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交際禮儀文書 > 稿件

《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範文

欄目: 稿件 / 發佈於: / 人氣:1.3W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説課稿,説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説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範文

《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1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人教版小學美術課本第一冊第8課——《魚兒遊遊》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裏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錶示的對象,通過看一看動畫片、做一做遊戲、動一動手由淺入深地引導同學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樹葉、等多種資料製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同學大膽表示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同學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2、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魚兒遊遊》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佈置了《淅瀝的小雨》、《美麗的印紋》、《紙風鈴》等課,已經讓同學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資料來表示畫面,而《魚兒遊遊》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剪紙、撕紙、彩筆繪畫、彩泥製作、綜合資料”等方法來表示畫面,複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而在本節課後面佈置了《我在空中飛》、《鮮花送老師》、《我做的文具》等課,這幾節課主要是通過彩紙彩泥以和綜合資料來表示畫面,為此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讓同學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示美、發明美。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同學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魚的美,並能用自身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兒,培養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等多種方法表示水中游動的魚,尤其是用樹葉、彩泥等綜合資料來做魚,並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同學對魚的表示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同學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資料,對不同的資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示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小朋友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依照自身的想法自由的表示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示自身,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資料來稚拙地表示自身的想法。而《魚兒遊遊》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示自身的想法,符合同學發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同學情況的掌握,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同學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同學用不同的資料來表示魚兒。

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資料上製作魚兒,鍛鍊動手能力。

情感領域:讓同學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薰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保護生靈,增強同學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維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同學對人類生態維護的意識。

四、教學法分析:

1、觀察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

2、欣賞圖片知道魚的形狀。

3、做魚的遊戲活躍課堂氣氛。

4、示範製作方法。

5、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1、動畫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呀?是啊,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當海面上波濤滾滾的時候,海底卻是另外一番景緻。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遊一番呢?”教師充溢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同學的好奇心,適時播放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精彩片斷。吸引同學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同學留戀、嚮往。同時也把同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

在欣賞的過程中讓他們自身去觀察海底世界,直觀又生動,欣賞完畢,讓同學説説海里的主角,同學爭先恐後,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魚兒遊》,從動畫片到課題,從同學的興趣,到勾起同學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遵循了同學的心理特點,使同學堅持對繪畫的興趣和着手錶示物象的激動。

2、觀察發現,感知魚兒形狀

用課件展示一張不同形狀的海洋魚組成的畫面並問是由哪些形狀組合而成的?讓同學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身的觀察來説一説。當鼠標移動時不同幾何形外輪廓都會變色,這樣雖然畫面色彩豐富,但同學卻能發現這些魚都是有什麼形狀組成的,在這裏反覆強調魚的不同幾何形狀,從而讓同學直觀掌握了繪製魚的方法。概括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稍作裁剪或裝飾,再給它們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能發明出許多美麗的海洋魚兒來。兒童的造型方法生動、、變形、誇張,甚至籠統;讓小朋友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示力。

3、演魚賞魚,走進魚兒世界

小朋友都有表示自身的慾望,讓同學戴着魚的頭飾用肢體語言來表示一下魚,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為同學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將魚表示得更加生動打下了基礎。接着課件展示讓同學在音樂中欣賞大量海洋魚的美麗圖片。

我特地採用課件製作的方法將圖片欣賞設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這樣就讓同學在無形學會了通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激活原有同學對繪畫的製作方法,問同學:“你會用什麼美術的方法來表示魚兒呢?”“用彩色筆畫;用彩色紙剪貼;還可以用彩泥做。”根據同學回答我歸納出四種方法:塗色繪畫、色紙剪貼、彩泥製作、綜合資料。針對所總結的方法做演示補充説明,如:還可以用樹葉等綜合資料來做,讓他們進一步對今天所學內容加以認識和掌握。我們的教學首先應考慮的是小朋友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根據小朋友接受技能的特點而採用上述方法。

4、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

讓同學看着小狗潛水員和它的“鯊魚號”潛水艇的卡通畫面,提出“你準備採用哪些方法來表示你心中的魚?你想要表示的魚是什麼形狀的?它穿的是什麼花紋的衣裳?”這三個要求,創設情境將繪製過程應注意的問題設計成坐上這艘潛水艇的注意事項,至始至終都讓同學沉溺在所創設的海底世界這個情境中,讓同學有身臨其境感覺。

然後讓同學把自身繪製的美麗魚兒貼到黑板上繪有美麗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幾個同學直接上去畫。在此過程中繼續播放剛剛大量的海洋魚圖片,循環的圖片欣賞,讓同學在充溢愉快感的藝術氛圍中進行發明,有所參考,拓寬視野,活躍思維,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了美的薰陶。製作過程中鼓勵同學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他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競賽,這樣就激勵同學創新、提高了同學的發明能力。

