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精品】中考滿分作文合集7篇

欄目: 中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考滿分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中考滿分作文合集7篇

中考滿分作文 篇1

一個晴朗的午後,一柱佛香,一盞清茗。我捧着一本《呂氏春秋》坐在窗邊細細品讀,那戰場上士兵的你來我往刀劍相拼的撞擊、殿宇上君王與臣子探討國家大事時激烈、遊走於各國的縱橫家不卑不亢的演講,都穿越千年,在我腦中迴響。不知是不是午後陽光正暖的原因,讀着讀着,我竟倚在窗邊睡着了。

再一睜眼,我已坐在一輛裝飾古舊的馬車內,正趕上馬車停下,我慌忙跳下車子,環顧四周:這是一處集市,街上來來往往的男女老少皆衣着布衣長袍,説着帶有點方言的中文。略往遠看,能看見遠處城牆上迎風展立的旗幟,隱約能看清上面用大篆寫着一個字---齊。我又把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發現自己早已是一位古代公子哥的打扮。收回目光,努力穩住心神,這才意識到---我,穿越了,還是穿越到了春秋時期的齊國。

我漫無目的的在大街上走着,正思考着接下來的打算,忽然聽到不遠處傳來馬蹄聲與車輪滾動的聲音,定睛一瞧,從為首的車子中走下一位神態安詳的老人,拄着木杖,身後有弟子攙扶,朝着這邊走來。老人雖衣着樸素確是氣度不凡。我心下一驚:莫不是遇着孔子了?想着,趕忙跑過去攙扶老人,道:“老先生,您莫不是姓孔名丘?”面對我這麼一個説話唐突的陌生人,老人並未生氣,而是笑着點了點頭。我心裏連聲叫好,彎腰湊到老人耳邊:“實不相瞞,我是先生您的一位仰慕者,今兒個來,只為一件事····”我頓了頓,終於面對孔子本人問出了埋藏我心底多年的問題:“先生為何用雙足遊遍諸國,卻只為一個‘仁’字?”

老人的笑從臉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帝王臉上才應出現的威嚴,他開口,帶着一種不可侵犯的莊重:“我行走諸國,宣揚仁義,不為名傳千古,只為的是讓君主知仁政,心繫百姓;為的是讓臣子當仁官,體恤下層;為的是讓天下人知仁愛,開創太平天下!”“縱是為此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況且,我還有我身後弟子們,即使有一天我死了,他們也會繼續為世人傳播仁義。”

我顯示愣住,隨即如釋重負的笑了,衝老人拱了拱手:“先生,我明白了。百年修得同船渡,十年修得一撞肩,咱們有緣再會。”説罷,消失在人羣裏。

時光慢慢,走在街上,不知下一秒,還能否再遇一位有緣人。

中考滿分作文 篇2

親愛的媽媽:

您過得好嗎?幸福嗎?今天是我中考的日子,您知道嗎?我很想您,媽媽!

您知道嗎?自從您和爸爸離婚後,我日日夜夜地念着你,常常在夢裏遇見你,雖然我嘴上説不想你,恨你,但是心中的思念如一顆巨樹深深地扎入了心房。還記得那夜,雨肆虐地下着,雷聲中夾雜着你們爭吵的聲音,電視機摔了,窗户破了,家沒了而我只能躲在房間裏苦苦地哭泣,我想出來阻止,可是因懼怕驚嚇,我全身癱軟無力,最後我只能眼睜睜地看着你們分道揚鑣,法院將我判給父親。您走了,沒有回頭,那飽經風霜的背影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記憶裏

時間過去,一天又一年,在您不在我身邊的日子裏,我過得好累。媽媽,初三的生活好苦啊,每天我都要做到很晚才能上牀睡覺,早上又是早早起牀,曾幾何時,我想要放棄,但是為了夢想我一直堅持着。可是,媽媽,當一次又一次無情的分數將我擊倒時,我徹底地無助了,沒有了您的呵護,沒有了您的鼓勵,我幾乎絕望了。多想挽着您的手臂,依靠着您,説説心裏的苦悶與生活的挫折,多想聽着您温柔的聲音伴我入眠。

媽媽,我多想把心裏的小祕密與您分享,在青春的路途上,我找不到方向,就像迷失在森林裏的小兔子,心裏時常風雨如注,我希望您能在我身邊,教會我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改變。媽媽,您知道嗎?當我第一次來例假時,有多難為情,白色的裙子上,那殷紅的一塊使我成了大家的笑柄,我哭了,偷偷地哭了,那時,我最想依靠的,就是你。

