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經典美文

美文欣賞:追夢故鄉

欄目: 經典美文 / 發佈於: / 人氣:8.16K

新王家村座落於資興古縣城的舊市,在那裏我度過了難忘的童年。

美文欣賞:追夢故鄉

資興於東漢永和元年(公元136年)置縣,稱為漢寧縣。治所設在資興江北岸鳳凰山麓的舊市。以後幾易其名陽安、晉寧、晉興、泰縣。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以流經治所的資興江更名為資興縣。公元1229年,傳説五馬歸槽,將縣治遷往距二十餘華里的管子壕,改縣名為興寧。因與廣東省興寧縣重名,於1914年(民國3年)複名資興縣。1959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縣域與郴縣合併,統稱郴縣,1961年7月復縣。1984年撤縣改稱資興市。治所遷至現在的唐洞新區。從公元136年立縣,至公元1229年縣治首遷,舊市古縣城經歷了一千二百年的輝煌。舊市,今資興市的搖籃也。

俗話説:恩愛不過夫妻,情深莫如故土。在人生旅途中,總有離開故土,告別家人,奔走異國他鄉的遊子。然而,總有一個地方,會時常進入他的夢境,那就是生他養他的故鄉。

我,十二歲出走鄉關。如今鄉音無改兩鬢霜,越到晚年,越對童年生活過的舊市情意綿綿,懷念串串,多少年來魂牽夢繞:那獨特的地域風貌、山脈、田園、河流、舟橋:那千家萬户裊裊炊煙凸顯鄉村最飄逸的原生態風景:那夕陽西下,牧牛童子歸村時,騎在牛背上橫吹着悠然自得的牛角聲:那席捲着資興江南北兩岸,廣袤無垠的萬畝油菜花,猶如金色的織毯,一直鋪到雲裏、霧裏、天邊,與遠處的青山遙相輝映......位於湘南的舊市,一馬平川,四季分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集古老、神奇、幽奧、秀美於一體,融詩情畫意,歷史傳説於一爐,被世人代代傳頌為流金淌銀、人旺物豐的小江南。

舊市古城不是簡單的磚木瓦房堆砌,而是歷文化、經濟積澱千年的結果。城中心呈十字架排開,青石板鋪就。街道兩邊,商賈福樓、絲綢布莊、土貨雜店、中藥堂號、酒店煙館、客棧春院、豆品作坊、茶肆當鋪櫛次鄰比。街角巷尾有各種美食攤點,米市行、仔豬行,木竹行。打鐵的、補鍋的、彈棉花的、加工金銀飾品的、打造錫酒壺的、吹拉卜卦的、耍雜賣唱的,甚囂塵上,熱鬧非凡。城南的洞口橋碼頭,燈火點點,號子聲聲,人來人往川流不息,招攬買賣的吆喝聲更不絕於耳。還有辛苦的行李挑夫,妖豔的拉客女人,可憐的討錢乞丐,是一個喧鬧而又混雜的夜世界。

每逢陰曆的一、四、七趕圩,是古城最鼎盛的黃金日。最多的一個鬧子上千人次。正月的開圩日,更是人山人海。圩場上,各路龍獅隊,各顯身手,由一個壯漢手持綵綢扎的寶珠,引領龍獅,沿着十字街區,從起點到終點,一路戲舞,各個鋪門口的鞭炮聲,喝彩聲,祝福聲震耳欲聾。舞完街區,又彙集古戲台龍獅競技。雙龍戲珠、龍鳳呈祥、滿堂紅、雙獅抱坐擁立,蹲卧擺手,或含球、吐球、吞雲噴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還有踩高蹺的,打扮成花旦、小丑,在樂隊的伴奏下,邊走邊歌邊舞,高高在上,行動自如,別具一格。鼓號隊、腰鼓隊、秧歌隊、武術隊,油鼓藝人也踏着迎春的鼓點走來,把開春圩日活動推向高潮。迎春的歡笑聲久久地迴盪在古城的上空。

