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成長作文 > 反思作文

【推薦】反思作文錦集八篇

欄目: 反思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39K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反思作文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反思作文錦集八篇

反思作文 篇1

田老師,期末考完了。成績也出來了。但我感覺我並沒有達到最好的程度。我要給您做深刻的反思。

數學我的成績是九十七分。但我有很多的不足。比如粗心大意,沒認真思考……而且書寫也不怎麼好。卷子上的字亂七八糟,很容易就能看出來我並沒有認真寫。

我想,從我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我沒有認真。我的態度不認真才導致粗心,看錯題,沒認真思考。比如有一個題是這樣的“一種商品打六折出售,原價是300元,問付款時要少付多少元。”我隨隨便便的讀了讀題,認為要求的是應交多少元。於是我就寫上的我的答案。但它實際上讓我們求的是少交多少元。所以這個題我就寫錯了。

因為這個題我少拿了一分,我把會做的題做錯不然就不用扣這一分了。

不僅是從我讀題上有缺陷,做題上也有缺陷。就比如簡算題,就是需要把一個複雜的算試變得簡單。其中一個簡算如果按正常算已經挺簡單的了,可是我偏偏多加了一步讓這個算式又不怎麼簡單了。這就是我在做題上的缺陷。就這樣又丟掉了兩分。加上這兩分和前面填空題的一分我就可能會是滿分的。

不僅是這些地方有缺陷。我的書寫也很不好。每個字都沒有認真寫。看得出來沒有用心。還有判斷題我寫了一遍,發現有一個錯了。我當時打的是對,而我現在要改成錯,我就在對號的下面又加了兩筆。成了錯號。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我的不用心其實如果我想改答案我劃一道就好了,我卻偷了個懶。

我還有很多地方沒有認真寫。就像解決問題這個大題。我雖然都做對了。但總是劃。字也不怎麼強。就是因為我寫了一次答案發現不對然後又劃。其實田老師説過不確定的答案在草稿紙上先寫一遍。然後再寫上去。但我卻沒聽。

田老師,下次我一定會超越自我,取得更好的成績。改掉粗心的壞習慣。

反思作文 篇2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研究的過程.作為語文教師,反思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對語文教學進行反思,開展反思性教學。

一、以學生為主把學生看作語文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的學習活動為主。比如,在教學課文之前,我經常先把自己制定的教學目標展示給學生,然後讓學生在讀課文後根據我制定的學習目標再討論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作業也可自主確定。這樣,就使全體學生都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還參與了目標的制定和作業的佈置,從而,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已的學習目標,可以在自學階段有本可依,有章可循,並取得成就感。

二、師生互動

從新課程的角度來看,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而不只是被動的執行者。因此,教師、學生都是語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主體,也只有在這個意義上,教學相長才真正成為可能。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發揮出自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更要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成為問題的發現者和解決者。學生通過提出疑問、自行釋疑,會深入理解課文,豐富了課外知識的。由此,我就啟發學生:文選內容固然重要,但也有其侷限性,需要大量的課外閲讀來充實、完善,健全中學語文知識結構是課內課外等綜合因素建構而成的。

三、語文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營造亮點。突出重點就是要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的輕重主次,在整體感知上對課文重點進行局部的深入探究或知識的遷移,最後再歸結到整體上來,深化對文章的認識。而課堂教學中的亮點應該是疑問的聚焦點,思維的交匯點,教學的創新點。學生的興奮點如果被激活了,那麼他們對課文會進行再創造的。如果每天都是輕鬆愉悦的上課,那麼學生的靈感和情感會得到激發的。此外還會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又挖掘出學生的創新潛能。

四、變教學思路

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由文章學的思路轉向閲讀學的思路。教師應注意重視學生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只有遵循學生學的思路和閲讀學的思路,才能真正激發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五、培養學生擁有較為完整的閲讀體系是寫作能力提高的關鍵

“向閲讀要寫作能力。”學生涉獵廣泛的課外知識領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和適時關心。我參考新課標課外讀物,指導學生制定閲讀計劃,學會自主積累,幫助他們建立寫作素材庫,引導他們從中汲取精華,“博眾人之長於已身”。

