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摘抄

意林好的文章摘抄

欄目: 摘抄 / 發佈於: / 人氣:8.66K

《意林》的內容風格現實温暖,通常用一些故事和生活經歷來吸引讀者。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意林好的文章摘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意林好的文章摘抄

傻瓜父親

那時候,父親一下班我就鬧着和他玩遊戲。父親總是樂呵呵地説:“好啊!玩什麼?”我眨巴眨巴小眼睛,説:“嚇死膽小鬼!”父親立即縮頭報肩,顫抖着,苦歪歪地説:“怕!我怕!我怕嘛……”於是我更來勁了。

遊戲開始了。我躲在門內一側,父親先走到門外,然後搖頭晃腦地哼着小調兒走來。當父親走到門邊時,我猛然跳出來,大叫:“別動!”父親一聲驚叫,渾身瑟縮,雙手捂臉,嗚嗚地叫着:“啊……妖怪,妖怪……我怕……”一旁的我,早已手舞足蹈起來。

接着,我們互換角色。我也哼着小調兒走,但到門邊時我停下了,手扶門框,慢慢探進頭,睜大眼,搜尋着父親――太好了,父親竟然閉着眼,睡着了。我得意起來,小調兒哼得更高更歡了。父親這才發現了我,柔柔地抓住我,平靜地説:“別動。”“我不怕!我才不怕呢……”我又一次手舞足蹈起來。如此幾次,如此多日,我開始嘲笑父親,並向母親炫耀:“爸爸真是大傻瓜,天天玩, 都不知道我躲在門後,都被我嚇得要死。看我,一次都沒被嚇到,一點都不怕……”這時候,父親母親就樂呵呵地説:“是啊,爸爸是個大傻瓜。”

同樣是遊戲,玩“丟沙包”時,每次我把沙包丟到父親屁股後他都不知道,直到我走了一圈回來了,他才恍然大悟地爬起來要跑,卻被我牢牢抓住。於是,父親又在我手舞足蹈和“大傻瓜大傻瓜……”的笑罵中,學狗叫、裝烏龜爬,或者成為我的“座下騎”。

高二那年,我不可救藥地愛上了班上的一名女生。那段時間,我吃飯、聽課、睡夢裏都是她。我買了幾本“怎樣寫情書”的書,一回家就鑽進書房給她寫信。可是,一封封信都如泥牛入海,連她的一個眼光也得不到。我痛苦極了。

這天晚上,我正伏在桌上搜腸刮肚地寫情書,父親輕輕地敲響了門,我不情願地開了門。父親手捧一個紙包,樂呵呵地站在門口,説:“板栗,新鮮的板栗,快吃。”我冷冷地接過來,丟到桌上,關了門,繼續搜尋我肚中可憐而有限的幾個火詞熱句。無意間,我發現包板栗的報紙上赫然寫有幾個字――“教你談戀愛”,我趕緊拿過來看。天啊,整整一個版面,都是有着中學生戀愛的事,而且彷彿專為我而寫。我笑了:父親真是十足的大傻瓜!別人的父母像盯賊一樣嚴防子女戀愛,連他們的一張紙都要反覆審查,而他呢,竟然粗心地將如此“中學生不宜”的報紙送給了我,真是太傻了。一週後,父親又給我送來板栗,依然用一張類似的報紙包着。

我依照這兩張報紙的引導,很快走出了“苦戀”的泥淖,和那女孩成了好朋友,而且在她的幫助下我順利上了大學。

父親的傻勁在我上大學時再一次顯露出來。

上大學後,我第一次給父親打電話要錢。父親説:“沒有。”我吃驚,我家條件向來不錯,從小到大我都不缺錢,現在怎麼會沒了呢?當父親説被騙子騙了時,我直笑他是傻瓜。後來,每當我要錢,父親總是説他被騙了。我終於懷疑他的話,打電話問母親。母親憤憤地説:“騙?誰騙得他?賭!天天賭!天天輸!輸了就騙!騙我!騙你!”我趕緊勸父親:“你説過,賭博的都是傻瓜,戒吧。”“不!我要扳本!我一定要扳本!”電話那頭的父親説着就興奮起來了,“兒子,等我扳了本,贏了大的,你,就有錢花了……”――他儼然十足的賭徒。我“啪”地掛了電話,心裏恨恨地罵:“傻瓜!大傻瓜!”從此,我不得不放棄曾經的“享受大學”的夢,邊讀書邊打工。