古城方圓不出十華里,文物星羅,古蹟遍佈。東江水電站關閘蓄水前,僅搶救性發掘的戰國古墓就有844座,出土文物如金、銀、銅製兵器、鼎、鏡和陶瓷、鐵、石器,遠古簡牘等隨葬物品多達千餘件。

近城北郊的九十九堆,風貌獨特。相傳西漢飛將軍李廣之母安葬於此。為防盜墓,一説將軍他用手抓起泥土甩成九十八堆,一説令他的士兵耗時九十八天壘成,與母墓如一,合稱九十九堆。每堆呈金字形,堆距五到八米,堆高約十米,一字排開,縱橫等同。隨着歲月流逝,塵土累積。九十九堆成了九十九座山峯,峯巒疊嶂,林木葱蘢,山花爛漫,飛鳥翔集。時有山雞、野兔、松鼠等穿梭其間。童年常結伴光顧,以捉迷藏、彈弓打鳥為樂。

始置漢寧縣衙門所在地的鳳凰山,傳説遠古時這裏只是一塊沙洲。有一年,春雨傾盆,資興江河水暴漲,一凰一鳳結伴自遠方啟程尋找炎帝路過於此,大水茫茫,艄公不慎致船隻觸礁,鳳險些落水。慌忙中拋下碧羅巾一塊,龍神得報,急忙放出三隻金鴨,將沙洲高高拱起,由沙洲成山,故曰鳳凰山。此後,成雙成對的鳳凰棲息山中。鳳凰是一種象徵吉祥的`神鳥,有九色羽毛,每當黎明前夕,競相齊鳴,雄雞報曉,東方吐白。山中還有雙珠並生、根連一體的連理枝。兩相扶依,其葉如桑,曰扶桑。因有神鳥、扶桑,譽為靈山富地。古代,當地結婚男女在正月十五走百都結對到此山一遊,以示相依相扶,燕婉和諧,百年好合。此民俗延續至移民搬遷。

鳳凰山上的永和塔。據塔碑記載,建於永和三年,即始置漢寧縣次年(公元137年),取永久和諧之意,是縣治的象徵、地標。塔高十四層,為等邊八角形,雕樑磚刻,重樓疊嶂,極江南園林之妙,盡楚越文化之巧。如一根擎天柱,拔地而起。我在鳳凰高小讀書時,恰同學少年,沿着古塔周邊曲折的小路緩緩漫步,抬頭遠眺,只見塔直指青天,白雲輕輕擦頂而過,宛若太空仙境。

古塔不遠處,平卧一塊約三平方米的巖石,石心有一狀如春牛腳印的泉井,深不足一公尺,水平井口。用手掏之,邊掏邊湧。無雨不旱,多雨不溢。四季寒冽而甘,常見病患者,飲之痊癒。

深塘雙月。深塘相傳為壘九十九堆取土而成。古時水面有四十餘畝,呈平面幾何斜坡形,以暗堤為界,分東、西二塘。每當月掛中天,似一塘映雙月,萬象水中舞。塘西北有羊古腦、鯉魚坪、石磨窩、橫排山等山谷相連,谷底溪流淙淙,涓涓入塘,水澄澈如鏡,霧霏漫如屏。漫步塘堤,天光雲彩,疏影朦朧。似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給人們以清新、豪爽、空靈的美。相傳農曆七月七夕,牛郎、織女、皆竟夜窺視人間,時周邊女子,匯聚塘堤,陳設瓜果,對月穿針而乞為戲,祈鳥鵲比翼成橋,以駕二星安渡天河,願人間男女情深意篤,美滿幸福。

由鳳凰山南下,其徑盤迴紆僻,面臨資興江,有一柱巖石直指蒼穹,上書天下奇觀。傳説是盤古開天之時,從萬里長空飛來的神石。用小石子輕敲,有嗡嗡迴音。江岸清風拂面,水上煙波浩渺。神石依就資興江的旖旎風光,伴着鄉村野趣的別樣風情,吸引着文人雅士,達官顯貴,商賈富豪或庶民百姓,慕名而來賞景、祈福、垂釣。1954年仲夏的一個星期天,我從姑母家返回經天下奇觀。發現班主任程達老師夫妻二老也在樂此垂釣。可惜來了半天一無所獲。她倆索性同我席地而坐講起了故事: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個釣迷。

