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地域作文 > 山西作文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六篇

欄目: 山西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山西的刀削麪作文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六篇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1

每人都有自己喜歡吃的美食,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我喜歡吃的美食吧:刀削麪。

刀削麪味道美極了,看相也好。粗粗的麪條浸在湯裏,一個個牛肉飄在湯的上面,一看,口水都要留下來似的。

下面介紹刀削麪的做法:山西高手們削出的麪條,每條長21釐米左右,厚0。2―0。4釐米。每分鐘削118刀,每小時可削2500克麪粉揉成的濕麪糰,有順口溜贊:“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刀削麪的調料(俗稱“澆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番茄醬、肉炸醬、金針木耳雞蛋打滷等,並配上應時鮮菜,如黃瓜絲、綠豆芽等,再滴上點老陳醋,十分可口

吃麪條的時候,我總是喜歡吃一根數一根。有一次,我們去浙江玩,那是九點多,我們一起吃刀削麪,我也是這樣吃的,結果,爸爸媽媽等了我半個小時的時間,還説吃就吃還邊吃邊玩。

刀削麪真的很好吃你們也嚐嚐吧。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2

正宗的山西刀削麪我沒有吃過,但“臨摹版”的對我來説也別有一番滋味。

爺爺有一個山西老友,善做麪食,於是爺爺就從他那兒學會了刀削麪,每逢有閒餘時間,就做給一家人吃。

對刀削麪來説,澆頭很重要。若是澆頭少了點意思,那面也跟着掉一個檔次。我們家常用的澆頭是用新鮮小葱切細,澆上一點滾熱油,“滋啦”一聲,葱香味會在一瞬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入你的鼻腔,口水也要伴着聲兒流下來。然後加入醬油、煎好的蛋皮、鹽,根本無需味精這類的調味品,這澆頭就讓人神往了。澆頭可以做得鹹一些,兑了麪湯就鹹淡適中了。

麪糰的製作可有一番講究,水不能加多了,也不能加少了,不然做出來的面要麼太硬,要麼會糊掉,沒了咀嚼的樂趣。

半鍋水煮開,倒油,放一點鹽,可以讓麪湯麪皮帶一點底味。削麪皮是一項技術活,刀要快,要準,要穩。爺爺一邊不停地削着面,一邊調整着麪糰凸起的角度。被刀颳起的一層面皮在手與鍋之間躍出一道弧線,像跳水運動員一樣波瀾不驚地入水。鍋裏漸漸躺起了一片片面皮,手裏的麪糰也漸漸小下去。鍋一蓋,火一燜,不一會白色的麪皮成熟,便可入碗了。

當一碗熱氣氤氲的人間至味上了桌,再澆上金燦燦、綠油油的葱味澆汁,真是要饞哭了的節奏啊。麪皮入口,滑,初嚼也平平無奇,但當它鹹香的湯汁與麪皮的俏皮融合在舌尖時,用家鄉話説,就是打了嘴巴子也不鬆口。此時,奶奶會真的拍一下我鼓大的腮幫子,説一句:“好吃吧!”

現在人吃刀削麪喜歡不同的風味,瘦肉絲的、蛤蜊肉的,葷素搭配,卻也失掉了面的純真與自然。我是不喜歡的。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3

刀削麪的顏色很好。紅色的番茄滷伴着綠色的菜葉,由蘿蔔、黃豆、芹菜丁組成的桔黃色“三丁滷”,伴着肉末組成的“肉滷”,青、紅、桔褐相間,還有白色的面片、湯,真是令人垂涎三尺!

刀削麪的做法很容易掌握。先和麪,在面里加上適量的鹽、雞蛋,在面板上揉好之後,“醒”一會,再在面板上反覆揉,再“醒”一會,再在面板上反覆揉……直到麪糰表面變得十分光滑,既不粘手,又不粘面板為止。把水燒開,把面舉到肩膀上方,用一個鐵片對準過開始快速地削麪。“嗖、嗖、嗖……”一片片面片像飛魚一樣落入沸騰的水中。大約有一碗麪時,停止削麪,加入青菜,面和青菜都煮熟以後,就可以出鍋了。再把事先準備好的番茄滷、肉滷、三丁滷根據自己的喜好,適量放入面中,攪拌均勻,一碗香噴噴的山西刀削麪就出鍋了。

吃山西刀削麪時也很有意思。吃菜時,我喜歡把青菜沾上香中有酸的番茄滷、含有肉的純香的肉滷、含有濃濃蔬菜清香的三丁滷,三種香味混合在一起,真叫人心曠神怡!我把白麪片挑出來,“噓”的一下吸進嘴裏,真是順爽滑口呀!還有一絲鹹鹹的、雞蛋的味道。我喜歡猛地吸到嘴裏,再在嘴裏細細的品嚐。我每次吃刀削麪時,總是非常“節約”地用各種滷,為的是留到最後慢慢的品嚐它三種不同的香味,最後我恨不得把碗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垂涎欲滴了吧?以後到了山西,可別忘了嚐嚐哦!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4