當我寫到這裏,我哭了,考場裏安靜極了,眼淚的聲音,心雨的聲音彷彿那樣清晰!昨晚我到很晚才睡,説是看書,那只是一個藉口,其實我在等您。媽媽,我等着您來為我加油,可是,您沒來,我想或許你會打電話來,但是沒有。那一刻我好傷心,我很緊張,我最想依靠的是你。可是,媽媽,我不恨您,真的,我知道您有您的苦衷和無奈,媽媽,我希望您好好地幸福地生活!儘管,我是那樣想要依靠您。

哦,媽媽啊,我的好媽媽,世界那麼大,我多想牽着您的手出發,我的好媽媽,心中的風雨來了,我最想依靠的就是您啊!

  摯愛您的女兒

中考滿分作文 篇3

冬天,是屬於寒風和冰雪的季節,自然中的一切在那一瞬間冰封,生命的脈搏似乎停止了跳動,只有一派寧靜寂寥的落寞。

爺爺農場裏的無花果樹有一棵已經枯黃,一攀即折,但爺爺卻堅信,只要它能走出冬天,它就能健康茁壯地成長。事實告訴我,爺爺是正確的。無花果樹戰勝了冬的冰封,它驅趕了死神的威脅,它走出了冬天,迎來了重生。

自然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曾經受過胯下之辱的韓信曾面對的是一個宂長的冬天,沒有尊重,只有傷害與磨難的冰刀無情地刺傷着他。得不到尊重,只能被無視的狂風把他一次又一次吹倒,他的冬天很難熬。但他仍然一步一步堅定地向前走,直到走出冬天,韓信不再是以前的韓信,他的面前是燦爛的春天。

被擊敗的越王勾踐被扔進了冬天的深淵,他揹負的是無與倫比的屈辱和無盡的自責,但他並沒有選擇消沉,要強要報復的火焰在他心中潛滋暗長,那團堅毅的火種讓他在冬天不再寒冷,卧薪嚐膽的點滴化作一根枴杖支撐着他走出冬天,走向強大。

冬天,是苦難與挫折的代碼,它能把人打擊得只剩下微弱的心跳,但只要能在冬天堅強咬牙前行,走出冬天,一切都將改變。

5.12地震中失去親人的孩子,他們不會哭,即使身處寒冬,即使邊臨崩潰,他們也一定會堅強,不過是在冬天,不過是很寒冷,但只要撐過去了,走出冬天,美好的生活會繼續。 走出冬天,是對生命的渴望。

走出冬天,是為壯志的實現。

走出冬天,是因生活的`暢想。

只有走出冬天,才能迎來春夏。

中考滿分作文 篇4

時光荏苒,斗轉星移,曾幾何時,圖書館已經成為了我心靈的殿堂,思想的驛站,在那裏,我感到了大自然淳樸的氣息與野味。

山澗的清泉叮叮噹噹,林間的綠色令人心醉,天邊的晚霞輕盈縹緲,枝頭的花朵芬芳四溢。當我遊暢在那美妙的文章中,感到它們那麼清澈、那麼靈活、那麼沁人心脾!沒有雜質,只有那種平凡而又純潔的如泉水般的清新。那一滴滴清泉流過我的心房的時候,給我留下的是一顆水晶般燦爛的心。

如果可以,我要在我的房間裏塞滿陽光、音樂、清香,還有滿是墨香的書,這是屬於我一個人的,隨時可以躲進去享受這美好,拋開煩惱和疲勞,在陽光中享受書帶給我的快樂,那些書是我心裏永恆的音符,那些瀟瀟灑灑的文字帶給我無窮的動力。

一本你喜歡的書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處你想去就去的故地,每當我打開一本心愛的書時,我就專心地看着,時光匆匆,我總感覺時光老人給我的時間太少了,我不知什麼時候,早晨醒來,拿過枕邊的一本書,認真閲讀,這本書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地吸引着我,我讀了一篇又一篇,我感覺自己很快樂。當我翻開書時,我才品嚐到了書的“滋味”,令我留戀,你知道嗎?大自然有許許多多的奧祕等我們去探索,去發現。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句話一點也沒錯,生活因閲讀而精彩。其實,讀書不僅可以行萬里路,還可以“穿越古今,上天入地”。這種感覺是網絡媒體不能給予的。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在書香的陪伴下,我長大了,接觸了許多作家的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話使我懂得了知識是無限的,一個人要勤奮。在之後的成長中,我會時常用這句話激勵自己,讓自己不再懶惰,要勤奮讀書,享受書中的樂趣,讓書香伴隨我們成長。

書給我們帶來快樂,讓我們逐漸瞭解世界的奧祕,探索和發現世界,生活中沒有書,就像鳥兒沒有翅膀,一天不讀書就像紅花沒有綠葉,總覺得缺少點什麼。所以,讓我們每天讀書,讓書香伴隨我們成長!