兩年前,我大學畢業,需離家到遙遠的另一座城市上班。行前的晚上,父親遞給我一張卡,我冷冷地説:“你的錢你留着輸吧,這幾年我自己賺的錢還用不完呢。”父親露出他招牌擬的傻笑,説:“這是你的錢,是從你這四年生活費中剋扣下來的。”

見我愣着,母親呵呵笑了,説:“實話告訴你吧,你爸至今麻將都認不清,還輸什麼錢啊?都是他的鬼點子……”母親還告訴我,當年引導我走出“苦戀”泥淖的那兩份報紙,是父親花了幾千塊錢先請人寫文章,再到印刷廠印的……

剎那間,我熱淚盈眶。與此同時,我明白了:在兒女面前,父親甘願做傻瓜。

不要和老鼠比賽

有一次,一隻鼬鼠向獅子挑戰,要同他一決雌雄。獅子果然的拒絕了。“怎麼,”鼬鼠説,“你害怕嗎?”

“非常害怕,”獅子説,“如果答應你,你就可以得到與獅子比武的殊榮;而我呢?以後所有的動物都會恥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你如果與一個不是同一重量級的人爭執不休,就會浪費自己的很多資源,降低人們對你的期望,並無意中提升了對方的層面。同樣的,一個人對瑣事的興趣越大,對大事的興趣肯定就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的問題,人們就越關心瑣事。這就如同下棋一樣,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會很輕鬆,你也很容易獲勝,但永遠長不了棋藝,而且這樣的棋下多了,棋藝會越來越差,所以好棋手寧可少下棋,也儘量不和不如自己的人較量。威廉·詹姆斯説過:“明智的藝術就是清醒的知道該忽略什麼的藝術。”不要被不重要的人或事過多打擾,因為“成功的祕訣就是抓住目標不放”。

第三塊磚

那是初中時的一堂翻越障礙牆的軍訓課,因為我們這些學生個子都太矮小,教官在障礙牆前的起跳處摞起了兩塊磚,又在上面蓋了一塊帆布。同學們雖説動作不算規範,但都相繼翻了過去。

輪到我了,我是班裏最矮的,緊張的心怦怦亂跳。默默重複着教官講解的要領,開始助跑、起跳、搭手、抬臂……沒等手臂抬上障礙牆,我就滑跌了下來。當我在教官的命令聲中第三次滑跌到地上時,眼前那兩米多高的障礙牆在我心裏已成為一座高山,無法翻越。我仰面躺着,泄氣極了。

“再來一次!”教官喝令着。“能加一塊磚嗎?”我試探着請求。教官深思片刻,點頭應允。教官擺放第三塊磚時,我已重新站到了起跑處。深吸一口氣,助跑。起跳、搭手、抬臂、跨腿……我終於站到了障礙牆的另一面。“就差一塊磚。”我嘀咕着。教官一臉嚴肅地把我叫到障礙牆前,示意我揭去覆蓋磚塊的帆布。我莫名其妙地伸出手,然後,我驚呆了!帆布下面,摞着的依然只是兩塊磚,第三塊磚平放在後面。“其實,第三塊磚就在你心裏。”

教官的河南口音從此迴盪在我的生命中了。

許多時候,我們對自身能力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常常希望依仗身外的幫助。而一個人躺倒之前總是信心先躺倒的。所以,戰勝困難,首先就是戰勝自己。

餘地

清末重臣曾國藩是一個非常善於容人的人,他主張為人處事要“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待人接物時多為對方留出一點餘地。對於年輕人而前,這一點尤為重要。

