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美文故事:母親的臘八粥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2.82W

有些記憶,註定要被徹底忘記。或者,無限拉長。比如,一碗由蜕皮的青稞和燎香的豬蹄兒慢慢燉上一夜的臘八粥,就會把年味提前送達。下面是關於母親的臘八粥美文故事的內容,歡迎閲讀!

美文故事:母親的臘八粥

母親的臘八粥

快到臘八日了,忽然想起小時候母親熬的臘八粥。

每年一進入臘月,母親就開始張羅臘八粥,先是買來各樣的米,各樣的豆,還有葡萄乾、核桃仁、紅棗等乾果,仔細地一樣一樣地挑揀過。到了臘八那天,更是起個大早,等我們起牀,那一鍋香甜粘稠的臘八粥早已在等候饞貓似的我們。等不得洗漱,先盛上一碗,喝一口到嘴裏,那棗香、豆香、米香、還有葡萄乾的甜,真是叫人如痴如醉。及到成年,每每想起小時候的樣子,都忍俊不禁。

我小的時候脾氣比較暴戾,遇事愛較真,時常和周圍的人發生爭執,母親時常為我擔心和着急。吃臘八粥的時候,母親望着我,不無擔憂地説,知道臘八粥為什麼好喝嗎?各種米、各種豆本來是不相干的,各有各的性,只有把他們放到一起,用火慢慢熬煮,直到把他們的性煮沒了,煮化了,讓他們的性融到了一起,這臘八粥的香味才能真正出來。這人就和這臘八粥裏的料一樣,單憑自己是出不來臘八粥的香味的。也要在人生的大鍋裏熬煮,得把自己的性煮的淡了、化了,能和其他人融在一起了,你也就真的長大了。

懵懵懂懂聽着母親的話,開始並不以為然,心裏只想着臘八粥的享受。等到了社會,經歷了許許多多的波波折折,起起伏伏,在把一切的功名利祿看得可有可無的時候,在看到其他人為此爭執的黯然神傷、焦頭爛額、甚至親者相仇而嫣然一笑,不起波瀾的時候,忽然想到母親曾經説過的話,霎時有了醍醐灌頂的感覺。這些年來自己走過的路,不就像那臘八粥裏的豆,由開始的生硬,不入夥,不合羣,特立獨行,到現在能夠平平靜靜生活,能夠和所有不同個性的人做朋友,能夠原諒和包容各種人的性格,甚至面對無端的傷害、無端的非議也能淡然一笑。不正是在人生的大鍋裏被煮、被熬得結果嗎。

古人説,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盡文章。小小一碗臘八粥,在母親的眼裏竟也藴含了人生的哲理。若能早些聽懂母親的話,或許能少走許多的彎路吧。

電話響了,是母親打來的。她説,明天是臘八日,我給你們熬好臘八粥,你們回來吃吧。真是想什麼來什麼啊。今年的臘八粥,不知又能吃出點怎樣的境界呢?

母親的臘八粥

“妞啊,快考試了吧?我到城裏給你煮臘八粥來……”前一刻,還在想着母親的那碗臘八粥,這一刻,電話那端就傳來母親親切的問候。

母親説來真來了。去車站接她的時候,遠遠地就看見她手裏提着一個糧食布袋。剛一出站,還沒等我問,母親就笑盈盈地告訴我:“今年豆子大豐收,都新鮮着呢!”豐收的喜悦洋溢在母親那佈滿皺紋的臉上,卻使她看起來更加消瘦。

母親這次來是專門為我熬臘八粥的,因為母親知道我最近要考試,又有胃病,想讓我在緊張繁忙的日子裏多喝幾碗粥養養胃。母親説,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臘八粥可以天天喝,説完就把布袋裏的豆子都拿出來,一一分類後,然後開始撿豆,泡豆。看着母親一進門就開始忙碌的身影,我想起了小時候喝臘八粥的一些往事。

記憶中,母親年年都會熬臘八粥給全家人喝。每當臘八節到來之前,她總會像變魔術似的從一個小布袋裏拿出紅豆、黃豆、白豆等一些熬臘八粥的食材。母親説,據“臘八”一詞中的“八”字,一般在煮料時是以湊齊八樣為宜,搭配可隨個人喜好而定。

臘月初七的'晚上,母親淘洗好煮臘八粥的備料,然後挑亮煤油燈,在灶爐裏點起柴火,就開始在大鍋裏煮臘八粥了。冬日的寒夜,張嘴都是白氣,我和姐姐坐在炕頭不停地催促母親把火燒的旺旺的,好讓我們早點喝上臘八粥。可是,母親根本不理會我們的急躁,她一邊往灶爐裏添柴,一邊告訴我們:“煮臘八粥不能急,慢火燉出來的粥才好喝,你們一定要耐着性子等啊。”

那個夜晚真是太漫長了,看着火爐邊寧靜而安詳的母親,我和姐姐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夢想。臘八節一早,我剛一睜眼,臘八粥的香氣就撲面而來。可是在那個誘人的時刻,母親並不着急揭鍋,而是非要等一家老小湊齊了才開吃。記得有一年臘八節,爺爺去鄰村聽説書一晚上沒回來,母親大清早就把父親從炕上趕起來,讓他去接爺爺回家喝臘八粥。那天,北風呼呼地颳着,父親騎着自行車趕了五里路,等把爺爺接回來,手都凍僵了。待爺爺和奶奶落座後,母親終於開始盛粥,先是給爺爺奶奶端,再是給父親端,最後才輪到我和姐姐,而且喝臘八粥的時候,趁着大家都在,母親總會強調一下我們家的家風,像“老人要尊敬”“要懂得節約”“待客要懂禮節”等話語她每年都會説上好幾遍。

小時候,家裏的日子總是過得捉襟見肘,頓頓吃的是令人乏味的紅薯玉米粥,乾糧也只有玉米麪窩窩頭。但是一到臘八節,母親總會想着法子改善我們的生活,就算日子再苦,我們也能喝上一碗香噴噴的臘八粥。每當奶奶看到我們狼吞虎嚥的樣子,常會內疚地對我們説:“你們吃的這麼甜,可知道你媽在山裏受的苦?”母親聽見後,就會安慰奶奶:“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生活就像這碗臘八粥,需要慢慢熬,耐心等,我相信總有一天咱們家一定會過上好日子。”母親這種樂觀、堅韌的精神經常感染着大家,她説的每一句話在我們成長過程中總是起到了潤物無聲的薰染之效。

母親這次來,依舊着以前的老習慣,天還沒亮,就悄悄地起牀為我準備早飯。而我像小時候那樣,趴在牀沿上,一邊看書,一邊看她做飯。在我眼裏,母親做飯經常是帶着詩意的,她一邊表演着超羣的廚藝,一邊不緊不慢地燉着一鍋粥,那一臉的從容總是傳達着一種閒適自在的韻律。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逝去,母親的臘八粥總是像熬煮時光一樣,小火熬,慢慢等,等着等着就看見粥鍋裏有一層黏黏粥皮,粥皮下的豆子黏糊糊地混合在一起,輕輕地舀一勺,送到嘴裏香香的。

臨近臘八節時,母親堅決要回去,我知道老家還有一大家子人等着喝她熬的臘八粥呢!雖然只是一碗粥,但家人都離不開,因為母親的臘八粥所藴含的生活哲理是我們一生享受不完的寶貴精神財富,尤其是當我們身處逆境時,它總會提醒我們:遇事不着急,耐心等,只有經歷時光的熬煮,才能看到積涓涓細流匯成江河的美好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