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公德作文 > 環保作文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

欄目: 環保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22K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1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時也是一種低成本、低代價的生活方式。低碳是一項符合時代潮流的生活方式。所以,我的低碳我做主。

從1978年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生活越過越好。無論是餐桌上還是衣服上,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如今我們的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而隨之而來的卻是環境遭受污染。如今出行不再是騎自行車,而是乘公交車或開私家車。大街上不再是人流如潮,而是車流滾滾。隨着擁有私家車的人逐漸增多,氣也逐漸受到污染,汽車排放的尾氣使空氣中的二氧化碳逐漸增多,污染了環境。

我向爸爸媽媽談了我的低碳生活想法,他們都十分的支持。不久我全家人都參與到低碳生活中。媽媽洗衣時先將清水滴幾滴洗滌劑然後將衣服浸泡一會再洗,肥皂或洗衣粉用量小,漂洗用水少,衣服洗的還乾淨;我還幫媽媽收集各種大口的戴蓋的玻璃瓶子,將五穀雜糧裝入瓶中,糧食不但不生蟲子,還廢物利用。我還做我們家低碳生活的監督者,我爸爸非常怕熱,天一熱就打開空調,我就提醒他説:“爸爸,我們住在山裏,打開窗户,既進來自然風,又能呼吸到天然氧氣…”話沒説完,爸爸早已將空調關閉;我爸爸出行自駕車習慣了,出去買菜也愛開車,我便和他約法三章,“每天要多走路少開(乘)車,買菜更不能開車。”爸爸笑着對我説;“對!低碳生活應該從小做起,從每一個人做起”。低碳生活只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只要我們重視它,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一滴水、一度電、少開一天車、少用一個塑料袋,為我們的家園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空氣更清新做貢獻。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想對地球母親的兒女們説,快快行動起來吧,不只是為母親的節日,更重要的是時時都心懷低碳節能環保的意識,踐行吧。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2

保護環境不是一時的事,需要我們每天堅持,並隨時隨地付諸實際行動。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行動起來,就一定能夠拯救我們生存的家園——地球。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夠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夠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碳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好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温室效應,如果地球温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温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快要進入美麗的六月了,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珍惜動物,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積極宣傳環保,把環保意識帶給千家萬户。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3

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時所耗用的能量要盡力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低碳生活,對於大夥普通人來説是一種態度,而不是能力,大夥應該積極提倡並去實踐低碳生活,注意節電、節油、節氣,從點滴做起。

200多年來,隨着工業化進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氣體,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氣温升高、氣候發生變化,這已是不爭的事實。世界氣象組織公佈的報告指出,近10年是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的10年。此外,全球變暖也使得南極冰川開始融化,進而導致海平面升高。

如果説保護環境、保護動物、節約能源這些環保理念已成行為準則,低碳生活則更是大夥急需建立的綠色生活方式。 “低碳”是一種生活習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去節約身邊各種資源的習慣,只要你願意主動去約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習慣,你就可以加入進來。"低碳生活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如:使用傳統的發條鬧鐘,取代電子鬧鐘;一旦不用電燈、空調,隨手關掉;.用在公園中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機上的鍛鍊;.用節能燈替換燈泡;不開汽車改騎自行車等。

氣候變化不只是環保主義者、專家學者關心的問題,而是與大夥每個人息息相關。 如果你覺得你一個人的力量對於整個地球簡直是微乎其微,何必要低碳生活呢?那麼你就錯了,你知道嗎? 一隻節能燈、一台太陽能熱水器能為節能減排做的貢獻的確很小,可13億人中只要有1/10的人使用,那節約的能源、減少的碳排量都將會是天文數字!

低碳生活可以讓大夥的身體更健康,環境更優美,大夥何樂而不為呢?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4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擺在每個地球人面前不得不思考的問題,因為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地球所負擔的人口和能源壓力越來越重,幾乎不堪重負,人口越來越多,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所需的煤炭、石油也只能維持二三十年左右,我們的未來怎麼辦?而節能和環保恰恰是解決這個難題的一個良策。中國經濟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取得重大成就,但同時由於粗放型經濟模式也帶來了較大的不良影響,所以節能與環保在中國還有着巨大的潛力與機遇。

有個我們經常看到的現象,在城郊的垃圾山上,一羣羣男女老少,他們不顧臭氣和蚊蠅的叮咬,忙着翻騰、挖掘和拾揀,有人因拾垃圾而發財。毫無疑義,垃圾中藴藏着資源,它可以變廢為寶。我們日常生活的丟棄物有很多可以利用,如牙膏皮、肥皂紙盒、奶製品包裝盒、塑料袋,這些日常的丟棄物積少成多就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若300萬户每月用1塊肥皂,一年就丟棄266·4噸的紙盒;若按200萬人每天一袋牛奶計,一年丟掉的塑料袋總重達2263噸。事實上,我們天天都在丟掉大量的可回收物,這些廢品大多都能再次回收利用:一噸廢塑料可生產0·37~0·73噸油;每回收一噸飲料瓶塑料可獲利潤8000元;每回收一噸廢紙,可造好紙0·85噸,節省木材3立方米,節省鹼300公斤,比等量生產好紙減少污染74%。

