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初中遵紀守法徵文2000字

欄目: 初一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37K

人生的道路是光明的,不要它留下污點,就應該遵紀守法,從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小編收集了遵紀守法的徵文,歡迎閲讀。

初中遵紀守法徵文2000字

第一篇:遵紀守法

社會在進步,祖國在發展。然而,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西方思想的不斷滲入,中西方觀念的激烈衝突,面對形形色色的誘惑,一些人經受不住考驗,人生觀扭曲了,價值觀錯位了。就在這時候胡錦濤及時提出了“八榮八恥”。它像一把準確、直觀的道德標尺擺在了我們面前。作為祖國未來的我們應該知榮辱,樹新風,做遵紀守法的小學生。

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小學生更應該學法、懂法、守法。但是,校園中違紀的現象卻屢見不鮮。有的同學認為違紀與違法是兩碼事。違反校規校紀大不了扣幾分罷了。這種想法對自己十分不好。因為習慣成自然,就怕以後到社會上幹些違法的事,違紀就成了違法,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也有同學認為如今追求個性化,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由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遊,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麼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亂竄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學校如果沒有校紀校規,一切自由,那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如何保障?一個人從小沒有遵紀守法的意識與習慣,長大了就很難説他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

因此,世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同學間總會有些矛盾和摩擦,我們要互相關心和尊重,友愛相處,團結合作。如果出現矛盾,一定要冷靜處事,決不可出口罵人,更不可揮拳相向,傷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勸同學們遇事要冷靜,要有遵紀守法,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

同學們,祖國、社會都要求我們知法、懂法、守法。我們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要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遵守《中小學學生日常行為條例》,知榮辱,樹新風,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與同學和睦相處,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問題,自強、自尊、自重、自愛,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學生,當一個講文明的青少年!

所謂“遵紀守法”就是遵守法紀,做好自己的本分。但不做偷雞摸狗、殺人放火的壞事,就是遵紀守法。我認為,既然要做好,那就得從小事做起。

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例如:在公共汽車上,有一些座椅上面標着“老、弱、病、殘、抱嬰者座位” 顏色與其他的也不同,但某些人視而不見,一屁股就坐下去了。如果沒有乘客,年青的你坐處休息一會兒,那是沒問題的。但當你看見有需要讓位的人,你就應該讓。而他們不但沒讓座,還故意往窗口方向望去或假裝睡覺,那是不應該的。那位置本來你就不應該坐,你還不讓位,這怎麼遵守法紀啊?更不用説以遵守法紀為榮了!

還有些人為了一點滴利益,便明知故犯。像那些偷剪供應人民用電的電線和城區裏沙井蓋去賣的人,明明知道這樣做不但破壞公物,而且還會給市民帶來危害與不便,可他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選擇了違背良心、國家的事情。難道他做這些違法的事情,不覺得有悔於自己和父母嗎?

像這樣的人在當今社會上多得是,因為在他們的觀念中,這些只是沒人管也算不了什麼的“小事”,只有觸犯刑事責任的才算是違法亂紀。知榮明恥,既是維護道德的防線,也是一種精神動力和民族凝聚力。所以我們應該要引以為戒。

還有在我們學校裏的遊樂場,遊樂場外面明明寫了應該遵守的規則,可有些人視而不見,結果造成了跌倒受傷,腿骨折,這就是不遵守規則的後果,所以我們身邊有許多小事情,都是有規則的,如果不遵守規則,常常使我們受傷,發生交通事故。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習慣,這樣才能體現出一個國家的良好制序。

人生的道路是光明的,不要它留下污點,就應該遵紀守法,從小事做起,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一個好市民。

第二篇:遵紀守法

我們面對的世界,有鮮花也有野草;有陽光燦爛,也有黑暗陰霾;有攜手同歌,也有拼搏競爭;在我們渴求知識,崇尚善良的同時,也容易受到不良社會風氣影響,作為教師我們必須順應時代的要求,做到“講誠信,懂規則,守法紀”這樣才能做好“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一角色。

