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文學常識 簡歷 公文文書 文學名著 實用文 人生哲理 作文 熱點話題作文
當前位置:文萃咖 > 作文素材 > 哲理故事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欄目: 哲理故事 / 發佈於: / 人氣:9.36K

發生在生活周遭的事,其實換個角度看就不一樣了,這就是人生哲理,下面整理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歡迎大家閲讀!

富有哲理的小故事

哲理小故事一、《三個金人》

曾經有個小國到中國來,進貢了三個一模一樣的金人,金壁輝煌,把皇帝高興壞了。可是這小國不厚道,同時出一道題目:這三個金人哪個最有價值?

皇帝想了許多的辦法,請來珠寶匠檢查,稱重量,看做工,都是一模一樣的。怎麼辦?使者還等着回去彙報呢。泱泱大國,不會連這個小事都不懂吧?

最後,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説他有辦法。

皇帝將使者請到大殿,老臣胸有成足地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個金人的耳朵裏,這稻草從另一邊耳朵出來了。第二個金人的稻草從嘴巴里直接掉出來,而第三個金人,稻草進去後掉進了肚子,什麼響動也沒有。老臣説:第三個金人最有價值!使者默默無語,答案正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説的人的人。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説的。善於傾聽,才是成熟的人最基本的素質。

哲理小故事二、《漢克與雨坡》

五歲的漢克和爸爸媽媽哥哥一起到森林幹活,突然間下起雨來,可是他們只帶了一塊雨披。爸爸將雨披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漢克。漢克問道:“為什麼爸爸給了媽媽,媽媽給了哥哥,哥哥又給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為爸爸比媽媽強大,媽媽比哥哥強大,哥哥又比你強大呀。我們都會保護比較弱小的人。”漢克左右看了看,跑過去將雨披撐開來擋在了一朵風雨中飄搖的嬌弱小花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真正的強者不一定是多有力,或者多有錢,而是他對別人多有幫助。責任可以讓我們將事做完整,愛可以讓我們將事情做好。

哲理小故事三、《蜘蛛》

雨後,一隻蜘蛛艱難地向牆上已經支離破碎的網爬去,由於牆面潮濕,他爬到一定高度,就會掉下來,但是他一次次的向上爬,一次次的又掉下來。

第一個人看到了,他歎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的一生不正如這隻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

第二個人看到了,他説:這隻蜘蛛真愚蠢,為什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着爬過去呢?我以後可不能向他那樣愚蠢,於是,他變得聰明起來。

第三個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精神感動了,於是他堅強起來。

哲理小故事四、《彌勒佛與韋陀》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並不在同一個廟裏,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

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麼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着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後香火斷絕。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裏,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於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錙珠必較,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裏一派欣欣向榮景象。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哲理小故事五、《和尚分粥》

僧多粥少,每到開飯時,和尚們一擁而上,本來就少得可憐的'粥被擠翻了。大家都捱餓。和尚們推薦了一位長者分粥,可分粥者大權獨掌,為能多分點粥,一些和尚開始溜鬚拍馬,加上平時相互關係就有厚薄,分粥者把粥分的多的多,少的少。

餓得受不了的和尚提議輪流分粥。這下可好,輪到自己分時撐個半死,他人分時餓得發昏。方丈雲遊回來了,決定由其中一名和尚全權分粥,其他不得有異,但又規定分粥者最後取粥。從此和尚們均等地吃上了熱粥。

此故事告訴我們至少三個道理:

1、凡事必須有制度、機制去規範。

2、制度必須不斷創新,與時俱進。

3、好的機制不一定複雜,複雜的機制不一定好。

哲理小故事六、《繫鞋帶》

有一位表演大師上場前,他的弟子告訴他鞋帶鬆了。大師點頭致謝,蹲下來仔細繫好。等到弟子轉身後,又蹲下來將鞋帶解鬆。

有個旁觀者看到了這一切,不解地問:“大師,您為什麼又要將鞋帶解鬆呢?”大師回答道:“因為我飾演的是一位勞累的旅者,長途跋涉讓他的鞋事鬆開,可以通過這個細節表現他的勞累憔悴。”

“那你為什麼不直接告訴你的弟子呢?”

“他能細心地發現我的鞋帶鬆了,並且熱心地告訴我,我一定要保護他這種熱情的積極性,及時地給他鼓勵,至於為什麼要將鞋帶解開,將來會有更多的機會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説啊。”

人,一個時間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點,才是真正的人才。

哲理小故事七、《大象的故事》

馬戲團裏,有種怪現象。年幼的小象都是用粗壯的鐵鏈拴着,而成年的大象則用一個普通的鐵鏈拴着。這根普通的鐵鏈實際上根本束縛不了強壯的大象。可是,為什麼大象能乖乖的受束縛呢?那是因為,從小開始,它就被牢牢地束縛了,無形中它無法突破不了自己的這個設限。最可悲的是,一次大火。除了大象,馬戲團裏別的動物和人都逃脱了,只有大象,活活被大火焚燒。這樣,這個本能掙脱那小小鐵鏈逃命的大象,懷着自己一生的信念(我不可能逃脱這個鐵鏈)而死去。望我們能從中吸取教訓……

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自我突破自我設限。不能靠別人來幫你突破。好比即將除殼的小雞,自己突破蛋殼,它能成活,靠別人敲破蛋殼,結果可想而知……

一個人連小河都不敢過的,更不要説要説乘風破浪,橫渡大洋了……

所以,我們要做行動者,不能再做觀望着,要突破自我設限,用於做一名參與者,千萬別做觀望者,要知道“冠軍、勝利者是屬於行動者,屬於參與者。

哲理小故事八、《動物園的駱駝》

在動物園裏的小駱駝問媽媽:“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睫毛那麼地長?”駱駝媽媽説:“當風沙來的時候,長長的睫毛可以讓我們在風暴中都能看得到方向。”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背那麼駝,醜死了!”駱駝媽媽説:“這個叫駝峯,可以幫我們儲存大量的水和養分,讓我們能在沙漠裏耐受十幾天的無水無食條件。”小駱駝又問:“媽媽媽媽,為什麼我們的腳掌那麼厚?”

駱駝媽媽説:“那可以讓我們重重的身子不至於陷在軟軟的沙子裏,便於長途跋涉啊。”

小駱駝高興壞了:“譁,原來我們這麼有用啊!可是媽媽,為什麼我們還在動物園裏,不去沙漠遠足呢?”

天生我才必有用,可惜現在沒人用。一個好的心態+一本成功的教材+一個無限的舞台=成功。每人的潛能是無限的,關鍵是要找到一個能充分發揮潛能的舞台。

哲理小故事九、《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情況緊急,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哪一幅?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畫。”

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實現的那個。

哲理小故事十、《智慧》

電台請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大家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路。但他只是淡淡一笑,説:“還是出個題考考大家吧。”“某地發現了金礦,人們一窩蜂地擁去,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路。是你,會怎麼辦?”有人説“繞道走”,也有人説“游過去”。商界奇才含笑不語,最後他説:“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大家愕然。商界奇才説:“那樣的情況,就是宰得渡客只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的。因為,前面有金礦啊!”

幹他人不想幹的,做他人不曾做的,這就是成功之道。困境在智者眼中,往往意味着一個潛在的機遇。

Tags:哲理 富有