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話語

關於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的研究

欄目: 話語 / 發佈於: / 人氣:1.18W

亞里士多德説,語言使我們成為人。人作為複雜的主體,不可避免地是內在活躍或充滿活力的,而人的話語行為又是這種活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既要滿足人們進行公共交流時所需要的社會約定性和某種語法規律,又要有語言表達式在形式上的靈活性,即人們所説的一句話,百樣説,因為這就是語言的基本特徵。自然語言邏輯,也稱語言邏輯,它既是邏輯迴歸於自然語言的結果,也是一門現代邏輯分支。儘管自然語言和形式語言之間有着明顯的差異,但這並不能夠證明自然語言是有缺陷的,而只能證明,人們對於自然語言的分析還不夠充分,或者説,人們對於邏輯的形式化方法的理解還不夠充分,換句話説,這是人們對於語言和邏輯之間的關係的瞭解,還不夠充分。也正因這樣,從語言邏輯的視角來探究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於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的研究

一、人的語言機能與心智活動以及人們的話語行為

從發生學的角度看,人的語言機能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語言機能包括感覺運動系統、概念意向系統和遞歸運算機制;狹義的語言機能就只包括遞歸運算機制。儘管有人斷言語言狹義機能來源於人類早期關於數字、導航、社會關係等方面的認知,但對語言狹義機能的本質究竟是什麼、語言狹義機能究竟如何產生這些問題的回答又有兩種:一種觀點是,把語言狹義機能看成獨立的機能,開始只在某種選擇的壓力之下進化,然後,才成為語言機能的一個核心成分;另一種觀點則是,把語言的狹義機能看成是由語言廣義機能中,其他普通模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所產生出的新的特徵。應該説,不管我們是贊同第一種觀點還是贊同第二種觀點,語言説的功能主要是在於思想的現實。維特根斯坦認為:理解一個命題可以意味着知道這個命題所説的東西,也即:能夠回答這個命題説出了什麼這個問題。這是由於,語言是不斷變化的,社會也是如此,語言和社會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從而引起更深層次的變化。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們才説,語言決定了人的存在。可以這麼説,因為知識的真實條件就是在一定的語言共同體內得到主流意見的認可,所以説,只有對同一個詞有着共同的理解,社會成員之間的言語交流,才可能順利地進行。研究表明,在組成民族的諸多要素之中,位於核心的是宗教和語言,相對於宗教,語言又是更為外露、歷史更為悠久的民族屬性。這是因為,語言的意義是使用同一語言的社會羣體,在社會交際和言語磨合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而且,這種磨合又是要以相互理解為前提的,它是不經公開商榷並且自然而然潛移默化進行着的。

應當指出的是,人們是通過語言和行為來表達發生在身上的某種特殊感受,而且其中的表達也只有在能夠為他人所理解的時候,才能夠真正傳遞人們所要表達的意義。因為人類社會過濾器主要有三種因素:一是語言、二是理性邏輯、三是社會禁忌。所以説,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的核心就是言語交流中的意義。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行為的心智主義解釋是把能動者的心智狀態和慾念以及信念或意圖,作為引起其行為的原因的。而那些有目的的行為或事件,也一定是由能動者的某種信念和慾念所引起的,因而,也只有當主體的行為能夠被相信和欲想時,這個行為才是有目的的。在這種意義上,藉助心智狀態如慾念、信念和意圖等來解釋行為理論,在心智哲學領域已被人們廣泛接受。普遍認為,心智哲學與語言哲學的取向不完全一樣。不僅如此,儘管語言學與語言哲學都把語言作為研究的對象,但它們之間也是有區別的。索緒爾認為,語言旨在為思想創造一種物質的聲音手段。基於這種指導思想,索緒爾與許多語言學家都非常重視對語詞學和音位學的研究。語言哲學則與此不同,它的核心議題是意義理論,它不僅把語言分解為意義硬殼和外殼,而且認為語言之所以能夠描畫世界,是因為語言與世界具有共同的邏輯結構描畫形式。除此之外,為了解釋意義對語言本身以及語言實踐的作用,語言哲學家們還提出了許多不同的理論,如早期維特根斯坦的邏輯圖像論、後期維特根斯坦的語言遊戲論、牛津日常語言學派的語用理論、奎因的行為主義、名字的直接指稱論,等等。

