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佛門經文 > 佛經

佛經翻譯歷史及其影響簡介

欄目: 佛經 / 發佈於: / 人氣:1.12W

發源於印度的佛教流傳到中國以後,在中國得到了極大的推廣,這主要得力於佛經翻譯。佛經翻譯在中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形成了中國最早期的翻譯理論。

佛經翻譯歷史及其影響簡介

一、佛經翻譯歷史

根據我國佛經翻譯的發展歷程,一般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東漢到西晉的佛經翻譯萌芽期;第二階段,從東晉到隋的佛經翻譯發展期;第三階段,唐朝時代的佛經翻譯成熟期。

中國最早的正式佛經翻譯大約始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明帝睡覺時夢到金人於是派遣大使到天竺尋訪佛法,天竺僧人迦葉摩騰跟隨使前來洛陽,翻譯了《四十二章經》一卷。到了東漢末年時期,一些古印度和西域僧人來到漢地,以洛陽為中心,翻譯出大量的佛教典籍。自此,中國的佛經翻譯日漸興盛,所以翻譯學界一般把這個時期視為考察起點。但是這時的佛經翻譯大多為個人行為,無組織性,因此文體雜亂。這個時期佛經翻譯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兩系統:一是以安世高為代表的小乘禪學派;一是以支婁迦讖為代表的大乘般若學。

從東晉開始,佛經翻譯逐漸受到國家的重視,因此開始出現大規模的翻譯組織,佛經翻譯開始蓬勃。這時候翻譯佛經的人大多來自印度,他們既通梵文,又懂漢文。翻譯出許多的佛經經典,主要有大小乘經論、密教經、律典等,涉及印度佛教各個流派。這個時期佛經翻譯的特點是傳譯較完備,譯經師有系統地介紹佛經,確立翻譯文體,翻譯作品不求華美,但求切合原意,這是漢譯佛經的發展期。

到了唐代,由於統治者十分重視佛經翻譯活動,因此在人力財力方面給予了極大的支持。特別在唐太宗時期,為玄奘大師開設譯經院,譯經者達三千人之盛,這是中國譯經的巔峯期,同時也是佛教的成熟期。在這個時期譯經師則以中國高僧主持譯事,典型代表是玄奘、義淨,他們不但精通華文、梵文,佛學造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設置組織完備的譯場,進行大規模的譯經事業。

二、佛經翻譯對我國翻譯活動的影響

東漢至唐宋時期的佛經翻譯,是中國翻譯文學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也是中國傳統翻譯理論的形成時期。它不但對我國的社會、政治、文化等產生重大的影響,在中國翻譯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下面從翻譯形式、翻譯理論和翻譯策略三方面闡述佛經翻譯對我國翻譯活動的影響。

1.佛經翻譯對翻譯形式的影響

佛經翻譯經歷了從東漢時期的個人翻譯到後來的組織翻譯。唐代的翻譯分工更明細,分為譯主、度語、筆受、綴文、參譯等。在這些分工中,各人的職責是明確的,如譯主作為譯場的翻譯主管,要最終定奪翻譯中遇到的問題,度語要根據梵語言文字音譯成漢文,筆受要把錄下來的梵文字譯成漢文,綴文要整理譯文,使譯文通順,參譯要對譯文進行校對,並與原文對照,檢查錯誤等。這樣一種合作翻譯的方式對中國近代翻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其中最典型的例子當屬翻譯大家林紓。林紓自己是不懂外語的,卻翻譯了多達180篇外國文學作品,採用的就是與別人合作翻譯的形式。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罕有的,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

2.佛經翻譯對翻譯理論的.影響

佛經翻譯歷程是從一個幼稚的直譯到幼稚的意譯,又從較成熟的直譯到較成熟的意譯,最後到兩者兼容的發展模式。最初的佛經翻譯大多文字質樸,力求保存原本面目,大部分用的是音譯。到後來有了漢文又通梵文的中國高僧,佛經翻譯的水平開始提高了。中國最早的翻譯觀是三國時期的支謙在《法句經序》提出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飾”,即只按照作者的字面原意,不能加以任何變通。在佛經翻譯剛剛起步的時代,支謙首先提出翻譯之不易,接着反映早期文質兩派的譯學觀點,並表明自己“好文”的譯學主張。到了唐代,精通三藏、兼諳梵漢的高僧玄奘又推出“五不翻”原則。“五不翻”就是説在五種情況下不譯其意,只傳其音,也就是隻進行音譯,將原文語詞照搬過來,待講經時再進行全面講解,層層展釋。中國翻譯理論發展到現代,非常有代表性的如嚴復的“信、達、雅”。錢鍾書先生指出,這三字的提出早已見於支謙的《法句經序》。雖然我國翻譯活動與西方相比來説起步雖晚,但始於佛經翻譯的翻譯理論一直保持有別於西方的獨特見解,而且我國翻譯理論研究深入對翻譯行為本身的深層研究,注重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所起的作用,這和佛經翻譯理論研究是一脈相承的。

3.佛經翻譯對翻譯策略的影響

在翻譯策略及方法上,佛經翻譯初期採取的是歸化的翻譯策略。佛經傳入中國,必然有一箇中國化的過程,這既是統治階級的政治需求,又符合廣大民眾的意願。因此在這個以傳播佛教為目的的佛經翻譯中,歸化翻譯策略必然占主導地位。這種歸化策略對後世的翻譯活動產生巨大的影響。中國近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時期,梁啟超在《論譯書》中詳盡闡述了譯學思想,他的“三義”在當時確實是翻譯工作中最主要的理論問題。他提倡翻譯政治小説,啟發民智;主張用比較通俗的語言翻譯外國著述,以便本國讀者更好地接受。錢鍾書在《林紓的翻譯》一文提出“化境”説,它不僅與傅雷的“神似”説一脈相承,而且把後者提到更高的高度。“化境”被譯界認為是“神似”的進一步發展。

三、結語

佛經翻譯作為我國翻譯史的標誌,在我國社會、政治、文化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掀開了中國傳統翻譯理論的第一頁,才有了現代的翻譯理論。只有翻譯工作者認真細緻地總結過去兩千年的翻譯活動和理論發展史,中國的翻譯事業才能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