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中考素材

記敍文開頭結尾寫作素材

欄目: 中考素材 / 發佈於: / 人氣:2.12W

在寫作中,有時並不是單一地使用某一種方法,而是幾種方法兼而有之。好的寫作方法可以為自己的文章添加亮點。下面請看語文迷為大家整理的記敍文開頭結尾寫作方法,希望你喜歡。
 

常見記敍文開頭方法

方法一: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所謂開門見山,就是通過對文題的闡述、解釋、引申,從而引入要講述的內容。這種開頭較為簡易,也容易讓人對寫作對象一目瞭然,可藉助一些修辭,增加文章的生動性和吸引力。

例1: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多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

例2:唉,今天爸媽又不在家,吃點什麼呢?我一邊想,一邊從櫃子裏拿出了一把掛麪,隨手扔在鍋裏煮了起來。我呆望着鍋裏那“扭動”的麪條,真想找點開心的事做啊!這時,電視裏大廚的身手劃過我的腦海,對了,可不可以把面煮出點花樣呢?我躍躍欲試。

----《嘗試》

例3:老師,你那雙眼睛啊,時而深沉,時而明快,為我的進步歡樂,為我的消沉而不安,我的一切,無需開口便從您的眼神中得到滿意的答覆。我就是在您這雙眼睛注視下,由一個稚氣未脱的小孩,讀完初中……

----《老師的眼睛》

例4:“我們的苦如滔滔江水,倒也倒不完,我們的樂如滿天星星,數也數不清,特別是到了高中,更是苦中有樂,樂中含苦……”

----《苦與樂》

方法二:設置懸念,吸引讀者

所謂巧設懸念,就是在開頭就陳述要點、提出問題;或是把事件的結尾放到開頭,吸引人尋根究底;或是讓某個關鍵環節藏頭露尾,產生“霧裏看花”的效應。設置懸念的技巧在於有效地“吊人胃口”,因此必須抓住矛盾的集中點,在能引起讀者興趣的地方設疑,才能達到所要達到的效果。有時,突出事件的有悖常理處,往往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例1: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有許多次“第一次”,我也不例外。至今,我還記得那次嘗試過程中發生的一件可笑的事呢!

------《嘗試》

例2:“你這書記趁早別當了,半點用也沒有!”從學校風塵僕僕趕來的我,離家門還有百來米遠,就聞到了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聽到了媽媽對爸爸的呵斥聲,一種“黑雲壓城”的感覺猛烈襲上我的心頭。媽媽也是多事,爸爸幹什麼她都要干預一通,搞不好就暴跳如雷。好在爸爸宰相肚裏能撐船,每次都是任憑媽媽一陣暴風驟雨過後,才用幾句綿裏藏針的話收拾殘局。今天不知又為了什麼。

-----《“民主牆”的風波》)

方法三:巧用修辭,展現文采

1、用比喻,使開頭生動形象

例1、日子一葉一葉地從生命之樹飄落,不經意間,才驀然發現歲月已給它套上了16圈年輪。

---《成長》

例2、 生活像一杯芳醇的美酒,生活又像一杯淡淡的清茶,只有懂得品味的人,才能細細品味到箇中滋味,瞭解到生活告訴你的點點滴滴。

----《品味生活》

2、用排比,增強開頭的氣勢。

例1、童年是一首歌,唱出歡樂無譜的樂章;童年是一隻船,承載父母無數的心願;童年是一座博物館,展出天真稚嫩的作品;童年是一個故事,講述單純生動的片段。

---《童年》

例2、愛迪生經過了無數次的嘗試,最後發明了電燈;貝爾經歷了無數次的嘗試,最後發明了電話;陳景潤經過無數次的計算,最後驗證了歌德巴赫猜想。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想要取得成功,必定要經過千百次的嘗試。這是我從幾年前的那次嘗試中體驗到的。

----《嘗試》

3、用設問,引出下文

最好的獎賞是什麼呢?是人人都想要的金錢?是人人都崇拜的名利?是人人都想過的安逸生活?都不是,最好的獎勵是家人的肯定。

----《最好的獎賞》

方法四:引用名言警句、歌詞俗語開頭(作為引子、提示主題)

例1、人們都説:“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聽起來十分有哲理,只有從失敗中獲取經驗,才能有所成。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嘗試。如果不勇於嘗試,那就不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那次嘗試,讓我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悦。

----《嘗試》

例2、“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歌聲在房間的上空迴旋着。東子拿着父親的信,淚水溢滿了臉頰。三年了,東子離開家整整三年了,三年來父親的一封封信已將東子心中的仇恨化為烏有。東子掩卷而思,思緒又回到了三年前。

----《常回家看看》

方法五:描寫環境,襯托感情 (情景引入法 )

文章開頭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一處特有的環境或景物,渲染出一種與主人

公心情或命運相關的所特有的氣氛。為人物的出場進行鋪墊,或襯托人物的性格、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

例1: 又是一個陰雨連綿的早晨,我的心情也像這天氣一樣沉悶,孤零零的走在由學校家庭兩“點”所確定的“直線”上,雨點雖然不大,可也快把我的衣服淋濕了。我討厭這天空,也討厭這單調的生活,低着頭兩眼不厭其煩地盯着兩隻不停移動的腳尖……

-----《我討厭這種生活》

例2、教室外,呼嘯着的北風挾着密集的雨點撲打在牆上,“嚓、嚓”地響。教室內,一場全能競賽考試進行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 《心中築起一堵牆》)

方法六:抒情,議論法開頭(以情動人,以理感人)

例1、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次嘗試的記憶,從呀呀學語,蹣跚學步開始,不知道要經歷多少次“第一次”,中間也不知要包含多少歡樂和淚水。這也説明了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人總是要在無數次嘗試中逐漸成長起來,成熟起來。而我那次的嘗試雖然失敗了,卻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

----《嘗試》

例2、人生中有許多第一次,這第一次也許成功也許失敗,無數的“第一次”堆積在一起,便成為了人生經驗。只要肯嘗試,就能有所收穫。而最讓我記憶猶新的一次嘗試,便是嘗試着和我討厭的人交朋友,對她微笑。那樣做可真困難啊!