進一步講,雖然在理論旨趣以及構造上以上理論各不相同,但它們共享一個基本的框架,那就是語言和世界存在着一種表達關係語言表達世界。而且,語言事實既可以通過採集的方式獲得,也可以通過內省的方式獲得。這是因為,內省主體是一個具有語言能力的交際個體。像社會語言學、人類語言學這樣的學科都需要腳踏實地博採語料,而像生成語法這樣的學科則更傾向於理論建構。雖然這兩種研究思路都來自於對語言結構及其功能的不同認知,體現了兩種不同的語言觀和方法論,但如果人們深入研究語言類型學,那麼就更需要這兩個方面充分互動。索緒爾認為語言學不同於其他學科,這種差別就在於其他學科的研究對象是預先給定的,然後再採用不同的觀點加以研究。而語言學這門科學的對象不是事先給定的,而是先有觀點,然後才有研究對象,即所採用的觀點創造了研究對象。可以這麼説,它就是通過思想實驗藉助假説來構造語言學事實,並通過對語言學事實和語言學事實化作為語言事實過程分析來探討語言能力問題的。這樣,人們既要大膽地提出假説,又要小心加以求證。因此,有人認為語言的本性就在於它是一種生活形式的原初敞開。談論那種絕對隱藏着的,不可公開的私人語言,當然是沒有意義的。語言研究需要一種觀念轉換,需要把詞從形而上學的使用帶回到日常的使用上來,因為語言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種形式上的統一性,而是一個多少有着相互聯繫的結構所組成的家族。或者説,是對各種不同語境下的語言遊戲進行描述,語法研究也只是對各種語言遊戲提供具體的語境説明,而不是要為語言的日常使用提供一種先驗規則。

二、人的意向性目的與語言信息以及人們的行動理由

意向性是人們的內心與世界之間聯結的橋樑。在這之間,人的行動又是建立行動者與事件之間聯繫的唯一橋樑。由於人們的話語行為必然地是某一或某些行為者的行為,所以,不涉及話語行動者而能夠獨立存在的,不可能是行為本身,那隻會是對象或者事件。從詞本身來講,它是言語意義的最基本單位,而詞的語言意義主要是指言語意義的集中與綜合。在一般情況下,詞的意義被記錄在詞典之後,它含有編者的主觀理解。進一步講,雖然言語的詞的指向是單一的,但語言的詞則不盡然,因為語言是多平面的,有語法的、語義的、語用的,而言語的詞則一般都是語用的。值得注意的是,話語行為是在語言中表達自己,而語言又是從行動所觸及到的周圍世界説起的。當然,語言有廣義性,這是由於語言中的詞會把全社會所有具有現實性的言語意義綜合在了一起。因而可以説,詞的這種廣義性就是社會的詞,在它所適應的全部語境之中具有指向的廣泛性。但是,也應當看到,一個詞只要還在流行,那麼它的廣義度也就會發生一些變化,它就會是開放的。因此,人們在研究話語行動時,不可能不涉及行動者本身以及行動者和事件之間的關係。

無疑,自然語言聯繫人們的話語行為,它不僅存儲了歷史上積澱下來的智慧,而且這些智慧還包含了人們對世界的理解。作為人的存在方式,言行關乎它的理由和原因,原因在引發言行的同時,也對言行的理解有着獨特的意義。從言行者自身看,言行的理由與自我身份認同相互關聯,人們在言語情境中的行為選擇,也往往是基於某種身份認同。因為行動者對行動的推動,一開始就是通過理由與言行的關係得到體現。換句話説,人們的慾望和信念是人們言行的理由,這不僅是對言行合理性的論證,而且還具有解釋言行的意義,因為它注意到了理由與意欲的聯繫。在這種意義上,理由與原因還關乎言行的解釋與言行的規範與依據等。但理由作為言行的現實根據,並不以單一的形態呈現,而是展開為一個結構,這裏面既包含有對事實的認知,也包含有人的意向目的。人的言語與行動之有理由在某種情況下並不意味着行動之合乎理性;有理由與理性化之間的這種張力,往往形成於信念與事實之間的距離。進一步講,言行理論以言行為其對象,並在刻畫與界定言行的過程中,體現着言行者和事件之間的關係,在言行基於外在規則與事實的情況下,事實便構成了理由的要素。