有一次運氣不好,總釣不上魚,而旁邊的大臣接二連三有收穫,不由龍顏有點不悦了。此時,一向善於察言觀色、溜鬚拍馬屁的解縉,眉頭一皺,吟詩一首。數盡經綸落水中,金鈎拋去影無蹤;凡魚不敢朝天子,萬歲君主只釣龍。朱聽了滿心歡喜,於是,對未釣着魚不以為然了。程老師自我安慰説:其實垂釣是一種最好的精神慰藉,釣着了魚就釣到了一天的喜悦,釣不着魚也釣了一天的安寧與舒適。她用手一揮:你們看啊,這裏遠山有色,近水有聲,江上笙歌,聲聲悦耳。在如此自然風光、氣象萬千的景象中,何不自得其樂呢!

香繞古剎梵天清,緊鄰天下奇觀,有一古剎觀音寺。來此頂禮膜拜者大多為不育或育女未生男的夫婦,祈求送子觀音如願以償。時不時也出現有地皇皇......的紅紙黑字貼在牆上、石頭上、樹上,祈求企盼自家孩子平安、健康。

崇義堂書院,建於乾隆年間,仿蘇州園林式格局,氣勢恢宏,面向資興江,背靠鳳凰山,東西拾級而上,給人一份超人世外的寧靜,雅韻。漫步其境,東風盪漾,目轉回廊,黃鸝對對、飛鳴翠柏之間,白鷺翩翩,翔舉青天之上。院內朗朗的讀書聲,院外百鳥的鳴叫聲,以及江面艄公的號子聲,湊響着人間的樂章。站在書院的制高點,可觀日出,覽雲海,或識鳥語花香,或賞奇美山川。幾多時,我最愛在附近魚塘邊轉悠,看到昨天從荷葉伸出來的蓮花苞,今天卻變成了嬌嫩的粉色花蕾,一隻蜻蜓翹起長長的細尾,驕傲地站在花蕾的頂尖上。而在一旁,一隻青蛙像受到指令,兩隻後腿一彈,從寬大的荷葉上跳入水中。它們玩得快樂,我也欣賞其樂。

座落在資興江邊的温湯,是全縣最大的露天温泉洗浴聖地。泉水從背靠峯巒密林、峭壁陡谷的大型溶洞中傾瀉入池,又從池面出水口排出資興江,循環往復,晶瑩透徹。其流量10、783/秒,水温45度以上,含氟、砷、硒、硅、鈉、鈣等二十多種有關於人體健康元素。每到深秋寒歸,勞頓之餘,十里八鄉的男女紛至沓來,一泡温泉,疲乏頓消,身心放鬆,皮膚病患者,不日即愈。相傳古時有男女兩泉,一日來得最早的一男一女在更衣亭鬼混,忽閃一道亮光,雷聲大作,把其中一泉一亭夷為平地,從此形成鄉規民約,錯開男女沐浴時間,直至移民搬遷。

舊市古戲台,集歷代古建築之精華,由台、廊、亭三部分組成,是資興境內一大亮麗的風景。雖歷盡淪桑,仍古色古香。每年農閒,鄉紳豪門從外地請來戲班子唱幾天大戲。開戲前約打半小時的開場鑼鼓,即打加冠,隨着鑼鼓節奏,一滿腮長鬍須老戲人邁着八字步,一步一頓從後台走向前台。邊走邊唱,願天上下得甘甜細雨,地上盛產五穀雜糧;願國出忠臣良將,家有孝子賢孫......頓時,台上、台下鞭炮齊鳴,一片喝彩。觀戲是百姓嚮往着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一件喜事。在敲響鑼鼓之前,大多村民已雲集台下場地。為了搶佔一個好位置,大人們通常要自家的孩子提前一步到位。我也受大叔之託奮勇當先,為父母、叔父母搶佔了四個首座,隨後叔父母帶來一個用毛巾包着盛滿飯菜的砂罐遞到我手裏,我一把接過,功臣般地吃着。而我的母親,卻訓斥道:明天不要來搶位置了,讓給那些腿腳不便站立的老者。

