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讀美文 > 好文

如何聽懂寶寶的哭聲

欄目: 好文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嬰兒最令人頭痛的問題,就是夜裏頻繁且長時間的啼哭,不但讓人頭疼也讓家人的情緒煩躁起來。到底寶寶為何而哭?這樣的哭法是正常還是異常?

如何聽懂寶寶的哭聲

許多小寶寶白天精神很好,又笑又跳,一到晚上卻總是哭個不停,往往要哭上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正常的嬰兒偶爾在夜裏啼哭是不足為奇的,就算一個晚上哭二三次的嬰兒也並不少見,但是,如果夜裏反覆啼哭並且加重(指啼哭的時間延長),而且嚴重妨礙睡眠,則應該視為“異常夜啼”,而多加註意。

夜啼在嬰兒出生後三個月到六個月時急速增多,滿九個月時發病率較低。嬰兒在夜間頻頻哭鬧(或是長時間啼哭)是年輕的父母十分煩惱和頭痛的問題,那麼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找出“夜哭”的原因,才好“對症下藥”。引起寶寶“夜哭”的原因,除了尿布潮濕、襁褓過緊、口乾舌燥、飢餓所引起的正常啼哭外,尚有以下幾種原因。

白天睡眠過多(睡眠習慣不良)

一般的嬰兒(二至五個月)一晝夜需睡十六個小時,如果白天睡得過久,夜裏就容易哭鬧,這時由於嬰兒的條件反射和動力定型尚未形成,是一種寶寶神經系統不成熟的表現。解決的辦法就是:白天讓寶寶多活動,少睡眠,尤其是晚上六點鐘以後不讓孩子玩得太興奮,臨睡前排泄好大小便,室內的温度、濕度要適宜,被褥要儘量柔軟輕鬆,確保寶寶有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如果採取這些措施仍然不能獲得理想的效果,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少量鎮靜劑,但是不宜常服或是高劑量地服用。

要使孩子養成定時睡覺的好習慣,應從寶寶出生後即進行訓練。一般來説:

1歲以內的嬰兒,每天上、中、下午都要睡覺;

1歲以上的`幼兒,每天中午及下午都要睡覺,晚上睡眠應從十九點左右開始;

2歲以上的幼兒,必須做到每天睡午覺,晚上從二十點左右開始睡覺。

疾病引起的哭鬧

1、感冒、腸痙攣、腸套疊、臍炎、蟯蟲病、佝僂病

感冒是啼哭最常見的原因,各種病患引起的腸痙攣(腹痛)也是可以引起寶寶大聲哭鬧。必須警覺的是有一種特殊疾病——腸套疊。此病是由於一段腸子套入另一段腸子引起的,時間長了可能發生腸壞死。當發生腸套疊時,啼哭有其特殊之處,嬰兒往往是一陣鋭哭,哭的時間很長,可以持續十分多種,以後會恢復安靜或入睡,可是隔不了多久,有的患兒可能表現出面色蒼白、出冷汗、嘔吐、便血等。

新生兒的臍帶脱落處有一個受傷面,極容易感染而發生臍炎,所以我們應小心護理新生兒的臍帶。主要是注意臍部的清潔乾燥,防止污染臍部,洗澡後要更換內衣,勤換尿布,防止糞尿污染臍部。此外,每天在臍根部塗95%酒精,這樣可以促進臍帶乾燥脱落,如果臍帶部有滲出物,可以塗2%碘酒消毒臍窩,然後再用75%酒精退碘,以免灼傷皮膚,也可以塗2%龍膽紫液,不用包紮。若孩子到了三個星期時,出現肚臍痛或紅腫等情況,則要請醫生診視。如果肚臍紅腫明顯,排出膿血,甚至連臍部周圍的皮膚也紅腫起來,則可能是臍炎,應立即到醫院診治。

此外,蟯蟲病及佝僂病容易引起小寶寶的“夜啼”。

蟯蟲病:

蟯蟲是一種肉眼能看到形狀像線頭的寄生蟲,它常在夜間從肛門爬出,在肛門周圍產卵,孩子因搔癢而將蟲卵留在指甲溝裏,然後再經口吃進消化道中無限循環,不易治療。家長可以在小寶寶夜晚睡着以後,觀察孩子的肛門,如果發現有小白線蟲,就能明白小孩哭鬧的原因。治療方法是勤洗換內褲、被褥,每天要洗淨屁股,肛門周圍可以塗“蟯蟲藥膏”,也可以服用驅蟲藥,但是如果只是塗藥而不採取其它措施(如勤換內褲等),效果可能不會很明顯。

佝僂病:

由於缺乏維生素D致使鈣磷代謝失調,血鈣降低,醫學上稱為低血鈣症。由於血鈣低使神經系統處於興奮狀態,輕則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發驚,重則發生抽筋。如果診斷明確,就可以進行治療。肌肉注射維生素D3VitD3,同時服用鈣劑。也可以將VitD3(肌肉注射用)一支加入普通魚肝油中,使魚肝油濃度增加。平時要讓寶寶多在陽光下活動,多曬太陽,紫外線可以使皮膚自動產生VitD2。

蒙着被子睡覺

有些寶寶喜歡蒙着被子睡覺,這種習慣對孩子的健康是不好的。因為孩子睡着以後,體內的各種器官仍在不斷地活動,呼吸器官照常進行工作,由於矇住的被子所能容納的空氣很少,外界的新鮮空氣又不容易進入,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時間久了就缺氧,致使孩子起牀後出現胸悶、頭痛、眩暈等症狀,有的孩子還會因此引起惡夢,或患呼吸道疾病等。“蒙着被子睡覺”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有發現什麼“靈丹妙藥”可以醫治。(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