勿庸置疑,涵義理解可以看成是語言信息的掌握。雖然語義信息是語句本身的編碼信息,但語用信息則是人們使用語言時所傳達的信息。從理由對行動的作用看,這其中所藴涵的是可能形態與現實形態之間的關係。所以,一切成功的自我表現中,話語行為傳遞信息的過程也就是語言和非語言行為相匹配的過程。若誠實地對待對方,就要感覺像對方對待自己一樣,則語言和非語言信息往往是一致的。如傳遞友好的印象必須和身體前傾、人際距離較短、微笑和目光接觸伴隨在一起;若不想與他人成為夥伴,則應以較少目光接觸,與他人距離較遠、有疏遠的姿態傾向。若傳遞錯誤的印象,則非語言渠道會泄露談話者的真實感情。有時,非語言信息的無意泄露被目標對象所注意,則製造積極印象的努力會遭到破壞。因為個體言行在其展開過程中,其本身也可以為行動的理由提供前提。進一步講,理由的可能形態既涉及到實際的根據,也關乎形式層面的推論,它在顯現行動方向的同時,也為行動的多樣性展開提供了空間。所以,在人與人之間,當個體向他人做出某種承諾之後,這一承諾便構成了下一步行動的理由。或者説,由於行動的具體情境與主體的意欲、意向都處在動態之中,這樣人們與之相關行動的'理由就有了可變性與生成性。而且,從理由的可能形態到現實形態的轉換,還關乎理性審察、情感認同、意願接受之間的互動,並且這種互動是實現可能形態到現實形態轉換的內在條件。

三、人的經驗世界與構成語言要素的文字以及句子的涵義理解

值得指出,自然語言維繫着民族與國家的認同:民族認同是對自己出生地和方言深深地眷戀和認同;國家認同則是對國家和國家語言有意識的理性依賴。由於同一民族共同的生活經驗是命名的來源,所以詞義的民族性與經驗性不可分割。但民族認同與無意識的個人認同緊密相連,不可討價還價,國家認同則是後天形成的,表現為有意識的道德責任。從自然語言的基礎要素文字看,一種符號是否屬於文字,主要看它能否符合文字的性質。因為文字既是人類的生產經驗、社會經驗乃至精神生活表達的物質載體,又是話語涵義理解的基礎。如雲南納西族文字,書寫時字形會隨語言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這種古老的文字有許多容易理解的文字畫,如九字,就寫作九個點,當説到九個蛋時,就把九個點改寫成九個蛋形,這既可以是九的意思,也可以有蛋的意思。可以説,納西族類似九這樣的字,就有一點漢字指事與象形結合的特點。因此,雖然在言語行為中,交際主體佔據極為重要的地位,沒有交際主體的參與就無所謂語言及言語行為,也無所謂語言的指稱。但這種經驗不是個人經驗,它屬於民族、社會,它是語言使用羣體通過交流凝聚在詞義中的智慧。這是由於事物的命名基於對事物的比較,而比較的參照物總是從生活經驗出發。或者説,選擇近距離參照物是造詞的基本規律,一旦造詞成功,民族歷史文化內涵便固化在詞義裏,就成為話語涵義的文化背景信息。

然而,就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本身而言,它始於人們進行交流的動機和意向,並粘附着豐富的心理表象,它大致經歷着四種形態的互動思維:一是經過對一連串動作的感受,以身體活動圖式迅速地形成動作思維;二是動作思維的活動在大腦中形成一連串的意象,即可以脱離動作本身而以意象再現為特徵的意象思維;三是意象思維經過定向簡化,把繁雜重疊而零亂的意象整理定向為類似於元結構形成的主、謂意義內容,形成內容思維;四是內容思維向語言思維轉化併成為語言思維的過程。因而可以説,有了語言思維,人們才有了交流。因為人類所具有生命意義的活動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以人腦為主體的意識,一種是以人身體為主體的行為。我們人類就是通過自己的意識與行為來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人們會發現,在現實中每個人所呈現出來的意識及行為是不同的,即世界上每一個人的意識及行為都有差異。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會發現,有許多出色讀心能力的人,他們善於捕捉交往情景中反饋出來的細節,有因閲人無數而累積的豐富經驗。如一個人進入到一種異族文化中,就不得不做大量的推斷來解釋和預測周圍人的行為,就會產生所謂的文化休克現象。但這些個人能夠通過持續地調整,最終學會並開始試圖解釋和預測,從而瞭解異域文化現象及日常規則。黑爾德認為,在生成性現象中包括吃與喝、醒與睡、情愛、繁殖與生育、維持生命鬥爭、青春與衰老等,因為在所有文化人類那裏都可以找到這些現象。換言之,它們為這些文化人類之間作為文化人類的相互認同提供了一個第一性的基礎。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人們建構的理論也好,還是生成性現象的模擬也罷,它們之間並不是一個你高我下的零和遊戲,兩者之間無論誰主誰輔,只有它們有效地結合,才能夠更好地讀心,或者説,更好地理解。

