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有關暑假讀後感作文錦集5篇

欄目: 五年級上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54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暑假讀後感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關暑假讀後感作文錦集5篇

暑假讀後感作文 篇1

逛完書城時,我已經累得筋疲力盡,直接趴倒在了沙發上。我隨手拿起了一本《巧克力味兒的暑假》,皺着眉頭看了看,心想:這本書有什麼好看的?可是,剛看了幾頁,我就被裏面的內容吸引住了。

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外號,例如“黃瓜小月餅”、“瓜子臉女霸王”等,這些趣味橫生的外號,不僅突出了他們的特點,也表現了他們的活潑與搞怪。

更讓人羨慕的是,小主人公的暑假充滿了自由與快樂。她在暑假裏,不受父母的限制與逼迫,與朋友聚會、去內蒙古、認識新朋友……這些事情,是多少小孩期待的暑假生活啊!可是現實中的我們,有人因為期末考試成績不理想,被父母逼着上補習班,一個個補習班像洪水湧來,如猛獸般可怕,令人感到恐懼與退縮。因此,巧克力味的暑假,對我們來説,是多麼大的“誘惑”,也是我們一直夢寐以求的暑假生活。

作者讓書中的人物擁有了快樂,讓他們把自己的祕密與知己分享,這也正是它能吸引我閲讀的原因。故事雖然平凡但很有趣,雖然簡單但很深刻。大家也來讀讀吧!因為所有小孩渴望的、需要的,就在其中。

暑假讀後感作文 篇2

在《培根隨筆集》這本書語言簡潔,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讓人受益匪淺,最適合我這種不喜歡讀長篇大論而又想得到多點東西的人看了。雖然只是:“論”“説”“談”但是,我讀起來卻覺得有好多地方都不懂啊!可能因為寫的都是人生的哲學。所以要很高的悟性吧!但是我還是覺得無論是什麼時候都可以讀這本書。因為《培根隨筆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説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本書的薰陶。即使在多元化的社會生活中,自己沒有錢,沒有權,只要有文化,有能力,有健康,遭點厄運也無妨。因為厄運當中也藴含着一份讓人亢奮的幸福啊!培根的話語既使人們開闊了眼界,也能使人們頓悟

我挑一篇來説吧!“談讀書”這篇講的是讀書有三個用處:一為怡神曠心,二為增趣添雅,三為長才益智。又説了有些書可以前嘗輒止,有些可以囫圇吞棗暑假讀書活動讀書筆記 ,但是少量書則須細細品嚐,慢慢消化。讀史書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透,數學使人精細,物理使人深沉精細,倫理使人莊重,邏輯推理使人善辯,正如古人所説的學皆成性!不僅如此,連心智的各種障礙都可以解開。身體健康之百病皆有相宜的調養運動。

我覺得這本書就是要細細品嚐,慢慢消化的茶。要讀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後了,才可以嚐到甜頭。雖然這只是一本隨筆集!但是好比一本史書、詩、數學、物理、倫理、邏輯推理般讓你明智、靈透、精細、精細、莊重、善辯。

暑假讀後感作文 篇3

一個無聊的下午,我打開電腦,電腦桌面上一個文檔吸引了我的注意,這個文檔裏有一篇讀後感,這看上去很平常。但是這篇讀後感是媽媽寫的。

故事發生在一個週日的晚上,我看完了一本課外書,覺得這本書很有意思,就拿到電腦前給媽媽看,可媽媽卻無所謂地説,“小孩子看的書,幹什麼要給我看?先放那邊吧。”我原以為媽媽不會看這本書,可沒想到的是,媽媽不僅看了這本書,還站在我的角度分析了這本書的內容。

這本書名為《流浪的暑假》:書中的主人公是四個十二、三歲的初中學生,通過四個孩子在暑假期間的故事以及家庭中家長對孩子暑假補課的態度和方式而展開的故事。好學生樑靜慧是個又乖又聽話的好學生,學習成績出類拔萃,但她的暑假只有按父母的意願和安排上課、做作業,而學小提琴成了休息。另一個活潑、熱情奔放的女孩安如玉闖進了樑靜慧的世界,樑靜慧也在受她的影響慢慢地改變。同樣也是好學生的高翔飛,他的成績名列前茅,但另一個桀驁不馴、成績超羣的男生森林,卻不像高翔飛、樑靜慧那麼安分守己,他發誓這個暑假他一定不會上補習班,要幹出一番大事。而高翔飛因為嫉妒森林,卻因打聽不出森林要乾的那件大事,便寫了張尋人啟事來打探消息。到最後,森林真的失蹤了,(他去撿垃圾流浪了)樑靜慧、安如玉、高翔飛便一起去尋找森林。最終,他們都經歷了能讓自己成長的`事,體會到了在假期裏什麼事是有意義的,他們也體會到了成長的滋味。而故事的主人公森林通過一個假期的流浪知道了大人們掙錢不易的道理,從而改變了對父母的態度。

