了以後,在品味了以後來讀文章,讀出文章的字字句句,學生讀,學生評,學生再讀,學生再評,教師再評,全班一起來讀。在讀的環節學生漸漸領悟情感,融聲音於情感中,用聲音來傳達他們領悟到的情感。於是,漸漸領悟文章的主題:無拘無束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