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高中作文 > 高考作文

2017年高考作文七個快速提分方法

欄目: 高考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49W

對於作文,我們是有快速提分的方法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年高考作文七個快速提分方法,歡迎閲讀。

2017年高考作文七個快速提分方法

一、闡釋法

技法概述

此方法注重於對話題或中心詞進行深入思考,依據人物的生平事蹟或其他材料,挖掘話題或中心詞的內容是什麼,在什麼樣的背景下做的,怎樣做到這一點,憑藉什麼去做,這樣做有何意義,即對於中心詞語或論點的內涵、時機、方法、方式和價值進行具體分析闡釋。這樣既能扣住中心,服務於表達的主題,又能豐富文章內容,使結構清晰,是考場作文敍述材料常用的方法。

例文示範

例如2015年全國卷作文《最美的風采》,由“最美的風采”能立馬想到一系列問題:誰的風采最美?最美的內涵是什麼?最美的原因何在?最美的風采有何意義?在什麼條件下是最美?文章可以圍繞這些問題進行闡釋,把中心與材料有機地結合起來。下面一段是運用諸葛亮的材料來揭示“最美的風采”這個中心思想:

寧靜致遠,我們的風采最有內涵。他,曾一度躬耕於南陽,恬靜地生活,但他致遠。他眼觀四路,耳聽八方,天下大勢,早已胸有成竹。他搖搖蒲扇,捋捋鬍鬚,片刻一個計策就出現了。孔明的風采最有內涵。

運用點評

本段主要闡釋了諸葛亮“最美的風采”是寧靜致遠,且指出哪些具體行為體現了這種風采,同時闡釋風采最美的原因是其最有內涵。這裏對風采的闡釋較為獨到,讓讀者有更為新穎且豐富的理解。通過事例來闡釋中心思想,不愧為一種化抽象為具體的技巧,使內容更具震撼性。

二、倒問法

技法概述

倒問法,即倒敍設問法,為了給讀者留下懸念,避免平鋪直敍,打破常規敍述材料的思維,在敍述材料時不急於揭開材料主角的神祕面紗,而先亮出主角行為的價值,或者歷史場景,似隱似現地暗示材料的主角,引發讀者思考和追讀,再點明行為的主角。其基本句式為“是誰……?是誰……?是你,……”,也可以是這種句式的變形。該方法通過兩種藝術技巧增強了材料的説服力和論證力度,是考場作文敍述材料比較新穎的方法。

例文示範

下面是一組對屈原材料的不同敍述技巧的對比:

原文:屈原堅守自己的本色,堅信自我,不與小人同流合污,保持自己的清白。可他卻遭到排擠,以致最後無路可走,只有選擇跳進汨羅江。

改文:看,是誰在波濤洶湧的汨羅江邊,靜靜佇立,想到國家,想到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自己作為頂天立地的男兒卻不能挽救國家?是屈原,堅守自己的本色,不與世俗隨波逐流,不與小人結為賊黨,默默地為忠誠和正義堅守自己心中的一寸芳地。

運用點評

通過對比發現,改文的語言和內容明顯具有生命力,原文雖然扣住了“堅守本色”這個中心,但敍述平淡如水,難以震撼讀者心靈。而改文在介紹主角之前用一個整句描繪情景,為主角屈原的出場做導引,把讀者帶到如詩如畫的意境,打破常規的闡釋名人材料的方法,激發讀者的好奇心。

三、對比法

技法概述

對比法是為了使得論證更具説服力、思維更為嚴謹縝密、材料更具張力,可以從相對角度闡釋兩則相對的材料或者同一材料的正反兩個方面,通過對比以充分論證中心,服務於表達的觀點,突出中心論點。

其中,對於一則能論證中心的材料,可以再增加另一則相對的材料,以構成鮮明的反差,讓讀者在對比中有更清晰的判斷和思考。

例文示範 1

下面是2015年安徽高考優秀作文《戳穿表象方能洞察本質》選段,文中綜述司馬遷和唐武宗兩則材料,把兩者進行對比,或者説前者是後者的對比映襯,揭示要看清事物的本質。

現實往往被表象掩蓋,因此戳穿表象尤為重要。司馬遷看穿爭名奪權,亂世紛爭,以至在幽暗難明的社會中,揮舞起早已塵封的歷史之筆,揭開了一場場帶血的陰霾。倘若唐武宗看穿政局的表象,又怎會發生“甘露之變”呢?因此,不戳穿事物的表象,就難以看清本質,洞察時勢。

運用點評

司馬遷看穿了表象,從而避免了一場場災禍;而唐武宗卻未能如此,以致帶來災禍。對唐武宗材料的敍述用了一個關鍵詞“倘若”,與前面材料形成鮮明反差。

當然,也可以針對一則材料從正反兩方面進行分析闡釋,反面論述時可採用“假如”“如果”“試想”等句式。大膽地進行假設,從反面思考,可以發現另一種風景。這也在有意無意中拉長了文章篇幅,當然更重要的是增強內容的想象性。

例文示範 2

下面一個文段靈活地運用了項羽的事例:

烏江岸邊,殘陽如血,曾叱吒風雲的梟雄一步步走向生命的末路。對於亭長的勸渡,項羽因未能放下顧慮而一意孤行。昔日江東父老的殷切期望成為西楚霸王心裏再也無法卸下的重擔。最終於四面楚歌中自刎身亡。試想當初項羽若能放下顧慮,“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也許就不再只是歷史上一個空留的千古遺憾。

運用點評

許多考生針對項羽的遺憾總會對項羽進行假設,此段不僅從正面揭示項羽未能放下顧慮而走向悲劇,也從反面闡釋若是項羽放下顧慮,歷史會少些遺憾。

四、鋪墊法

技法概述

敍述材料論證中心時為了避免突兀,先陳述與中心相應或相對的內容,或用另外的人或事做“襯墊”,或批駁異己思想,從而突出強化中心觀點。前面內容鋪陳襯墊,蓄勢增情,強化表達效果,起着烘雲托月的作用。

例文示範

以2015年江蘇高考作文《點亮智慧的飛翔》為例,可以先批駁異議,然後再點出自己的觀點,從而把目光聚焦到論證自己的觀點上來。請欣賞下面語段:

有人説智慧是上帝咬過的蘋果,淡淡的紅衣上留下深深的痕跡;也有人説智慧是女孩剛剪過的劉海,清秀的面容上堆滿了美好;還有人説,智慧不過是茶餘飯後閒談的腳本,它的蹤跡我們根本無法尋覓。上帝咬過的蘋果是否智慧,那得問問喬布斯;齊劉海的秀美是否智慧,那得看它是否真美;至於閒談的腳本是否智慧嘛,那得問問叔叔大爺聊得是否盡興!

我以為智慧就是一種需要真心的藝術,也是一種需要思想的文化,更是一種需要精神的力量。

運用點評

選段先花了不少筆墨闡明在他人眼中智慧是什麼,用形象的比喻來解釋智慧的內涵和特徵,使讀者對抽象的智慧有了具體可感的認知,也讓智慧的內涵更為豐富;然後在前面多層鋪墊的基礎上,導出作者自己的觀點“智慧就是一種需要真心的藝術,也是一種需要思想的文化,更是一種需要精神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