六、重視培養學生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情感是教學藝術之魂,沒有情感的融入,教學藝術之花就不能開放。而語文教學就是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情來溝通與學生的聯繫,以情來陶冶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情感既是教學的目標,又是教學的手段。

在課改過程中,我不斷地對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轉變觀念、轉變角色、轉變行為,豐富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在培養學生優化發展、引領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也實現了自己在專業上發展和人生的成長。

反思作文 篇3

第一單元是寫景作文,寫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備課時,我認為此次作文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細緻觀察,抓住特點。羅丹曾説過;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一個觀察能力很強的人,他的眼睛就好比一架照相機,能把景物的顏色、形態拍下來,印在腦子裏,畫起畫來就會逼真,寫起文章來就會活靈活現了。這就要求學生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什麼是觀察?怎樣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首先要選好觀察點。觀察點就是描寫作者觀察景物的立足點。抓住景物的特徵,全面細緻地觀察。觀察和感受景物還需要發動各種感覺器官。從不同感覺、有動有靜地寫景,讓人讀來身臨其境,再寫出來,這是最基本的一點。

二、展開想象,運用修辭。文章寫得細緻傳神還要在細緻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合理運用修辭。展開豐富的想象是把文章寫得生動形象的關鍵。想象是形象思維的再現,是把不在眼前的事物在腦子裏再現出來,(再現性想象)。

第三、注重積累,言之有序。作文的材料來源於生活,又表現生活。葉聖陶先生説過:“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停”。在細緻觀察,展開想象,合理運用修辭的基礎上,還要注重積累,精心排序,才能生動而有條不紊地表達。積累素材首先要多讀。“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讀萬卷書,才能行萬里路。要想寫好寫景作文,積累一定量的寫景狀物的詞彙勢在必行。要想描繪出引人入勝的景色,首先對寫景的文章要多讀。讀,有兩個好處:一是讀可以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二是可以通過讀來從範文中得到寫作方法的借鑑。有人認為:觀察也觀察了,生活也體驗了,可就是寫不好文章,其原因就因為你平時沒有語言和寫作掛技竅的積累。多讀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其次,我們要像一塊永不知足的海綿,從生活中的各個渠道,去吸收語言精華。吸收了還要積存下來,做好筆記,注意運用。

但是,發現有些學生的作文就是沒有做到這些。要麼缺乏觀察想象,語言空洞,要麼沒有寫作技巧,要麼眉毛鬍子一把抓,不知道詳略得當。

反思作文 篇4

議論文寫作是高中階段作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也是對高中生進行思辨能力訓練的極好途徑。議論文寫作的好壞不僅僅關係到學生在高考中得分的高低,還關係着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的培養。但是,目前的現狀是高中生不會寫議論文,甚至是不知什麼是議論文。一提到寫議論文,學生就手足無措、抓耳撓腮、無從下筆。即便 逼 他們動筆,寫出來的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十分乏味。個別學生甚至連議論文的 格式 都不懂,或論點不明,或論據不足,或論證不力,或結構混亂。寫不好加上不想寫,使得高中議論文寫作教學步履維艱。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筆者主要從學生寫作和教師教學兩方面總結如下:

一、學生議論文寫作水平偏低的原因:

1、不知如何論述。好多學生碰到一個論題後,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如何展開。用俗話説,這是沒有找到論述的'竅門'。實際上,對某一問題進行論述,可以從不同角度展開。遵循提出問題--分析問題 解決問題。即分別解決'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和'如何'的問題。如寫《誠信》,就可以寫什麼是誠信,如今社會為什麼需要誠信,如何做到誠信。

2、不會論證分析。論證就是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具體到'如何擺'和'怎樣講'時,卻不甚得法。簡單點説就是不知道如何把論點和論據連接起來。往往是論點一擺,再緊接着就是 例如 ,或者寫上幾段名人名言,文章就結束了。中間沒有闡釋句,對論據也缺乏概括性的分析。總之一句話,有論點,也有論據,但水油分離,毫無論味。無非就是觀點加材料的疊加。這包括:a.不善於從現實生活中, 特別是從親身經歷中提煉論據;b.有了充分的論據,但在論證過程中,不能做到正反對舉,點面結合,詳細映襯,古今中外並存,事實事理俱在。於是,形成材料堆砌,使人莫衷一是.不會揭示材料的內涵。

