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漫漫古村路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46W

我愛回老家看看,黃檀硐是我的老家。

漫漫古村路隨筆

我愛徜徉在古村之中,我享受被古村文化緊緊擁抱的感覺。

黃檀硐就是這麼一座景觀古村落,一座年逾800的古村。它身處大山之中,封閉幽靜,四面環山,在過去只有四座寨門與外界相通。村中的景色堪稱一絕,龍遊溪穿村而過,溪畔分佈着大片稻田,穿過田垟中的石徑,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座明清時期的老房,石牆、灰瓦、石階、石徑,處處充滿着石頭的氣息,這裏可説是用石頭砌成的古村落。2007年,它憑藉着“村古,林茂,水美,石奇,硐怪”的特點,被評為中國首批景觀村落。

身為一名家鄉人,自豪感油然而生。小學時期的節假日,我常會邀請好友來黃檀硐領略它的自然之美。看龍遊溪的活潑與澄澈,看溪旁竹林的清幽,看谷中瀑布的壯觀……但隨着年齡的增長,我覺得比自然之景更美的是這座古村積澱數百年的文化。

上初中之後,我會常回古村看看,領略黃檀硐古老而留存尚好的民俗文化。

春節期間的古村是最有文化味兒的。每年正月初,村民會打造一條講故事的“首飾龍”,龍的身體分四層,共有近百個樓閣,向我們介紹了農村生活、民俗文化、歷史典故等。通電之後,樓閣中的人物就開始活動,讓人身臨其境。“板凳龍”也是必不可少的,它長30米,龍身是由一節一節木板連成的,每隔一米會點小花燈。夜晚,全村的青年男子、老漢,穿着統一的制服,抬着這條長龍,時起時落,意在祈求村中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

元宵節也絲毫不遜色。“踏紅”是黃檀硐一項元宵節特有的習俗,就是在祠堂前點燃火堆。據説,大火堆中的火,燒得越旺,人們在新的一年中的生活、生意、財運等,就會越來越順利。有的村民還會把自己的手腳放在火堆上薰一薰,希望這火可以薰去自己身上的晦氣、黴氣,薰出好運,開始新一年的生活。

深秋的古村黃檀硐,是一個靛青飄香的時節。2010年5月,黃檀硐藍夾纈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退隱的“打靛青”手藝重出江湖。製作靛青染料的第一步是“打靛花”,用靛耙反覆地擊融有靛青的.水。慢慢地,圓形的靛缸裏便浮起一層厚厚的泡泡,藍盈盈的,由深到淺自然漸變。然後再在泡沫中加入菜籽油,耐心地攪拌,靛缸裏的泡泡不見了,呈現出柔若絲綢的旋渦。再經過幾小時的沉澱,以及其他數道手藝,過濾後的靛青水就是製作藍夾纈的染料了。

每一個節日,黃檀硐總能給我帶來不一樣的精彩,年年如此,可我從不會看厭,因為這些“精彩”經過了時間的考驗,是遺留下來的珍貴文化精髓。

2012年8月,我突發奇想,為什麼不用筆將它們記錄下來呢?我便和爸爸媽媽深入黃檀硐村,開啟了一次真正的古村之旅。在這次旅程中,我挖掘了更多的古村文化之美,一年之後,一本凝聚着黃檀硐山水文化、歷史文化、民俗文化的《老家黃檀硐》,成功面世。

同年10月31日,中央電視台4套欄目《遠方的家》之《百山百川行》攝製組來到樂清拍攝,我有幸帶領攝製組到黃檀硐進行古村之旅。我將古村的風景名勝和文化精髓相融合,將自己從小到大在古村的遊歷濃縮成為期兩天的行程,我希望更多的人能像我一樣,感受到古村黃檀硐所藴含的深厚的文化積澱。

高中了,我依舊常回古村看看,看看一座座與古村年歲相當的古建築,搜尋塵封其中的古建築文化。

踏入深陷山隘之中的古寨門,聽老婆婆講述當年古寨門保衞古村的英勇事蹟;叩響“盧文周宅”暗褐色的大門,感受老宅中斗拱、鏤花等的精妙手藝;走進下垟大宅,遙想昔日各地商人前來搶購靛青的盛況,以及六十多口人坐在大院中的其樂融融;對着小道旁的“玉米牆”發呆,我彷彿走進了石牆細密的紋路之中,對着飽滿的“玉米粒”垂涎三尺……

但是,隨着時間的流逝,村中許許多多的老房子,已經成為了永遠的過去,歷經滄桑的它們倒的倒,塌的塌,留給遊客遐想的只有那一堆堆交織錯雜着的暗褐色的腐朽了的古木。更有一些無知的村民,將格格不入的現代元素,強行加入古村,破壞甚至取代了古建築原本的簡樸。

常回古村走走,我用文字和照片記錄塵封的鄉土文化,記錄隨時可能消失在視線裏的古建築,喚醒人們保護古村文化的意識,讓古村文化能夠成為一個永恆的話題,而不是在數年之後成為你我腦海深處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