中國的節能潛力極大,我們可以借鑑一些發達國家的做法,例如,1998年美國從電子廢棄物中回收的塑料在6500噸以上,比1997年增長了近25%;1999年IBM公司回收了1·2億噸的設備部件和機器,只有不到4%被認為不可利用。這些看似破壞環境的污染物通過回收又成為新產品的原材料或者被用作燃料。所以,我們國家今後應該鼓勵減少使用和浪費、支持節能技術開發、提高使用效率、開發綠色包裝產品、開發新能源與保護環境相結合等等。相信中國節能與環保的春天已經來臨,處處青山綠水的家鄉已不在遙遠。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5

環保,現在是目前世界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或許這也是永遠的話題吧。環保即環境保護,環境就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地方,而保護呢,在我看來,保護分兩類,一類是保護重要的還沒被破壞的東西,另一類是保護已破壞的但又十分重要的東西,環保顯然屬於後者。

記得,有人説過“所有統治者所做的決定都是為了鞏固他的地位,權力”,而我也説“人類之所以要環保,是為了能生存下去”因為環境如果一直惡化下去,會侵害到人類未來的所有利益,因此要暫時犧牲現在的一些眼前的利益,以換取未來的整體利益。人類最初想到要環保應該是源於人類對於未來美好生活的渴求,只不過後來被人為的負載上了道義和人文關懷。有這麼一句話,生物的一生無非兩首主題曲“生存”和“繁衍”,人類也不能例外。

我認為環保問題就像人口問題一樣,計劃生育只能減慢速度,它還是會像滾雪球一樣,雖然是慢慢的,但也在一點點地增大。環保問題也是這樣,人類只能儘量補救,改善。環保就像是人類向大自然説對不起(當然也有行動),雖然是撫慰了傷口,加快癒合速度,但就算癒合了,傷疤卻還在,心靈的記憶也還在。人類説得好聽點,是大自然的開發者,利用者,説的不好聽點,只是個敗家子,只能依靠向大自然索求才能生存下來。我們人類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向大自然索求得來的,人類要依靠大自然才能活下去,如果大自然不行了,人類就完了,環保就是這樣來的。不過,為了我們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我們還是要環保。

人類最初的慾望是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這在所有動物中都是這樣,這無可厚非,而且我們的智慧讓我們有能力做到更多(包括那些與生存無關的)??不是經常説“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這才是可怕的!所以該是到了用我們的智慧節制我們的慾望的時候了。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6

太陽能能源是來自地球外部天體的能源(主要是太陽能)人類所需能量的絕大部分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太陽。正是各種植物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轉變成化學能在植物體內貯存下來。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也是由古代埋在地下的動植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它們實質上是由古代生物固定下來的太陽能。此外,水能、風能、等也都是由太陽能轉換來的。

地球本身藴藏的能量通常指與地球內部的熱能有關的能源和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

與原子核反應有關的能源正是核能。原子核的結構發生變化時能釋放出大量的能量,稱為原子核能,簡稱核能,俗稱原子能。它則來自於地殼中儲存的鈾、鈈等發生裂變反應時的核裂變能資源,以及海洋中貯藏的氘、氚、鋰等發生聚變反應時的核聚變能資源。這些物質在發生原子核反應時釋放出能量。目前核能最大的用途是發電。此外,還可以用作其它類型的動力源、熱源等。

全世界的潮汐能摺合成煤約為每年30億噸,而實際可用的只是淺海區那一部分,每年約可摺合為6000萬噸煤。

陝西清立新能源有限公司太陽能利用基本方式可以分為如下4大類。

太陽能是氫原子核在超高温時聚變釋放的巨大能量,太陽能是人類能源的寶庫,如化石能源、地球上的風能、生物質能都來源於太陽。太陽能的利用間接利用太陽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學能)生物質能(光能——化學能)

直接利用太陽能:集熱器(有平板型集熱器、聚光式集熱器)(光能——內能)太陽能電池:(光能——電能)一般應用在人造衞星、宇宙飛船、打火機、手錶等方面。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7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小學生,就應當知道什麼是文明,什麼是環保。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員,人的生是存離不開大自然。就在我出示的這張圖片上,我們可以看去大自然的美,以及我們環保的作用。我們要做到不浪費糧食,不浪費時間,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循環利用。文明,是這個城市必不可少的,人人都有了文明,世界上有怎樣會有漫天飛舞的塑料袋,有怎樣會有低頭就見的垃圾呢?湛藍湛藍的天空變得陰深深的,可怕極了!

