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心經

心經的人生智慧2則

欄目: 心經 / 發佈於: / 人氣:1.84W

在人們眼中,通常總是將生滅視為實實在在的。説到生,就以為是自生,即自己派生自己,自己規定自己。

心經的人生智慧2則

心經的人生智慧一

人生的大智慧

解脱痛苦的原理

有空不二

諸法真實相

不住世間

超越生死

煩惱即菩提

解脱自在的人生

成佛的唯一途徑

無上法門

勸勉

《心經》者何

《心經》,具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典籍中文字最為簡練,而內容極為豐富的法寶。它和《金剛經》一樣,千百年來在社會上廣泛流傳,影響歷久不衰。

在佛教中,《心經》屬於般若系經典。按天台宗對《般若經》的判攝,稱為通教。所謂通者,具通前與通後之義。通前,是説它與阿含教的關係。在阿含經典中,佛陀對存在現象進行透視,指出其苦、無常、無我的本質。當然也談到空,但不是很深刻。唯有到了般若經教,才在阿含基礎上將空的內涵推向極致。通後,是指《般若》與《華嚴》、《涅盤》、《維摩》等經的關係。般若經教所揭示的緣起性空,是大乘一切經教建立的理論基石。如實把握般若中觀正見,對於聞思經教、指導修行具有重要意義。

通常,經典多由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組成。而《心經》卻與其它經典不同,僅有正宗分。於是,人們便懷疑《心經》的獨立性。關於這個問題,當代佛學權威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作了説明。印老認為,玄奘大師所譯的《心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單獨錄出的。《大般若經·學觀品》中,就有和《心經》基本相同的文句,是佛陀直接向舍利弗所説。也就是説,《心經》是《大般若經》最為精要的部分,古德為易於受持,特摘出流通。

《心經》在中國有眾多譯本。方廣錩先生所編的《般若心經譯註集成》中,就收集了十八種。其中,在教界流傳最廣的,是唐代玄奘三藏的譯本。至於本經註疏,自古以來更是多達百家,可見此經傳誦之盛。

心經的人生智慧二

解脱痛苦的原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

經文大意是:觀自在菩薩進入般若深觀時,照見五藴諸法皆空無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與災難。印順法師在《般若經講記》中,將這段經文稱為“標宗”,即標明一經宗旨。可見,理解這段經文是學習本經的關鍵所在。

佛陀出現於世的根本目的,正是幫助有情解脱痛苦,超越生死。我們學佛修行,也無非是為了離苦得樂。但是,當我們説到離苦得樂時,卻有人不以為然,説什麼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顯得豐富多彩;又説什麼苦樂是相對而言,有苦方能有樂。類似論調,乍聽似乎不無道理,然而仔細推敲,卻是站不住腳的。如果説人生應該有苦有樂的話,那麼,我們對待痛苦應該像迎接快樂一樣歡喜踴躍。事實上,痛苦來臨時,我們本能地就會逃避。

也正因為如此,人類的一切行為,始終是在通過各種方式逃避痛苦,追逐快樂。很少有人刻意追求痛苦,即使有,也不是以追求痛苦為目的。而是將之作為達到某種目的的過程,試圖追求更大的快樂。比如自虐,仔細考量的話,也往往是因為心靈痛苦過於沉重,為轉移痛苦,始有對肉體的自虐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自虐也是為了緩解心靈痛苦,而非有意製造痛苦。至於那些覺得人生應該有苦有樂才豐富多彩的觀點,也不過是理想主義者的説法,是“為賦新詩強作愁”的想象。一旦痛苦成為現實,任何人都會避之惟恐不及,都會想方設法地避苦趨樂。由此可見,解脱痛苦不僅是佛法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世間法需要解決的問題。

那麼,如何才能解脱人生痛苦呢?佛法認為,首先要對苦有全面認識。唯有了解苦,方能對症下藥。説到苦,大體可分為身苦與心苦兩種。所謂身苦,即色身之苦,一般來説,感覺大致相同。比如在嚴冬酷暑中,人們都會被寒冷和炎熱折磨;處於病痛或被火燒刀斬時,都會感到疼痛難耐,不堪忍受。至於心苦,則是由內在煩惱引起的痛苦,其表現千差萬別、因人而異。例如同觀一輪明月,有人覺得清涼安然,有人卻會黯然神傷;同遊一處風景,有人覺得心曠神怡,有人卻會悲從中來。

此外,佛教還將苦分為苦苦、壞苦、行苦三類。

苦苦,是切實感受到的痛苦。即使佛陀不曾指出,我們也認為是苦的。如出生之苦、衰老之苦、病痛之苦、死亡之苦。此外,還有內因和外境共同造成的痛苦。如親人天各一方,為愛別離苦;所求不能如願,為求不得苦;怨家狹路相逢,為怨憎會苦;身心不得平衡,為五藴熾盛苦。