3、材料積累不夠。舉例不過那麼幾個:中國的屈原、項羽、司馬遷、張海迪,外國的愛迪生、牛頓、居里夫人。即便列舉出來也不會多角度尋找與論點的關係,只是老一套。以致材料不能為觀點服務,説不出道理,為了湊足篇幅,只好寫些不着邊際的話。

知識面狹窄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學生不關心時事、不關注社會。許多學生仍然是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 。因此他們寫議論文僅僅是説説大話空話,引幾句名人名言,或用幾個陳舊得發 餿 的前人的故事。二是學生的課業負擔過重。儘管素質教育的呼聲很高,但應試教育仍暗潮湧動,學生忙於應付堆積如山的數理化作業,很少有時間看課外書,更不用説去讀讀政論文了 。

二、教師的議論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作文教學存在重記敍文輕議論文的輿論導向。一些專家認為高考作文應寫富於生活氣息的活生生的記敍文,大力提倡寫記敍文。它可以讓學生關注自身生活,有話可説。而認為議論文需要一定的生活經驗的積累,邏輯思維能力要求過高,學生不會寫就不要寫。因此,這導致一線教師在寫作教學中忽視議論文。久而久之,學生也認為議論文不會寫無關緊要。

2、急功近利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師不重視議論文教學。許多教師迫於應付種種考試而疲於奔命,卻忽視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的培養,如速讀習慣、作讀書札記習慣、使用工具書解疑的習慣等等。有時為了趕進度,隨意壓縮課時,把教材內容擠成 壓縮餅乾 硬餵給學生,結果食而不化,嚴重影響了閲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提高。

3、議論文教學只把傳授議論文的基礎佈局和寫法方法當作提高學生議論文寫作能力的法寶,只講解與論點、論據、論證有關的寫作知識,或單一的指導學生議論文的結構,卻沒有或很少針對論證分析進行教學,以致於學生似乎聽懂了該怎麼寫的道理,掌握了議論文寫作的基本思路,但仍然不會論證分析,學生議論文寫作存在的問題絲毫沒有解決。

針對議論文寫作存在的雙方面的問題,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該怎麼 辦?我想只有遵循八字原則:對症下藥、事半功倍。才是改變現狀的解決之道。

一、教師必須轉變觀念,重視議論文教學。

不論是議論文還是記敍文都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寫作文體,而且從某一程度上看,議論文比記敍文更加重要。議論文是用邏輯、推理和證明,闡述作者的立場和觀點的一種文體。

因此,在寫作過程中,論點、論據、論證過程缺一不可。議論文的這一特徵要求學生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良好的材料駕馭能力。可以説議論文寫作對學生的要求更高,學生學習議論文的寫作,可以鍛鍊他們的思維,使他們的心智快速成長起來。同時議論文寫作的高要求對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閲讀面和視野的擴大都有重要意義。

分析江蘇省20xx年至20xx年的高考題目,有一大半題目也比較適合寫議論文。如06年的《人與路》,09年的《綠色生活》,10年的《品味時尚》,11年的《拒絕平庸》,12年的《憂與愛》。這些題目相對而言,記敍文寫作難度要大。而寫議論文思想更深刻,立意更高遠,更具備現實意義,文章更容易出彩。

所以,教師應該把議論文教學提升到與記敍文教學相同的地位,重視議論文教學,同時也要對學生強調議論文寫作的重要性,從思想上改變觀念。

二、教師要指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並學會挖掘、運用素材。 用事實證明道理,這是議論文最常見的説理技法,也是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廣泛運用的手法之一,其關鍵在於事例的選擇。優秀的學生往往能夠從熟知的事例中出新、出巧,轉換思維,給讀者以多方面的思想震撼,從而更好地論證話題。一篇好的議論文,必然有好的素材對其進行支撐。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對素材進行積累、挖掘和運用。

首先,指導學生建立 論據收集本 , 豐富自己的素材儲備庫。同時,教師在每天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將自己平時積累的素材在課堂上分享。也可以讓同學們把素材本互相傳閲、交流,這樣一個同學所積累的素材變為全班同學的素材。例如:'著名主持人楊瀾當年放棄央視主持工作,毅然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進修新聞傳播學,而今成為我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人之一。'這一素材通過大家討論,發現這個素材可以用於:學會放棄、堅持等話題之中。學生通過這樣的機會,素材積累增加了,素材運用方向也增多了。