解放後,古戲台成了露天電影放映台。依着戲台柱子,掛上一塊雪白的幕布,放映員把機子擺正、調試好後請村支書、隊長講話,多半是感謝電影放映隊或發個通知什麼的,有時也把雞毛蒜皮的小事嘮叨不停。年輕小夥耐不住性子,就吹口哨搗亂。於是只好作罷,大手一揮,電影就開始了。觀眾全神貫注地凝視着幕布,隨着情節的發展,沉浸在跌宕起伏、喜怒哀樂的故事裏。

在我的腦海中,印象最深的是那兩個惡霸地主。《半夜雞叫》中的周扒皮,為了催促長工們早起幹活,半夜三更偷偷摸摸扒到雞籠子邊學公雞打鳴,引雞紛紛啼叫。雄雞一叫長工們不得不起早貪黑為他幹活,貪婪殘酷地剝削僱工勞動力。黃世仁是《白毛女》中的惡霸地主,他一直想霸佔佃户楊白勞的女兒。除夕之夜,黃強迫楊白勞賣女抵債,楊喝滷水自殺,其女喜兒被拖進黃家遭黃姦污。喜兒與同村一青年農民大春相愛,大春救喜兒未成投奔八路軍,喜兒逃進深山老林,過着非人生活,頭髮全白,所幸兩年後大春隨部隊回鄉,找到喜兒伸冤報仇,過着翻身得解放的幸福生活。

一埧鎖大江,川山水茫茫。東江大壩於1986年8月2日關閘蓄水。仲秋,我來到故鄉作最後一次告別。世事滄桑,江山鉅變,昔日良田萬頃,今朝汪洋一片。湖水已漫過舊市古城,曾經的喧鬧不再,唯獨露出半身古戲台似在向人間訴説。崇義堂書院只有默默無言的古柏和一簾幽深的寂寞,秋蟬在嘶鳴,將一懷無限的愁緒注滿深蒼。觸景生情,自吟:

門前已改舊山河,江水捲起巨浪波。

書院風光東流去,古柏疏冷夕陽多。

古址舊宅今為水,獨有當年唱戲樓。

殘星幾點望江山,長笛一聲暮蟬愁。

故鄉,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曾經是資興風骨韻味的所在。它是一個故事,讓人回味無窮;它是一部歷史,讓人追古思今;它又是一個座標,讓人聞名思景。然而,隨着東江湖的新生,她已成為湖底深處的一座宮殿,被永遠積澱在世人的心裏。

故鄉成平湖,煙波浩渺,濤聲陣陣。

東江大壩高294米,結構新穎,氣勢宏偉,名列同類大壩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它以發電為主,兼備供水、航運、養殖、旅遊等綜合效益,確保京廣、京珠、京深線高速公路、鐵路防洪。湖內蓄水量81、2億立方米,水質清澈,達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直供郴州、衡陽、株洲、湘潭、長沙等大中城市。

舉目遠眺,環湖山勢嵯峨,峯巒起伏,勢如奔馬。湖中島嶼林立,島山掛映。沿湖集吃、住、閒、遊、購、娛一體的賓館、飯莊、超市、農家樂等樓閣清溪,顯得空靈、幽靜。酒不醉人人自醉,那隨風飄蕩的酒旗,發出誘人的酒香;到了橘子、桃子、李子、瓜類收割季節,萬綠叢中點點紅,瓜果飄香,令人垂涎欲滴。才品瓜果香,又食東江魚,年產各類東江魚達萬噸,清江橘、東江魚獲全國農博會金獎,遠銷歐亞。

江南山水大盆景,休閒旅遊大樂園,此景只是天上有,人間難得幾處尋。已達國家五A的東江湖旅遊區,被洋人譽為東方瑞士。

昔日故鄉美,今日湖光靚。作為家鄉遊子,甚喜甚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