的確,人們的話語行為不只是一個外在的、可以被觀察的行為,而且還應該是一個可以為觀察者所能夠見解的行為,所以只有那些可以用清晰語言表達,並能夠得到科學驗證的經驗,才能成為我們通常意義上的知識。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涉及對象,而事態是由對象組成的,是諸對象的結合。事態的結構就是對象在事態中的聯繫方式,即對象的本身的配置。所以説,對象之間的連接並不需要黏合劑,對象之間是相互銜接和咬合的,這樣對象的配置本身就決定了事態的結構。應該説,只要一個對象在事態空間中的位置確定了,所有其他的對象與對象的配置關係也就確定了。因此,知道一個對象就等於知道對象的一切內在特性,也就等於知道它在事態中出現的一切可能性。語言是對現實的表徵,是完全依賴於大腦而對現實的表徵。在人們的思考分析過程中,一般都會假設一個簡單對象存在,因為為了對語言和命題進行詳盡地分析,這種分析必須是有終極結果的,即我們的命題分析必須是有盡頭的,由此我們有必要設定簡單對象的存在。可以這麼説,對象是簡單的,這是人們邏輯分析和命題分析的必然結果,而那些不能再分析的簡單成分,在命題中就是名稱,與之對應的就是對象。應當指出,語言學中人們所談論的表徵,只不過是更為基本的諸如信念、願望和意向等一些心智表徵的延伸。因為感受是私人的,個人對自己的感覺有直接體驗,這就像人單獨玩單人牌遊戲一樣,是一個自明的道理。也可以這麼理解,由於心智和認知能力對人們認知世界產生着重大的影響,所以,許多語言問題的理解,都依賴於對最基本心智過程的理解,人們對語言問題的深入研究,也依賴於人們對心智能力的深入研究。

四、人的感受質與人們的語言交流以及句子的意義值

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涉及到人的體認與感受,而感受質的問題與人們關於外部對象的知識有關,它是知識的構成和表達所直接聯繫的。美國哲學家克來倫斯歐文劉易斯是最早在哲學中將感受質作為哲學術語來表述的。後來,人們為了解決意識現象是否獨立於身體存在的問題時,就將感受質的認知歸為三種主要的類型:一種是將感受質理解為我們感受經驗中的對象或構成要素,如皮爾士;另一種則是把感受質看作是我們對對象的一種特殊的純粹的主觀感受,如劉易斯。如果説,皮爾士和劉易斯對感受質的討論還只是在追問形而上學意義上所有物的話,那麼第三種類型就是費格爾的解釋。他首次把感受質與語言表達聯繫了起來,並通過區分親知的知識與親知,把感受質放到知識的表達層面上。所以,在這種意義上,可感受就意味着可表達。劉易斯在《心智與世界秩序》中指出,某一已知事物有一些可分辯的特質,並在不同的經驗中是可重複的,因而是普遍的,但它必須同事物本身的性質區別開。因為主事性就是意向性,並且行動者的意向性因素,還能夠導致這種關聯性的出現。進一步講,表達是語言與客觀世界的聯繫。當哲學家們將外在客體的原子論轉變為主體的理念論時,其實,心靈、語言世界、對象世界就交互出現在了人們的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之中。也可以這麼説,主事性體現的就是行動者與事件之間的因果性。雖然意向性藴涵着主事性,但是反過來,則主事性並不藴涵意向性。這是因為,人們的經驗內容是由人們對對象的直接感知構成的,也就是説,我們可以通過某種外在的手段加以驗證的有關物理特性,而且包括了我們無法表達的,但的確存在於我們內心的某些純粹主觀的內容。更進一步,語言的理解根植於語言交流,因為語言的含義是理解出來的。而且,這裏所説的理解,就意味着連接語言文字的含義,就意味着去理解人們的思想。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既然理解意味着連接語言文字的含義,意味着理解人們的思想,那麼也就意味着文字是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的基礎。因為文字是句子的最基本單位,它既是文明誕生的標誌之一,也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漢字的起源大致有三個階段:開始是漢字正式產生前的醖釀、孕育時期的文字畫和漢字性符號階段;後來是漢字字符正式誕生的階段;最後才是早期文字被廣泛使用並逐步成熟階段。漢字各種字跡的文明,尤其是漢語書法文明,後來成為中華文化精神家園之一。這其中的識字書法就是以漢字自身的結構作為基礎,它是對形的物質享受。所以,早期漢字產生和其他物質文明的創造及技術創新一樣,並不是一個偶然現象,而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從漢字字符看,它的象形與指示作用是連在一起的,其表意功能離不開用圖形講故事。但漢字正式形成的判定標準及其表現形式應該是連字成句,這是用線性的排列組合來表現的,哪怕只有二、三個字,它就能記錄最簡單的語言,表示主謂、主謂賓或偏正關係。應該説,正因為文字的產生,肯定具有通常清楚地表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而且具有統一且固定的符號系統,才能説真正意義上的文字出現了。而與漢語等表意文字相比,當今世界上的那些表音文字,與這些表意文字並不存在着截然二分不可逾越的界限。對此,索緒爾早就有清醒的認識。他在談到表音文字時説,表音文字系統很容易演變成各種混合性文字系統:一些表意文字失去了它們原有的意義值,最終變成了表示孤立聲音的符號。

