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解讀《道德經》中藴含的審美文化與思想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1.35W

【摘要】老子的《道德經》博大精深,包含了對人生、生命、自然、世間萬物的認識、感悟和理解。老子一生主張“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以自然為美,以無為勝有為。《道德經》已成為道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其中藴含的大智慧涉及各個層次與方面,尤其在審美思想的闡釋對中國人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解讀《道德經》中藴含的審美文化與思想

【關鍵詞】老子;道德經;美學思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老子的《道德經》已是國學經典,以往對老子的研究更多地偏重理性的哲學上,而《道德經》講述的不僅僅只是關於“道”“德”,和做人處事的道理;更重要的還有關於對人類審美認識和提升審美境界的經驗方法。因此,將審美與道德經結合,準確地説是解讀道德經中一些美的思想和觀點,發現其中藴含的理性美、意境美、語言美等。

一、上善若水――柔之美

老子在《道德經》一書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善人就如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水是柔弱的,它避其鋒芒不與人相爭,總是處於最下面,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冷靜地判斷自身的處境。老子以柔弱為美,欣賞其和平、保全的處世之道,是一種平靜淡然之美。倘若只看到水的柔弱而不見其柔美則大錯特錯,老子進一步加強説明了這種觀點,即“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他不讚賞剛強之美,認為至柔可以克至剛,物極必反。老子在論證強與弱的辯證關係中指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兵,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看到這裏會有人提不同的看法,做人難道不應該保持強硬的身體與姿態嗎?故老子從中看到了強大的弊端――“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強則硬、硬則斷,做人不應過於強硬。舉例來説,秦朝從統一六國到滅亡,只有短短的15年國祚,期間施行暴政,焚書坑儒,沉重的賦税外加不斷地剝削壓迫農民,民不聊生,最後導致暴.動而滅亡。由此看出老子的柔之美,柔勝於強,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可否認的是在當代出現了各種“美”,類似“中性美”“陰柔美”等,甚至在部分人看來有“男女不分”的現象,社會的高速發展促進了人類思想的百花齊放,從辯證法方面來説這就是時代的產物,也是審美習慣的改變。

二、靜而不爭――靜之美

在現在看來,許多上了年紀的人越來越喜歡“靜”處,他們不是在故作沉思狀,而是一種對生活、名利處之淡然的境界,靜以修身。這種靜不是靜止不動的.,“靜而不為”是一種修為,遵循着自然規律的發展而靜觀其變。是在浮躁的世界裏獨守一片心靈淨土,不失為美。老子所指的“靜”,就是不要刻意改變事物的本來面目,任其本性自然發展。其實,寧靜而悠長的生活不就是美的嗎?這種寧靜遠離喧囂遠離功名與繁雜。如陳眉公《幽窗小記》中寫道:“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短短几句道出靜之美,心中寧靜、心境平和、淡泊自然。而後更有文人墨客為求精神寄託求自然而安於田園,也成為許多人功成身退後對美的追求。

引申到國家與生活中來説,一個國家要在和平與安全的環境下求生存與發展,國與國之間融洽相處是根本,靜而不爭、平靜相處不與其爭,在這樣的國際環境下,才會產生良性循環。靜之所能產生美是靠不爭來實現的。在老子的哲學思想中,“靜”表現出來的是一種自保意識,這種意識由主觀而生,可促進自我發展而不受制約。過於剛強和衝突都會打破這種平靜、和平。無論是個人的成長,還是國家的發展都必須需要一個穩定、安全的環境。老子的哲學思想主張清靜無為,順應自然。“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中就指出清靜中和乃是天下正道。因此,老子所言的“靜而不爭”哲學思想中所藴含的審美觀會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

“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為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首先,我們不能片面地理解老子提倡的順應自然、靜而不爭,對個人修養的積極作用。回到現實中來,從審美的觀點來看沒有人會喜歡那些大吹牛皮、爭強鬥勝的人。從古至今,那些温文爾雅、風度翩翩且謙遜的人一直是被崇尚的代表。而論起中國的審美觀從傳統來説是保守的,強調“捨生取義”精神的孔子也是謙虛、沉穩的人,即便是好辯的孟子,也提出了“制民恆產”“勿奪農時”的仁政思想,重視農民――以民為貴。

三、無為而治――道之美

什麼是“道”?在中國文學裏,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意為“終極真理”。《易經》裏也有説:“一陰一陽謂之道。”簡單明瞭地説出了陰陽是世間萬物的父母。而“無為”又是怎麼解釋的呢?首先,這是一種政治原則,無為而治的意思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要靠人們的自行自為實現無為無不為,靠所有人民的自治實現無治無不治。美的盡頭便是“道”,無為而治,人人知無為無不為,人人做便無治無不治。

《道德經》開篇第一章中就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講出道的神祕。道就是用以説明世界的本原、規律或原理,包含世間萬物、宇宙蒼生。又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很多不熟悉的人會讀作“道法?自然”,其實正確的讀法是“道?法?自然”,“法”字為動詞,遵循的意思。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規則,規則受制於自然。老子在《道德經》所言的“道”就如同西方眾基督教.徒敬仰的耶穌,對他們來説,是信仰、寄託,只不過道並不是宗教,而是來源與大自然,對大自然本質思想的信仰。當然,正如前面所説,老子所謂的不為可不是叫人們不學無術,而是講學什麼、理解什麼,而不要沒有選擇,不能沒有懷疑,不能沒有思考。對《道德經》審美思想的分析,重要的就是要聯繫老子所處的時代理解所言之“道”。

在小説中曹操被後人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無論如何,小説還是有它的誇張虛假成分,筆者更願稱之為“亂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一個野心家出生在戰亂年代,用他的智謀統一北方,成就大業。這種“為”與“不為”,皆為“道”的玄妙,當然,也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裏。因此,在歷史上那些名垂千古的偉人們的出現,無不與當時的歷史條件緊密相聯。中國古代有那麼多的文人墨客,他們要麼出身貧寒、身份低微,要麼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他們以心中理想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目標,可是,在不能選擇自己出生的時代裏,社會的不公平制度卻給不了他們這樣的平等機會來實現。

從《道德經》中能看出老子看待問題的方式既全面又理性,皆是因為其主張辯證的思考方式,美與醜、善與惡不是絕對的。同理,任何事物到達一定限度後必會朝着相反的方向發展和轉化,柔可克剛,弱亦能勝強。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針對眾生是平等的,自然之美無處不在,遵守規律,發覺自然之美是科學的一部分。和諧不爭、無為而治是人得以穩定發展的良好環境。

結語

總而言之,老子的美學思想是集中華文明之初美學理論的集大成者,這種美學思想一直被延續、受用至今的同時,也彰顯了中國先人的智慧與魅力。作為生活在當下的我們更應該充分吸收與運用,取其精華,將這種優秀的美的思想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2]林語堂.老子的智慧[M].瀋陽:北方聯合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1.

[3]林語堂.聖哲的智慧[M].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4]老子.道德經[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5]錢葉瑩.大道至美――老子《道德經》美學思想的呈現與衍化[D].合肥:安徽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