環保,是我們小學生的必有得概念。大家知道,水是我們生活中一樣必不可少的資源,不僅可以發電、飲用、使用,還可以灌溉植物、哺育動物,是我們的“救心丸”,但是,我們的國家嚴重缺水,這導致一些地區沒有水用,可是,還是有一些人浪費水源,認為錢是萬能的,只要有錢,就可以買來水,那麼,在世界各地都沒有水的時候,你能用錢買來嗎?對,是買不來的。我們要趁着還有水的時候就來節約用水,不要在喝你淚水的時候才知道節約,世上什麼藥都有,就缺後悔藥,所以,我們要在水資源還未枯竭的時候就開始節約,我們國家的人口多,如果一人節約一滴水,十三億的人就要節約十三億滴水,這樣日積月累,不僅不會使我們的生活缺少什麼,我們國家的水資源也會豐富起來,這不是兩全其美的事嗎?我們還要學會循環利用,就像我們洗菜的水,洗完菜後,我們可以讓水來衝馬桶,這樣,國家又會節約了一些水。我們就先從節約水為主,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節約不制止是一點點水了。我們在夏天洗澡的時候,可以坐在一個盆子裏洗澡,這樣一來,不僅我們洗的舒服,而且可以節約用水。

21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對,是環保。人類要不環保,有怎樣會有我們的大自然?大自然是美麗的,我們的大自然實在是美麗,我們應盡我們的能力來保護她,只要在生活中,我們少用一個塑料袋,少扔一塊電池,少伐一棵樹木,少丟一張廣告就能使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繁榮富強。

環保,文明,是最重要的,讓我們攜手一起保護大自然!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8

西瓜是我們小朋友最愛吃的東西之一,它消暑止渴,香甜可口,一想起來口水都能流下來。但吃完西瓜後,是把西瓜皮放進垃圾箱,還是隨地亂扔,這可是環境保護的一個大問題。小小的一塊西瓜皮,是污染大氣、傳播疾病的隱形殺手。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主要是由空氣、水和生物組成的,離開了哪一個,我們就難以生存和發展。每到夏天,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地上如果有一塊西瓜皮,就會招來一批又一批的蒼蠅和蚊蟲,這些蒼蠅和蚊蟲又會不斷地繁衍生息,它們飛行在空中污染空氣,活動在水上污染水源,飛到食品上污染食品,許多疾病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傳播的,對我們人類身心健康的危害可大啦! 小小的一塊西瓜皮,也是阻礙交通、製造事故的罪魁禍首。我曾經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去年夏季的一天,我放學回家,剛走到西崗樓附近,一位騎自行車的叔叔在我前面突然摔倒在地,一下子來了許多圍觀的'人。我不明白是怎麼回事,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塊巴掌大的西瓜皮把自行車給滑倒了。只見這位叔叔躺在地上,爬不起來,圍觀的人就一邊幫助這位叔叔,一邊譴責亂扔瓜皮的人不文明、不道德。通過這件事,我清楚了亂扔瓜皮的又一危害。小朋友們可以這樣想一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在大街上扔一塊西瓜皮,那街道將會髒亂成什麼樣子,我們還能在街道上正常行走嗎?車輛還能通行嗎? 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為了我們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的環境優雅,為了我們的人身安全,我們小朋友都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養成不亂扔果皮、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踩踏花草等良好習慣,爭當環保小衞士,用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去創造我們美好的明天!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9

環保的事例有很多:撿垃圾、植樹等等。植樹節那天,我和爸爸拿着鏟子、水壺和其他人來到一塊土地種樹,我們先用鏟子挖了一個坑,然後小心翼翼地把分到的樹苗放進坑裏,接着把之前玩出來的土重新填進坑裏,並且踩實,最後澆上水,一棵樹就種好了。這都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綠色環保”中的綠色指的是綠化,只有多了綠化,我們才有氧氣來呼吸,有適宜的環境去生存。

在地球上,海洋約佔了70%,陸地則只有30%,這樣一算,陸地上的綠色就更少了。有報告稱全球森林綠化面積從1990年的39.6億公頃下降到了 20xx年的38億公頃,全球每年消失森林近千萬公頃。亞洲的森林覆蓋率為15%,中國除港、澳、台地區外,全國森林面積為-.19萬公頃·,和其他國家相比,我們的森林面積是屬於少的,拿俄羅斯來説吧,20xx年時,俄羅斯就擁有了8.5億公頃森林,佔全球總量的20%,而我們呢,只佔了全球總量的一個零頭,可想而知,我們的森林綠化面積真是少得可憐。

