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實用的名著讀後感作文錦集10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69W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讀後感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實用的名著讀後感作文錦集10篇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

合上書的最後一頁,我閉上眼睛,眼淚落了下來,不知這是第幾滴眼淚了,陽光下,這滴淚在那本書滾動着,發出奇異的光,彷彿在傾訴着這個悲慘的故事——《高老頭》《高老頭》是19世紀法國作家巴爾扎克的著作之一,講述了一個淒涼的故事,揭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醜惡面孔。“高老頭這裏個好父親給了兩個女兒毎人80萬的陪嫁,只給自己留下1萬法郎的年金。他以為女兒總是女兒,出嫁之後,他等於有了兩個家,哪知,不到兩年,這對寶貝女兒雙雙將父親趕出大門。。。。。。”讀 到這兒,我曾落過淚,這淚是對兩個女兒卑鄙的心理、虛偽的面孔、毫無人性的冰冷心腸痛斥的淚。她們難道忘了父親的養育之恩了嗎?她們難道忘了父親一天只吃 幾片面包的入身影了嗎?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優秀的家庭教師,給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高老頭不會想到,我不會 想到,沒有人會想到:把父親趕出家門的竟是親生女兒!巴爾扎克用辛辣的筆把兩個女兒的卑鄙、虛偽、毫無人性揭露得淋漓盡致,也從側面反映社會上的悲劇:兒 子對自己犧牲一切的母親肆無忌憚;女兒把父親掃地出門。。我茫然了:難道為了幸福就一定要趕走父母嗎?難道趕走了父母就幸福了嗎?。。。。。。我 曾讀過一篇文章,三個不孝的兒女,要通過移植母親的記憶,來摸清母親遺留下來的家底,可是在母親的級記憶裏,他們看到了母親的艱辛,母親的偉大。天下的父 母是同樣的呀,他們為了兒女犧牲了自己的一切。“第二天下午2點左右,高老頭的病情又加重了。。。。。。臨死之前,高老頭哭天喊地的想見女兒一面,但絲毫也感動不了女兒的冰冷心腸。”讀 到這兒,我也曾落下淚,這淚是對資本主義世界裏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痛恨的淚。女兒們為什麼不願來見高老頭,因為他自己沒有錢了呀!以往,只要女兒叫一聲 “好爸爸”,高老頭就能滿足她們的願望。高老頭以為女兒孝敬他,其實不然,女兒真正孝敬的是他的錢呀!“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臨死前,高老頭才明 白了這金錢社會的殘酷。淚,痛斥的淚,悲傷的淚,痛恨的淚,淒涼的淚。。。。。。願高老頭的悲劇不在重演。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2

七月流火的盛夏季節,我拜讀了名氣高揚的《紅樓夢》後,心情卻步入了寒風凜冽的嚴冬時節

《紅樓夢》通過四大家族由勝而衰的過程和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展現了一段錯綜複雜的家族興衰史,揭示了封建末世的人間百態。其中元春省親、寶釵撲蝶、黛玉葬花等經典情節,充滿了詩情畫意,被廣為傳誦;所塑造的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聰明靈秀的賈寶玉、穩重端莊的薛寶釵等大量人物,形象豐滿,風采各異。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令人撫懷感歎,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令人永遠難忘。透過他們的人生遭遇,看到的不僅是一場場悲歡離合、命運浮沉的人生大戲,更是一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書中的人物之多、場面之盛,在中國古典小説創作史上是空前絕後的。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3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閒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謹以此句獻給林黛玉。

當看見殘花落盡,碎了一地的哀愁,我便回想起油墨書香裏韻致纏身的她。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行事惹人惱,而是強烈的自尊心。

往往在思考,不懈的努力終究在為了什麼。黛玉告訴我,為的是自己,為的是自己的自尊心。我不曾寄人籬下,不懂黛玉如何小心行一步路,小心説一句話,我只知道從她口中掉落的文字不是別人眼中的尖酸刻薄,而只是維護自己,不願受傷害的自尊。黛玉不在意宮花的美麗,卻在意人們對她的在乎,哪怕是再美的花兒在她心裏也已不足惜。甚至無法想象倘若是自己,該是怎樣的一種滋味。我不是誰,不會偉大到不在乎別人對我的不在乎,所以,黛玉告訴我一樣,要做到最好,給自己理由抬頭,然後微笑。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乞人憐憫的流淚,而是真實的自我。