----《嘗試》

方法七:題記式開頭

題記是指寫在題目下面.正文之前的文字.巧用題記開篇,既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又能揭示文章主旨,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巧妙擬寫題記,能為你樹起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使文章錦上添花.

今夜,星光燦爛!浩瀚的天際中劃過一顆流星,我默默地許下了一個心願,願世界永遠和平!

----題記

----《給伊拉克女孩的.信》

記敍文結尾常見方法:

技巧一:首尾呼應,凸顯主旨

(首)都説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都説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遠記住先哲的那句良訓:生活的船不能沒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把夢想帶給花季》)

賞析:小作者運用首尾呼應的方式,以優美的詩一般的語言凸顯了文章的主旨——理想的生活中最快樂的時光,便是夢想的花季。

技巧二:言為心聲,呼喚號召

二十一世紀,我們是祖國的春天,我們不是我們的父母,熱情奔放是我們的性格,我們不需要守那些規矩,打破陳規,讓我們腦中的那團熱情火燃燒得更猛烈,把我們的笑聲、愛心串在一起,讓全世界籠罩在愛之中。要笑就笑個痛痛快快,要哭就哭個歇斯底里,不要壓抑自己,不要讓那陳舊的觀念束縛着,不要隨便改變自己,請記住我的名言:“我就是我,給我一點陽光就這麼燦爛。”

----《給一點陽光就這麼燦爛》)

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吧,把愛心帶給他人,帶給那些失學兒童,帶給那些孤寡老人……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當你把愛心獻給他人時,你也獲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把愛心帶給他人》)

賞析:小作者言詞急切,個性十足,表情達意毫無遮掩,向所有的同齡人發出了真情的呼喚,有力的突出了主題,給讀者以強烈的心靈震憾。第二段小作者真情呼喚,言為心聲,表現了自己美好未來的嚮往之情。

技巧三:巧妙發問,引入深

不同的話有不同的影響,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視野,不同的哈哈鏡有不同的成像,不同的心情會有不同的行動,不同的花有不同的花香和樣子,不同的評價造就孩子不同的命運。何必要讓自己狹小的視角不公地評價一個人、傷害一個人,何必要熄滅風中的燭光,何必要讓所有的孩子都成為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無個性的模型?

----《哈哈鏡中的我》)

賞析:這段結尾針對老師的評語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先用排比句的形式説明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性,老師不必磨滅學生個性,最後再以問句結束,啟示人們進行思考,深化了文章的內涵。 J

技巧四:引用佳句,多姿多彩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15年來,生活讓我懂得了放棄!為了我的理想,為了更多的人可以讀書,我必須放棄!

-----《從天空想到的》

想到這裏,我又記起了一位名人説過的一句話:“身邊的書多着呢,只要發覺,肯

定會學很多……”

------《閲讀身邊的人》

佐拉説:“人生——只有兩分半種的時間,一分種微笑、一分種歎息、半分種的愛……”在我看來,在我陶醉於欣賞母親的梳粧中,那一分鐘的微笑不是勉強,那一分鐘的歎息之後不再是歎息,而是愛的傳遞,母親將她對生命的愛,對生活的愛,對親人的愛融於平日的點滴中,我忘情天其中了……

-----《陶醉》)

賞析:列舉幾例分別引用了詩文佳句、名人言論,既增添了文采又加深了文章的意境。效果很好。

技巧五:抒情議論,氣勢不凡

其實寧靜就是那麼簡單,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貼心的話語、一顆能包含一切的心靈,足以使一張緊繃的臉鬆弛開來。讓笑容在人們臉上輕輕地綻開,那笑容就如徜徉在天邊的雲朵,輕輕地點綴着那片蔚藍的天,清新而自然。

----《從天空想到的》

春光似海,青春如花。青春是美麗的,美麗的青春在於奮鬥,在於拼搏。願天下的人們都能讓自己的青春綻放出花一樣的馨香!

----《花樣年華》

賞析:這兩段文字發於心,出於情,運用排比、比喻修辭,以優美的文字抒發內心真實情感,並配以適當的議論,使文章結尾氣勢不凡,強勁有力。

技巧六:景物烘托,情景合一

風停了,暴雨也結束了,太陽重新露出了笑容,兩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那片殘陽熔化了。太陽在遠處逐漸隱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兩者混為一體,沒有距離。

----《雨中品讀》

賞析:這段結尾的特點十分突出,景物烘托的作用也很明顯,小作者通過對雨後景物的描寫暗示了兩代人之間情感隔閡的消失,情與景有機地結合在了一起。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此刻,一縷陽光從外面射進病房,我感到自已真像一棵受傷的小樹沐浴着它。呵,成長的路上,雖然風雲莫測,但是陽光畢竟很好!我想。

----《在陽光下成長》

賞析:這段結尾突出陽光的作用,將陽光與成長結合在一起,暗示自己成長道路雖不平坦但充滿陽光,表達出一種樂觀向上的情緒。既照應了主旨,又顯得情韻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