對於身處廟堂之上的曾國藩來説,趨炎附勢之徒自然不會少,其中不乏熱衷於宦途卻又故作清高的所謂“大儒”。但是曾國藩依然將他們接納下來倍加禮遇。

很多人對曾國藩的舉動非常不解,其中便有一個叫李鴻裔的年輕人。他看不慣這些號稱理學大師的腐儒們平時“坐議立談,無人可及”,有事時卻“臨機應變,百無一能”。但是雖然他多次向曾國藩諫言,但曾國藩卻依然故我,並不多加解釋。

某一日,李鴻裔在曾國藩的文案上看到一位大儒寫的一篇文章《不動心説》,文中為了標榜自己的清高,寫了這麼兩句:“將吾置於二八佳人之側,問吾動好色之心否乎?曰:不動;又使吾置於紅藍大頂之旁,問吾動高爵利祿之心否乎?曰:不動。”李鴻裔為譏諷這個言不由衷的大儒,信筆在文章的後面題到:“二八佳人側,紅藍大頂旁,爾心都不動,只想見中堂。”題罷揚長而去。

當晚曾國藩見到了這篇文章和李鴻裔的題字,命人立刻將李鴻裔召來訓之:“雖然這些人多為欺世盜名之徒,言行不能坦白如一,但他們之所以還能夠獲得豐厚的待遇,憑藉的正是這些虛名,可是你一定要揭露他們,使他們失去了衣食的來源,那麼他們對你的仇恨,決不是言語之間就可以化解的,那麼這不是自取禍端麼?”李鴻裔聞之不禁汗顏,明白了曾國藩此舉的意圖,從此開始注重“內斂”。

人的腳踏踩的地方,不過幾寸大小,可是在咫尺寬的山路上行走時,很容易跌落於山崖之下,從碗口粗細的獨木橋上過河時,常常會墜入河中,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腳的旁邊已經沒有了餘地的緣故,人若想在社會上站穩腳跟,也是這個道理。

對於喜歡“仰天大笑出門去”的年輕人來説,謹慎慎言行,多為對方留下一些餘地,對於為人處世是很重要的。餘地是相互的,留給別人的同時,也留給了自己。

“怕”讓你成功

老同學聚會,誰也沒想到馬小華是混得最好的人,但更沒想到的是:從畢業至今,他竟然在一家公司做了十年!十年,現在還有誰會在一家公司呆上十年?能呆上五年就已經是奇蹟了。他現在是一家外資企業的生產部經理,年薪30萬,他是自己開小車來的,全班僅他一個,我們齊聲向他計教成功之道,誰知他的答案只有一個字:怕!

他説其實我也曾想過換環境,但一想到新的地方還得熟悉,再説找工作太難,而且你不能保證新工作會比原來的好,我就怕了。怕折騰,與其這樣,倒不如把找工作的精力放到現在的工作上,多學點。我在生產線呆了五年,然後當技術員兩年,後來是副經理,現在把副字去掉了。兄弟們,熬吧,別一山望着一山高,熬時間長了,機會也就有了。我是我們公司所有技術人員中學歷最低的,但我在公司的時間最長,我有着別人無法比擬的工作經驗,我甚至熟悉機牀上每一顆螺絲釘,沒有誰比我對公司的生產線更瞭解,所以我當了經理。

真的,其實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你執着,踏實地走穩每一步,就一定有回報的那一天。

永爭第一

在大學時,給我們上課的萬教授,經常會有一些看似漫不經心的提問。

有一次,萬教授問道:“世界第一高峯是哪座山?”如此小兒科的問題也搬到大學課堂?大家當然不屑一答,僅用最低的分貝附和:“珠穆朗瑪峯。”誰知教授緊緊接着追問:“世界第二高峯呢?”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爭辯道:“書上好像沒有見過!”教授不置一詞,再問;“那麼,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是誰?”不料,此次沒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了加加林,而是因為大家知道教授的下一個問題,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個人是誰。於是,教授又自鳴得意地提了幾組類似的問題。非常奇怪,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几乎沒有人不知道,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卻幾乎沒有人知道。

萬教授很高興,似乎成功完成了一項艱鉅的任務。我們卻莫明其妙,不知教授玩什麼花招兒。幸好教授轉過了身,黑板上飛快出現一行字:屈居第二與默默無聞毫無區別!原來,教授是在鼓勵我們要永爭第一呀!