黛玉愛落淚,哀怨自己亦或賈寶玉。有人説她惺惺作態,為了摔玉而哭;有人説她無中生有,為了猜忌而哭……可是,誰又曾看到這落淚後的真實呢。她可以在難過的時候流淚,用眼淚自憐;她可以在生氣的時候流淚,用眼淚解氣。我心醉於她的真實,把一切的情感表達出來,縱使這種種與淚水融在一起,落出眼眶,卻落進我們的心裏。複雜的生活讓我們似乎都忘記了要怎麼活的真實,無論是難過還是開心都把自己偽裝的很好。黛玉告訴我,記得做最真實的自己,不要讓城市的喧囂和繁華打亂我們的年輕而又單純的心。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我看見的她不是含淚病逝,而是完美的離開。

有多少人在意多完美的結局,卻往往忽略了過程。乘在城市的公車上,偏頭看向後奔跑的風景,它們離開的速度是有多快,快到不睜大眼睛它們就已經與我擦肩而過,等到到了終點時,回過頭去,多希望是沒有遺憾,因為把那一切已經盡收眼底。黛玉最後離開了,誰説她是悲劇的含淚逝去,她很幸福不是嗎。她有賈寶玉對她的.真愛,也有紫鵑對她的悉心照料,更有史湘雲的坦蕩相對……黛玉的離開,很完美。旅途上的過程往往勝過目的地,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從來不知道未來的自己會在哪裏,會活的怎樣,但黛玉告訴我,要看盡現在的每一道風景,不讓那些美好消逝在指縫。

我看見的黛玉很美,美至心醉。

曾經,我也痛過恨過怨過放棄過,但是我想我要,像黛玉一樣,活的漂亮。

“山迢迢兮水長,

照軒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銀河渺茫,

羅衫怯怯兮風露涼。”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4

《時代廣場的蟋蟀》是我看得最快的一本書,我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看完了,但我是非常細緻地讀完的。每一個標題、每一個細節我都牢牢地記在心裏,每一個細節我都牢牢地記在心裏,每一個故事都能清晰地浮現在我的腦海裏。這應歸功於作者的語言功底吧,因為文章既流暢語言又優美,而且這本書裏面有一種純粹、高尚的趣味。

一件很偶然的事情,有時候會改變人的一生。對於一隻蟋蟀來説也是這樣。

如果沒有臘腸香味的誘惑,這隻叫柴斯特的蟋蟀就不會因一念之差跳進那隻野餐籃子,來到紐約時代廣場,如果瑪得歐沒有聽到它如歌的叫聲,柴斯特就不會被帶回報攤,認識塔克老鼠和亨利貓,如果這三個好朋友沒有在晚宴上忘乎所以,火災就不會發生,柴斯特也不會把自己的音樂天賦展示給世人——它想用自己無與倫比的鳴奏取得瑪利歐母親的諒解,同時也為這個一直不景氣的報攤帶來更旺的人氣。於是,整個時代廣場地鐵站——不,是全紐約都在傾聽,傾聽一隻小小的蟋蟀天籟般的鳴奏……讀到這裏,我想大家都會有強烈的好奇心,因為我也有好奇心,我就帶着好奇心來讀這本書的。

讀完這本書,我就有了自己的心靈感悟:朋友與朋友之間要互相關愛,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能和自己的朋友打架,因為這樣,友誼才會繼續持續下去。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5

20xx年寒假,我用了兩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它的作者是羅貫中,這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説。裏面的內容特別精彩,讓人看了還想看,書中有智慧過人的諸葛亮、有紅臉的張飛、有勇敢機智過人的關羽, 這些人物都是我喜歡的英雄人物。

我最喜歡這本書第一章:宴桃園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這部分內容我覺得特別有意思,裏面運用了許多成語,還有詩句引用。主要講的是東漢末年的時候,張角帶領農民起義造反,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這時候相遇,他們三人志同道合,一心為保衞祖國。他們都特別仗義,想結拜為兄弟,並一起發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感人誓言。他們三人身上各自都有着不同的才華和優點:劉備仁義愛民,專結天下豪傑、張飛爽直粗獷,赤膽忠心、關羽義氣深重。他們三人結拜以後兄弟相稱,一起做事,相互幫助,團結共進為同一個目標奮鬥,讓我很敬佩,很值得學習。

讀完以後我覺得我比較喜歡書中關羽,他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因為他是一個忠義之人,忠貞不屈,因為他和劉備結拜為兄弟所以一心為劉備效力。不貪財、不愛美女、大義凜然義重如山讓人十分敬佩。讀完一章三兄弟結拜的故事還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團結就是力量!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大家要互相幫助,團結友愛,一個人的成功是離不開團隊的力量和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6

在孤獨中成長,在痛苦間掙扎,在尊嚴的摧殘下鬥爭,在悲慘的出生下奮進,這就是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奧列弗特威斯特

書中的主人公奧列弗是一個孤兒,他出生在濟平貧院,出生不久他的媽媽就去世了。後來,他被當做一件物品一樣被送來送去,受盡折磨,直到最後一位善良的布朗洛老先生,這位先生收留了他,讓他過上了好日子。

