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高中第二冊單元作文

欄目: 高中第二冊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91W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符號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的創造性腦力勞動過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高中第二冊單元作文,歡迎閲讀。

高中第二冊單元作文

篇一:《山中避雨》擴寫

前天同了兩女孩到西湖山中游玩,天忽下雨。我們倉皇奔走,看見前方有一小廟,廟門口有三家村,其中一家是開小茶店而帶賣香煙的。我們趨之如歸。茶店雖小,茶也要一角錢一壺。但在這時候,即使兩角錢一壺,我們也不嫌貴了。

茶越衝越淡,雨越落越大。最初因遊山遇雨,覺得掃興;這時候山中阻雨的一種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牽引了我的感興,反覺得比晴天遊山趣味更好。所謂“山色空濛雨亦奇”,我於此體會了這種境界的好處。然而兩個女孩子不解這種趣味,她們坐在這小茶店裏躲雨,只是怨天尤人,苦悶萬狀。我無法把我所體驗的境界為她們説明,也不願使她們“大人化”而體驗我所感的趣味。

茶博士坐在門口拉胡琴。除雨聲外,這是我們當時所聞的唯一的聲音。拉的是《梅花三弄》,雖然聲音摸得不大正確,拍子還拉得不錯。這好像是因為顧客稀少,他坐在門口拉這曲胡琴來代替收音機作廣告的。可惜他拉了一會就罷,使我們所聞的只是嘈雜而宂長的雨聲。為了安慰兩個女孩子,我就去向茶博士借胡琴。“你的胡琴借我弄弄好不好?”他很客氣地把胡琴遞給我。

我借了胡琴回茶店,兩個女孩很歡喜。“你會拉的?你會拉的?”我就拉給她們看。手法雖生,音階還摸得準。因為我小時候曾經請我家鄰近的柴主人阿慶教過《梅花三弄》,又請對面弄內一個裁縫司務大漢教過胡琴上的工尺。阿慶的教法很特別,他只是拉《梅花三弄》給你聽,卻不教你工尺的曲譜。他拉得很熟,但他不知工尺。我對他的拉奏望洋興歎,始終學他不來。後來知道大漢識字,就請教他。他把小工調、正工調的音階位置寫了一張紙給我,我的胡琴拉奏由此入門。現在所以能夠摸出正確的`音階者,一半由於以前略有摸小提琴的經驗,一半仍是根基於大漢的教授的。在山中小茶店裏的雨窗下,我用胡琴從容地(因為快了要拉錯)拉了種種西洋小曲。

兩女孩和着了歌唱,好像是西湖上賣唱的,引得三家村裏的人都來看。一個女孩唱着《漁光曲》,要我用胡琴去和她。我和着她拉,三家村裏的青年們也齊唱起來,一時把這苦雨荒山鬧得十分温暖。我曾經吃過七八年音樂教師飯,曾經用鋼琴伴奏過混聲四部合唱.但是有生以來,沒有嘗過今日般的音樂的趣味。

兩部空黃包車拉過,被我們僱定了。我付了茶錢,還了胡琴,辭別三家村的青年們,坐上車子。油布遮蓋我面前,看不見雨景。我回味剛才的經驗,覺得胡琴這種樂器很有意思。

鋼琴笨重如棺材,小提琴要數十百元一具,製造雖精,世間有幾人能夠享用呢?胡琴只要兩三角錢一把,雖然音域沒有小提琴之廣,也儘夠演奏尋常小曲。雖然音色不比小提琴優美,裝配得法,其發音也還可聽。這種樂器在我國民間很流行,剃頭店裏有之,裁縫店裏有之,江北船上有之,三家村裏有之。

倘能多造幾個簡易而高尚的胡琴曲,使像《漁光曲》—般流行於民間,其藝術陶冶的效果,恐比學校的音樂課廣大得多呢。

我離去三家村時,村裏的青年們都送我上車,表示惜別。我也覺得有些兒依依。(曾經搪塞他們説:“下星期再來!”其實恐怕我此生不會再到這三家村裏去吃茶且拉胡琴了。)若沒有胡琴的因緣,三家村裏的青年對於我這路人有何惜別之情,而我又有何依依於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呢?古語云:“樂以教和。”我做了七八年音樂教師沒有實證過這句話,不料這天在這荒村中實證了。

篇二:《沁園春》擴寫

回想以前和同學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慷慨激昂,奮筆疾書敢説敢做,為革命理想譏時弊,褒先進……在那樣不尋常的日子裏,國內外不停的發生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一戰。十月革命,這些事件往往會影響到世界形勢。我們談論國家大事,寫激伯揚清的文章,把軍閥視為糞土一般。回憶着以前的熱鬧場景,現在卻是獨自一人站在橘子洲頭,感受着深秋的寒風,望着向北流的滾滾湘江……

遠遠眺去,千山萬壑都是紅的,山上的一層層樹林經自然之筆塗抹後,被染得一片嫣紅,如畫般的美。滿江秋水碧綠清澈,無數船隻爭相行駛。遠處有雄鷹展翅高飛,腳邊,魚兒們自在的在江裏遊着,蹦着。似乎整個宇宙都放鬆下來,自由舒展,蓬勃生長。都在秋光下享受着生活。我笑了,想不到在秋風的肅殺下,生物還如此的生機勃勃,感帶一絲欣慰。突然想到,這樣遼闊的土地有誰來主宰呢?

是我們!現在,我們正是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才華橫溢,激情奔放,我們也意氣奔放,有強勁力。我們的土地就是需要以天下為己任,藐視反動統治者的革命青年來當主人。

作為主人,我們在新時代的潮流裏,只要努力執着,不畏艱險,又有什麼浪能組織我們鼓槳前進呢?

篇三:《鷸蚌相爭》擴寫

從前,在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海邊,生活着一隻蚌。蚌無憂無慮,早晨在海灘上曬太陽,晚上在吹海風,十分享受。海灘邊有一片樹林,裏面住着一隻鷸。它也很幸福,早晨去找食物,晚上聽海水拍打礁巖,發出的“嘩嘩”的響聲。

這天,蚌又像往常一樣,一個人坐在金黃色的沙灘上,閉着眼睛,聽那海水美妙的“歌聲”。鷸也如以往一樣,出來尋覓食物,它張開自己那有力的翅膀,在大海上尋找食物。忽然,它眼前一亮,發現了正在休息的蚌,心想:哈哈,今天運氣可真好啊!遇上了蚌,可以讓我大飽口福了。於是,鷸像一支離弦的箭,飛快地衝了下去,用自己尖尖的、長長的嘴,咬住了蚌,蚌忽然感到身上如針刺一樣的疼,立刻大叫一聲:“啊,誰呀,疼死我了。”説着,便用殼鉗住了鷸的嘴。鷸説“老弟呀,我出來找食物,沒想到遇上了你,你就乖乖地成為我的大餐吧!”“我呸!我才不順從你呢!我一定會緊緊鉗住你,不讓你逃走。”鷸被惹火了,説:“告訴你,我不會放過你,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一定會被曬死的。”蚌也發火了:“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會被餓死。”就這樣,鷸和蚌誰也不讓誰,一直不肯退一步。這時迎面走來了一名漁夫,他看見了蚌和鷸心中大喜:哈,太棒了,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食物。於是,漁夫伸出手一把抓住了蚌和鷸,説“你們就歸我吧!”

此時,它們後悔莫及,後悔自己當初自己不該退讓一步,不然也不會變成這樣。同學們,今後大家要多多謙讓,和睦相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