俗話説,“世界美食在中國,中國美食在山西。”山西的美食我最愛的就是刀削麪。這不,星期天我又跨進一家刀削麪館。

我一進門就高聲喊道:“老闆,來一碗刀削麪。”“好嘞!”老闆答道。只見老闆左手拿起一大團白乎乎的麪糰,右手操起一片銀光閃閃的鐵片,手飛快地揮動着,輕鬆得很,彷彿不是在削沉甸甸的麪糰,而是在削空氣。削出來的刀削麪一片連着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又好像銀魚戲水,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非常好看!有詩寫道:一葉落鍋一葉漂,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

我呆呆地看着師傅嫻熟地削着面,以至於連位置都忘坐了。這時隨着一聲“您的面來嘍!”一碗刀削麪就映入我的眼簾,熱騰騰的面香氣撲鼻,中厚邊薄,有些像柳葉,也有些像木耳的花邊,波浪似的,在碗中此起彼伏。麪條上放着幾片牛肉片,灑上香菜葉,那香味在我鼻腔中蔓延着,一股舒適感湧遍全身,彷彿全身每一個細胞都在躍動,我不禁夾起一塊塞進嘴裏,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那面爽中帶韌,溜溜地滑進肚子裏,麻辣辣的,越嚼越有勁。

吃完了面,我望着其他人的面,久久不願離去……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5

俗話説:“足以天為食”幾乎內個地方的有自己的美味。北京的烤鴨,內蒙古的小肥羊,雲南的過橋米線,西安的泡饃,個個都色香味俱全,但最令人垂涎三尺的要數山西刀削麪了。

刀削麪湯味好,看相也好,一條條白色的面片進放在米黃色的湯裏,翠綠翠綠的香菜鑲在其中,粉紅的雞肉泛出白色。白綠相間,油光滑亮,讓人的口水“飛流直下三千尺”。只要提起刀削麪,當地人都會豎起大拇指。

其實刀削麪的做法很簡單,把面片放進去,舀上一勺肉和湯。再用勺子攪一覺,放些香油,頓時,碗裏會尼曼出一股香氣,誰都抵擋不住這種香味。一碗香噴噴的刀削麪就大功告成了。

吃刀削麪也有意思,有一次,我和弟弟吃刀削麪,我狼吞虎嚥的吃着,結果吃得狼狽不堪,弟弟在哪捧腹大笑,笑我吃的很有意思,吃完後,我倆異口同聲的説“真好吃”。

刀削麪色香味俱全沾染了中國大地之脈,博聚了中華大地的精華。

山西的'刀削麪作文 篇6

我家小區門口有一“山西刀削麪”,很多人都喜歡吃,我也經常去那兒品嚐品嚐。

山西刀削麪的味道好、看相也好。顧名思義:刀削麪是用刀削出來的。削出的面,寬約指甲大小,中間的厚一點,四周薄一點,外形好似柳葉兒狀。

刀削麪的做法堪稱一絕,而且技術要求也很嚴格。都是先將一大塊發酵的面,用雙手使勁的在桌子上不停地揉來揉去,直到麪糰鬆鬆軟軟的,很有彈性了為此。然後用濕布蓋上,這樣既乾淨,又能起到保鮮的作用。

等客人一到,麪店老闆很熟練地把麪糰託上左手,靠在左臂上,右手拿起孤形的刀片,在麪糰上快速地來回飛動,對着沸騰的鍋,“嘩嘩譁”,一刀連着一刀,削出一片又一片面條,在空中劃出一條又一條美麗的孤度,就像一條條銀魚在空中跳躍着,不偏不離的落入鍋內,鮮湯四濺。不一會兒就削好了,老闆用湯匙在鍋裏攪了攪,此時的面在沸騰的湯裏不停地翻滾,像是銀魚戲水,真好玩兒。

煮上幾分鐘就大功告成了。煮好的刀削麪用大白瓷碗盛好,更加好看,湯中潔白如玉的麪條,一片一片的,大小相似。還飄了一些深紅色的牛肉,在綠色的香菜和鵝黃色白菜葉的襯托下,這碗麪更加令人饞涎欲滴。

四溢的香味不一會就吸進了我的鼻子裏,我迫不及待,“啊,面來囉!”熱氣騰騰的刀削麪誘人至極,饞得我兩眼直放光。雖然是剛出鍋的,很燙。但是,我也顧不了那麼多了,拿起筷子,就是一陣猛夾。只可惜一個也沒有夾到,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應該是太急了,我開始了“淑女”的吃法,一條面一條面的夾着吃,“哇!”真是太香了,順滑鬆軟,越嚼越香,軟而不粘。一口又一口,我又夾了一塊牛肉,嫩嫩的,特別的五香味在嘴裏瀰漫開來。我情不自禁地一陣猛吃,連頭都沒來得及抬一下,不到十分鐘,一大碗麪就被我消滅了個精光。看着乾淨的碗底,舔了舔嘴脣,真是意猶未盡。我的最愛——山西刀削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