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寄語

幼兒園教師對家長寄語

欄目: 寄語 / 發佈於: / 人氣:8.88K

導語:幼兒園老師以孩子的口吻,巧妙地提醒父母,每一顆幼小的心靈都需要被認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師家長寄語,歡迎大家閲讀與借鑑!

幼兒園教師對家長寄語

幼兒園教師對家長寄語(1)

1. 別溺愛我。我很清楚地知道,我並不應該得到每一樣我所要求的東西,我哭鬧不休其實只是在試探你。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大多數時候,對於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其實心裏是有底的。無理取鬧往往是為了試探父母的底線。一旦你輕易妥協,孩子就會得寸進尺。拒絕與約束,本來就是愛的內涵之一。

2. 別害怕對我保持公正的態度,這樣反倒讓我有安全感。

父母要做到對自己的孩子以及別的孩子一視同仁,久而久之,孩子會知道自己做對了能得到表揚,犯了錯要受批評,明確了對錯的界限,心裏自然會有安全感。

3. 別讓我養成壞習慣,在年幼的此刻,我得依靠你來判斷和培養。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好習慣要靠父母從小培養。

4. 別讓我覺得自己比實際的我還渺小,它只會讓我假裝一副超出我實際年齡的傻樣。

別小看了孩子,孩子沒有被世俗污染的心靈有着大人難以企及的純潔和智慧。

5. 可能的話,儘量不要在他人前指出我的錯誤,我會感到很沒面子,因而和你作對,你私下的提醒,效果會更好。

小孩子也有自尊心,“當面教子背後説妻”並不全對,教子也要顧及孩子的臉面。

6. 別讓我覺得犯了錯就是犯了罪,它會削弱我對人生的希望。

我們大人犯了錯,常常很容易就找理由開脱,原諒了自己;既然如此,更應該對孩子抱有一顆寬容之心,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在錯誤中成長,而不要一味地批評。

7. 當我説“我恨你”的時候別往心裏去。我恨的絕對不是你,我恨得是你加在我身上的那些壓力。

氣頭上的話不要記得太深,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永遠不要讓事情發展到讓孩子口不擇言的程度。

8. 別過度保護我,怕我無法接受某些“後果”。很多時候,我需要經由痛苦的經歷來學習。

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永遠長不大的,也難有自己的主張。讓孩子逐漸獨立於父母才是你的職責所在。

9. 別太在意我的小病痛。有時候,我只是想得到你的注意而已。

孩子本能地會用裝病來引起父母的注意(就像老婆也會用這種辦法引起老公的注意)。出現這種情形,要檢討自己是不是冷落了孩子,沒有對孩子給予足夠的關注

10. 別對我嘮叨不休,否則我會裝聾作啞。

想要孩子聽話,大人要會説話。孩子同樣不會喜歡喋喋不休的父母。

11. 別在匆忙中對我允諾。請記住,當你不能信守諾言時,我會難過,也會看輕你以後的許諾。

言而有信,這是讓孩子聽父母教導的最有效的手段,但是大多數的父母都做不到,所以大多數的孩子都不聽話。

12. 我現在還不能把事情解釋得很清楚,雖然有時候我看起來挺聰明的。

孩子常常為了解釋一件事情而費盡口舌,儘管你心裏感覺什麼都沒聽明白,這種時候,只要讓TA知道你在用心聽就可以了。

13. 別太指望我的誠實,我很容易因為害怕而撒謊。

不要把學齡前孩子的謊言看得太嚴重,找到他撒謊的原因,解決根本問題。

14. 請別在管教原則上前後不連貫、不持續。這樣會讓我疑惑,進而失去對你的信任。

千萬不要低估孩子的記性,你的一時興起很可能就在孩子心裏埋下了不再相信父母的種子。

15. 當我問你問題的時候,請別敷衍我或者拒絕我。否則我終將會停止對你發問,而轉向它處尋求答案。

親子問答是和孩子建立溝通渠道的起點,千萬別破壞了它。即使孩子問的問題自己不懂,誠實地告訴孩子你也不知道,你會去查書找到答案,然後再告訴他。

16. 我害怕的時候,不要覺得我很傻、很可笑。如果你試着去了解,便會發現我當時有多恐懼。

孩子的恐懼是實實在在的,很多成年人也會害怕一些在別人看來很可笑的事物。要認可孩子的感覺,儘可能去化解他的恐懼感,並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會保護他。