六、課堂評價

1、評魚析魚,分享創作快樂

師生一起欣賞黑板上同學創作的美麗海景,先讓同學互評自評你覺得哪條魚最漂亮?引導同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品評: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資料的運用是否獨特。然後師生互評,教師肯定同學的評價,優秀的作品和時給予褒揚,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2、散文欣賞,擴展延伸

教師談話:小朋友,剛剛我們用眼睛欣賞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雙手發明了海底世界的美,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來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賞配樂散文《海底世界》。同學再一次領略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海底美景,將文學和音樂整合在美術課中,從多方面對同學進行美的薰陶,從而讓同學進一步瞭解大海,拓寬同學的知識面。

最後教師總結談話:海底世界非常美麗,這是大自然賦予我們人類的瑰寶,我們在感受它美的同時更有責任去維護它,那怎麼去維護呢?請小朋友下課後去收集這方面的資料,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讓同學懂得珍惜自然,保護生靈,增強同學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維護自然的責任感,從而激發同學對人類生態維護的意識。

《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2

説課內容 :人教版小學美術課本第一冊第 8 課 ---- 《魚兒遊遊》

一、教材分析:

1 、教學內容:

魚兒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在兒童的世界裏魚兒是他們熟悉和喜歡錶現的對象,通過看一看動畫片、做一做遊戲、動一動手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樹葉、等多種材料製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

2 、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的地位和作用:

《魚兒遊遊》是一節集欣賞性、合作性、互動性等特點於一體的美術課,在本節課前面安排了《淅瀝的小雨》、《美麗的印紋》、《紙風鈴》等課,已經讓學生接觸到了用顏料彩筆等工具進行繪畫,用彩泥、彩紙等手工材料來表現畫面,而《魚兒遊遊》這節課是在此基礎用“剪紙、撕紙、彩筆繪畫、彩泥製作、綜合材料”等方法來表現畫面,複習運用了前幾節課的學習內容。而在本節課後面安排了《我在空中飛》、《鮮花送老師》、《我做的文具》等課,這幾節課主要是通過彩紙彩泥以及綜合材料來表現畫面,為此打下基礎。所以本節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橋樑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欣賞中感受美、體驗美;在實踐操作中表現美、創造美。

3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感受魚的美,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等多種方法表現水中游動的魚,尤其是用樹葉、彩泥等綜合材料來做魚,並注重色彩的搭配。拓展學生對魚的表現能力。

二、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對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以獨生子女居多,他們接受信息的途徑很廣,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魚兒遊遊》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三、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魚兒。

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材料上製作魚兒,鍛鍊動手能力。

情感領域: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薰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四、教學法分析:

1 、觀察動畫片激發學習興趣。

2 、欣賞圖片知道魚的形狀。

3 、做魚的遊戲活躍課堂氣氛。

4 、示範製作方法。

5 、創設情境激發創作潛能。

五、教學過程的設計:

1 、動畫引入:

“小朋友,你們有沒有見過大海呀?是啊,蔚藍的大海一望無邊,當海面上波濤滾滾的時候,海底卻是另外一番景緻。想不想跟隨老師一起去美麗而又神奇的海底世界周遊一番呢?”教師充滿誘惑的語言緊緊抓住了學生的好奇心,適時播放動畫片《海底總動員》中的精彩片斷。吸引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進入情境,讓學生留戀、嚮往。同時也把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出來了。在欣賞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去觀察海底世界,直觀又生動,欣賞完畢,讓學生説説海里的主角,學生爭先恐後,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接着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魚兒遊遊》,從動畫片到課題,從學生的興趣,到勾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求知慾望,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和着手錶現物象的衝動。

2 、觀察發現,感知魚兒形狀

用展示一張不同形狀的海洋魚組成的畫面並問是由哪些形狀組合而成的?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 , 再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説一説。當鼠標移動時不同幾何形外輪廓都會變色,這樣雖然畫面色彩豐富,但學生卻能發現這些魚都是有什麼形狀組成的,在這裏反覆強調魚的不同幾何形狀,從而讓學生直觀掌握了繪製魚的方法。概括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稍作裁剪或裝飾,再給它們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能創造出許多美麗的海洋魚兒來。兒童的造型方法生動、、變形、誇張,甚至抽象;讓小朋友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3 、演魚賞魚,走進魚兒世界