那有沒有什麼辦法怎加我們的綠化面積呢?當然!我們可以多種樹,只要大家“無心插柳柳成蔭”,不計多少,主動去種樹,我相信沒過多久我國的綠色就會增加;種好了數,就要保護它,不讓它受傷害,我們一定要定時給樹施肥、鬆土、澆水,讓樹健康成長。不能折斷樹枝或在樹上刻痕,這樣會傷害樹木;樹養好了,但不節約、不環保可不行:木頭鉛筆最好用到不能寫為止(是因為筆太短而不能寫)、紙不要用了一點點就扔、一些材料可以用於工藝······我們更要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果皮、紙屑,不隨地大小便,不污染河水,不往河裏排廢水,這都是最好的環保的方法。

綠色環保看上去遙不可及,但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10

“環保、環保”現在到處都在宣傳。環保説起來很簡單,可做起來就難了,人類生活中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環保。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必須從基礎做起,從每個人身邊的小事做起。

“環保”就在我們身邊,需要人人動手。我們每天在生活、學習與工作中都會產生許多的生活垃圾。假如我們能注意衞生,不隨地亂扔東西,自覺把實在不能再用的東西丟進垃圾桶,使市容更整潔。有些廢物對環境破壞是很大的,例如,我們購買東西時常常使用塑料袋,一些人用完了塑料袋就到處亂扔,不論扔到地上或是扔到河裏,都造成了白色污染。

廢電池具有非常大的毒性,扔到河裏,一旦電池中的水銀混入地下水,則可能通過農作物或飲用水進入人體,容易在大腦積累,損傷人的腎臟,從而使人的神經系統受到嚴重的破壞。對此,我們應該營造垃圾分類處理與廢物回收利用的社會良好風氣,比如舊報紙、用過的塑料袋、廢電池…送到廢物回收站,送回工廠重新加工利用,變廢為寶。

工業垃圾、廢水廢氣排放,對我們生產、生活環境破壞更大。有些化工廠把廢棄的有毒的水都排到江河裏,清澈的河水,一瞬間就變成烏黑烏黑的,河裏的許多魚兒都中毒死亡了。我們的飲用水源也被破壞了,農民的農作物、水產養殖受污染、毒化減產或絕收。假如我們的工廠能按照國家的法律,做好污水、廢氣的科學處理,工業垃圾的回收利用,一定能人類及地球帶來很大收益。

我們要儘可能減少人為對地球及我們生存環境破壞的同時,我們更需要來美化地球以及我們生活、學習與工作的環境,用我們的雙手來大興植草造林,保護我們的土地與水源,讓人類與各種生動物和諧相處,讓山峯林木俊秀、讓河流清澈見底,讓空氣清新天空尉藍。處處花香鳥語、魚歌互答。

“地球是我家,環保靠大家!”讓我們來保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吧!

環保——永恆話題作文600字_初中初一作文11

走進大森林,我們可以體驗到樹木蒼翠、飛禽走獸的生機勃勃。 走進溪流河川,我們可以分享到魚翔淺底、水流湍急的樂趣。 ( 整理)走入大山,我們可以領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壯美。 溶入大自然,我們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暢,是平靜,還有“自然”。 我熱愛大自然,因為它帶給我自然的感覺。它沒有城市的矯揉造作,“天然去雕飾”的一切帶給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覺。 自然的感覺往往可以消除人們的勾心鬥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計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們才能完全敞開胸懷,還一個真我,因為“水往低處流”的永恆不變給予我們安全感。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需要一股自然之風,拂去社會“機器”的油污和人們心靈上積澱的塵灰。走進大自然,你就可以拋開一切煩惱、卸去所有的“壓力”,自然的感受會使你完全放鬆,享受一頓心靈的美餐。 曾經見過多少世俗污濁的雙眼,裏面又隱藏了多少深不可測的內容。我喜歡動物的眼睛,一雙清澈可愛的眼珠讓人無比輕鬆暢快。然而我只能從小孩的眼睛中得到同樣的感覺。其實我們不必刻意去掩飾些什麼,因為我們也只不過是一種高等動物而已。或許是城市的喧囂使我們迷失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有一條真理——人類、大自然,大自然、人類。或許只有在投身於大自然之後,我們才能領悟到——我們並非大自然的主宰。

我們都應該將大自然的“自然”之氣貯存在心中,這樣才不會迷失,不會僅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壞與我們共處的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和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大自然。 “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感悟大自然,我得到了許多。我們是不是應該更多地改造自身以適應自然呢? 面臨將要到來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我們人類應當反思一下,15%的哺乳動物和12%的鳥類的即將滅絕是否與我們肆意改造大自然有關呢?感悟大自然的“自然”,我們應當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