17. 別對我講或暗示你永遠都正確、無懈可擊。當我發現你並非如此的時候,對我將是一個多麼大的打擊。

要成為優秀的父母,並不意味着你是一個完美的人,而是懂得怎樣去關愛你的孩子。

18. 別認為向我道歉是件沒有尊嚴的事。一個誠實的道歉,會讓我和你更接近,更尊重你,感覺更温暖。

願意向孩子道歉的父母,也一定懂得如何與孩子建立起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19. 別忘記我最愛自己來嘗試,而不是被你告知結果。

放手讓孩子去親身體驗吧,自己發現真相才會激起孩子探索世界的熱情。

20. 別忘了我很快就會長大,對你來説和我一起成長是很不容易的事兒,但請你嘗試一下吧。

幼兒園教師對家長寄語(2)

幼兒教育與小學教育是兩個不同的教育階段,德國的哈克教授認為,從幼兒回到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範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根據觀察和研究,處於幼兒園和小學銜接階段的孩子,通常面臨着下列六個方面發生變化的問題:

1.師生關係的變化

孩子入學後,就要離開像媽媽一樣的幼兒園教師,而去接受嚴格要求、學習期望高的小學教師。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比方説:穿衣、吃飯、喝水、上廁所等等,老師像父母般地照顧孩子,並參加到孩子們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關係形成了和諧、親密、融洽的心理氛圍,使得幼兒園老師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成為一種親情關係,在孩子眼裏,老師就像媽媽,孩子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甚至家裏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樂意與老師講。另外,幼兒園的學習活動對孩子的要求比較簡單,寬鬆,它注重的是能力、情感的培養,不需要大量的寫呀、抄呀,孩子的學習活動非常輕鬆、愉快.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從老師到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期望值非常高,這就使孩子有了一定的壓力和負擔。小學老師由於要完成教學任務,她就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對學生生活關心的機會較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很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係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

2.課堂教學的變化

小學中正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遊戲、探索和發現的學習方式有較大區別,在幼兒園,粗淺的知識技能傳授貫穿於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教學具有直觀性、綜合性、趣味性和多樣性的特點。遊戲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活動方式,提倡的是在玩中學,學中玩,即使是正規的課堂教學,也是以孩子為主體,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去安排豐富有趣的'活動方式,而小學以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間休息和遊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每天上午三節課,下午三節課的課堂教學,而且由於小學教育要求的知識性、系統性比較強,所以大多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

3.行為規範的變化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在小學不再被重視,孩子入小學後,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融入集體,他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在幼兒園,孩子有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利,而到了小學,學生的自選活動就很少,大部分時間必須服從統一的要求。

4.人際關係的變化

孩子入小學後與在幼兒園朝夕相處的同伴分離,來到一個新的環境,這就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結交新朋友,尋找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併為班級所認同。

5.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學習好,與同伴相處好,我們所期望的是孩子活潑,快樂,健康。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和壓力,為了學習而減少了孩子游戲、看電視的時間等。家教誤區:過高的期望,帶來孩子的無望;過度的保護,帶來孩子的無能;過分的溺愛,帶來孩子的無情;過多的干涉,帶來孩子的無奈;過多的指責,帶來孩子的無措

6.學習環境的變化

幼兒期的自由、活潑、輕鬆的學習環境轉換成為分科學習、有作業、受教師支配的學習環境,這種環境如果孩子不能很快適應,那麼就很容易使孩子產生學習障礙.因此,解決好這些問題,是做好幼小銜接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