孩子都有表現自己的慾望,讓學生戴着魚的頭飾用肢體語言來表現一下魚,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為學生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將魚表現得更加生動打下了基礎。接着展示讓學生在音樂中欣賞大量海洋魚的美麗圖片。我特地採用製作的方法將圖片欣賞設置由黑白色到彩色漸變,這樣就讓學生在無形學會了通過現象認知色彩,激發了他們的創作慾望,在大量感知的基礎上激活原有學生對繪畫的製作方法,問學生:“你會用什麼美術的方法來表現魚兒呢?” “用彩色筆畫;用彩色紙剪貼;還可以用彩泥做。”根據學生回答我歸納出四種方法:塗色繪畫、色紙剪貼、彩泥製作、綜合材料。針對所總結的方法做演示補充説明,如:還可以用樹葉等綜合材料來做,讓他們進一步對今天所學內容加以認識和掌握。我們的教學首先應考慮的是孩子對生活經驗的積累,根據孩子接受技能的特點而採用上述方法。

4 、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

對學生提出“你準備採用哪些方法來表現你心中的魚?你想要表現的魚是什麼形狀的?它穿的是什麼花紋的衣裳?”這三個要求,創設情境至始至終都讓學生沉浸在所創設的海底世界這個情境中,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然後讓學生把自己繪製的美麗魚兒貼到黑板上繪有美麗水草和珊瑚的海域,有幾個學生直接上去畫。

在此過程中繼續播放海洋魚圖片,循環的圖片欣賞,讓學生在充滿愉快感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有所參考,拓寬視野,活躍思維,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了美的薰陶。製作過程中鼓勵學生把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比賽,這樣就激勵學生創新、提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六、課堂評價

1 、評魚析魚,分享創作快樂

師生共同欣賞黑板上學生創作的美麗海景,先讓學生互評自評你覺得哪條魚最漂亮?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品評:色彩的搭配是否合適、形狀的變化是否生動、材料的運用是否獨特。然後師生互評,教師肯定學生的評價,優秀的作品及時給予表揚,不理想的作品加以鼓勵,提醒在以後的作業中要注意克服這些缺點,揚長避短。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2 、散文欣賞,擴展延伸

教師談話:小朋友,剛剛我們用眼睛欣賞了海底世界的美,又用雙手創造了海底世界的美,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再一次用耳朵來感受海底世界的美,欣賞配樂散文《海底世界》。學生再一次領略到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海底美景,將文學和音樂整合在美術課中,從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美的薰陶,從而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大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魚兒遊遊》評課説課稿3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五.四學制魯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第九課的《魚兒遊遊》。

一、課標解讀

根據新的《美術課程標準》編寫,內容新穎,形式多樣,本身就具有較強的趣味性,對於低年級小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同時也給授課教師提供了活用教材、用活教材的廣闊空間。

根據《美術課程標準》要求,本課在設計教學時,緊緊抓住教材,挖掘教材的潛在內容,依託教材進行相應的、有針對性的擴充與拓展,以原教材提供的“魚”為主題,從各個層面圍繞“魚”展開教學活動。該課涉獵了自然、音樂、環保、表演等門類,是一節綜合的美術課。本課為造型表現領域,課時安排一課時,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魚的外形特點,使用畫、剪、撕、貼和彩泥等方法表現魚兒遊動的情景,培養學生珍惜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形態各異、五顏六色的魚是我們中國人喜歡的、帶有吉祥寓意的生靈。在兒童的世界裏,魚兒也是他們熟悉和喜歡錶現的對象。通過表演魚兒游泳的律動、觀看魚兒遊動的視頻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嘗試用彩色筆、彩色紙、彩泥、樹葉等多種材料製作形態各異、色彩斑斕的魚兒,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與眾不同的魚兒造型,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引導學生感受大自然、親近大自然,進而激發其對大自然的珍愛之情和保護願望。

三、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美術工具和材料,會用簡單的線條和色塊來表現他們所知道的東西。現在的孩子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聯想奇特,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喜歡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現畫面,好奇心重,愛表現自己,但動手能力較差,只能用簡單的工具和繪畫材料來稚拙地表現自己的想法。而《魚兒遊遊》這節課就是讓他們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無拘無束地表現自己的想法,符合學生髮展的特點。

四、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基於對教材的理解和學生情況的把握,確定本課教學目標:

認知領域: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讓學生用不同的材料來表現魚兒。

操作領域:學會運用剪、貼、畫、拼接等手段在各種材料上製作魚兒,鍛鍊動手能力。

情感領域: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得到美的薰陶,在動手製作中懂得珍惜自然,愛護生靈,增強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及保護自然的責任感,激發學生對人類生態保護的意識。