教授接着陳述了他的一項實驗結論。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學生毫無順序地進入一個寬敞的大禮堂,並獨自找個座位坐下。反覆幾次後,教授發現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學生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學生似乎特別鍾情於後面的位置,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十年後,教授對他們的調查結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教授還講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視為“人才伯樂”的原因,就是應用了這個結論。教授受託為某公司招聘人才時,總會讓那些應聘者莫明其妙地選座位。教授淡然一笑:“其實,那些應聘者知識實力相差無幾,我哪裏知道誰是千里馬,我不過知道誰愛坐前排罷了。”

最後,教授語重心長地説道:“不是説一定要你們搶坐前排,而是説這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十分重要。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們一定要有永爭第一的精神狀態,才會不斷進步,達到事業的高峯!”

真正的男子漢

如果在眾人六神無主時,你能鎮定自若而不是人云亦云;

如果被眾人猜忌懷疑時,你能自信如常而不枉去枉加辯論;

如果你有夢想,又不迷失自己;

如果你有神思,又不至於走火入魔;

如果你在成功之中能不忘形於色,而在災難之後也勇於咀嚼苦果;

如果你聽到自己説出的奧祕,被無賴歪曲成面目全非的魔術而有怨艾;

如果看到自己追求的美好破滅為一堆零碎的瓦礫,也不説放棄;

如果你辛苦勞作,已是功成名就,為了新目標你依舊冒險一搏,哪怕功名成為烏有,即使慘遭失敗,也仍要從頭開始;

如果你跟村夫交談而不變謙恭之態,和王侯散步而不露諂媚之顏;

如果他人的愛憎左右不了你的正氣;

如果你與任何人為伍都能卓然獨立;

如果昏惑的騷擾動搖不了你的意志,你能等自己平心靜氣,再作答對。

那麼,你的修養就會如天地般博大——

而你,就是個真正的男子漢了,我的兒子!

降低你的事業野心

一位年輕人去一家知名公司應聘,主考官問:“你認為自己的能力在本公司可以任什麼職位?”

年輕人捫心自問,覺得自己的個性、經驗以及能力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欠缺,還不具備對別人發號施令的資格,於是很誠實地回答:“普通職員。”

而其他應聘者都無一例外地回答是“總經理”,理由是受到拿破崙一句名言的影響:“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個好士兵。”這位年輕人想,只有自己是“不想做總經理的職員”,主考官一定會認為自己“不是個好職員”,看來被錄取是沒有希望了。可是,他竟然第一個被錄取!主考官説:“我們面試過所有應聘者後發現,這裏有30多位‘總經理’,所以我們決定首先錄用你,因為30多位‘總經理’至少需要一位‘普通職員’!”

試着降低你的物質目標及事業野心,往往會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新機會。

口才決定命運

前不久,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做了一個“楊利偉怎樣成為我國進入太空第一人”的節目,被採訪的航天局領導説了三個原因:一是楊利偉在五年多的集訓期間,訓練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二是楊利偉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特別強,在擔任殲擊機飛行員時,多次化解飛行險情;三是他的心理素質好,口頭表達能力強,説話有條理、有分寸。有以上三個優勢,楊利偉最終通過了1600人——300人——14人——3人的淘汰考驗。

航天局領導還透露了這樣一個細節:在最終確定三人為首飛候選人之時,三人各方面都十分優秀,難分高下,只是考慮到作為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將要面對全世界的矚目、接受新聞媒體的採訪,還將進行巡迴演講,才最後決定讓口才好的楊利偉首飛。