首先,無論面對怎樣迷離的塵世,更應始終是一面誠信的大旗!我們教師要愛崗敬業嚴謹治學廉潔從教讓全社會滿意;家長把一個個天真爛漫的孩子交給我們培養,這是對我們的極大信任。我們一定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盡職盡責讓每一個家長放心;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看看他們的眼睛,如星星般明亮,如泉水般清澈。是那樣的純潔那樣的堅定。在這樣的純潔面前,哪怕説錯一句話都是對他們的褻瀆;在這樣的堅定裏,更多的是對老師的執着和無比的信任。所以我們莊嚴宣誓:任爾東西南北風,咬住“誠信”不放鬆,關心愛護學生,平等對待學生,不歧視不體罰,以自己的誠信去潔淨千萬學生的心靈。 然而這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暫差學生,做家長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犯錯會一犯再犯;有時會偏偏在你強調之後闖紅燈;而有時又恰恰在不應該的場合捅婁子做一個孩子的家長如此,更何況是整天面對五十多個學生的老師呢?但神聖的職責不允許有絲毫懈怠。所以我們教育系統及時賦予誠信服務新的內涵:“讓微笑走進課堂,讓學生快樂成長!”讓微笑走進課堂,雖然只有七個字。卻包含着太多太多,老師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慾,所以當老師因種種原因而心情索然時,卻仍帶着微笑走進課堂,這是對教育事業多麼的忠誠,當你苦口婆心辛勤教育的學生又惹起是非時,你依然滿臉微笑循循善誘,這時的微笑是對學生多麼深厚的愛呀!讓微笑走進課堂, 抒寫着老師對學生的關懷,讓微笑走進課堂,更包含着學生對老師的呼喚

其次,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不成體統。生活在法治社會人人都要秉承規則意識,維護法律尊嚴,在本職崗位上履行應盡的義務、珍惜應有的權利,學會運用法治思維開展工作,運用法律武器表達訴求,真正使規則意識在人們的頭腦中紮根、在實踐中體現。近幾年,雖然教師在不斷地加強師德修養,但個別教師為“治病救人”而忽略了法律的'存在,常常不自覺地侵害了學生的人身自由權。班上有同學的錢被偷了,老師也給學生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但最終還是沒學生承認。性急的老師聽取了學生的建議,把學生分成幾組,搜了學生的書包,又搜學生的身。學生不懂法,教師也不懂法嗎?原本是“治病救人”,結果“適得其反”。誤導了學生,侵犯了學生的人蔘自由權。犯錯是學生的權利,教育學生是教師的天職。可是有些教師對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不是積極想辦法説服教育,而是簡單地讓學生“面壁思過”或“蹲馬步”,如此對學生不是教育,而是對罪犯進行“改造”,可是我們的孩子何罪之有?學生的人格尊嚴權又哪去呢?老師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不能以壓抑學生主體意識、剝奪學生合法權益為代價。

否則,我們只能培養出一代代缺乏主體意識的“奴僕”。

青少年時代是意識最脆弱的時候,在我們上思品課的時候,老師多次説過:“在眾多犯罪的青少年中,大多數是因為抵抗不了誘惑,以及自己沒有培養出一種堅韌的心理才走上了不歸路,所以我提醒大家在社交方面一定要注意”這是發自於老師內心的呼籲,也是對我們最有益的忠告。

在我們的身邊,有人會隨手拿走同學的筆,給同學亂起污辱性綽號,為一點點小事動手動腳、不尊重老師;更有甚者,説髒話,無故曠課,玩遊戲,還故意破壞公物,這些行為都是違紀甚至是違法的。做為一名小學生,在遵紀守法方面,我們能做什麼呢?就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遵守《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吧!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紀律,不成體統。法律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祝願我們同學都能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做一個守法的小公民,從而健康、茁壯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