反思作文 篇5

當前,我們的作文教學正處於一個怪圈,教師指導累,費了九牛二虎之功,收效甚微;學生寫作寫了多年,提筆仍需千鈞之力,艱難異常。新編《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作文教學有這樣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我對這句話的理解是:要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使學生在寫作中能更加自如,有話可説。 一、自由作文

和很多老師一樣,我以前喜歡讓學生按自己的統一要求作文,認為這樣利於批改,便於評講,能更好地發現學生的問題,也可以使作文教學具有一定的系統性。但從我們自己的寫作體會看,要按照一個比較狹隘的固定的要求作文,如果不是湊巧這一方面恰好有所積累,要寫出好的文章是不容易甚至是不可能的。學生的情況各不一樣,我們有什麼理由要求他們寫自己並無積累並不想寫的文章呢?考試作文是看結果,平時作文是重過程。如果學生根本不想寫、無法寫,又怎麼能達到提高寫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證學生的寫作自由,倡導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義的。如這學期在重點班就嘗試學生進行詩歌創作,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課外作文

我始終認為高中作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學中就注重了課內作文與課外作文相結合,側重於課外作文訓練。在學生的課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豐富學生課外作文的內容,我經常利用學校閲讀課的時間引導他們學會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寫作的.觸發點,關注國內外焦點問題,以敏感的心去體察生活中的每一個微小的變化,。同時利用週記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課外將自己一時的感悟,點滴隨想用語言文字的形式再現出來。既能使學生感到有內容可寫,又能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事實證明學生的課外習作中。 三、對話式講評

對話式講評,能激發大家的寫作熱情,給大家寫作得失的啟發。作者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同學們可以發表自己的評論,不同意見可以辯論,老師也只是其中普通的對話者。不是説我就完全喪失了教師的角色,不發揮我應該有的作用,而是説我不以自己的意見為核心,學生常常和我的意見相左,而且批評我的作文評價標準“太舊”“太實用化”“框框太多”,我既據理力爭,也虛心接受。我們討論的話題,也不是糾纏於所謂寫作的知識和寫作的理論,包括教材的寫作內容也絕不拘泥,甚至有時會把它作為我們批評的對象。這樣的作文評講課,學生往往能成為“主體”。結合學生情況,尤其對於普通班學生來説,能激發他們的積極性,顯然更為重要和實際。

總之,作文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其終極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儘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實現《高中語文教學大綱》中相關的目標任務。

反思作文 篇6

今天下午第一節上語文課。老師在評講作文時,黃偉傑和宋梓健老是自言自語地説話,就叫他們站起來聽,警告那些正在説話的同學。老師忍了一次,但還是有同學説話,老師終於忍不住了火山要“爆發了”。

老實説:“我的喉嚨已經非常疼了,而且還不停咳嗽,難道你們聽不到嗎?我的喉嚨已經這樣了,還堅持給你們講作文,你們能不能安靜地聽我講,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禮貌啊!”説完後,老師叫我們在今晚的日記上寫今天語文課發生的事。是的,我們在你説話時開小差是不對的,是不禮貌的行為,希望老師原諒我們。

反思作文 篇7

國慶放假之後開學了,但是我還是留戀假期裏能玩電腦的日子。

開學的第二天,我想了很多事情,腦子裏很亂,就想着我到學校裏這幾天幾乎沒聽進什麼去,數學根本聽不懂,數學課上我都不知道我幹在什麼,連我最拿手的化學也開始聽不懂了。終於,我腦子裏越來越亂,產生了想回家自學的念頭。當天晚上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有人説他們那裏是可以的,那個人還説,他的初中就是這麼過來的。漸漸的,我想在家自學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就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爸爸……

開學後的第三天中午,爸爸看到我中午一回來就玩起了電腦,很不高興,便訓斥了起來,我有點想發火的感覺,我爸對我説:“你整天只知道玩遊戲,你知道爸媽對你這種行為是多麼的痛心嗎……”他説完以後,我愈發壓不住心頭的怒氣:“好,説我只知道玩遊戲是吧,我現在把電腦給你保管,我不用了,以後再也不用電腦了,你下午就去跟老師説,讓我在家自學……”説着我把電腦拿給了爸爸,這一瞬間有點想哭的感覺。我對我説:“這事沒那麼容易,下午我去找老師説!”