第三點原因令收看此節目的我感觸頗深。口才竟然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可見“莫以善小而不為”的古訓是多麼富有人生哲理。節目中還介詔:楊利偉認為航天無小事,所以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做好。學技術、學政治是如此,訓練後的總結會、訓練小結也是如此。在總結會上,楊利偉準備充分、積極發言,發言條理清晰,邏輯性強,再加上不慌不忙,故而給領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當口頭表達能力作為選擇的一個重要條件時,天平就偏向了楊利偉。

需要膽識

一個園藝師向一個日本企業家請教説:“社長先生,您的事業如日中天,而我就像一隻蝗蟻,在地裏爬來爬去的,一點沒有出息,什麼時候我才能賺大錢,能夠成功呢?”

企業家對他和氣地説:“這樣吧,我看你很精通園藝方面的事情,我工廠旁邊有2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就種樹苗吧!一棵樹苗多少錢?”

“40元”。

企業家又説:“那麼以一平方米地種兩棵樹苗計算,扣除道路,2萬平方米地大約可以種2.5萬棵,樹苗成本剛好100萬元。你算算,3年後,一棵樹苗可以賣多少錢?”

“大約3000元。”

“這樣,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都由我來支付。你就負責澆水、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有600萬的利潤,那時我們一人一半。”企業家認真地説。

不料園藝師卻拒絕説:“哇!我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我看還是算了吧。”

是呀,一句“算了吧”就把到手的成功機會輕輕地放棄了,我們每天都夢想着成功,可是機遇到來的時候,卻不敢去嘗試,只有對失敗的顧慮,以致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一句話,成功是需要膽識的,要敢於嘗試!

捷徑

一次看“動物世界”,大羣羚羊集體過河,開始的時候,它們亂糟糟的,先來的羊散佈在河岸,各自尋求過河之路。水深的地方,走着走着,羚羊就沒了。漸漸地,後來的羚羊就集中在水淺的“碼頭”。顯然,“先驅”們的經驗被後來者看見、效仿了。而後來的羚羊並沒看見“先驅”們如何過河,只是隨大流。

但是,雖然找到了捷徑,還是有羚羊喪生,因為那地方藏着一些大鱷魚,先來的羚羊看見大鱷魚都很警惕,過河時速度較快,儘量避開那些血盆大口;而後來的羚羊只看見眼前黑壓壓的同胞,不知道鱷魚的存在,沒什麼警惕性,於是,鱷魚的偷襲每每都能得逞。

一次和朋友們去山裏玩耍,遊人如織。下山的時候,面前出現一條羊腸小道,像是山民常走的捷徑。大家很高興,決定沿此道盡快下山。

不足十分鐘,遠遠地就能看見山下的停車場了。果然是條捷徑!正當大家慶幸時,眼前出現一道斷崖,而捷徑在此一拐,伸向遠方的一座小山村。大家一籌莫展,只得先向山村方向走,中途再踏上另一條小道……彎彎曲曲地,浪費了許多力氣才到達目的地。

山民知道每一條捷徑通向何方,他們走起來,就是捷徑;而我們追求“捷徑”的心態,一開始就是踏上彎路的前兆。有時,走捷徑也是需要經驗的。就像羚羊,只知道捷徑可過河,卻不知道那裏有鱷魚,這時的“捷徑”,只怕比彎路更“彎”。

對於人來説,趁年輕時多走點彎路,未嘗不是好事。因為彎路賦予我們走捷徑的經驗。

三分之一效應

前兩天在大學生電影節的頒獎閉幕式,晚會上必定是明星聚集,大家都想一睹他們的風采。可是我們班僅有兩張票,人多票少,只好抽籤。班長把籤排成一排,讓大家抽籤,為了以示公平,她讓同學先抽,剩下一張才是自己的。大家一個個把籤抽走,全是空白,最後,僅剩第一張和最後一張,兩張都寫着“有”字,班長這個鐵桿的電影迷和倒數第二位同學如願以償地得到了票。班長並沒有刻意作弊。但卻利用了一個小小的.心理戰術。雖然事後,大家頗有不服,但都是學心理的,看到班長能如此活學活用,倒也無話可説了。