2、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引導學生欣賞、觀察各種各樣的魚兒,感知魚的外形和色彩,表現魚兒結構特徵和遊動時的姿態變化,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裝飾魚兒。

教學難點——能用繪畫、撕紙或剪紙、捏製等多種方法表現水中游動的魚,組織一幅魚和相關背景的畫面。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海底世界背景圖。

學具準備: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彩色紙、水彩筆、剪刀、橡皮泥、樹葉、膠水、彩紙等。

、評價設計

根據新課標中的要求,為促進學生的發展而進行評價,我採用以下的評價方法:

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針對學生的特點,創設利於學生在發展的評價環境,通過比賽活動展示作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評價,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七、教學過程:

根據新一輪美術課程改革的需要,依據《美術課程標準》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為促進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創新精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六個教學環節:

(一)謎語引入,激發審美期待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徵,以謎語的形式,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接着師生一起跟隨音樂來做魚兒游泳的律動,在蹦蹦跳跳中,將課堂氣氛推向第一個高潮。然後揭示今天的學習主題——《魚兒遊遊》,由魚兒舞蹈的節奏與韻律到本課課題,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使學生保持對繪畫的興趣。

(二)觀察發現,感知魚兒結構

通過觀看海底世界不同魚遊動的視頻,並提醒學生注意觀察魚的形狀、顏色、花紋,你最喜歡哪一條?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帶着問題去觀察,再結合自己的觀察來説一説。色彩豐富的畫面,使學生一下就發現這些魚顏色鮮豔、花紋美麗。在這裏強調魚的不同幾何形狀和魚的結構,從而讓學生直觀掌握了繪製魚的方法,可以概括成各種簡單的幾何形進行組合,稍作裁剪或裝飾,再給它們穿上美麗的花衣裳就能創造出許多美麗的海洋魚兒來。讓同學對結構有所認識,以兒童所特有的天性,繪畫語言會更生動,更具表現力。

(三)欣賞作品,走進魚兒世界

通過欣賞同齡小朋友的作品,並交流作品的特點,體驗不同材料的美術作品的美。在此基礎上也激活了原有學生對繪畫製作方法的探討,問學生:“你會用什麼美術的方法來將魚兒打扮的更漂亮呢?”學生會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如:繪畫、剪紙貼畫、彩泥製作、樹葉貼畫等,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慾望,使他們的個性得到了自由地發展,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創作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

(四)畫魚做魚,展開創作過程

鼓勵學生大膽表現自我,接着課件提出作業要求:

1、小組合作任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形式完成一幅魚類的美術作品。

2、作業要求造型大方,色彩豐富,形式多樣。在學生創作過程中鼓勵學生多種方法結合使用,畫出做出和別人不同色彩和形狀的魚兒,展開比賽,這樣既激勵了學生的創新,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在此期間播放背景音樂,讓學生在充滿愉快感的藝術氛圍中進行創造,讓他們在無形中受到美的薰陶。

(五)展示評價,情感得到昇華

一段時間後,讓先畫完的學生討論:哪條魚兒最好看,為什麼?讓學生評出最好看的魚兒,並説明原因。接着出示掛圖,掛圖上畫有藍色的海水,綠色的水草,紅色的珊瑚……將學生創造的魚兒“擺”上佈置美麗的“海底世界”,這樣在美麗的創造中評價,既吸引了學生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審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了學生個性的形成和全面發展。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個小小心靈對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構思之大膽,手法之自由,盡情宣泄之色彩,不受任何約束,這正是兒童作品最動人、最精彩的價值。

(六)延伸拓展,滲透環保教育

首先課件出示:著名畫家韓美林先生的作品、唐三彩、民間藝術剪紙、中國結、雕塑及具有我們威海特色的七夕節巧果等,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讓學生在生活中發現美,尋找美。然後通過出示魚兒成羣死亡的圖片,讓學生知道我們應該愛護魚類,不破壞生態平衡,讓我們的海洋更加美麗,滲透環保教育,讓學生感受人與自然,小動物之間美好的情感。並讓學生課後蒐集魚的有關資料,瞭解魚的更多知識,並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製作“水族箱”,進一步將藝術課的美延伸到課外。

(七)課堂總結,喜談收穫

先讓學生自己暢談收穫,有利於學生概括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的提高;最後由教師畫龍點睛,把本節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梳理,不但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印象,還有利於知識建構。

八、教學板書:

板書的設計是在黑板中央粘貼藝術字課題《魚兒遊遊》,下面是海底世界的背景圖,上面有學生的作品,做到簡潔而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