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生活隨筆:聊聊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1.54W

端午假期因為要健身,所以就沒跑出去玩,索性就在咖啡館看了幾本書,一本是白巖鬆的《白説》,一本是陳志武的《金融的邏輯》,還有一本是《李光耀回憶錄》。可惜的是隻有《白説》看完了,而且也就花了兩個下午。説來也是湊巧,那天下午健身完想看點輕鬆的書,就翻到了剛在京東上買的這本《白説》,然後就看上癮了,晚飯都比平時晚了好一會才去吃,在意猶未盡之時,覺得還是寫一篇文章記錄一下。

生活隨筆:聊聊

書讀久了,總會信點什麼

白巖鬆出生在內蒙古海拉爾的一個小縣城,用他的話説就是他只能看到三天前的報紙,由於母親是一位老師,因此白巖鬆可以到市裏的兩所圖書館借書,那些書讓他知道這個世界比草原更寬廣。八十年代是屬於物質極度匱乏,而精神世界和文化領域全面打開的時代,搖滾音樂、古龍、金庸、瓊瑤屬於那個時代的流行符號,《復活》、《安娜·卡列尼娜》、《寬容》等都需要排隊才能買到,如果你沒寫過兩首詩,在當時簡直沒法混,想來比起我們現在,那個時候的人們對閲讀更多的是一種由衷的喜歡吧。白巖鬆有一段對詩歌的評述:中文有無限可能,每一個玩文字的人都有可能有一個新的發明。詩歌卻能從無限可能中,寫出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文字。

唐浩民的《曾國藩》讓二十五歲的白巖鬆慢慢懂得如何去理解那些要採訪的厚重人生。曾國藩一生的最頂點,就是皇帝請他吃了飯,他坐在皇帝的側面,風光如臨巔峯,又伴生着很多焦慮,其實生命每一處都是掙扎。通過與別人對話,讀別人的故事,也跟自己對話,豐富自己的人生。

很多書在不同的年齡是可以讀出不同的味道的,《道德經》讓三十多歲的白巖鬆慢慢地開始思考人性和死亡。所謂上善若水,水的特質,是利萬物而不害他,願意往人們都不願去的地方,不強攻,順勢而為;所謂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不管多大的風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終有停止的時候;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閲讀可以幫你打開世界,走出自己狹窄的空間。它與你的情緒產生共鳴,陪伴你度過一端時光,讓你品味出無用為大用的樂趣。它帶你面對內心,面對人性,面對生命。它還可以提供智慧、撫慰和解決之道,在你行走艱難時,為無門之處開門,讓無光之處有光。

文字停止之處,音樂開始了

白巖鬆是一個古典音樂愛好者,對莫扎特、巴赫、肖邦、舒伯特等也是欣賞有加。書中提到了他採訪哲學家趙鑫珊的一對問答,問:"為什麼現在的科學技術進步這麼快,但是這個世紀的人依然需要好幾個世紀之前的音樂來撫慰心靈",答:"人性的`進化是很慢很慢的",或許當全世界都向你背過身去的時候,音樂依然會固執地守在你身邊。

其實在音樂的世界裏不用刻意去懂,只需要去靜靜的聆聽,當某個音符戳中你的內心深處時,一切會顯得那麼自然和平靜。當文字停止的時候,音樂就開始了。

李宗盛曾説:音樂是一個時代的反映,什麼樣的時代對應着什麼樣的音樂。

中國人不缺德,可是缺啥?

"小悦悦"事件、寶馬車碾童事件,還有一起又一起摔倒老人訛詐攙扶者的案例,讓大家覺得中國人的道德底線一塌糊塗。可是深層次的原因我們可曾探究過,摔倒的老人為什麼訛詐就他的人?因為大部分老人沒有醫療保險,他摔倒在地不能動彈的時候,最大的痛苦還不是來自肉體——中國的父母心疼孩子啊,腦子裏蹦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是,孩子要給自己掏錢治傷,少則幾千多則上萬,他扛不住——在他之前他可能行了一輩子的善,但是這一瞬間都不存在了,他像抓救命稻草一樣抓住了扶他起來的人。如果中國的老人都有醫療、養老保險,還會發生這麼多起訛詐事件嗎?

中國人不缺德,缺的就是讓"德"展現出來的制度保障與大環境。所有糟糕事件的發生,都是在強迫我們去提高基礎保障和社會綜合配套設施。人們站在道德的立場上談論道德,沒有意義。

醫生在替"醫改"背黑鍋

這兩年陸續發生了一些患者暴力傷醫事件,有很多人幸災樂禍,發生這樣的事情,白巖鬆説:我們都是兇手。我們自己是什麼樣,中國就是什麼樣,不要苛責政府的無作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

如果每一個醫生一上午看五六十個病人,水也不敢喝,廁所都沒法上,如何做到耐心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聲音?如果做一台手術只有一百多塊錢,但一個支架利潤可能就是幾千塊錢,你會作何感想?如果在自己的醫院做一台手術只有一百多塊錢,走穴去另一家醫院,能賺一萬多塊錢,我們有什麼資格要求人性在這樣扭曲的制度裏必須高尚?坦白説,目前社會上出現的相當多的醫患關係,是在替醫療改革行進速度太慢揹着黑鍋。

結語

白巖鬆在書中還講了歲月、價值、溝通、態度和時代的很多話題,我只是寫了一些對我有震撼的文字和觀點。最後用一段白巖鬆關於閲讀的話結尾吧,真正使閲讀成為一種深刻而愉悦的體驗的,是你從中找到了自己,塑造了自己;而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閲讀和記住的書,都是因為其中藴藏着未來你更期待的那個自己。

Tags: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