班長利用的心理戰術在心理學上被稱作“三分之一效應”。拿抽籤一事來説,雖然大家覺得每一張籤的“中彩率”都差不多,但對第一張和最後一張大家在心裏都會有點兒抗拒,總認為不可能那麼巧,兩張票正好落在了最後和最前!於是在沒有特殊提示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覺得從中間隨手抽一張的“獲獎率”要大一些,而大家的這一心理,恰恰被班長所利用。

其實在生活中,“三分之一效應”起作用的地方是很多的。最典型的就是顧客對於店鋪的選擇。設想在一條商業街上,有一排服務質量相差無幾的店鋪,你來估摸一下哪一個店鋪生意好一些呢?也許你會認為是第一家,因為它可以截住顧客。實際上,當顧客走進一條商業街的時候,通常是不可能在第一家店鋪成交的,他總認為前方有更合適的。那會不會是最後一家呢?通常情況下也不會,因為一旦前方沒有了可供選擇的店鋪,顧客會產生一種後悔心理,覺得前邊看過的似乎更好一些。如果這條街是一眼看到頭的,通常情況下,分別處於街道兩頭三分之一位置的店鋪更容易被選中。

如此看來,第一名未必永遠都獲勝!明白了三分之一效應的你,快快開動腦筋,讓它為你“創利”吧!

種地的智慧

我家有一塊地,夾在別人的地中間,東邊是張家,西邊是李家。三家人的地其實是連在一起的,並沒有明顯的界線,只是在地頭立一塊石頭作為標誌,因此,在地中間我佔你一犁,你佔我一鋤並不奇怪。

有一年春天,我跟父親去種地,他犁地,我播種。我看見父親犁到與張家交界的地方時,往自己的地裏讓了一犁。當父親犁到與李家交界的地方時,我想他也會讓一犁的,可是父親不但不讓,反而犁過界一犁去了。我問父親:“爸,幹嗎要佔李家一犁地?”父親説:“我根本不想佔他的地。”我責怪説:“你明明犁過界一犁了,還説不想佔。”父親説:“過一月你再來看看就知道了。”

一個月後,我又跟父親到地裏,地裏的莊稼長得有半尺高了,綠油油的。我發現東邊的張家也讓了我們一犁,這樣,兩家的地之間就有了一條通道,進出十分方便。而在西邊,李家的莊稼和我們家的莊稼貼在一起生長,別説通道,連放腳的地方都找不到,只是根據莊稼的品種不同,才能看得出界線在那裏。這也難怪,父親犁過人家的邊界一犁,人家當然就不會再留通道了。可是父親説:“你仔細看看,李家是不是佔了我們家兩犁地。”我蹲在地頭,依照那塊做標誌的石頭瞄了瞄,嘿,還真是李家佔了我家兩犁地。

我問父親:“當初明明是你犁過界一犁的呀,現在怎麼變成他們佔我們兩犁了?”父親説:“我們西邊這位是強鄰,又不講理,又貪心,雞蛋過手輕三分。李家佔過我們不少地,有一陣他們還老想移動那塊分界石。我犁過界一犁是警告他們:老子不是好欺負的!如果我不是年年警告他們一犁,我們這塊地早就沒有了。”我氣憤地説:“爸爸,我們找李家論理去。”父親説:“那樣就弄僵了,畢竟是同村人,低頭不見抬頭見,鬧僵不好。”