中考滿分作文 篇5

有人説,在最美的時候,是隻殘留一縷花香的時候。

就像童年,那幼稚的時光也許並不單純,而今回味時,它卻潔白得像一杯牛乳。

就像媽媽做的蛋炒飯,最美味的時刻不是吃進嘴裏的時刻,而是想吃也吃不到時,回味那一種特殊的濃濃滋味的時刻。

我們習慣於回味所記得的,但我們所記得的好像並不真實那朵花未謝進確實並不惹人喜愛;童年時其實並不感到有多麼得無憂無慮;吃那碗蛋炒飯時,怎麼也想不到一碗平常的飯在將來的某一天的回憶裏竟會讓你感動得想哭。難道我們錯了?

還記得蘇軾的一句“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我們從曾經走來,走進現在。我們無法再真正走回那“向來瀟灑處”,但回味讓我們得以“歸去”,讓我們得以回首“向來”的足跡。

無論曾經是怎樣的腥風血雨,還是如何得電閃雷鳴,當我們踏着芒鞋,悠然地回味時,“山關斜照卻相迎”,雲淡風清。原來路上的滿路荊棘,雖依然殘留着當年斑駁的血跡,但今天看在眼裏,卻有一種莫名的温馨,是因為慶幸自己留下了這段常人無法留下的足跡,抑或是因為領悟到路總要伸向前的寓意。

回味的意義在於獲得豐盈的感知。回味讓我們懂得珍惜,回味讓我們懂得淡然甚至是超脱。

回味於生命就如茶葉於茶水一般,生命因為有了回味,才愈顯其清芬與深厚。生命需要行走,生命需要經歷,生命更需要回味。

也許我們回味得虹不真實但也許這不真實才是生命給予我們的最真實的啟示——人生而幸福。當我們整天為物質慾念所牽引,當我們整天為名韁利索所圈套,當我們整天到處奔波去尋求那看似遙遠的幸福,殊不知,活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無論你今天過得是好是壞,這也只是生命必要的經歷而已,而這些經歷,又會成為明天回味的資本。

回味理解生命,生命需要回味。

沒有回味,生命也許就會缺了那朵花,那杯奶,那碗蛋炒飯,甚至是那抹茶香——生命的香味。

沒有回味,生命也許就會缺失很多美好的江西,甚至生而無趣。

中考滿分作文 篇6

人生是紅蓮,花季是幾張平滑的荷花,擋黴風,遮濁雨。讓生命的長河中有一份獨立於世的香與淨……

十五六歲的我們,花一般的年齡。在我們這個年齡,我們希望成為一隻蒼鷹,翱翔於廣闊天空之中,桀驁不馴;我們夢想變為一尾鯉魚,遊弋於起伏大海之內,勇敢無畏;我們期待長為一株奇鬆,昂首於奇峯之上,俯視羣雄在我們這個年齡,太多的船隻承載着我們的夢想駛向遠方。太多的哀怨情愁化作淚水從時間的指縫中溜走……

遊絲軟系飄香榭

在我們這個年齡,是一個生長的年齡。我們天不怕地不怕,瘋狂的迷戀小瀋陽的”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我們喜歡扎堆在一起,談明星,聊八卦,甚至不惜為”偶像“”大打出手“。我們也熱愛在一起談詠詩詞,頌古人。慷慨激昂地背誦那千古絕句。這是一個美麗的年齡。”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也是一個害羞的年齡,如桃花長葉過程,易被忽略卻又不甘平凡,孕育着不為人知的生機。

風刀嚴寒劍相逼

在我們這個年齡,是一個掙扎的年齡,我們總是被戴上”90後“、”頹廢“的帽子,我們總是被莫名地阻止玩電腦、聽音樂。我們沒有發言權,被迫做那沒有盡頭的作業,不許説累,不許頂嘴……忘不了多少次躲在被窩中任淚水流下,忘不了多少次徘徊在家門口遲遲不願進去……這是一個彷徨的年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這也是一個蜕變的年齡,如桃花地開花過程,雖美麗,卻害怕繁華之後的凋零。

