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故鄉的臘八粥經典美文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1.79W

故鄉的臘八粥經典美文

北方的臘八粥是稠粥,而非八寶稀粥,故鄉人形象地地叫它——紅稠粥,這樣才更適合北方高寒耐飢所需要的~熱乎乎,甜蜜蜜,又頂飢頂飽——

故鄉的臘八粥經典美文

“打早吃了紅稠粥,渾身上下熱乎乎。抗起斧頭上山頭,爬上北山打石頭,越打越覺有勁頭……”。過去,家鄉人以開山打石頭為主要產業,這是困難年代臘八時開山人隨口哼着的美滋滋的小曲兒~更是臘八節對辛勤勞動的讚美。

在我的一生中,媽媽的臘八粥純糧正統,新米飄香,讓我終生難忘;老伴兒的臘八粥甜蜜到老,日久彌香,令我倍感幸福。

參加工作離別家鄉後,在外面吃到的臘八粥,大多是隻頂湯類的八寶粥,每逢此時,便想起家鄉那既軟糯香甜,又筋道押口的紅稠粥了!尤其,在那物質匱乏與饑荒年代,能夠吃到一口頂飢頂餓的臘八紅稠粥,滿滿的節日喜悦和幸福就揣在懷裏了。

小時候,一進臘月就已經盼望着吃紅稠粥了。媽媽的紅稠粥用的是新米新豆純天然原料製作的,雖然只能用“糖精”來代替食糖,但,那時就感到已經是很甜美了。

臘八的前一天下午一放學,姐姐挎上筐子,我抗起和自己一般高的鎬頭,下東河灣去刨冰,準備回家化成水,為媽媽做臘八粥使用。刨冰也有技巧,得尋找河面擠起暴冰的裂縫處刨才行。否則,一鎬頭刨下去只能刨個白印兒~“嘣”地一聲,濺起的冰渣渣會眯了眼睛的。那時,東河灣的冰很厚很結實,是由上游好多泉眼不斷流下來的泉水結成的冰河。我巴不得拿起一塊冰就吃,“哇——好拔呀!”既甘甜清冽又冰嘴拔牙,我不由地叫了起來。看到我那猴急的.子像,姐姐“哈,哈哈——”地笑了……

傍晚,媽媽勞動回家後,我和姐姐就已經做好了鍋巴子,燴“醘子菜”(用圓白菜老邊葉子醃製的大缸酸菜)。為的是早點兒讓媽媽給我們做臘八紅稠粥。我們一起扒在炕桌邊幫媽媽撿紅連豆,小妹妹和弟弟也過來湊熱鬧。臘八的前一天晚上就得把豆子浸好,才能夠第二天一大早就做出臘八粥來。浸豆子有個訣竅,紅連豆下鍋後,用大半鍋冰水燒開,而後再慢火浸泡,也有為了紅而放鹼面的,但最好是用揚湯再點冷水的方法,使浸豆子的水充分地與空氣接觸氧化,才能把豆子和水浸得更紅,就能做出米豆淳香,色澤自然彤紅的臘八粥來。

第二天黎明,媽媽頂着星星就開始做紅稠粥了。一碗黃米、兩碗小米淘撒在浸好的豆子鍋裏,先大火燒開,再中火逐漸過度為小火燜熟成米飯狀。熟後,一揭鍋蓋熱氣升騰,滿屋的臘八粥香,早把熟睡的孩子們饞醒了,一軲轆爬起來,生怕起晚了得“紅眼兒”病——家鄉有個唬孩子的傳説“誰要是臘八起晚了,是要得紅眼兒病的”——這也是臘八祭天祈福,杜絕懶惰的傳統文化內容。

媽媽開始用鐵勺子踩搗紅稠粥,直到米豆粘合,筋顫顫地能夠團成粥團為止。踩好後,將粥挖到碗裏,旋轉顛簸成一個紅潤光滑的粥糰子,遞給流着口水,亟待解饞的孩子們。弟弟還不會吃這麼筋道的紅稠粥,越嚼越咽不下去急得哭了……我們卻笑他,媽媽貶了我一眼。

其實,吃紅稠粥和吃拿糕一樣,得囫圇着用舌頭而不能用牙齒來吃的~這種吃的技巧,是北方人從小練就的本領——用當地流傳的一句俗話説:“老漢吃拿糕,得接閃帶打的”才行。這其實就是囫圇的飢餓吞嚥法,是針對粘連食物最好的吃法,這種吃法似乎吃啥都又香又快,真是餓怕了的,這種飢餓時代的吃象從小伴隨了我一生……

後來生活好了,老伴兒也給做臘八粥,已經是升級版的,那可講就多了——

改用小紅豆、純淨水、江米、只配少許黃米來提味兒,一盞薏米,另加紅棗、桂圓、核桃仁兒、小花生米、葡萄乾兒和各色果脯等……已經遠遠超過八寶了。果脯、葡萄乾兒和糖要粥熟了以後踩搗的時候再添加,口感才會更好。這樣的臘八粥吃到嘴裏甜得沒法兒説,確實是很好吃,但由於添加的好東西太多,反倒分辨不出啥味道了…

老伴兒給我乘了半碗臘八粥,我

怎麼看都覺得不像過去的那樣兒。我試着也在碗裏旋了旋還想顛成粥團兒,但,由於太過甜膩粘連,怎麼也顛不起來,更團不成一團了……

老伴兒用莫名其妙的眼神瞅着我責怪道:“不是乘熱吃飯,端着碗抽架啥哩”?

我從回憶中緩過神來,忍不住“噗呲”一聲笑了,趕緊吃了口紅稠粥堵住了嘴……

心想,其實真正的幸福是不需要太多奢侈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