這些故事情節在我們小孩子的眼中頂多就是告訴我們父母掙錢不容易,我們要懂事。而媽媽卻站在她的角度重新品讀了這個故事:“雖然這是一本少兒讀物,但通過這本書,我女兒在給我打預防針了,意思是暑期將至,不要給她太多的任務和壓力。讓她自己去安排暑假生活。這點我會考慮並會盡量滿足她的願望。”

此刻我的心中湧現出了一種莫名的感覺,媽媽實際上是是能夠站在我們的立場上看待問題的,只是我們不善於去發現,往往還會誤會他們,由此我們真應該好好反省反省。大人們能站在我們的角度看事情,那我們怎麼就不能多多替他們着想呢?

暑假讀後感作文 篇4

狼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個兇狠而可怕的形象,“狼外婆”、“狼來了”,眾多的狼故事,傳送給我們的觀念就是可怕、兇狠,不招人喜歡,理當誅之。然而,讀了《狼圖騰》,觀念卻為之一新。

《狼圖騰》通過一位“知青”的講述,展示知青在蒙古草原的生活圖畫。書中,陳陣從小喜歡觀察狼,到處掏小狼,直到把小狼的狼牙磨掉流血,最終小狼得病死去。書的最後,知青回到額倫草原祭拜草原之神騰格里,祭拜小狼的洞穴,整個過程伴隨着額倫草原生態的日益破壞,那種破壞是漸進的。本書不僅是故事精彩,它寫出了人類無意識中對大自然的侵略。人類的本意是想改造大自然,親近大自然,讓自然為自己所用,但又不知不覺中毀了美麗的大草原。

蒙古的草原狼——草原民族的圖騰,狂傲不羈。它是草原之神——騰格里在草原上的使者。今天看來,陳陣不該養小狼。狼是自由的,是傲視草原的,不應該被我們圈養起來。書中,畢利格大叔説:“養了小狼觸犯了神靈。”對無神論者來説,我們觸犯的就是大自然。更何況小狼也許是白狼王的後代,人類更應該敬畏它。

讀到最後,原本以為陳陣會把小狼放回草原,讓其迴歸草原幽靈的本色,可是陳陣沒有。可見我們人類的貪婪,明明知道有些東西得到了並不會有好的結果,卻要歸為已有,最後就是毀滅。小狼最終死了!到後來,額倫草原變成了圈起來的草叢圈子。“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意境沒有了,狼羣追逐馬羣時笑傲江湖的風情沒有了。留下的是一片生態破壞後的悵然.

姜戎通過《狼圖騰》中描述的蒙古草原狼的故事,講述出他多年來所憂慮的環境與生態問題,以及他對中國國民性格的反思。可以這樣説,這是一個社會學家對自我精神的一種洗禮。它寫出了一幅畫,更寫出了一種精神!

作品得到“亞洲文學獎”評委們的關注,摘取了首屆曼氏亞洲文學大獎。鄭淵潔説,姜戎先生寫了一部曠世奇書《狼圖騰》!姜戎感到非常欣慰的同時也表示:“我始終希望自己不僅能寫出好看的故事,而且能夠超越原有的中國文學模式,使作品具有更廣泛的世界視角和普世價值。”

《狼圖騰》是作者的自我懺悔,是人們對草原所作所為的反思,也是對人與自然這一命題的深刻思考。對自然的利用並不是要改造它,而是要在遵從其規律的前提下適度地利用它。

敬畏自然,敬畏生命,這是這本書的主旨,也是值得我們反覆品味的內容。

暑假讀後感作文 篇5

兩千多年前,一為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後,忍辱負重,以心靈和血肉之軀,完成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此後兩千多年裏,這部偉大的名著猶如一顆明亮的珍珠,照亮了歷史的星空。這位文人就是司馬遷,史學著作就是《史記》。

《史記》是一本通史,記載了從傳説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近三千多年的歷史。《史記》千古流傳,位列我國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故事》取材於《史記》中的最為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語言生動活潑、文辭精煉優美、故事精彩絕倫、人物包羅萬象,他塑造的人物有着鮮明的個性。又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偉大詩人屈原、壯志未酬的項羽、知錯能改的廉頗、以國家利益為重的藺相如、百戰百勝的韓信、卧薪嚐膽的勾踐......這些人物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受用一輩子。

《史記故事》讓我瞭解中華民族的淵源,瞭解歷史人物的豐功偉績,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豐富我們的知識,提高我們分辨是非的能力。

讀這本書彷彿是跟以為文學家講話,不斷增長知識,還享受着無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