讀完這本書,我的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可憐的奧利弗在失去親人的痛苦下受了那麼多折磨。真不知道在他瘦弱的身體下,有着怎樣的意志,使他堅持不懈,使他在堅持不懈,使他在飢餓、寒冷、孤獨中頑強鬥爭,向美好的生活前進。

令我最感動的是奧利弗遇到強盜集團的那一段經歷。奧利弗獨自一人在路上走了七天七夜,飢腸轆轆,筋疲力盡,他遇到了一個叫傑克的一個小偷,傑克把奧利弗帶到了賊窩,想把奧利弗也訓練成一個小偷,奧利弗受盡折磨也不願意屈服,於是就逃了出來。讀到這兒,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只有十歲,和我們都差不多,但她的堅強,勇敢、正義,是我們都難以相比的。

我們生活在蜜罐裏卻總是抱怨,感到不滿足,但我們可想過,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孩子也向奧利弗那樣,再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們都充滿着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和大腦,用實際行動來回報社會。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7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對詞中的“英雄”一詞發生了疑問,書中講到的人物上百,然而,羣雄逐鹿玉亂世之中,誰才是真正的英雄呢?

有人説,孔明是真正的英雄。因為他足智多謀,處事果斷,上通天文,下曉地理,是千年難見的一代賢相。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了這一點。然而,我認為孔明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劉禪無能,根本扶不起來,孔明卻自己的一生,死死地綁在蜀國這輛毫無希望的戰車上。

我倒覺得曹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儘管書中説他大逆不道,奸詐多疑,還敢“狹天子以令諸侯”。但能者居上為何偏姓劉的能當皇帝?他是政治家,牢牢捉住天子,使他做任何事都變得名正言順;他是軍事家,不計前嫌,招賢納士,以少勝多的官渡一戰,是敵我力量發生了巨大變化;他是文學家,有“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當然嘍,他太多疑,以至於剛愎自用。

但功大於過,曹操無論在哪一方面都稱得上英雄。

但再看其他人:孫權不過仰仗父兄基業,建工甚少;周玉碎年少有為,但氣度狹小,意氣用事;關羽,太驕傲;張飛,勇有餘而謀不足;呂布,以見利忘義之徒也。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8

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三國裏的人物,性格各異。説魏國是第一大國,一點兒也不為過。曹操用兵無雙,但他太多疑;司馬懿太過陰險。但是他們也招到了魏國五子良將——張遼、張郃、徐晃、樂進、于禁。這五人與蜀國的五虎上將、東吳的五猛將有得一拼。

要説蜀國我最佩服的人那肯定是關羽。他降漢不降曹、秉燭達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如果要説蜀國裏誰的智謀最高,那非諸葛亮莫屬。他那過人的機智,嫻熟的兵陣,無不讓後人歎為觀止。“渾身是膽虎威將,七進七出闖當陽。”這句話描寫的正是全心全意為主公,蜀國五虎上將之一,常勝將軍---趙雲趙子龍。

吳,一個佔據三江六郡的國度,能算得上是有謀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時期的周瑜就熟讀兵書,精通佈陣。經過一番刻苦的努力,終於當上了水軍大都督,總統水兵。不過他太過於嫉妒,死正中年時。魯肅從小喪父,靠祖母撫養。他少有大志,輕財好施,喜歡習武騎射,所以,在當地頗有名,袁術在壽春稱帝,特任命他為東城長。

魏,曾經煊赫一時;蜀,曾經功成不居;吳,曾經名震江東。這麼來看,從國家就可以反映出國君的性格。曹操,欺壓百姓;劉備,愛民如子;孫權,稱霸江東。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9

這個暑假,我閲讀了《笨精靈的作文課》這本書,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這本書主要講了來自樹精靈王國的公主來到人類世界上學學習寫作文的故事。有一個叫小木的精靈來到了人類世界和一個叫張溪意的小男孩相處過一個月的時間,後來小木又回到了精靈王國。半年過去,張溪意十分想念精靈小木。這天,他收到了來自精靈王國老榕樹爺爺傳來精靈小木要回來的消息。但其實,要從精靈王國來的並不是精靈小木,而是精靈王國的公主和史官中書君。而為什麼公主和中書君要來人類世界學寫作文呢,事情是這樣的:由古至今精靈王國的歷史都是由公主記錄的,因為公主經常逃學,所以一點都不會寫作文。而國王卻以為公主早已學有所成,就把這個重擔子交給了她。公主知道後慌了神,才到人類世界學寫作文。經過公主和中書君的不懈努力,他們終於掌握了寫作文的方法。