中午吃完飯之後,我就倒在牀上睡着了,實際上不算睡着,因為我做了很多奇怪的夢,這天的午覺一直在半睡半醒的狀態。

下午4點多,爸爸回來了,他跟我説:“我已經跟你們老師説過了,待會兒會有同學送書來給你。”壓在我心裏的大石頭就這麼放下了……

晚上,我開始了我的短暫的自學之旅,一開始覺得挺好,雖然不能玩電腦了,但是我覺得這是為我的未來着想,沒關係。也就這樣硬着頭皮堅持了一晚上,感覺還不錯,明天繼續努力~

到了第二天,想自己學着上新課,卻突然發覺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的,也沒法上新課了,漸漸的又產生了想回到學校上課的念頭……

到了第三天晚上,無聊的一天就這麼過去了。睡覺時,爸爸語重心長地跟我説了很多事情,我才知道爸爸只是以病假的形式幫我請了幾天假,爸爸還説,我們學得不好,老師們是要被學校懲罰的,我這種行為給了老師和家長極大的傷害,勸我趕緊回到學校上課。

我知道了這個消息之後像五雷轟頂一般,被嚇得差點睡不着覺。當天晚上我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知道這次的確是我的錯,也加深了我心裏本來就有的罪惡感,想回校讀書的念頭越來越強烈,我知道我不能再這樣頹廢下去了……

經過這幾天的“磨難”,跟讓我知道讀書是個很嚴肅的事情,不是想怎樣就怎樣的,我這種行為對不起我自己,對不起一直在對我負責的父母,對不起給了我們知識的老師……

我對所有曾經被我傷害過的人道歉!真心地懺悔!

反思作文 篇8

佈置作文,《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批改時讓我感觸頗多,竟然會想:是不是自己真的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不是一個合格的老師,真的要好好反省自己了,努力按着孩子們心目中的老師去做吧。

謝雨琦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會帶着我的學生們去郊外觀察大自然的一切,讓他們好好感受大自然,以便更好的學寫作文……

江煜瑩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要為學生付出母親般的慈愛,把我的知識傳授學生,用我的温暖融化學生封閉的心田。一個調皮鬼又搗蛋了,我會用微笑批評他,讓他改正;一個膽小的女孩害怕困難,我會輕輕拍她的肩,告訴她要勇敢;遇到不愛學習的學生,我會向他描述一幅藍圖引導他走向美好的未來……

韋羽翽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會不停地學習,同時把自己的知識全部教給學生,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長大後成為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李玥皞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會每天都上生動有趣的課給學生,只要他們學習認真,我付出再多也不怕。同學們有不理解的題目,我一定會詳細講解,直到大家都弄明白為止;我將盡我所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環境……總之,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將用我一生的愛,去愛我的每一個學生。

李欣嬪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要向鄒老師一樣每天努力地工作。白天,我教給學生知識,處理學生們之間的事情;晚上,我要批改作業,和家長打電話,共同商討教育孩子的事情,還要做很多工作上的事情……哦!原來我們的老師一直都是那麼辛苦,我們應該遵守紀律、勤奮學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報答老師,讓老師不要那麼辛苦。

高真懿寫道:假如我是一名老師,我要把我所學的知識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平時,我會把學生當作朋友,和他們一起做遊戲。春天,我會帶學生去郊外踏青、植樹,一同沐浴春天的陽光;夏天,我會帶學生去游泳、去划船;秋天,我會帶學生去果園品嚐各種各樣的水果,讓他們享受秋天的美味;冬天,我會帶學生去冬泳,鼓勵他們向自己挑戰……

還有更多更多的學生寫的作文讓我常常停下手中的紅筆,被他們每一句稚嫩的言語所感動。是呀,平時對他們太嚴厲了,忘了他們更需要每天看到老師親切的笑臉、輕鬆的話語。所以,不斷地提醒並鼓勵自己:每天都要快快樂樂地工作、生活,讓我的學生也快快樂樂學習、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