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隨筆

別把教育簡單化教育隨筆

欄目: 隨筆 / 發佈於: / 人氣:5.77K

“別把教育簡單化”這個道理人人都懂,也人人愛説,因為這是常識。大家都明白教育是複雜的,誰也不會説:“我要把教育簡單化!”但實際上.把教育簡單化的事例比比皆是。

別把教育簡單化教育隨筆

教育真的可以那麼“簡單化”嗎?

總有人喜歡歸納出這樣“規律”那樣“法則”,似乎教育只要“遵循”這樣的“規律”或“法則”,任何難題便迎刃而解,甚至無往而不勝。

比如,被許多教育者津津樂道並視為圭臬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就是把教育簡單化的一個典型。所謂“皮格馬利翁效應”,互聯網上是這樣解釋的:“你期望什麼,你就會得到什麼,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滿自信地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地,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斷地受到阻力,這些阻力就會產生。成功的人都會培養出充滿自信的態度.相信好的事情一定會發生。”

“皮格馬利翁效應”又叫“羅森塔爾效應”。據説1960年代.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煞有介事地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教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

瞧,原來教育是這樣簡單啊!

信任和期待只是促使學生轉化的條件之一

我絲毫不否認信任和期待對學生所起到的暗示與激勵作用。實際上,我們在教育中也經常以信任和期待去提升學生的自信,從而促使他們進步。問題是,信任和期待只是促使學生轉化的條件之一,而不是教育的全部。所謂“皮格馬利翁效應”之所以荒唐,就是因為它把話説絕對了,把教育成功的諸多複雜原因,僅僅歸結為一個原因——期待與信任。因此,我甚至有理由懷疑“羅森塔爾效應”是一個彌天大謊。假如現在誰能夠僅僅靠信任與期待就創造如羅森塔爾那樣的奇蹟——比如,乾脆將羅森塔爾那個實驗.在中國任何一所小學重演一遍,如果真的“奇蹟出現了”,那我隨時收回自己的“狂妄的懷疑”。

孩子的創造力和排名、成績無關

你們看,連“著名心理學家”——而且還是“美國的”——都如此這般地把教育簡單化,何況普通老師呢?

又比如,十多年前有人提出了所謂“第十名現象”,説是在跟蹤觀察了多少多少學生之後,發現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即那些成為“棟樑之才”的孩子,讀小學中學時每次排名往往是第十名左右。相反,那些當年成績數一數二的優秀學生,長大後卻淡出優秀行列。甚至在其後的升學和就業等方面屢屢受挫。許多專家也“深刻分析”説,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學生雖然成績普通,但大都個性比較活潑、靈活性強,讀書較為輕鬆,且興趣廣泛。老師不大注意這批學生,反而培養了他們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和創作的潛力;同時,由於他們沒有爭一二名的'心理壓力,讀書心態較健康,不會只懂強記死背以應付考試,令他們有充足的後勁,進步和成才的概率也就相應提高,云云。

我從教三十多年了,怎麼也沒感覺到有什麼“第十名現象”。無論哪一屆的學生來看我,我很少把學生們現在的出息與當年的成績、名次相聯繫。如果真要聯繫,應該説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成就卓著的和“一般化”的,的確還真找不到什麼“規律”,更談不上什麼“第×名現象”。

孩子不能簡單地被歸類

教育的確不是那麼簡單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世界甚至宇宙。在從教三十多年的歲月裏,每帶一個新班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用上個班的“豐富經驗”“現成方法”等等來“重複昨天的故事”。我什麼方法都用過,但從來沒有也不可能“一招鮮吃遍天”。我也幾乎(本來這裏可以把話説絕對些,但為了謹慎我還是用了“幾乎”這個詞)沒有複製過自己教過的任何一個班,而是讓每個班都是唯一的。因為教育是千變萬化的,十八般武藝都得用上:孩子是獨一無二的,只能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如果一定要説規律的話,這也許就是教育的“規律”。

Tags:隨筆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