這本書裏,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一件事只要堅持做下去,總會有收穫的。相信自己,就一定會成功!這句話令我想起了一件事

記得,我一,二年級的時候,作文寫得並不好,但是,我並有放棄寫好作文。而是不斷地看作文書,領略寫作文的方法,有不懂的就問老師,和同學討論。在途中,也免不了大大小小的挫折,時常被老師斥責我寫作文所出的問題,我曾想過要放棄但是有一點點的挺了過來。一次次為自己打氣加油,警誡自己不能半途而廢。然而,在我的努力下,我成功了!我的作文寫得越來越好了,得過“寫作之星”的稱號,讀後感徵文比賽三等獎,暑期徵文比賽二等獎······我高興極了!因為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想告訴大家:“只要你為你的夢想堅持了,努力了,就一定會成功!”

名著讀後感作文 篇10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痴,誰解其中味?

十八世紀上半葉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社會生活,將其攫取、裁剪,再加以創造,《紅樓夢》這幅畫卷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眼前。一經問世就成為“中國小説文學難以征服的頂峯”,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之作。

作者曹雪芹,名沾,字夢阮,號雪芹,另外還有芹圃、芹溪、芹溪居士等字號。祖籍襄平(今遼寧省遼陽市)。出生在貴族家庭,年僅十歲的他親眼看到家庭遭受滄海桑田的變故,對封建統治的沒落命運有了切身感受。從1752年起,他終於揮灑出一部不朽的現實主義鉅著《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有關愛情的小説,但作者並沒有把着眼點完全放在故事情節上,而是在人物塑造方面下足了功夫,顯示出高度成熟的藝術水準。全書共刻畫了四百多號人物,不同的身世命運,不同的生活情景,在曹雪芹的筆下,人與事的來龍去脈,一概井然有序,從容自然。上至皇庭貴婦,下至走卒車伕,其神色、語言及個性,都纖毫畢現。且以“第四十回”為例:

只見一個媳婦端了一個盒子站在當地,一個丫鬟上來揭去盒蓋,裏面盛着兩碗菜。李紈端了一碗放在賈母桌上。鳳姐兒偏揀了一碗鴿子蛋放在劉姥姥桌上。賈母這邊説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説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吃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説着,卻鼓着腮幫子,兩眼直視,一聲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來。史湘雲撐不住,一口飯都噴了出來,林黛玉笑岔了氣,伏着桌子只叫“噯喲”,寶玉早滾到賈母懷裏,賈母笑的摟着寶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鳳姐兒,只説不出話來;薛姨媽也撐不住,口裏茶噴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裏的飯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離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腸子。地下的無一個不彎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來替他姊妹換衣裳的。獨有鳳姐鴛鴦二人撐着,還只管讓劉姥姥。劉姥姥拿起箸來,只覺不聽使,又説道:"這裏的雞兒也俊,下的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抓得一個兒。”

賈寶玉,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前世為女媧補天剩下的一塊靈石。從小淘氣異常,但其聰明乖覺處,百個不及他一個。賈寶玉是小説的核心人物。他聰慧異常,出類拔萃,但他不肯“留意孔孟之間,委身於經濟之道。”他是大家庭中的寵兒,但命運卻不由得自己做主,與林妹妹相契相知,抒發真性情真心意,卻被逼着娶了寶釵,終離了俗世,走入茫茫大雪。

林黛玉,前世為三生石邊的一株絳珠草,受赤霞宮神瑛侍者的甘露之惠,願跟其下凡還盡眼淚。她絕麗脱俗,雅若天仙,雖然她是寄人籬下的孤兒,但她生性孤傲,心思敏感,才華橫溢,個性純真靈淨,説話率直有時卻也刻薄。她常懷隱憂,感物傷情;暮春時節,見落花飄零,就鋤墳葬花。最後黛玉淚灑百日,泣血而死,還了前世情緣,留下悠長的深思。

還有王熙鳳。她的出現處處吸引着眾人的眼光,她處事圓滑,眼觀六路,八面玲瓏;她陰險惡毒,心狠手辣,弄權奪勢。但這並不能用反面人物來簡單歸結,她是開心果,上哄得賈母其中寵愛,她又是脂粉隊裏的英雄,下管的婆婆丫鬟們服服帖帖。最終因她膽大妄為,不給別人留活路,落得個疾病纏身、無力迴天的下場。

從王熙鳳這小小的一角,足以映射出封建貴族家庭的腐朽和道德淪喪,預示着中國古老的封建社會已經無可挽回的走向崩潰。

《紅樓夢》是中國文學和中國文化的永恆話題。西方有“説不盡的莎士比亞”的説法,據説原是歌德的話。在中國,《紅樓夢》也是説不盡的,已經説了二百多年,今後還要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