翠增紅加熱忱人

在我們這個年齡,是一個奮鬥的年齡。掙扎過、彷徨過,覺悟了、釋懷了,我們開始以淡泊的心態去看待一切,我們願把一切看得很簡單,我們開始學會選擇,選擇那黑暗道路上的明燈而去忽略路途的寂寞。這是一個自信的年齡,”爾等終為池中物,一遇狂風變化龍“,這也是一個希望的年齡,如桃花結果的過程,終於看穿那絢爛地落魄,瀟瀟灑灑繼續旖旎。

在我們這個年齡啊!雖有迷茫的氤氲,卻暗含太多的美麗,只要撥開那烏雲,你會發現我們這個年齡的陽光竟是如此温和。

後記:

一首詩詞穿越萬水

一幅題字筆走蛇龍

一柄二胡如慕如歌

一場青春願痴似夢

中考滿分作文 篇7

我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我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 眨眼之間,我們已讀了近十年的書。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無論歡喜或感動,悲傷或憤慨,陪伴我們的依舊是那與我們心靈契合的悠悠詩文。即使時空穿越了數千年,也不能阻隔我對古人種種情懷的欣賞與感動。是我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

眨眼之間,我們已讀了近十年的書。一路走來,風風雨雨,無論歡喜或感動,悲傷或憤慨,陪伴我們的依舊是那與我們心靈契合的悠悠詩文。即使時空穿越了數千年,也不能阻隔我對古人種種情懷的欣賞與感動。

是誰,誰在狩獵場意氣風發地狩獵?哦,原來是東坡先生。難怪您的大黃犬與蒼鷹如此威猛!您笑得那麼開心,即使是鬢間的幾絲白髮也影響不了你的英姿。可是,我分明看到了您眼中流露出的難以察覺的憂慮。“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您想報效祖國的豪情依舊未減少。其實,我更希望您可以像陶淵明先生一樣,隱居山間,寄情山水,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先南山”的愜意生活。那樣,您就不會在獨自一人時,愁容滿面,憂慮家國了。相比您的大義,我的想法是那麼渺小與自私。所以,我真心祝願您能夠“持節雲中,旦日遣馮唐”!

在那打打殺殺的戰場上,我看到了您,辛棄疾。軍帳裏,您深情地借光看劍,眼前浮現的是否是有朝一日率領全軍戰士凱旋迴朝的情景?您的耳旁是否迴響着號角聲?我不明白,為何南宋王朝要固執地派你來打仗?你的豪爽,你的儒雅,你的翩翩,這一切就註定了你是屬於那個鳥語花香,風花雪月的詩詞世界的,廝殺的戰場,只會污濁你的神仙氣質!我依然記得,那個上元節間,在街市上尋找的俊秀書生。他低吟的《青玉案》至今令我無法忘懷。我尊重您的選擇,但是“可憐白髮生”仍然讓我心碎。歷史是不會忘記你為國盡忠的愛國主義情懷。

在一片朦朧的月光中,迎面走來了一位低吟“爭渡爭渡”的女子。這個微醉的姑娘,除了李清照還能有誰?那一剎那,我曾祈禱她一生幸福無憂,可是上蒼遺漏了我的禱告。從姑娘到為人妻需要多長時間?那個本有着乾淨笑容的李才女竟無蹤了。國家的凋零,丈夫的離世,對於她,一個柔弱女子是莫大的打擊呀!留在世間的還是那個滿腹才華的女子,只是臉上佈滿了滄桑。“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你可知,你對我是不需言語的,我只想借你一個肩膀,這已足夠。我只希望有朝一日,還能在那個小酒家,與你一同把酒爭渡。

詩詞不需朗誦,因為她已印在了我的心上;欣賞不需説出,因為我心已隨她而去;情懷不需言語,因為她已與我連為整體。任時間飛轉,也許在多年後的某一天,我依然會欣賞古人的這種情懷,永不改變!

賞析點評

本文是散文的結構,舉了三個例子,分別是意氣風發的蘇軾,厲兵秣馬的辛棄疾和多愁善感的李清照。作者從這三人中,均找到了自己追求的影子,希望向他們學習。文章用詞華麗,用典精準,體現出了作者很強的文史觀,是一篇考場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