父親不但不找李家論理,見了面還會親熱地打招呼,偶爾也在一起喝酒。但每年春天,父親必然早早去犁地,越界一犁,給李家一個警告。

我原本以為,種地只是種莊稼而已,現在才明白,種地和做人和治國競有相似之處:不但要善待友鄰,更要不畏強人。這需要智慧和勇氣。

逆流而上的石獸

從前,滄州南有一座臨河寺廟,廟前有兩尊面對流水的石獸,據説是“鎮水”用的。一年暴雨成災,大廟山門倒塌,將那兩尊石獸撞入河中。廟僧一時無計可施,待到十年後募金重修山門,才感到那對石獸之不可或缺,於是派人下河尋找。按照他的想法,河水東流,石獸理應順流東下,誰知一直向下遊找了十里地,也不見其蹤影。這時,一位在廟中講學的先生提出他的見解:石獸不是木頭做的,而是由大石頭製成,它們不會被流水沖走,石重沙輕,石獸必然於掉落之處朝下沉,你們往下游找,怎麼找得到呢?旁人聽來,此言有理。不料,一位守河堤的老兵插話:我看不見得,凡大石落入河中,水急石重而河牀沙鬆者應求之於上游。眾人一下子全愣住了:這可能嗎?老兵解釋道:“我等長年守護於此,深知河中情勢,那石獸很重,而河沙又鬆,西來的河水衝不動石獸,反而把石獸下面的沙子沖走了,還衝成一個坑,時間一久,石獸勢必向西倒去,掉進坑中。如此年復一年地倒,就好像石獸往河水上游翻跟斗一樣。”眾人聽後,無不服哉。尋找者依照他的指點,果真在河的上游發現並挖出了那兩尊石獸。

石獸逆流而上,實乃一個沉甸甸的忠告:別過於依賴常識常理,它們絕非適用於任何場合。想有不為俗見所左右的獨立意識,必須別具慧眼。那位守河堤的老兵就是這樣一個聰慧之人,他的目光不僅搜索河面,而且透過水流看到了河底,看到了河底石獸的動態和“活動軌跡”。守堤人的眼光所以那麼“兇”,蓋因其長年守護於此,常與湍急的河流打交道,專注於水情,且善於觀察,善於動腦,故能洞悉河中情勢和石獸走勢,悖理見智,真知灼見只能出自實踐,出自客觀存在和理性思考,而不可能出自想當然。

潛探一下歷史的河流與人生的河流吧,其間逆流而上的,何止石獸。

人生的意義

不管你是否準備好,有一天一切都會結束。不再有旭日東昇,不再有燦爛白晝,不再有一分一秒的光陰。你收藏的一切,不論是彌足珍貴的還是已經忘記的,都將留給別人。

你的財富、名望和世俗的權利都將變成細枝末節的事情,不管你擁有的還是虧欠的,都不再重要。

你的嫉恨、冤仇、挫敗和妒嫉之心終將消失。

同樣,你的希望、雄心、計劃和未竟之事都將終止。曾經無比重要的成敗得失也將褪色。

你來自哪裏,用什麼方式生活都不重要了。

你是貌美如花還是才華橫溢也不重要了。你的性別、膚色、種族都無關緊要了。

那麼什麼變得重要了呢?你有生之日的價值怎麼來衡量呢?

重要的不是你所買到的,而是你所創造的。

重要的不是你所得到的,而是你所付出的。

重要的不是你的成功,而是你的價值。

重要的不是你學到的,而是你傳授的。

重要的是你每一次正直、憐憫、勇敢和犧牲之行為能夠使人充實,讓人強大或是能夠激勵他人,讓他們以你為榜樣。

重要的不是你的能力,而是你的性格。

重要的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在你離開時,有多少人感到這是永久的損失。

重要的不是你的記憶,而是愛你的人的記憶。

重要的是你為人所懷念的時間有多長,重要的是誰在懷念你,重要的是他們為什麼要懷念你。

讓我們的一生不是因為偶然而變得重要,不是因為環境而變得重要。而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選擇讓自己的生命有意義。

毛竹是一種生活在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竹子。在它一生中的最初5年裏,你幾乎觀察有到它的生長,即使生存環境十分理想也同樣如此。

但是,只要5年一過,它就會像被施了魔法一樣,開始以每天兩面三刀英尺(1英尺約合0、3米)的速度急速生長,並在6個星期之內長到90英尺的高度。當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長所依賴的是它那長達幾英里的根系。其實,早先看上去默默無聞的它一直都在悄悄地壯大它的根系,它用5年的時間武裝了自己,最終創造了自己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