壞苦,則與苦苦相反,是我們以為的快樂感受。或許有人會不解,既然是快樂感受,如何又屬於苦呢?從佛法智慧來看,世間所有的快樂,同樣是以痛苦為本質。當我們飢餓時,吃飽會覺得快樂,如果繼續不斷地吃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當身體變髒了,洗澡會覺得快樂,如果沒完沒了地在水中泡着,還會覺得快樂嗎?當心情鬱悶時,看看電視會覺得快樂,但不分晝夜地看下去,還會覺得快樂嗎?由此可見,我們所謂的快樂,只是某種慾望滿足後,痛苦暫時得到的緩解,心理暫時出現的平衡。如果吃飯、洗澡的本質是快樂的話,那麼,無論吃多少、洗多久都應該是快樂的。而且,應該是越吃越快樂,越洗越快樂。事實不然,只要這種行為超過身體所需,快樂立即會轉為痛苦。吃飯如此,洗澡如此,一切因慾望滿足而產生的快樂莫不如此。正是因為這種樂受能夠變壞,所以,佛法將之稱為“壞苦”。同時,樂受與苦受、憂受、喜受一樣,屬於變化無常的情緒。我們貪着樂受和喜受,但這種感受並不能恆常擁有,樂受伴隨着苦受,喜受伴隨着憂受,時時都處在變化、轉換之中。在四禪八定的修行中,初禪、二禪、三禪正是因為喜樂感受未除之故,仍不能避免火水風(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打三禪)的.災難,唯有到四禪舍念清淨,無喜無樂,才能平安無事。

行苦,是由遷流變化帶來的痛苦。世間一切都是無常變化的,此為自然規律。但世人不明真相,一味追求永恆,希望身體永恆、愛情永恆、家庭永恆、事業永恆、人際關係永恆。卻不曾想過,其中又有哪一樣,可以永恆不變?只要我們願意觀察,就會發現,再美好的事物也不可能堅固不壞,再健康的身體也不可能天長地久。由於自身認識與“行”的事實相違背,因而導致“行苦”。

認識苦,不是為了被動地接受苦,而是為了積極地解脱苦。那麼,什麼又是離苦之道?世人往往將改善生存環境作為解決方法,以為經濟繁榮了,物質條件改善了,人類就能由此獲得幸福。事實上,在物質條件遠遠超過古代的今天,社會問題及人類面臨的痛苦,並未比任何時代有所緩解,甚至還可能更多。原因何在?正是因為沒能抓住問題核心。因為人類痛苦的根源在於心靈,試圖通過改善外在環境來解除痛苦,只是揚湯止沸,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佛法認為,解脱痛苦的方法,首先是瞭解有情的痛苦現狀,然後,由此尋找痛苦之源。人類痛苦固然與外在環境有關,究其根源,還是生命內在的問題。從般若思想來看,一切痛苦都是對“有”(存在)的迷惑和執着造成。想要解脱痛苦,必須對存在具備正確認識。

《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正是告訴我們,須以般若智慧觀照五藴。五藴,為色藴、受藴、想藴、行藴、識藴。藴,為集聚義。

色藴,便是色的總和,聚集了過去色、現在色、未來色、粗色、細色等等,統稱為色。所謂色,此處相當於物質。對於物質現象,我們往往是從形狀(形色)、顏色(顯色)這些色相進行認識。因而,佛教以“色”代指物質。

受,為領納義,即我們面對順境或逆境時產生的情緒,包括苦、樂、憂、喜、舍等等。

想,為取像義,當我們接觸外境時,必然會攝取事物的影像,然後為之安立名稱概念。

行,為造作義,是對事物進行判斷並訴諸行動。

識,為了別義,是精神領域的統覺作用。

五藴中,色藴屬於物質現象,而受、想、行、識四藴則屬於精神現象。

五藴,是佛教對世間一切生滅現象所作的歸納和概括説明。世人對“有”的一切不能正確認識,在有情生命體上執有實在的我相,在六塵境界中執有實在的法相。此外,更對我、法生起種種顛倒分別及執着,造成人類的煩惱及痛苦。

《心經》的“照見五藴皆空”,正是為了扭轉世人對“有”的錯誤認識。我們執“有”為實在,這“有”就成了實在有。然而,世間一切生滅現象並非實有,其本質是空無自性的。這裏所説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而是告訴我們,五藴的“有”,不是我們執着的實在性。所謂的“有”,只是假有。而與之相對的“空”,則是對“有”的透視,是幫助我們破除對“有”的錯誤執着。倘能照見五藴皆空,那麼,由此而生的煩惱痛苦也就不存在了,從而度脱一切苦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