五、結論

話語理解是大腦的作用,因為人類的鏡像系統確實能夠使我們感受到他人的情緒。而且,人們的行為目的還有正當與不正當之別,它涉及到價值層面的合理性。如果可理解在意義上首先涉及思維之域,那麼語言和邏輯更多地與交流相聯繫,因為人們行為目的的可理解關乎意義上的合乎理性。或者説,由於人們是以理由為根據,在賦予行動價值意義的正當性同時,行動也從根本上體現了理性的自覺。如人們對預測一個人的行為感興趣,就是把自己置於別人所處的最初狀態之中,從別人的角度看起來會是什麼樣子,然後自己再看看產生什麼樣的決定,這就好像人們想要知道一個人服用了某種藥物之後會有什麼反應,可以自己吃一粒一樣。這種方法使得人們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中,得以理解他人。當然,語言還是族羣意識的主要建材之一,因為語言思維只有在尋找已經存在於大腦的,並以自然語言為載體的概念外殼時,內部思維才會成為向外部形式延伸的基礎,而且當這些概念被嵌入在這個族羣裏,它也就已經約定地構成,思維也就成為能夠為這個族羣的其他人所能夠理解的語言表徵。但這不是唯一要素,其他還有同一血統和相同文化傳統等。因為人與人之間的理解過程存在着同類之間的移情、共感,存在情緒扭結、情感關係、語言的文化信息互動,等等。這與面對非生命的物體時的理解方式相去甚遠,所以,通常從內部語言外化成為比較正式的、合乎句法和詞法的語言表達式的過程就是一個保留了意義與語言的格式,並使之逐漸形成、加強、固化的過程。這其中的區別恰如人們考察私人語言與單人牌遊戲的區別,它的關鍵在於單人牌存在外在監督的可能性,有旁觀者的觀點可供參考。

總而言之,人們對語詞的描述、定義,實際上是對語言認知經驗的描述和定義,這是因為,人是生活在有意義的世界裏。因為人們的現實感、存在的意義都依賴於世界,並且,人們進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也就是言語和行為。然而,值得強調的是,作為言行現實的依據理由也並不是以單一的形態呈現,而往往是展開為一個結構,這其中既包含有事實以及對事實的認知,也涵攝有人的意向、目的等各種因素。進一步講,人們是以理由為根據,並在賦予行動價值意義的正當性同時,也從根本上體現着人們的理性自覺。所以,也可以這麼説,在任何有效的言語行為之中,其話語行為一定是一個能被觀察者所能夠理解的行為。這樣,理解就意味着連接語言文字的含義,就意味着理解行為者的思想和意圖。因而,毫不誇張地説,人們從語言邏輯的視角來探究話語行為與涵義理解,這既對語言邏輯的發展不可或缺,而且又能夠幫助人們對心智與認知、行為與意向等諸多心智哲學的問題,作進一步的更為有效和更為深入的研究

Tags:涵義 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